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七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第七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一、优点 1 、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使各缸混合气分配比较均匀,精确控制各个缸混合气与工况的匹配。 2 、排气污染降低。 3 、适合全车电子化控制的要求。 4 、发动机故障率大大降低。.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示意图.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一)、机械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1 、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 K 型) AUDI 100 2.2E 2 、机电混合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 KE 型) Mercedes-Benz 500SL (二)、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1 、压力感应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D 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一、优点 1、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使各缸混合气分配比较均匀,精确控制各个缸混合气与工况的匹配。 2、排气污染降低。 3、适合全车电子化控制的要求。 4、发动机故障率大大降低。

  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示意图

  3.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一)、机械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1、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K型) AUDI 100 2.2E 2、机电混合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KE型) Mercedes-Benz 500SL (二)、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1、压力感应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D型) 原理:以进气管压力控制喷油量。

  4. D型喷射系统工作原理

  5. L型喷射系统工作原理

  6. 2、流量感应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原理:以吸入的空气量作为控制喷油量的主要因素。 A、流量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L型) 将空气流量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 B、热线(热膜)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LH型) 空气流量计中热线(热膜)电阻被空气冷却后,将其阻值的变化以电流信号的形式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

  7. C、卡门涡流式(LD型) 气流通过进气道中一柱体时,在柱体后方产生旋涡,涡流的大小与流速和流量成正比,将涡流大小通过光电发生器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 (三)、喷油部位 1、多点喷射 将燃油喷射在每缸进气门 的外测,贮存并蒸发,供 发动机使用。

  8. 2、单点喷射 将燃油喷射在节气门 的前方,燃油喷入后 随空气流入进气歧管 内,再进入气缸。

  9. (四)、喷油正时不同 1、同时喷射 所有喷油器并联,同时喷油。两次喷完一个循环的供油量。 喷油 喷油 0 180 360 540 720 1 3 4 2

  10. 喷油 0 180 360 540 2、分组喷射 将气缸分为两组,所需 燃油一次喷完。 1 3 4 2 喷油

  11. 喷油 0 180 360 540 3、顺序喷射 按各缸的进气顺序间 歇喷油。 1 3 4 2 喷油

  12. 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供油装置 组成:油箱、滤清器、汽油泵、喷油器、油压调节器、燃油脉动衰减器、油管等。 任务:供油、滤清、调压、喷油。 空气供给装置 组成: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节气门、怠速旁通道等。 任务:滤清、调节、分配。 电子控制装置 组成:控制器、主继电器、各种传感器和电元件。 点火装置

  13. 供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14. 供油装置 输油管 冷起动喷油器 油压调节器 油箱 燃油滤清器 喷油器 油压脉动衰减器

  15. 空气供给装置 空气滤清器 节气门 空气流量计 怠速控制器

  16. 四、各部分结构原理 1、电动汽油泵 作用:泵油并使燃油压力升高,以便于喷油雾化。 由点火开关和油泵继电器控制。 油压: 多点喷射:0.2~0.3MPa 单点喷射:0.1~0.2MPa

  17. 结构:

  18. 2、油压调节器 作用: 使油压保持在某一规定值不变,确保喷油压力恒定。 结构:

  19. 工作原理: 转速不变: 节气门开度增大,进气歧管真空度减小,回油量减小,出油量增大。 节气门开度不变: 转速增加,进气歧管真空 度增大,回油量减多, 出油量减少。

  20. 电插 3、喷油器 滤网 作用: 在恒定压力下定时、定量地喷油并使之雾化。 结构: 电磁线圈 衔铁 针阀

  21. 4、冷起动喷油器 电插头 作用: 冷起动时,额外加大喷油量,使混合气瞬时加浓,便于着火起动。 结构: 电磁线圈 阀门弹簧 阀门 喷嘴

  22. 5、流量板式空气流量计 作用: 通过流量板转角的变化来计量吸入的空气量,并将转角的变化转变为电压信号输送到电脑。 结构: 旁通气道 调整螺钉 流量板 缓冲板 电位计 缓冲室

  23.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24. 空气流量计在车上位置

  25. 6、辅助空气阀与气道 作用: 在热起过程中,保证有一定时间的额外进气,使发动机处于快怠速状态。 控制方式: 电加热法 石蜡温度控制法

  26. 石蜡温度阀

  27. 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作用: 将节气门开度的大小和动作的快慢,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以反映负荷的大小。 分类: 两极式: 只有在节气门全开和全闭时才给电脑信号,其余由空气流量计输送信号。 全程式: 可以输出多种电压的连续信号,以获得相应的喷油量。(压力感应式)

  28. 全程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9. 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作用: 将发动机转速的高低,以电信号的形式输送到电脑,控制喷油量。 9、曲轴位置传感器 作用: 反映曲轴转角,使电脑控制正确的点火时间和喷油时刻。

  30. 车速传感器

  31. 10、水温、气温传感器 作用: 感知冷却液温度和进气温度,并将信号输送到电脑,来控制修正喷油量。

  32. 11、氧传感器 作用: 将废气中氧含量的信号输送到电脑,以便于电脑控制下一个工作循环的油气配比。

  33. 12、怠速控制装置 作用: 根据发动机运行情况,与电脑配合自动调节进入空气量。 13、氧传感器 作用: 将废气中氧含量的信号输送到电脑,以便于电脑控制下一个工作循环的油气配比。

  34. 电喷发动机的传感器与执行器

  35. MAPS: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 • AFS: air flow sensor • CTS: cooler temperature sensor • ATS:ambient temperature sensor • TPS: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 KNK:knock sensor • IAC:idle air control •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 ISC:idle speed control

  36. 作业 • 简述油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 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工作原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