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54 Views
衢州市学校卫生监测技术方案. 主讲人:汪霞. 衢州市学校卫生监测技术方案. 2. 1. 进校之前的工作. 监测的依据及标准. 监测教室的抽样原则. 监测项目及方法. 3. 4. 一、监测的依据及标准.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GBJ9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 GB/T 3976—2002 《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 DB53/T107—2003 《 学校课桌椅生产技术服务规范 》 GB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 JGJ 36-2005《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
E N D
衢州市学校卫生监测技术方案 主讲人:汪霞
衢州市学校卫生监测技术方案 2 1 进校之前的工作 监测的依据及标准 监测教室的抽样原则 监测项目及方法 3 4
一、监测的依据及标准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DB53/T107—2003 《学校课桌椅生产技术服务规范》 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JGJ 36-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一)人员的培训(统一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数据读取、统一的数据修正)(一)人员的培训(统一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数据读取、统一的数据修正) (二)仪器的检定和校准(本次采用自校准) (三)仪器的准备:1、红外线测距仪1台;2、钢卷尺(3米)1把;3、照度计1台;4、空气质量监测仪1台。 二、进校之前的工作
进入学校后,观察各教学楼的分布情况,按教学楼的楼层、朝向选定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楼,在教学楼的顶、中、底层(如1、3、5或1、2、3)各随机抽取1间教室作为监测教室。监测教室总数不少于3间,每间教室测量课桌椅不少于10套,其中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卫生、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应在同一教室中进行。进入学校后,观察各教学楼的分布情况,按教学楼的楼层、朝向选定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楼,在教学楼的顶、中、底层(如1、3、5或1、2、3)各随机抽取1间教室作为监测教室。监测教室总数不少于3间,每间教室测量课桌椅不少于10套,其中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卫生、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应在同一教室中进行。 三、监测教室的抽样原则
四、监测项目及方法 (一)教室人均面积 (二)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三)黑板卫生 (四)教室采光 (五)教室照明 (六)教室微小气候 (七)学生宿舍
(一)教室人均面积 • 1.监测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教室长、宽,求出教室面积,并统计该教室学生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 • 2.计算公式:人均面积=被测教室面积/该教室学生人数 • 3.评价标准:按每个教室计算,每人所占面积小学不少于1.15㎡,中学不少于1.22㎡。
(二)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 1.监测方法:在抽样教室中进行课桌椅评价,每个教室测量10套(含)以上课桌、课椅高度(或号数)和就坐学生身高。 • 2.评价方法:课桌椅分配符合率根据《课桌椅尺寸与学生身高对照表》进行评价,课桌、课椅应与学生身高相适应。 • 3.计算公式:课桌分配符合率=课桌、学生身高分配符合数/测量总数×100% • 课椅分配符合率=课椅、学生身高分配符合数/测量总数×100% • 4.评价标准: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应分别达到80%以上。
(三)黑板卫生 • 1.监测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进行黑板监测评价。黑板卫生监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黑板的表面状况、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和黑板面反射系数。 • ①黑板的表面状况:看黑板的表面是否有破损、眩光,挂笔性能是否良好; • ②黑板的高度与宽度:用钢卷尺测量并记录; • ③黑板面反射系数:用照度计测量入射照度和反射照度,
(三)黑板卫生 • 测量方法:将黑板用分成三等份,取各等份的中间点为测定点,将照度计接收器紧贴在黑板测定点上,所测数值即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黑板表面的原位置逐渐平移离开3CM,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数值即为反射照度,每个黑板测量三组数据。
(三)黑板卫生 • 黑板面反射系数采样点选择
(三)黑板卫生 • 2.计算公式:黑板反射系数=测量点反射照度平均值/测量点入射照度平均值×100% • 3.评价标准:①黑板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②黑板尺寸(米),小学≥1×3.6m,中学≥1×4.0m;③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m,中学为1-1.1m;④黑板反射系数:≤20%
(四)教室采光 • 1.监测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进行教室采光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教室的采光方向、采光系数、玻地比和后墙反射系数。 • ①教室的采光方向:以教室内就坐学生为参照物,来判断该教室的采光方向是左侧或是右侧,还是双侧采光。
(四)教室采光 • ②采光系数:以最小采光系数作为评价教室采光的客观指标。即测量室内照度时,选择光线最差的课桌面进行测量,同时测量室外照度,若仅有一台照度计,可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两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测量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避免直射阳光(阴天最佳,实际比较困难,可测背阴区),两次测量探头高度相同,一般1M。
(四)教室采光 • ③玻地比:用测量尺测量该教室长、宽求得教室面积;并测量窗口的长、宽求得窗洞面积。 • ④后墙反射系数: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将后墙壁分为左、中、右,取三个点进行测量,左、右距离另一墙面10~20cm处为测定点,将照度计接收器紧贴在墙壁测定点上(测定时照度计的感光面应高过测量人的头顶),所测数值即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原位置逐渐平移离开(3-20cm),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数值即为反射照度
(四)教室采光 • 后墙反射系数采样点的选择
(四)教室采光 • 2.计算公式 • ①玻地比:计算教室玻璃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 玻地比=地板面积/玻璃面积 • ②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100% • ③后墙反射系数=反射照度平均值/入射照度平均值×100% • 3.评价标准:①教室朝向:南北;②采光方向:左侧或以左侧为主;③采光系数:≥2.0%(参考值);④后墙反射系数:70%—80%;⑤玻地比:≥1 :6。
(五)教室照明 • 1.监测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进行照明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课桌面照度、照度均匀度、黑板照度、照明设备。 • ①课桌面照度:9点测量法(选点要全面、均匀、具有代表性,一般可按下图布点,注意左右两边要离墙30cm)。 • 测量各点的照度,并记录各点的照度值。
(五)教室照明 • ②黑板照度:用黑板面反射系数监测中的测出的黑板入射照度取平均值即可。 • ③照明设备:目测灯具数量、瓦数、排列,测量灯桌间距时用钢卷尺测量灯管下缘到就近课桌桌面上缘的垂直距离。 • 2.计算公式: • ①教室的照度=9个值之和/9 • ②照度均匀度=课桌面照度最小值/课桌面照度平均值 • ③黑板照度=3个值之和/3
(五)教室照明 • 3.评价标准:①课桌照度:≥150Lx;②黑板照度:≥200Lx;③照度均匀度≥0.7;④照明设备:40 W荧光灯9盏以上,并垂直于黑板布置,40W黑板并行灯2盏,所有灯具应配有灯罩,灯桌间距≥1.7-1.9m。
(六)教室微小气候 • 1.监测方法:用空气质量监测仪监测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选择教室中央为测定点,将仪器的取样探头置于地面1.5米,打开泵开关,被测环境气体抽入仪器内,显示器能直接读取数值。 • 2.评价标准: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0%;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10㎎/m3
(七)学生宿舍 • 1.监测方法:随机抽取1-2间宿舍进行监测(建议抽取学生入住率高的宿舍)。监测内容包括宿舍人均面积、厕所、盥洗设施、通风状况。 • 在抽样的宿舍中测量宿舍长、宽,求出宿舍面积并统计该宿舍学生数,计算该宿舍的人均面积。 • 2.计算公式:人均面积=被测宿舍面积/该宿舍学生人数
(七)学生宿舍 • 3.评价标准:①按每个宿舍计算,每人所占面积不少于3㎡;②男女生宿舍分区或分单元布置;③住宿学生一人一床;④学生宿舍上铺床位有安全防护栏;⑤宿舍通风良好;⑥学生宿舍厕所、盥洗设施达到附表1标准。
附表:1.公共厕所、公共盥洗室内卫生设备数量表附表:1.公共厕所、公共盥洗室内卫生设备数量表 2.课桌椅尺寸与学生身高对照表 3.学校教环境卫生监督检测记录表
公共厕所、公共盥洗室内卫生设备数量表 注:盥洗室不应男女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