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破解腦電波 -EEG 教材 -

破解腦電波 -EEG 教材 -. 學生 : 林麗晴 教授 : 孫光天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九日.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 第四節 增益控制之校正. 圖 2-4.1 為機器校正 (mechanical calibration) 之 增益控制校正 (step gain control) 。當機器校正之 輸入電壓 與 敏感度 同時增加或減少時,記錄筆紀錄之曲線振幅高度應有適當比例。.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 第四節 增益控制之校正. 增益控制之校正目的 ,為藉由記錄筆之振幅,來確定腦波機在各種不同 輸入電壓 及 敏感度 下能正確運作。

Download Presentation

破解腦電波 -EEG 教材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破解腦電波-EEG教材- • 學生 : 林麗晴 • 教授 : 孫光天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九日

  2.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四節 增益控制之校正 • 圖2-4.1為機器校正(mechanical calibration)之增益控制校正(step gain control)。當機器校正之輸入電壓與敏感度同時增加或減少時,記錄筆紀錄之曲線振幅高度應有適當比例。

  3.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四節 增益控制之校正 • 增益控制之校正目的,為藉由記錄筆之振幅,來確定腦波機在各種不同輸入電壓及敏感度下能正確運作。 • 操作增益控制之校正的原理為:當機器校正輸入電壓與敏感度同時以相等比例改變時,各頻道(channel)記錄筆的擺動振幅應該一樣。 • 輸入電壓為100 V,敏感度調在10 V/mm時,筆之擺動振幅應為10mm. • 輸入電壓為 50 V,敏感度調在 5 V/mm時,筆之擺動振幅應為10mm. • 輸入電壓為 20 V,敏感度調在 2 V/mm時,筆之擺動振幅應為10mm.

  4.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四節 增益控制之校正 • 什麼叫做增益(gain)? 腦波的訊號很微弱,必須靠放大器(amplifier)放大後才能帶動記錄筆畫出腦波圖。放大器通常將輸入之腦波電壓乘上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常為2~1000。當腦波的輸出電壓除以輸入電壓時,得到的值就叫做增益(gain)。 所以 gain = 。

  5.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五節 振幅之線性校正 • 圖2-5.1為機器校正(mechanical calibration)之振幅線性校正(amplitude linearity)。

  6.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五節 振幅之線性校正 • 振幅線性校正之目的,是為了檢查記錄筆在不同環境下,亦能做正確的記錄。 • 操作振幅之線性校正的原理為:當機器校正輸入電壓成比例漸減時,若敏感度不變,則各頻道(channel)記錄筆的擺動振幅應成比例漸減。 • 輸入電壓為100 V,敏感度為10 V/mm時,記錄筆之擺動振幅應為10mm. • 輸入電壓為 50 V,敏感度為10 V/mm時,記錄筆之擺動振幅應為 5mm. • 輸入電壓為 20 V,敏感度為10 V/mm時,記錄筆之擺動振幅應為 2mm. • 輸入電壓為 10 V,敏感度為10 V/mm時,記錄筆之擺動振幅應為 1mm.

  7.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六節 腦波中的希臘文字 • 腦波學上有多少腦波的波形是採用希臘文字命名? 、、、、、、、、mu。 • 波( activity)的定義如下: • 頻率為8-12Hz。 • 符合下列條件者稱節律( rhythm),見圖2-6.1: • 頻率為波。 • 分佈位置在腦部後方,通常在枕葉(occipital)及頂葉(parietal lobe)最強。 • 反應性(reactivity):張眼時受抑制,閉眼時則增強。 • 睡眠時消失。

  8.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六節 腦波中的希臘文字 • 「squeak 」【圖2-6.2】:當作腦波時,閉眼時在腦部後方會產生節律;此節律在閉眼之瞬間產生,較其後出現的節律頻率快約0.5-1Hz左右,稱為「squeak 」 。。

  9.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六節 腦波中的希臘文字 • 波( activity)的定義如下,見圖2-6.3: • 頻率13Hz。 • 符合下列條件者稱節律( rhythm): • 頻率為波。 • 分佈位置在腦部前方,額葉(frontal lobe)最強。 • 反應性:在睡眠之淺睡期及睡眠第一及第二期時會增加。 • 低振幅。

  10. 【圖2-6.3】

  11. 什麼是波? 波之定義為頻率介於4-7Hz之波稱之。

  12. 什麼是波? • 波之定義為頻率小於或等於3Hz之波稱之。

  13. 第二章 學習腦波的第一步第六節 腦波中的希臘文字 • 什麼是波( activity)? • 波:即P100,亦即視覺誘發電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 在眼睛受光刺激之後100msec時,於枕葉所記得之正電波。 • 在A1-A2或Cz為參考電極之組合範式中,所紀錄到波為向下的波形(正電波),形狀像老師改作業的打勾,見圖2-6.6。 • 在雙擊組合範式中,所紀錄到波為向上的波形(因枕葉所記得之為正電波),形狀像[],故名之,見圖2-6.7。

  14. 注釋: 在A1-A2或Cz為參考電極之組合範式中,所紀錄到波為向下的波形(正電波),形狀像老師改作業的打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