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likes | 1.57k Views
朗讀的基本技巧與方法. 一、語音 (一)發音要正確 1 、 發音正 :(依八十八年三月公布 一字多音審定表) 2 、 聲調準. *發音要正確. 語音要求的是「正確」、「清晰」,使人聽的清楚明白。通常在字音最常犯 的錯誤還有:將翹舌音「ㄓ、ㄔ、ㄕ、ㄖ」唸成「ㄗ、ㄘ、ㄙ」;「ㄥ、ㄣ」不分,如「經營」讀成「金銀」;「ㄈ、ㄏ」發音不標準,如「開發」讀成「開花」;「ㄢ、ㄤ」發音不正確,如「觀光」容易讀成「光光」。
E N D
朗讀的基本技巧與方法 一、語音 (一)發音要正確 1、發音正:(依八十八年三月公布 一字多音審定表) 2、 聲調準
*發音要正確 • 語音要求的是「正確」、「清晰」,使人聽的清楚明白。通常在字音最常犯 的錯誤還有:將翹舌音「ㄓ、ㄔ、ㄕ、ㄖ」唸成「ㄗ、ㄘ、ㄙ」;「ㄥ、ㄣ」不分,如「經營」讀成「金銀」;「ㄈ、ㄏ」發音不標準,如「開發」讀成「開花」;「ㄢ、ㄤ」發音不正確,如「觀光」容易讀成「光光」。 發音不正確,除了是誤讀之外,也和個人的發音方法有關,因此,平時多作字音的發音練習是很重要的。
朗讀(美讀)的技巧 • 語音(發音、聲調) 要做到「發音正、聲調準」 1.讀正確的音: (1)聲母:「ㄓㄔㄕㄖ、ㄗㄘㄙ」 「ㄈ、ㄏ」 「ㄐㄑㄒ」 「ㄅㄆㄇㄈ」加「ㄛ」「ㄥ」 (2)韻母:「ㄛ、ㄡ」「ㄝ、ㄟ」「ㄣ、ㄥ」 「ㄞㄟㄠㄡ」韻尾、「ㄦ」
*讀正確的音 • 在準備朗讀時,發現不會讀的字或是不了解的詞語,一定要先查字典或辭典,找出正確的發音,以避免讀錯音或使聽眾誤解文意,特別是破音字不能讀錯,例如草「菅」人命,讀ㄐ一ㄢ不讀ㄍㄨㄢˇ,「暴」露,讀ㄆㄨˋ不讀ㄅㄨˋ;不能受「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的影響,如狹「隘」,讀ㄞˋ不讀一ˋ,破「綻」,讀ㄓㄢˋ不讀ㄉ一ㄥˋ;要將字看清楚,不要因字形相近而誤讀,如長「吁」短嘆不要讀成長「呼」短嘆。
*注音符號與實際音值不同: (1)「ㄅㄛ、ㄆㄛ、ㄇㄛ、ㄈㄛ」: 玻伯跛播[puo] 、坡婆叵破[p’uo]、 摸摩抹末[muo] 、佛[fuo] (不是:[po] [p’o] [mo] [fo]) (2)「ㄣ/ㄥ」「ㄧㄣ/ㄧㄥ」:信、幸 (3)「ㄢ」「ㄧㄢ/ㄩㄢ」:煙、炎、眼、 燕;淵、源、遠、怨 (4)「ㄨㄥ」「ㄓㄨㄥ」「ㄌㄨㄥ」「ㄉㄨㄥ」 「ㄎㄨㄥ」翁、蓊、甕/東、董、送 (5) 「ㄅㄥ、ㄆㄥ、ㄈㄥ、ㄇㄥ」:崩 烹 夢 風
語音(發音、聲調) 1.讀正確的音: (3)「這、那、哪」與「一」的連音 (4)「啊」字的連音 (5)ㄦ化韻的變音 (6)固定的輕聲字和常用的輕聲字 (7)副詞語尾「地」要唸˙ ㄉㄜ
2.讀標準的字調: (1)每個字正確的聲調 「全部是」「圓圓的」「這件事是違憲的」 (2)上聲的變調 (3)「一、不」的變調 (4)輕聲詞尾調高的變化
*發音偏失 (1)「ㄅㄥ/ㄅㄨㄥ」:崩甭繃蹦、抨朋捧碰、矇蒙 艋夢、風逢奉 (2)「ㄈ/ㄏㄨ」:飛機、灰雞;飯店、換店; 扶起來、糊起來 (3)「ㄐㄑㄒ/ㄗㄘㄙ」:學校、機會、汽車 (4)「ㄓㄔㄕ/ㄗㄘㄙ」:四十、周先生、出超、 上司 (5)「ㄖ/ㄌ」:如火如荼、爐火爐塗;然後、 藍后;好熱、好樂;孔融、恐龍 (6)「ㄣ/ㄥ」「ㄧㄣ/ㄧㄥ」:成名、陳情、 稱臣、娉婷、林泠、少一根筋(莖) (7)「ㄦ/ㄜ」:而且、俄而、輕而易舉(ㄦ:ㄜr)
*介音與韻尾:ㄧ、ㄨ (1)「ㄨㄛ/ㄡ」: 果然/苟然、可口、計謀、某年某月、後來、以後、後果、災禍、走過、臥遊、 琉球 (2)「ㄧㄝ/ㄟ」: 澆滅/嬌媚、轉捩/眼淚、 山北/乾癟、五妹/污衊 各位的「位」
3、輕聲字:蓮子/簾子;老子/老子; 鴨頭/丫頭;文字/蚊子;妻子/妻子 • 4、ㄦ化韻 • 5、助詞「啊」字的連音變化
(1)「ㄥ」和「ㄣ」:成人、品性、紛爭、陰影、聲音。(1)「ㄥ」和「ㄣ」:成人、品性、紛爭、陰影、聲音。 • (2)「ㄛ」和「ㄡ」:手鐲、破舊、狗窩、流落、獲救。 • (3)「ㄜ」和「ㄦ」:兒歌、額頭、飛蛾、魚餌、錯愕。 • (4)「ㄝ」和「ㄟ」:類別、偉業、竊賊、姊妹、歲月。 • (5)「ㄓ」和「ㄗ」:組織、正宗、週遭、沼澤、主宰。 • (6)「ㄔ」和「ㄘ」:長才、吃醋、採茶、初次、促成。 • (7)「ㄕ」和「ㄙ」:桑樹、壽司、疏散、隨身、廝守。 • (8)「ㄐ」和「ㄗ」:作家、增加、贈獎、蹤跡、抉擇。 • (9)「ㄑ」和「ㄘ」:瓷器、切磋、採取、請辭、芹菜。 • (10)「ㄒ」和「ㄙ」:心算、所幸、甦醒、瀟灑、思想。 • (11)「ㄚ」和「ㄤ」:髮香、大綱、沙場、雜糧、光滑。 • (12)「ㄚ」和「ㄞ」:加快、大麥、害怕、才華、挨罵。 • (13)「ㄢ」和「ㄤ」:壯膽、返航、殘障、港灣、晚上、男裝 • (14)「ㄞ」和「ㄢ」:再見、原來、天災、懸崖、斑白。
2、上聲的變調 賈里長 史可法 水筆仔
語調 • 通常指的就是抑揚頓挫的腔調,聲音有輕重緩急的變化 • 1.停頓: ※依據: a.生理上換氣的需要 b.表情達意的需要 c.給聽者思考、領會的時間
1、停頓和相連 停頓的作用有三點: • (1)呼吸換氣的自然需要。 • (2)表示區分、轉折、呼應、遞進等各 種關係,有助於分析語言結構、理解 文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使聽衆有 咀嚼、消化、思考、回味的機會。 • (3)表示強烈的感情。
1.停頓 (1)結構停頓 →最能夠掌握章節 →是各段之間的停頓,最長 (2)語法停頓 (。?!) > (;─:) > (,) > (、) →(。?!) 出現在句末 →(;─:) 出現在句中 →以詞為單位做停頓,當句子很長之時
(3)感情停頓 • 突出情感
邏輯停頓 邏輯停頓即根據語言邏輯而停頓。 • 到近處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當年山頭的.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ㄠ裏的.奇兵;有的.看來出世還不久,卻也亭亭玉玉,別有一番.神采。
感情停頓 (1)父親,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2)他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光榮地犧牲了。 (3)聽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大家都難過得. 掉下淚來。
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 • 1、山 / 不在高,有仙 / 則名。(主謂之間)《陋室銘》 2、予 / 嘗求 / 仁人之心 (主謂之間)《岳陽樓記》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主謂之間)《馬說》 4、不知 / 口體之奉 / 不若人也。(動賓之間)《送東陽馬生序》 5、刻 / 唐賢今人詩賦 / 於其上。(動賓之間)《岳陽樓記》 6、銜∕遠山,吞∕長江。 (動賓之間) 《岳陽樓記》
語氣詞(發語詞) • 1、蓋 / 一歲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說》) 2、蓋 /一癩蛤蟆也。 《幼時記趣》) 3、蓋 / 簡 / 桃核修狹者 / 為之。 《核舟記》) 4、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5、夫 / 環而攻之 / 而不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若夫 / 霪雨霏霏。至若 / 春和景明。 岳陽樓記》 7、若夫 / 日出而林霏開。 《醉翁亭記》) 8、豈若 / 吾鄉鄰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說》 • 9、得無 / 楚之水土 / 使民善盜耶? 《宴子使楚》 10、至於∕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 • 11、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 《上樞密韓太尉書》
表假設、轉折、遞進等的連詞 • 1、若 / 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活板》) 2、而 / 山不加增 。 《愚公移山》) 3、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核舟記》) 4、雖 / 乘奔禦風 / 不以疾也。 《三峽》) 5、雖 /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口技》) 6、且 / 欲于常馬等不可得。 《馬說》) 7、且 / 壯士 / 不死即已。 《陳涉世家》) 8、然 / 得而臘之 / 以為餌。 《捕蛇者說》) 9、 然則 / 何時而樂耶 ? 《岳陽樓記》)
表示下結論的總結性的詞語 • 1、故 / 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2、故 / 君子有不戰,戰 / 必勝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故曰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是以 / 先帝簡拔 / 以遺陛下。 《出師表》 5、是故 / 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 《論貴粟疏》)
“古二今一” 1 、葉/ 徒相似,其 / 實味 / 不同。 《宴子使楚》 2 、今 / 天下三分 《出師表》 3、而 / 鄉鄰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說》 4、可/ 以一戰。 《曹劌論戰》)
2.輕重 是為了表達思想內容和舒發真切感情,而將某些語詞讀的比較重,強度比較強,從聲音上加以強調和突出,並不只有加重聲音而已。重音通常有兩種,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 ※重點皆在重,而非在輕 (1)語法重音 形容詞、副詞、修飾語皆要加重語氣 (程度副詞) (2)強調重音
1. 語法重音 • 依據語法結構的特點而重讀的,是自然重讀的,不是代表著特殊的思想感情。一般可遵循的規律有七項: (1)短句裡的謂語部分,如「天冷了,下雨了,太陽不出來了。」 . (2)名詞前面的定語,如「我們的教室越來越乾淨。」 (3)疑問句中的代詞,如「你有什麼事?」 (4)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狀語,如「玫瑰多麼美麗呀!」 (5)動詞後面由形容詞或其他動詞充當的補語,如「我坐得累死了。」 (6)把字的賓語,如「我把今天的作業寫完了。」 (7)部分比喻詞語,如「敵人像狐狸一樣狡猾。」
2. 強調重音 • 為了突出或強調某種特殊的思想感情,而將句子裡的某些詞語讀得比較重,又稱為邏輯重音或感情重音。強調重音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而是朗讀者依據文章所要強調的語意來重讀。
2、重音和輕音 • 語法重音: • (1)飯熟了。 • (2)誰在唱歌? • (3)我把信燒了。 • (4)他說得很清楚。 • (5)我們學了六年。 • (6)四十個學生報了名。 • (7)桌子上放着兩三本雜誌。 • (8)陳教授爽朗地笑了。
邏輯重音 • (1)他實在太累了。 • (2)相隔這麽近,我幾乎找不到他。 • (3)火突然間熄滅了。 • (4)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奪標的。 • (5)準是給賊偷了。 • (6)絕不會沒有錢的,一定是藏在什 麽地方了。
感情重音 • (1)你這個人真糊塗。 • (2)我不同意! • (3)活該! • (4)秋天,白樺樹的葉子變黃了,楓 樹的 葉子火一樣紅,松柏顯得更蒼翠了。
重音的表達方法 • (1) 加強音量: • 女孩穿過馬路的時候,看見兩輛馬車衝過來,她趕緊避開,鞋跑掉了一隻,怎麽也找不着,另一隻又叫一個男孩拾起來就拿著跑了。
(2) 拖長音節: • 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
(3) 一字一頓: • 第二天寒冷的早晨,這女孩坐在牆角裏,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 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3.速度 • 是配合作品內容、感情表達的需要來決定的,大致可分為快速、中速和慢速。快速用於表達激動、興奮、緊張、恐懼、憤怒、斥責等內容;中速通常用在感情沒有多大變化的句子,或者是一般敘述、說明、議論的句子;慢速大多用來表示沉重、哀傷、莊重、悲痛等情感。 (1)加快 →激動、緊張、興奮之情 (2)減慢 →悲痛、沉重、莊重之情
3、速度和節奏 • 大渡河.是長江的一道支流,兩岸.都是蜿蜓連綿的高山,河寬.三百多米,水深.十幾米,我們去時.剛好遇上暴洪,只見湍急的河水.閃着青光,噴着白浪,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嘩嘩的水聲。這裏.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說.曾經威震一時的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就戰死在這裏。
4.句調 • 句調一般是指整個句子的音高變化。說話時每個句子的意義不同、語氣不同、情感不同,因此就有了抑、揚、頓、挫的句調,代表整個句子的旋律,而產生了句子的升降。一般語言,沒有特別強調意義的句子,說話時以平常的語調表現。
升調:指調子由平升高,常用來表示反問、 號召、驚訝、疑問等語氣。 • 降調:指調子先平後降,常用來表示肯定、 讚揚、感嘆、請求等語氣。 • 平調:指語氣保持平直舒緩,沒有明顯的高 低變化,常用來表示悲痛、 冷淡、 莊嚴等感情,或是一般敘述和說明等 的語氣。 • 曲調:指句子的高低有曲折變化,一般都是 句子的開始和結尾時,聲音比較低, 句子的中間聲音要升高,常用來表示 諷刺、雙關、含蓄、懷疑或意在言 外等語氣。
4、語氣和語調 • 升調(上揚調): • 句調先低後高,一般用於表示疑問、反詰、驚訝、命令、呼喚等語氣,亦出現於情緒亢奮、感情激動的時候,也表示語氣未完結等。 • 降調(降抑調): • 句調先高後低,句尾比平常短促,一般用於表示肯定、決心、自信、請求、允許、感嘆等語氣,亦出現於情緒平穩的時候,也表示語氣完結等。
直調(平直調): • 句調平穩,起伏不大,句尾保持平直,多用於表達內容分量較重的文句,如莊重、嚴肅、真實、誠懇、思索、遲鈍、冷淡、追憶等語氣。 • 曲調(彎曲調): • 句調由高轉低,再升高;或由低轉高,再降低。令音節加重、加高、拖長、曲折變化,作用在強調或突出音節。一般用於表示誇張、諷刺、特別驚異等語氣,亦出現於表示語意雙關及言外之意。
升調 • (1)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恩情, 我們怎能忘記? • (2)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降調 • (1)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 你的夢。 • (2)海底真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産豐 富的世界!
直調 •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2)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 了,也便成了路。
曲調 • (1)是我的錯,你沒有錯。 • (2)啊?會有這種事?
不同文體的朗讀方法 • (一)記敘文:大多為敘述性的散文,朗讀時要一氣呵成,表現文章流暢的特色,更要找出文中重要的段落,運用節奏和升調的變化來強化段落的效果。 • (二)抒情文:朗讀時要完全投入作者的世界,依據作者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化為相同的情感來呈現。 • (三)論說文:朗讀時要清晰、自然、堅定有信心;正面說理或反面揭露,要運用不同的語氣,把意思表達出來;要將論說文的層次結構正確讀出。 • (四)應用文:朗讀的語氣,要符合書信人的身分,依照書信的內容表達。 • (五)韻文:不管是古詩歌或是新體詩,朗讀前都要先深入領會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朗讀時要先認清結構,注意連貫性,掌握節拍使節奏鮮明。
參、如何指導朗讀 一、朗讀材料的選擇 要符合朗讀者的文學程度和理解能力 二、深究作品內容及形式 (一)分析文章的內容: 可由題解、作者與結構三方面來分析。 (二)體會文章的風格: 文章的風格會直接影響朗讀時腔調的運 用和情緒表現。
三、指導朗讀技巧 • 首先要求學生做到「正確的讀」,也就是發音清楚響亮、讀正確的音、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字句,然後再做到「流利、有感情的讀」,最後便是要能「以聲傳情」。教師在指導時,最好先能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的範讀,讓學生很清楚的知道並能體會要如何朗讀作品,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提醒自己需要留意的地方或是重點、強調處。
屏東師院語教系系主任黃瑞枝教授以音樂記譜符號註記,頗富創意屏東師院語教系系主任黃瑞枝教授以音樂記譜符號註記,頗富創意 < 漸強。 > 漸弱。 (.拉長。 V 換氣。 - 飽滿有力。 ﹋﹋ 波音(顫音)。 ↗ 上滑。 ↙ 下滑。 ▽ 頓音(短促有力,富有彈跳性)。 〡 表示把詞或短語分開,停頓時間很短,不換 氣,通常用在句子中沒有標點的地方。 ︿ 表示比原標點符號停頓時間再長一些,可換氣 也可不換氣,看具體情況而定,用在有標點 符號的地方。 ︽ 表示較長時間停頓,可換氣。 ︶ 表示縮短停頓時間,或不換氣連起來讀,不停 頓。 ‧ 表示主要重音。 朗讀的標記1
國語實小在民國七十七年編著一本國語科朗讀教材研究:國語實小在民國七十七年編著一本國語科朗讀教材研究: ‧輕讀(弱)。 。 重讀(強)。 ↗ 音調上揚。 ↙ 音調下降。 -↓- 連起來讀。 ︴ 反覆。 r r r r 分段。 ....連續輕讀。 。。。。連續重讀。 ────尾音拉長。 V 注意對比。 △△△△注意表情。 、 停頓。 << 漸強。 >> 漸弱。 ─。─ 兩頭低,中間高。 ○──○兩頭重,中間輕。 ※ 快。 ⊙ 慢。 朗讀的標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