1 / 77

藍白紅三部曲 Trois Couleurs

藍白紅三部曲 Trois Couleurs. 奇士勞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波蘭人 身處於 1960~1970 共產黨統治的時期 由紀錄片導演→劇情片導演. 波蘭影史上 的 兩件重要改革和一項潮流. 藝術電影協會 START : 1930 年成立的「 藝術電影協會 」 。倡導 「 電影藝術價值 」 和 「 言之有物 」 的責任。 他們的 訴求 包含了 英國自由電影和法國新浪潮的 內容 , 並 且早了數十年。 製片自治體 ZESPOLY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藍白紅三部曲 Trois Couleur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藍白紅三部曲Trois Couleurs

  2. 奇士勞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 波蘭人 • 身處於1960~1970 共產黨統治的時期 • 由紀錄片導演→劇情片導演

  3. 波蘭影史上的兩件重要改革和一項潮流 • 藝術電影協會START: 1930年成立的「藝術電影協會」 。倡導「電影藝術價值」和「言之有物」的責任。他們的訴求包含了英國自由電影和法國新浪潮的內容,並且早了數十年。 • 製片自治體ZESPOLY: 1956年共產局勢變遷,製片享有自主權,電影工業結構變革。志同道合的創作者齊聚,得以攜手經營自己的片廠特色。 • 道德焦慮電影Cinema of Moral Anxiety: 1970年代,華依達、贊努西推動「道德焦慮電影」 (Cinema of Moral Anxiety),強調「政治」及「社會意識」。奇士勞斯基也參與其中。

  4. 奇士勞斯基創作四階段 • 第一期: 紀錄片期 代表作: 《辦公室》 《磚牆》 拍攝第一部劇情片《疤》進入第二期 • 第二期: 紀錄片及劇情片交錯期 代表作:紀錄片《影迷》 、劇情片《盲打誤撞》和《短暫的工作天》 拍攝《十誡》, 進入第三期 • 第三期: 十誡期 《十誡》道德批判最強烈的階段,為他最具道德批判的集大成 • 第四期:三色期 《藍》 《白》 《紅》三部曲,是他對人生最終的想法,並也是最後的作品

  5. 奇士勞斯基:『當我拍記錄片的時候,所擁抱的是生命,接近的是真實的人物、真實的生命掙扎,這驅使我更了解人的行為─人如何在生活中克盡其責地扮演自己。』奇士勞斯基:『當我拍記錄片的時候,所擁抱的是生命,接近的是真實的人物、真實的生命掙扎,這驅使我更了解人的行為─人如何在生活中克盡其責地扮演自己。』 • 奇士勞斯基:『我害怕那些真實的眼淚,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權利去拍攝他們』 • 奇士勞斯基: 『反猶太主義跟波蘭國家主義都是我們歷史上的污點,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它』

  6. 影響奇士勞斯基的『導演』 • 答案是: 「NO ! 」 • 卡夫卡: 受到表現主義的影響, 後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提倡『宿命論』。 • 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體材皆是社會上及弱勢的人物,若是並不再身分,而是心靈的弱勢。 • 莎士比亞:悲劇的集大成者。

  7. 奇士勞斯基的主題 • 宿命是永恆的主題 • 完全非理性的神秘主義以及宿命論。<紅色>:最後的沉船 • 唯一的答案是人生的不確定性,沒有解答。 • 角色時常在他們的生活中互相擦身而過,卻從未與對方的生命發生具有意義的關係,彼此的生命有多接近。<白色>:第一場打官司的戲藍色的女主角就在後頭 • 人生的關鍵常被一些陌生人與偶發事件所左右。<藍色>:車禍現場撿到項鍊的年輕人指示,對丈夫才發現不忠。 • 孤獨的個體之間從形同陌路,到互相鄙夷,到互助互相依靠,從而救贖。

  8. 藍白紅的出現 • 《十誡》後的奇士勞斯基開始由宗教及人性的觀點,轉為對人的本質、命運、隱私下手,因而出現了三色。而這三色是建立在法國的國旗,象徵著自由、平等、博愛,這是在法國大革命後西方世界所追求的最崇高原則,因此奇士勞斯基選擇了這三樣最崇高的價值來作為題材。

  9. 藍色情挑 •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失去丈夫和女兒的茱莉,選擇拋下所有人際關係,茱莉下定決心,刻意要遺忘過去從拍賣舊宅傢俱、安排管家與母親的晚年生活、丟棄丈夫生前未完成的音樂曲譜,並且隱居在無人認識的小公寓裏,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但是由於情感和嫉妒的緣故,茱莉又不可避免地捲入他人的生活:與丈夫助手奧利維的情感糾葛、妓女露西耶的友情發展、情婦多明妮的嫉妒,這些人物、事物、情感威脅著她,這是她無法逃避和控制的一面。 • 『自由』?

  10. 白色情迷 • 片頭法庭答辯詞「平等何在?」,道出了一位旅居異國、言語不通、性能力失調,因而導致婚姻失敗的波蘭男子卡洛的訴願 。接著當他歷經千辛萬苦回到祖國波蘭後,便不斷地藉由低級的經濟手段,快速地累積財富;最後,以假死亡誘騙前妻飛來波蘭,再證明他的男性雄風之後就誣陷前妻以謀害親夫之罪入獄,使得女主角多明妮也嚐到身為異鄉人的不平等對待。 • 『平等』?

  11. 紅色情深 •  一位孤寂老法官和熱情少女相互提攜、啟發的過程:老法官的竊聽行為,使得女主角范倫媞娜明白人心灰暗的一面,縱使我們關心別人、替別人著想,亦是從自我自私的角度出發。然而女主角的關愛,老法官灰黯的心理得到重新的意義。女主角與男朋友在電話中不斷的誤解,奧古斯特被背叛,其與女主角不斷的交會,最後的船難雙方的存活為結局,亦無法得知接續的命運。 • 『博愛』?

  12. 受到奇士勞斯基引響的後輩 • 對於奇士勞斯基具有社會性的創作概念,很難去歸納哪一位導演受到他的影響,因為凡是拍電影、寫電影、唸電影的人都會受到他的影響,無論在創作的觀點以及對鏡頭每一場的精準安排,奇士勞斯基的作品就是電影史上的教科書,是人人必讀必學的基本認知。 • 台灣:導演:何平 喜歡『黑色荒謬』,自認晚期被奇士勞斯基引響很深。代表作:《陰間響馬吹鼓吹》之《陰間響馬》、《挖洞人》

  13. 藍白紅三部曲Trois Couleurs 場面調度

  14. 藍色情挑BLUE

  15. 色彩 道具 濾鏡

  16. 色彩 燈光/濾鏡

  17. 景框 構圖緊密框住人物,攝影機貼近,有保護氛圍,提供親密感

  18. 景框 茱莉身影在奧利維前方,背後窗框又困住他

  19. 景框 臉部特寫,燈光只打在臉部,其餘都被黑暗遮住

  20. 距離關係 茱莉來到住在同公寓的妓女的工作地點陪伴她

  21. 構圖

  22. 構圖

  23. 構圖

  24. 演員位置

  25. 鏡片

  26. 鏡頭與攝影機距離 遠景

  27. 鏡頭與攝影機距離 特寫

  28. 鏡頭與攝影機距離 超級大特寫

  29. 攝影機角度 和公寓要連署趕走妓女的代表對話

  30. 白色情迷 WHITE

  31. 色彩 道具 燈光

  32. 色彩 場景/濾鏡

  33. 景框

  34. 演員位置

  35. 演員位置

  36. 演員位置

  37. 鏡頭與攝影機距離 特寫

  38. 攝影角度

  39. 紅色情深 RED

  40. 色彩

  41. 色彩

  42. 色彩 燈光/濾鏡

  43. 構圖

  44. 構圖 范倫堤娜與老法官對話時,時常是平行,距離也不遠的

  45. 攝影角度

  46. 共同情節

  47. 一位駝背又走路緩慢的老婆婆,吃力地想把寶特瓶投進比她還高的資源回收箱洞口一位駝背又走路緩慢的老婆婆,吃力地想把寶特瓶投進比她還高的資源回收箱洞口

  48. 主角面對此幕的態度: • 藍—閉著眼,似乎沒有看見,也沒有做任何反應 • 白—露出笑容,因為知道有人生活情況比他還糟糕 • 紅—走過去幫助老婆婆

  49. 意涵:有無私寬恕的博愛,才有自由與平等的實踐?意涵:有無私寬恕的博愛,才有自由與平等的實踐?

  50. 角色穿插故事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