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39 Views
努力探索 提高科技期刊水平. 吴惠勤 《 分析测试学报 》 编辑部 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2009.12.17 从化. 内 容 提 要. 一、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二、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三、提高科技期刊水平的战略意义 四、如何提高科技期刊水平 五、统计数据 六、结论. 1 、了解期刊的评价指标 2 、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3 、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 4 、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一、科技期刊的现状. 我国科技论文的的数量: 1977 年 论文 118 篇
E N D
努力探索 提高科技期刊水平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编辑部 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2009.12.17 从化
内 容 提 要 一、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二、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三、提高科技期刊水平的战略意义 四、如何提高科技期刊水平 五、统计数据 六、结论 1、了解期刊的评价指标 2、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3、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 4、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一、科技期刊的现状 • 我国科技论文的的数量: • 1977年 论文118篇 • 2007年 论文8.91万篇(占世界份额的7%,排在世界第五位) • 国际数据库收录我国科技期刊情况: • 1987年 SCI 11种,占世界的0.3%, EI 20种 • 2007年 SCI 76种,占世界的1.3%, EI 174种 • 2008年 SCI 104种 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称 !
二、广东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不适应 广东学术类科技期刊 整体质量不高 中文核心期刊入选率仅2.83% 广东——经济强省 科技强省 期刊大省 (仅科技期刊有186种,占4.98% ) 有必要提高广东省学术类期刊的质量,扩大影响
三、提高科技期刊水平的战略意义 1. 显示科技实力 2.推动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水平 3.促进科技文化交流
四、如何提高科技期刊水平? 1. 了解期刊评价指标 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 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 4. 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1.了解期刊的评价指标 A. 评价指标是评价对象本质属性与特征的具体反映,具有一定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指标有助于提高期刊水平; B. 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三个层次,三项水平及二十一项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原则制定。
科技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 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平均引文率、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等 包括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国际论文比、国际被引次数、国际优势学科、国际编委比、国际发行量等 包括主编学术水平、主创人员开拓能力、办刊单位支持情况、期刊电子化水平、编辑出版质量、期刊声誉等 学术质量是学术类科技期刊生存的根本,是刊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2. 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领导的重视及支持 合理的人员配置 编辑人员能力的提升 2.1 重视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重视论文的选题 组建高水平的编委队伍 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 积极约稿 发掘优秀稿源 缩短发表时滞
2.1 重视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实施人才战略来保障期刊的发展。其核心是编辑队伍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对期刊来讲,没有一流的人才建设,期刊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领导的重视及支持 2.1 重视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办刊单位的支持是编辑队伍建设的前提。主要体现在: A. 办刊经费上的支持; B. 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上的支持。 C. 硬件配置上的支持
2.1 重视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合理的人员构成 具有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编辑队伍是保证期刊正常运行、发展的根本,打造精品科技期刊要求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刊编辑部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强,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编辑团队,共8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海归博士1人,硕士4人,化学兼计算机双学位1人。
2.1 重视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编辑人员能力的提升 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编辑需不断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熟悉最前沿的研究领域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科技期刊发展形势的需要。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出版业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改不了以内容为王。掌握了内容,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将始终是期刊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重视论文的选题 A. 关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最新动态、热门的研究课题、先进的方法、技术并着重刊登这方面的文章; B. 明确刊物定位,确定读者对象,依据本刊物的宗旨、特色及研究领域,找准选题的切人点; C. 注意传统学科的边缘化和跨学科发展趋势,这类选题往往蕴藏着新的理论突破。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组建高水平的编委队伍 精心挑选国内、国际当前知名度最高、在前沿领域最活跃的院士、专家作编委,让他们出谋划策,利用专家办刊,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加强刊物的导向性和现实度。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 本刊编委的特点 A.学术水平高、知名度高、影响力强 B. 学科分布广 C. 地区分布广 D. 单位分布多 E. 编委的年龄分布合理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 本刊编委会人员构成 本刊编委会由52名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 A. 聘请全国各学科、专业权威专家,学术带头人组建高水平的审稿专家库。 B. 稿件实行责任编辑初审,主任评审,挑选合适的审稿专家,以便对口送审,取得中肯的审稿意见。 C. 履行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实行一稿多审,匿名审稿制度等。对于聘请的的外审专家,编辑部实行动态管理。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积极约稿,发掘优秀稿源 有意识地主动发掘优秀稿源,积极向权威性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进行约稿,争取发表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的高水平论文,快速报道科技领域的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可大大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总体水平。 2005年,苏丹红事件发生后,本刊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刊发了3篇采用不同仪器检测苏丹红的论文,在2007年的期刊引证报告中,这3篇论文分别排在被引频次最高的第1,2,4名。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缩短发表时滞 出版周期是当前国际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主要参数之一,英国的《自然》,常规出版时滞仅为12天。我国学术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表时滞太长。如果发表时滞太长,许多原本很新的观点内容可能被他人或他刊抢先发表,使原本原创性的工作变成重复他人工作。
2.2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 缩短发表时滞的方法与举措 (1)提高编辑效率,改进审稿、出刊环节; (2)扩大刊物容量; (3)变更刊期。
3.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 1. 编辑人员经严格培训,以取得上岗证 2. 严格执行科技期刊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 3. 校稿严格实行四校制。 4. 审稿实行三审制,对稿件学术质量严格把关。
4.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4.1 重视英文摘要的撰写; 4.2 重视刊物的网络化、数字化; 4.3 争取进入更多国际权威系统。
4.1 重视英文摘要的撰写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规范、信息量丰富的英文摘要有利于被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及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 本刊要求英文摘要详细化,设置英文编辑人员,并根据不同专业聘请几位英文专家审定,力争英文摘要文能载物,达到国际上传播交流科技文化成果的目的。数据显示,2008年CA对本刊的收录率已达94%以上。
4.2 重视刊物的网络化、数字化 刊物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极大提高了科技传播速度,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发挥期刊数字化优势已成为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刊积极加入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仅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05-2009年(截止2009年1月)《分析测试学报》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频次为274413次,浏览数为312182次,访问量为586595次。
4.3 争取进入更多国际权威系统 进入世界权威系统既是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也是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增加国际范围的被引频次,实现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分析测试学报》简介 创刊于1982年,现为月刊。主办单位为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管单位为广东省科技厅。主要刊登分析测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测试的新进展和动态。 本刊为国内知名的化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二十几种数据库收录。本刊的影响因子在全国分析学科刊物排名中一度排名第 1。进入由全国8000余种期刊遴选出的科技期刊500强组成的“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获广东省第一、二、三届(1992、1996、2001)优秀科技期刊奖。
收录本刊的主要检索刊物及数据库 《分析测试学报》简介 • 美国《化学文摘》(CA) •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 英国《分析文摘》(AA) •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 《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 《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 《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 • 《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
2005~2007年度分析化学学科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排序表2005~2007年度分析化学学科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排序表 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分析测试学报》2002-2008年影响因子的变化图 2002年的影响因子为0.449, 2008年的影响因子为0.864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644)。 (数据来源于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08年被引频次的变化图 被引频次从2001年306次上升至2008年的1530次,呈迅速增长趋势。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08年基金论文比的变化图《分析测试学报》2001-2008年基金论文比的变化图 2001年基金论文比为46%,2008年的基金论文比为70%,逐年提高。
2001-2008年稿件录用率的变化 稿件录用率从2001年的46%下降至2008年的15%。
2001-2008年载文量的变化 2008年改为月刊后,年载文量迅速增加到336篇。
六、结 论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了解期刊评价体系,认真做好论文的筛选、争取高水平稿源,组建高水平编委、完善审稿专家库、缩短发表周期、提高期刊编辑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有助于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彰显我国科技实力!
恭祝各位代表: 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