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四章 法人

第四章 法人.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法人的概念、沿革 法人的概念: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法人的特征 1 、法人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 2 、法人具有独立的组织。 3 、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4 、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法人的本质 1 、法人拟制说。该说认为:人并且只有人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团体作为事实上的权利主体进行活动,但最终还要还原为个人,即使承认团体有人格,也是个人人格向团体的扩张,所以,法人人格是法律拟制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法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法人

  2.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法人的概念、沿革 法人的概念: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 二、法人的特征 1、法人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 2、法人具有独立的组织。 3、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4、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 三、法人的本质 1、法人拟制说。该说认为:人并且只有人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团体作为事实上的权利主体进行活动,但最终还要还原为个人,即使承认团体有人格,也是个人人格向团体的扩张,所以,法人人格是法律拟制的。

  5. 2、法人实在说。该说认为,法人团体的人格是独立的,是与个人不同的法律人格,它们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都是法律抽象和拟制的结果。法人团体是一种拥有意思和欲望,能够通过由个人组成的机关自主从事行为的活的组织体。2、法人实在说。该说认为,法人团体的人格是独立的,是与个人不同的法律人格,它们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都是法律抽象和拟制的结果。法人团体是一种拥有意思和欲望,能够通过由个人组成的机关自主从事行为的活的组织体。

  6. 3、法人否定说。该说认为,法人是虚拟的产物,根本不存在,在社会生活中,除个人的财产外,不存在所谓法人。3、法人否定说。该说认为,法人是虚拟的产物,根本不存在,在社会生活中,除个人的财产外,不存在所谓法人。

  7. 四、法人的分类 (一)外国立法和学理上的分类 1、公法人与私法人 2、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3、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

  8. (二)我国对法人的分类 1、企业法人 2、机关法人 3、事业单位法人 4、社会团体法人:注意其与社团法人的区别

  9. 第二节 法人的成立 一、法人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0. 二、法人设立的原则 (一)法人设立的原则概述 1、放任主义:缺陷在于缺乏国家对设立行为的必要干预和限制。 2、特许设立主义:缺陷在于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商品经济流转的需求。

  11. 3、许可设立主义,又称核准主义:法律的事先规定加上有关部门的批准。3、许可设立主义,又称核准主义:法律的事先规定加上有关部门的批准。 4、准则主义,又称登记主义:法律是先规定设立的条件。该主义为较多国家采用。 5、强制设立主义:仅适用特殊产业。

  12. (二)我国法人的设立原则 1、企业法人:核准主义和准则主义。 2、机关法人: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命令直接成立,属于特许设立主义。 3、事业单位法人:特许设立主义和许可设立主义。 4、社会团体法人:特许设立主义和许可设立主义。

  13. 第三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国家赋予作为法人的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便具有。

  14. 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相比较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相比较 1)起止时间不同 2)范围不同 3)内容的不同

  15.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界定:是指法人以自己的独立意志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16. 2、特点(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相比较): 1)法人的民事能力具有同步性。 2)各法人的行为能力范围不同。 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来实现。

  17.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法人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民通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18. 四、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1、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解 • 2、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情况 • 1)财产混同 • 2)人格混同 • 3)利用公司逃避约定义务 • 4)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

  19. 第四节 法人的机关 一、法人机关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法人机关是指根据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对内管理法人事务,对外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集体或个人。

  20. 2、法人机关的特点 1)可以由个人或集体组成; 2)与法人同时产生; 3)其是法人决策的制定者和法人意志的形成者; 4)其有权代表法人对外进行活动; 5)其是法人对内进行管理和指挥的机构; 6)其活动具有连续性。 3、法人机关的种类

  21. 二、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的界定: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并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对外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并以法人的名义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负责人。

  22. 三、法人分支机构 • 法人分支机构:指法人在某一区域设置的完成法人部分职能的业务活动机构,是法人的组成部分。 • 法人分支机构应视为法人机关 的委托代理机构和受雇佣机构。

  23. 第五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一、法人的变更 1、法人变更的概念:指在法人存续期间内, 法人的组织形式和其他重要事项发生变化。 2、法人变更的类型 1)法人的合并:两个以上法人合为一个法 人,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两种情况。

  24. 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新法人,原来的法人消灭,新法人产生。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新法人,原来的法人消灭,新法人产生。 A法人 + B法人 → C法人 吸收合并是指一个法人归于一个现存的法人中去,参加合并的两个法人,只消灭一个,另一个继续存在并吸收一消灭的法人。 A法人 + B法人 → A或B法人

  25. 2)法人的分立:指一个法人分成两 个以上的法人,由创设分立和存续 式分立两种情况。 创设分立是指解散原法人,而成 立为两个以上的新法人。 A法人 → B法人 + C法人

  26. 存续式分立是指原法人继续存 在,但从中分出新的法人。 A法人 → A法人 + B法人 问题:法人的分立是否应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27. 3)法人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是指法人的活动宗旨和业务范围等事项的变化,包括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资本额的变动等。3)法人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是指法人的活动宗旨和业务范围等事项的变化,包括名称、住所、经营范围、资本额的变动等。 3、法人变更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告, 同时到相关的行政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28. 二、法人的终止 1、法人终止的概念:法人丧失民事主体资 格,导致其民事能力的终止。 2、法人终止的原因 1)依法被撤销:一是依照主管部门或法律 的决定而撤销;一是严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 共利益而被登记机关撤销。

  29. 2)解散:法人自己使自己归于消灭。 3)破产:法人不能偿付已到期债务而 由法院消灭其法律人格。 4)其他原因:主要是国家经济政策调 整、发生战争。 三、法人清算 问题:处于清算期的法人之民事能力是否具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