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論語、孟子

四書. 論語、孟子. 2010 年電影 《 孔子 》 之問?. 1 、孔子認為如何能天下大同? 2 、孔子救了漆思弓小奴,乃革除什麼陋俗? 3 、在電影中出現了幾個孔子弟子?請介紹子貢、 子路、曾子三位弟子生平? 4 、請舉出孔子名言十句? 5 、請介紹孔子家人? 6 、孔子的治國之道,仁政是什麼?請舉出三項。 7 、請形容孔子個人的外貌、作為? 8 、孔子與復聖顏回的互動對話?例舉三則(請對照 《 論語 》 篇章說明)。. 四書=四子書. 論語:孔丘,至聖。 大學:曾參,禮記第 42 篇。

Download Presentation

論語、孟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書 論語、孟子

  2. 2010年電影《孔子》之問? 1、孔子認為如何能天下大同? 2、孔子救了漆思弓小奴,乃革除什麼陋俗? 3、在電影中出現了幾個孔子弟子?請介紹子貢、 子路、曾子三位弟子生平? 4、請舉出孔子名言十句? 5、請介紹孔子家人? 6、孔子的治國之道,仁政是什麼?請舉出三項。 7、請形容孔子個人的外貌、作為? 8、孔子與復聖顏回的互動對話?例舉三則(請對照《論語》篇章說明)。

  3. 四書=四子書 • 論語:孔丘,至聖。 • 大學:曾參,禮記第42篇。 • 中庸:子思(孔伋)(孔子孫,受學於曾子),述聖。禮記第31篇。 • 孟子:孟軻,亞聖。 • 稱為《四子書》、《四子》,簡稱為《四書》。

  4. 孔門六聖 • 元聖:周公 • 孔門五聖: 至聖:孔丘《論語》 亞聖:孟軻《孟子》 復聖:顏回 宗聖:曾參《大學》(禮記42篇) 述聖:孔伋(子思)《中庸》(禮記31篇)

  5. 孔子生平(551-479 B.C.) • 孔子,名丘, 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享壽73歲。 • 經歷:委吏(倉廩管理員)、乘田(為貴族飼養牲畜)、中都宰(縣令)、大司寇(長司法)等職。 • 家室:父叔梁紇,母顏徵,妻:亓(其)官氏,20歲生子孔鯉(生孔伋(子思)50歲死),女(孔姣嫁孔子弟子公冶長)。 • 54歲周遊列國14年,68歲回魯國。周遊列國前休妻,孔鯉歸女方。 • 相傳孔夫人發明算盤,孔作乘田計算牲畜,盤點計數。(結繩計數,滿十上一節)

  6. 至聖先師的贊頌 • 顏回喟然歎曰:《論語‧子罕》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7. 《史記‧孔子世家》贊 • 太史公曰: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8. 教師節祭孔大典—奉祀官 • 傳承臺灣第77代孫—孔德成(衍聖公、考試院長、2008年過世) • 2011年第79代孫—孔垂長(2006年元旦生子,由孔德成取名為孔佑仁) • 孔垂長(1975-) 1、孔子第79代嫡长孫,為孔維益與于曰潔之 子,末代衍聖公,為孔德成 之孫。 2、中華民國目前唯一世襲的特任官,大成至聖 先師奉祀官,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9. 孔子貢獻 • 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孔子對六經的整理,乃是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 • 至聖先師--首倡平民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10. 《論語》 • 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言行錄」。 • 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方面,內容豐富,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 • 《論語》語言精煉、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 語錄體: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對話,接聞於夫子之語。

  11. 《論語》二十篇、500章、15900字

  12. 孔門四科十哲: 德行 言語 政事 文學 弟子三千人 傑出72賢哲 著名十位人 孔門弟子

  13. 四科十哲--德行 • 顏淵(回):72賢哲之首。不貳過、安貧 樂道 • 閔子騫(閔損):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 冉伯牛(冉耕):嚴以律己、待人寬厚 • 冉仲弓(冉雍):寬宏氣量、沈默厚重

  14. 四科十哲--言語、政事、文學 • 宰予(我):口齒伶俐、能言善辯 • 子貢(端木賜):口才便給、善商,孔子左右手一文,為孔子守墓六年,師生情誼勝過父子。 • 冉有(求):多才多藝、長政事、理財 • 子路(季路):一武,豪爽耿直、有勇有才 • 子游(言偃):長文學、禮樂教化 • 子夏(卜商):長文學,學而優則仕

  15. 子貢 子貢廬墓處 六年

  16. 孔子教化內容 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易、詩、書、禮、春秋

  17. 十三經:易、詩、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易、詩、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8. 《論語》授課22章 1、學而4:吾日三省吾身(頁69) 2、為政4:十五志於學(頁76) 3、公冶長10:宰予晝寢(頁112) 4、雍也9:一簞食(頁125) 5、雍也18:知之者(頁129) 6、述而15:飯疏食(頁139) 7、述而21:三人行(頁142) 8、子罕10:仰之彌高(頁162) 9、子罕18:譬如為山(頁166) 10、先進2:四科十哲(頁181)

  19. 11、顏淵11:齊景公問政(頁200) 顏淵17:季康子問政(頁202) 子路6:其身正(頁209) 12、顏淵19:風行草偃(頁203) 13、憲問4:邦有道(頁221) 14、憲問30:三達德(頁233) 15、衛靈公23:恕道(頁249) 16、衛靈公31:憂道不憂貧(頁252) 17、季氏4:益者三友(頁259) 18、季氏7:君子三戒(頁261) 19、子張9:君子三變(頁288) 20、子張21:君子之過(頁29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