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 2 章 採購管理

第 2 章 採購管理. 大綱. 本章學習目標 採購的意義 採購管理的目標 採購單位的建立 採購單位的職掌 採購人員的選用 採購制度與流程 採購策略之類型與運用 供應商之評選與報價分析. 本章學習目標. 做生意也稱為做買賣。 買(採購)與賣(銷售) 是企業經營二項最為關鍵的活動。尤其是在現今競爭劇烈的微利時代, 〝 採購 〞 ,對 企業利潤 的創造,更具有舉足輕重的直接影響!因此,採購專業能力的提升,乃受到格外的重視。 本章在協助企業機構 提升採購人員的專業能力 ,並建立良好的 採購管理機制 ,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2 章 採購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章 採購管理

  2. 大綱 • 本章學習目標 • 採購的意義 • 採購管理的目標 • 採購單位的建立 • 採購單位的職掌 • 採購人員的選用 • 採購制度與流程 • 採購策略之類型與運用 • 供應商之評選與報價分析

  3. 本章學習目標 • 做生意也稱為做買賣。買(採購)與賣(銷售)是企業經營二項最為關鍵的活動。尤其是在現今競爭劇烈的微利時代,〝採購〞,對企業利潤的創造,更具有舉足輕重的直接影響!因此,採購專業能力的提升,乃受到格外的重視。 • 本章在協助企業機構提升採購人員的專業能力,並建立良好的採購管理機制,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 物流經營管理人員在面臨物流外包作業趨勢日漸興盛之下,藉此可以瞭解正規採購作業的流程,知己知彼,以利規劃作業。

  4. 採購的意義(1/3) • 採購的概念 採購應當包含著兩個基本意思: • 一是“採”。“採”,採集、採摘也,是從眾多的對象中選擇若干個之意 • 二是“購”。“購”,購買也,是通過商品交易手段把所選定的對象從對方手中轉移到自己手中之意 所謂採購,一般是指從多個對象中選擇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的意思。這裡所謂對象,既可以是市場、廠家、商店,也可以是物品。

  5. 採購的意義(2/3) • 狹義的採購 • 狹義的採購是指以購買的方式,由買方支付 • 對等的代價,向賣方換取物品的行為過程。 • 即所謂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銀貨 • 兩訖”。 • 在此概念中,貨幣成為交易的中介,買方若 • 沒有貨幣則採購行為將難以實現,這種以貨 • 幣換取商品的方式是最普遍的採購途徑。

  6. 採購的意義(3/3) • 廣義的採購 • 廣義的採購是指除了以購買的方式獲取商品以外,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取得商品的使用權,以達到滿足需求的目的。 • 租賃:即一方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取得他人物品的使用權 • 借貸:即一方以無需支付任何代價的方式取得他人物品的 • 使用權,使用完畢後返還原物品 • 交换:即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物品的所有權及使用權, • 不须支付貨款 • 徵收:此為政府以有償或無償方式,取得民間物品的使用 • 權或所有權

  7. 採購活動

  8. 採購管理的目標 • 採購功能目標的標準說法:不論長期或短期,應包含下列7R: 對的時間 對的地點 從對的來源 用對的價格 對的服務品質 獲取對的採購量 對的物料(品質保證)

  9. 採購的基本要素 • 品質 • 價格 • 數量 • 時間

  10. 品質1/3 • 從哲學上而言 雖然無法明確地定義品質是何物,但可以憑經驗與內心的感受判定該產品或勞務在同等產品中已達到精美絕倫的境地 • 從研發上而言 產品品質差異所在是產品在生產活動中投入與轉變過程上特質有差異所致

  11. 品質2/3 • 從經濟學而言 專指產品或勞務具有滿足某一特定顧客需要的程度或顧客預期用途的適合性 • 從製造角度言而 產品在製造時能與其最初產品設計時之規格相吻合的程度

  12. 品質3/3 • 從作業管理上而言 是買方在可接受價格下,產品提供最佳效用的程度以及賣方在可接受成本下,產品符合設計規格之程度 • 從商品責任而言 品質是廠商不僅對其商品之品質負責,同時,亦對其商品在產銷及使用過程中對消費者、對環境、居民及其有關者,發生不利影響或遭受損失時應該擔負賠償責任

  13. 價格 • 物品之價值以貨幣表示的特定數額,即是價格 • 價格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波動變化 • 價格的決定 • 成本加成法 • 市價法 • 投資報酬率法 • 價格的種類 • 現金價、期票價 • EXW、FOB、CIF、C&F、DDU、DDP • L/C

  14. 常用報價方式概述(1/5) • FOB(Free On Board ) • 船上交貨條件,係指賣方需將貨物運送至指定 • 裝載港並將貨物裝載於買方所指定之船舶上 • 後,亦視為賣方交貨。 • CIF(Cost, Insurance & Freight) • 運保費在內條件,係指賣方需將貨物運送至指 • 定裝載港並裝載於買方所指定之船舶上或配合 • 大宗貨物在運送途中之轉售,取得交付之貨物 • 即視為賣方交貨。

  15. 常用報價方式概述(2/5) • CRF或稱C&F(Cost and Freight) 運費在內條件,係指賣方需將貨物運送至指定 • 裝載港並裝載於買方所指定之船舶上或配合大 • 宗貨物在運送途中之轉售,取得交付之貨物, • 即視為賣方交貨,賣方需支付主要運費至約定 • 之目的港。

  16. 常用報價方式概述(3/5) • DDP(Delivered Duty Paid) 稅訖交貨條件,係指於議定日期或期間,在進口地之指定目的地將已運送抵達此指定地點且已辦妥輸入通關但為從承運之運送工具上卸載而備便卸載之貨物,交付買方處置時亦視為賣方交貨,此時風險與費用同時移轉。

  17. 常用報價方式概述(4/5) • EXW(Ex Works ) • 工廠交貨是指當賣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點(如工廠或倉庫)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即完成交貨,賣方不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或將貨物裝上任何運輸工具 • 現金價 • 以現金或相等之方式(如T/T或AT SIGHT • L/C)支付貨款,常用於國外交易 17

  18. 常用報價方式概述(5/5) • 期票價 • 即買方以期票或延期付款的方式(如D/A 180 • 天)來採購物品,通常賣方會加計遲延付款期 • 間的利息於售價中 • 現貨價 • 係指每次交易時,由供需雙方重新議定價格,若有簽訂買賣全約,亦以完成交易後即告終止 • 合約價 • 係指買賣雙方按照事先議定的價格進行交易, • 此一合約價格涵蓋的期間依契約而定

  19. 數量 • 影響物料成本的基本因素 • 採購成本 • 批量越大,所分攤的費用就越低 • 保管成本 • 保管或控制數量越大,資金的積壓就越多 • 安全存量 • 現存或可調整物料的總數,足以維持正常生產在購運時間內,可以達成採購進料補充生產需求者。

  20. 時間 • 考量全球經濟的景氣循環現況或買方市場或賣方市場而決定 • 採購時機 • 供需狀況 • 採購策略 • 存量管制、長期合約、線性調配、ABC分析…

  21. 採購單位的建立

  22. 採購單位的職掌 • 採購單位的職責從接到請購單開始,並延續至訂購單發出之後,所包括一切與採購工作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作業。因此,以公司整體的立場來看,採購工作的好壞就看是否能與公司其他單位相互協調配合。

  23. 採購員職掌 • 經辦一般性物料採購 • 供應商訪查 • 與供應商談判價格、付款方式、交貨日期等 • 跟蹤供應商交貨狀況 • 一般索賠案件之處理 • 退貨處理 • 收集價格資料及替代品資料

  24. 採購人員的選用 • 採購人員必須具有成本意識及成本效益觀念,隨時將投入成本與產出加以比較;此外對報價的內容,應有分析技巧,必須在相同的基礎上,逐項加以剖析。

  25. 採購制度與流程(1/4) • 集中制 • 優點 • 集中採購可使數量增加,提高與供應商的談判籌碼,較易獲得價格折扣與良好服務 • 只有一個採購單位,因此採購方針與作業制度,容易統一實施 • 採購功能集中,減少人力浪費;便利人才培養與訓練,推行分工專業性,使採購作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 建立各單位共同物料的標準規格,可簡化類別,節省檢驗工作及庫存 • 可統籌規劃供需數量,避免各自為政,產生過多的存貨,各單位的物料亦可相互轉用

  26. 採購制度與流程(2/4) • 缺點 • 採購流程過長,延誤時效;零星、地域性及緊急採購狀況難以適應。 • 非共同性物料集中採購,並無數量折扣利益。 • 採購與使用單位分離,採購績效較差;如規格確認或物品轉運等費事耗時。 • 分散制 • 將採購工作分散給各需用單位分別作業。此一種制度通常適用企業規模較大,工廠分散於較廣的區域

  27. 採購制度與流程(3/4) • 混合制 • 兼取集中、分散制優點而成,凡屬共同性物料,採購金額較大者、進口品等,均集中由總公司採購單位辦理;小額,因地制宜、臨時性的採購,則授權各工廠執行

  28. 採購制度與流程(4/4)

  29. 採購策略之類型與運用

  30. 供應商之評選與報價分析 • 欲有效的執行採購工作,尋求合格的廠商為首要。最適當的供應商,應具備許多條件,如合適的品質、充分的數量、準時的交貨、合理的價格及熱忱的服務等。

  31. 供應商的評選 • 一般經營狀況 • 製造能力 • 技術能力 • 管理制度的績效 • 品質能力

  32. 確立合理規格的好處 • 提供買賣雙方交易的依據 • 便於核算成本或提供報價 • 可擴大報價廠商,達到競爭目的 • 防止弊端及投機取巧 • 促進交貨順利圓滿

  33. 規格訂定的方式 • 國內外著名廠商的產品型錄 • 工業發達國家所訂的材料標準 • 中央標準局所訂的材料標準 • 其他同業或相關機構所訂的材料標準 • 由研發或工程人員因應需求而設計

  34. 參考價格訂定 • 搜集價格資料,自行訂定 • 網路上搜尋 • 報載行情 • 市場調查資料 • 各著名工廠廠價 • 同業公會牌價 • 過去採購記錄 • 向有關廠商詢價 • 延聘專業人員估價

  35. 成本分析 • 成本分析是採購人員追求合理的價格的手段之一,通常是由採購單位或其支援單位負責辦理 • 成本分析係指就供應商所提報的成本估計,逐項作審查及評估,以求證成本的合理與適當

  36. 審查、比較報價的方式(1/2) • 工程發包案 • 先把各項直接材料耗用量,直接人工時數標準 • 化之間的施工方法或技術能力相同為比較的基礎 • 再按所有報價廠商各項材料的單價、工資率計 • 算 • 求出各廠商的製造成本。 • 加上各廠商的固定費用,包括管理費、稅捐、利 • 潤 • 求出總額最低的報價廠商 • 以上是基於各供應商

  37. 審查、比較報價的方式(2/2) • 國外採購案 • 將不同的報價基礎一致化。 • 將不同的幣別轉換為台幣。 • 將不同的運輸方式(海運、空運)加以比較。 • 計算出到達工廠的總價(含關稅、內陸運費及其他費用)

  38. 採購工作之績效評估 • 績效評估的目的 • 提供改進績效的依據 • 做為個人或部門獎懲參考 • 協助人員甄選與訓練 • 協助人員甄選與訓練 • 提高員工的士氣

  39. 績效評估的標準 • 歷史績效 • 預算或標準 • 不可改變的標準 • 標準一旦建立,永久不可再更動。 • 理想的標準 • 是指在完美的工作條件下應有的表現。 • 可達成的標準 • 在現況下,應該可以做到的水平,通常依據當前的實績 • 加以考量後制訂的 • 其他公司或同業的績效 • 目標績效

  40. 績效評估的人員 • 採購單位主管 • 會計或財務單位 • 工程或生產控制單位 • 供應商 • 外界的專家或管理顧問

  41. 本章節學習結束 請預習下一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