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 支付结算的概念、方式;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的基本要求。 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各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使用范围、开户要求。 票据的概念、种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行为、签章、记载事项及丧失的规定;支票、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结算方式的规定。.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alan-fly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支付结算的概念、方式;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的基本要求。 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各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使用范围、开户要求。 票据的概念、种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行为、签章、记载事项及丧失的规定;支票、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结算方式的规定。

  2.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1.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票据、信用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资金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2.银行、单位和个人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主体。【注意】这里说的银行,包括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3.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

  3. (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4.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支付结算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B.谁的钱进谁的账原则C.谁的钱由谁支配原则D.银行不垫款原则 『正确答案』ABCD

  5. 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6. 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主要包括:《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票据法》、《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

  7. 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一)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1.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一)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1.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 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2.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3.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小写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两者不一致票据无效。 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驻华使领馆根据实际需要,金额大写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记载。

  8. 【例题3·判断题】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应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否则银行不予受理。( ) 【例题3·判断题】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应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否则银行不予受理。( ) 『正确答案』对 4.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签名加盖章。 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判断) 区别:发票专用章 5.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者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9. 6.对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如用途),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7.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10. 【例题4·多选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银行不予受理的有( )。 A.更改金额的票据 B.出票日期用小写填写的票据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不一致的票据 D.中文大写出票日期未按要求填写的票据 『正确答案』ABC 【例题5·单选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票据无效的是( )。 A.原记载人更改金额,并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B.原记载人更改出票日期,并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C.原记载人更改票据用途,并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D.原记载人更改收款人名称,并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正确答案』C

  11. 【例题6·多选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票据的有( )。 A.更改签发日期的票据 B.更改收款单位名称的票据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不一致的票据 D.使用的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票据 『正确答案』ABC 【例题7·单选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签发票据时,可以更改的项目是( )。A.出票日期B.收款人名称C.票据金额D.用途 『正确答案』D

  12. 【例题8·判断题】对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进行更改的票据,为无效票据。( ) 『正确答案』对

  13. (二)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多选题)(二)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多选题)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也应受理。 【例题9·判断题】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草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 『正确答案』错

  14.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15. 4.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  (1)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金额要写“零”字。如¥l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   (2)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16.   (3)阿拉伯数字万位或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3)阿拉伯数字万位或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4)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l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 5.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

  17. 6.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7.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重点)

  18. 【例题10·判断题】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的,银行可以受理,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出票人承担。( ) 『正确答案』错 【例题11·单选题】某单位于2003年10月19开出一张支票。下列有关支票日期的写法中,符合要求的是( )。A.贰零零叁年拾月玖日 B.贰零零叁年壹拾月壹拾玖日C.贰零零叁年零壹拾月拾玖日D.贰零零叁年零壹拾月壹拾玖日 『正确答案』D

  19. 【例题12·单选题】在填写票据的出票日期时,下列各项中,将"10月20日"填写正确的是( )。A.拾月贰拾日B.零拾月零贰拾日C.壹拾月贰拾日D.零壹拾月零贰拾日 『正确答案』D 【例题13·单选题】某出票人于2月12日签发一张现金支票。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对该支票“出票日期”中“月”、“日”的下列填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 A.贰月拾贰日 B.贰月壹拾贰日 C.零贰月拾贰日 D.零贰月壹拾贰日 『正确答案』D

  20. 【例题1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要求的是( )【例题1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要求的是( )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角”为止,在“角”之后没有写“整”字B.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C.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填写了人民币符号D.1月15日出票的票据,票据的出票日期栏填写为“零壹月壹拾伍日” 『正确答案』B

  21.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现金及现金管理1.现金的概念:是指具备现实购买力或法定清偿力的通货;我国的现金是指人民币(包括纸币和金属铸币)。 2.现金管理:指的是现金管理机关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管理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财经管理活动。 3.法律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22. (二)现金管理基本要求1.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必须依照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国家鼓励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2.开户单位直接的经济业务往来,除按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3.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4.开户银行根据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二)现金管理基本要求1.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必须依照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国家鼓励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2.开户单位直接的经济业务往来,除按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3.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4.开户银行根据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23. 二、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二、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下的零星支出。按照规定,结算起点为1000元。(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第(5)(6)两项外,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超过使用现金限额部分,根据提款人要求在指定的银行转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查后,予以支付现金。

  24. 【例题1·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单位开户银行可以使用现金的有( )。A.发给公司甲某的800元奖金B.支付给公司临时工王某的2000元劳务报酬C.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的1万元收购款D.出差人员出差必须随身携带的2000元差旅费【例题1·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单位开户银行可以使用现金的有( )。A.发给公司甲某的800元奖金B.支付给公司临时工王某的2000元劳务报酬C.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的1万元收购款D.出差人员出差必须随身携带的2000元差旅费 『正确答案』ACD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可以使用现金结算的有( )。 A.职工工资、津贴 B.购买国家专控商品 C.个人劳务报酬 D.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正确答案』B

  25. 三、现金使用的限额  现金使用的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三、现金使用的限额  现金使用的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 1.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来核定。2.限额一般不超过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3.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的单位,可以放宽限额,可以多于5天,但最长也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15天)

  26. 四、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一)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四、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一)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 (二)开户单位不得“坐支”现金,特殊原因须坐支现金的,要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补充:各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准“坐支”现金。  坐支的概念:所谓“坐支”现金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用于现金支出。 (三)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必须如实、明确填写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四)因采购地点不固定等,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27. (五)现金管理“六不准”1.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2.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3.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4.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5.不准保留账外公款; 6.不得未经批准坐支现金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的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现金等。

  28. 五、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 1.开户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账目要日清月结,做到账款相符。   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 2.使用“实地盘点法”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具体要求: (一)建立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

  29. (二 )加强货币资金业务岗位管理 1.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2.出纳人员负责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另一方面,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轮岗制度。  (三)严格货币资金的授权管理    确定各种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    各单位规定不尽相同。出纳员应根据按规定权限审核批准并签章的付款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办理现金付款业务。没有经过审批并签章,或者超越规定审批权限的,出纳员不予付款。 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 接接触货币资金。

  30. (四)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1.支付申请。-经办人 2.支付审批。-审批人 3.支付复核。-复核人 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