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三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三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3-1  植物營養器官之構造 3-2  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3-3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3-4  有機養分的運輸. 回總目錄. 根 :吸收水分、無機鹽;固持植物體。 莖 :水、營養物運輸之樞紐;支持植  物體。 葉 :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營養。. 植物營養器官之構造. 鬚根(單子葉) 軸根(雙子葉). 根(外型). 縱切 :  成熟部  延長部  生長點  根 冠. 橫切 :  表 皮  皮 層  中 柱.

raphae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3-1 植物營養器官之構造 3-2 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3-3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3-4 有機養分的運輸 回總目錄

  2. 根:吸收水分、無機鹽;固持植物體。 莖:水、營養物運輸之樞紐;支持植  物體。 葉: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營養。 植物營養器官之構造

  3. 鬚根(單子葉) 軸根(雙子葉) 根(外型)

  4. 縱切:  成熟部  延長部  生長點  根 冠 橫切:  表 皮  皮 層  中 柱

  5.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687. 植物根的縱切面

  6. 資料來源:郭鍾祥、畢中淼,1973,生物學,國立編譯館。資料來源:郭鍾祥、畢中淼,1973,生物學,國立編譯館。 雙子葉植物(毛莨)根的橫切面

  7. 雙子葉莖 單子葉莖 莖

  8. 表 皮 皮 層 維管束 髓 韌皮部(外) { 木質部(內) 雙子葉莖

  9. 資料來源:Solomon, B. 1995. The World of Biology.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p.543. 雙子葉植物草本莖的橫切面(已染色)

  10.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 693. 雙子葉植物木質莖的橫切面(右上方為局部放大圖)

  11. 表 皮 基本組織 維管束 單子葉莖

  12. 資料來源:Solomon, B. 1995. The World of Biology.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p. 544. 單子葉植物草本莖的橫切面

  13. 葉片、葉柄、托葉 表皮(氣孔) 柵狀組織 海綿組織 葉

  14. 資料來源:Audesirk, T and G. Audesirk.1999.Biolog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p. 113. 葉的切面構造及水分、二氧化碳、氧氣出入葉部氣孔的途徑

  15. 保衛細胞執行(內厚外薄) 鉀離子效應 氣孔開閉

  16.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高中生物(一),1991,p. 136。 保衛細胞的形態以及其與氣孔的開閉

  17. 水的吸收與運輸 蒸散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18. 根毛(擴大吸收表面)。 木質部:A.導管;B.假導管。 作用:A.蒸散拉力;B.毛細管作用;C.根壓。 水的吸收與運輸

  19.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 684. 植物木質部的假導管及導管

  20. 資料來源:Hopkins, W.G. 1995. 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p.52. 根壓的測定

  21. 相對溼度。 日照、溫度、風、土壤含水量。 蒸散作用及其影響

  22. 根毛細胞(主動運輸) 途徑: A.細胞膜上載體分子吸入後,再沿細  胞間原生質絲往內部維管束輸送。B.細胞壁或細胞間隙向根內擴散     (卡氏帶把關)。C.側向運輸(壁孔)。 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

  23. 資料來源:Brum,G.D. and L.K.Mckane. 1989. Biology Exploring Life. John Wiley & Sons, Inc., p. 204. 根毛的物質吸收及輸送途徑

  24. 此兩個作用是植物能量轉換的兩大系統。 光合作用是光能轉換成化學能。 呼吸作用是氧化、分解有機物質。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25.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因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生態功能

  26. 葉為主要進行處。 葉內葉綠體為光合作用進行場所。 光合作用的過程可分為光反應與暗反應兩部分。 光合作用

  27.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 136. 葉綠體的顯微構造

  28.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 203. 光合作用示意圖

  29. 光照下進行。 葉綠素吸光能(動力)。 葉綠素激動後釋出電子。 電子傳遞作用。 合成ATP,NADPH。 光反應

  30.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1991,高中生物(一),p. 138。 電子傳遞和能量釋放用於ATP合成的簡圖

  31. 光照或黑暗環境下進行。 以光反應產生的NADPH及ATP為動力。 將CO2和五碳醣作用產生甘油酸。 最後將甘油酸還原成三碳醣(非初產物)。 暗反應

  32.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1991,高中生物(一),p. 139。 光合作用之暗反應圖解,數字表示分子數

  33. 細胞將有機物氧化、分解以產生能量。 粒線體是細胞內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 缺氧環境下行無氧呼吸(發酵作用)。 呼吸作用

  34. 影響光合作用因素 影響呼吸作用因素 影響因素

  35. 水 CO2 溫度 影響光合作用因素

  36. 溫度 氧 影響呼吸作用因素

  37. 能量流動 元素循環 生態功能

  38. 生物的能量流動

  39. 碳循環 氮循環 硫循環 磷循環 元素循環

  40. 構造:篩管細胞。 機制:擴散作用。 方向:雙向性。 有機養份的運輸

  41. 資料來源:Hopkins, W.G. 1995. 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p. 216. 韌皮組織的篩管及伴細胞

  42. 資料來源:Campbell, N. A. 1993. Biolog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 700. 植物的物質輸導

  43. 生命科學(上)總目錄 第一章 細胞與生物體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命現象 第三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和發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