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林曙光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代谢综合征( MS) 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综合征,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和问题。. MS 的历史. 1920 s: kylin 发现高血糖、高血压、痛风聚集 1940 s: Vague 上身脂肪堆积与 DM 和 CVD 关系 1988: Reaven 提出“ X 综合征” 1989: Kaplan“ 死亡四重奏” 1995 : Stern 提出“共同土壤学说”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林曙光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2. 代谢综合征(MS) 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综合征,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和问题。

  3. MS 的历史 1920s: kylin发现高血糖、高血压、痛风聚集 1940s: Vague上身脂肪堆积与DM和CVD关系 1988: Reaven提出“X综合征” 1989: Kaplan“死亡四重奏” 1995: Stern 提出“共同土壤学说” 1999: WHO“代谢综合征(MS)”

  4. Metabolic Syndrome— Clust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5. MS 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6. 根据WHO诊断标准在≥20岁各种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年龄校正患病率根据WHO诊断标准在≥20岁各种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年龄校正患病率 Prevalence (%) Chinese U.S. African ArabMexican Shanghai Whites Americans Americans Americans Jia WP et al. Ford ES, et al. Ford ES, et al. Jaber LA, et al. Ford ES, et al. 2003 2003 2003 2004 2003

  7. 根据NCEP-ATPIII 诊断标准在≥20岁各种群的代谢综合征年龄校正患病率 Prevalence (%) Chinese Chinese Portugesse Arab Chinese African Arab U.SMexican Shanghai Shanghai Omanis Qingdao Americans Americans Whites Americans Jia WP Liu W, Santos AC Al-Lawati JA Dong YH Ford Es Jaber LA Fors ES Ford ES 2003 2004 2003 2004 2003 2004 2003 2003

  8. 我国成年人MS流行现状— 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 (2004) 标准 男性 女性 总计 年龄组 人数 率(%) 人数 率(%) 人数 率(%) ————————————————————————————————————————— 18-44 10870 4.2 12698 1.8 23568 2.9 45-59 7426 8.0 8476 9.0 15902 8.6 60- 4575 10.8 4511 14.4 9086 12.5 总计 22871 6.8 25685 6.4 48556 6.6 —————————————————————————————————————————

  9. 高血压家族史与MS患病率

  10. 根据我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MS的标准,有血压升高的MS的比例约为90%;有糖代谢异常的MS的比例约为45%左右;有血脂异常的MS的比例为80%以上。根据我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MS的标准,有血压升高的MS的比例约为90%;有糖代谢异常的MS的比例约为45%左右;有血脂异常的MS的比例为80%以上。

  11. MS各组分与高血压的关系

  12. IDF定义(2005) NCEP ATP III定义(2001) MS的定义 AACE定义(2002) CDS工作定义(2004) WHO工作定义(1999) 虽然各家对MS的代谢异常成分的组成、代谢异常成分切割点的确定、IR是否必须及异常成分排序等看法不一,但血压升高始终是各家的重要诊断组分之一。

  13. MS与心血管危险性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遗传与环境因素 胰岛素抵抗 肥胖 2型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高血糖 动脉粥样硬化 高凝状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 MS的病理生理机制 MS a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T2DM and CVD Tenenbaum A, et al.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2003, 2:4-10

  15. DM伴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 2型DM肥胖神经因素 高胰岛素血症交感神经兴奋增强 心房利钠肽钠潴留儿茶酚胺增多 肾动脉狭窄血管反应性增强 基因“原发性” 糖尿病肾病钠潴留AngⅡ 1型DM RAAS活跃 高血压

  16. 肥胖与高血压 肥胖是高血压发生中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 1.肥胖削弱了血管对压力、应激变化的反应能力; 2.肥胖的程度与血管的扩张能力成反向关系; 3.BMI越高,血管的直径和僵硬度越大; 4.SNS、RAAS、瘦素及IR可能参与肥胖并发高血压 的发生机制。

  17.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胆固醇水平和血压间存在相关性 : 高TC、非HDL-C、TC/HDL-C等可独立地增加高血压危险,高HDL-C减少高血压的危险; 高血脂症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高血脂引起内皮功能障碍,NO生成受损,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

  18. IR与高血压 虽然最新的IDF2005定义并未将IR作为MS的一个组分,但现有的研究证实,IR是MS各组分的共同土壤,参与了各组分的病理生理过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至少50%存在IR。

  19. 高胰岛素血症致高血压的机制 周围组织葡萄糖提供减少 胰岛素依赖性 胰岛素依赖性 血管扩张障碍 葡萄糖摄取减少 血管壁张力 血管壁脂质 内皮素 血管平滑 平滑肌 腹型 钠潴留 增加 沉积增加 增加 肌增生 [Ca2+]I增加 肥胖 增加 周围阻力 增加 血管顺应性降低 血管收缩 血管内膜 血管壁 血容量 内皮功能异常 增强 中膜增厚 张力增加 增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增加 高血压

  20. MS患者的治疗

  21. MS应当进行积极、适当的治疗 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危险 MS不完全等同于DM等单一疾病 在多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 药物治疗应当针对MS的所有组分, 而不应当仅仅针对某一单一组分 应探索降压、调脂、降糖和减肥等方案如何组合 以达最大效价比

  22. 治疗模式 戒烟 口服降糖药 阿司匹林 饮食 运动 改变生活方式 胰岛素 ACEI&ARB CB1受体 拮抗剂 降压治疗 他汀&贝特

  23. 初级干预 对于MS患者,无论其血压是否升高,应首先进行初级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第一步: 1.改变饮食结构 2.适当的热量限制 3.适当增加运动量

  24. 二级干预 药物治疗应当针对: 1.IGT/DM 2.肥胖 3.高血压 4.脂代谢紊乱

  25. DM患者高血压治疗目标 • 降压目标:130/80mmHg; • 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g/24小时, • 血压应125/75mmHg。

  26.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对代谢的影响 -阻滞剂 利尿剂 -阻滞剂 ACEI CCB ARB 空腹胰岛素   0 0 0 0 空腹血糖 ()   () 0 0 胰岛素敏感性     0 0 总胆固醇 0( )   0 0 0 HDL  0  0 0 0 LDL    0 0 0 TG    0 0 0 =升高,=降低,0=无作用或无临床显著性。

  27. 降压药物与新发DM(一) 各类降压药物对代谢/内分泌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DM的发生 ; 有学者将降压药物分为“老药”和“新药”,噻嗪类利尿剂和-阻滞剂划分为“老药”,而CCB、ACEI和ARB归于“新药”。通过对7项大规模临床干预试验、共58,010位患者进行荟萃分析,比较这两组降压药物,随访期4年,重点观察新发DM。 Opie LH. J Hypertens. 2004

  28. 降压药物与新发糖尿病(二) 结果发现,ACEI和ARB可使DM新发病例减少20%,CCB组减少16%,而“老”降压药组DM新发病例数明显升高,约为4倍。 现有资料还不足以定论“新型”降压药物能否防止DM的发生,也不能肯定降压“老”药是否容易引发DM,这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Opie LH. J Hypertens. 2004

  29. 降压药物的选用原则 ACEI或ARB二者为治疗DM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ACEI和ARB对肾脏有独特保护作用,且有代谢上的好处,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应使用ACEI或ARB。 使用ARB或ACEI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血钾和肾功能。

  30.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