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42 Views
目錄 2 : 單元首é ( 第三層 ) 3 : Info 課程資訊 4 : 單元簡介 5 : 單元目標 6 : å¸ç¿’è³‡æº 7 : è³‡æ–™ä¾†æº 8 : 單元使用說明 9 : 國樂團簡介 12 : ç¾ä»£åœ‹æ¨‚團編制 14 : ç¾ä»£åœ‹æ¨‚團åˆå¥æ›²ã€Šç§¦â€§å…µé¦¬ä¿‘ã€‹è³žæž 21 : 絲竹åˆå¥çš„組åˆå½¢å¼åŠç‰¹è‰² 23 : 絲竹åˆå¥æ›². 34 : Test è©•é‡æ´»å‹• 36 : Download 元件列表與下載.
E N D
目錄 2: 單元首頁(第三層) 3: Info 課程資訊 4: 單元簡介 5: 單元目標 6: 學習資源 7: 資料來源 8: 單元使用說明 9:國樂團簡介 12: 現代國樂團編制 14: 現代國樂團合奏曲《秦‧兵馬俑》賞析 21: 絲竹合奏的組合形式及特色 23: 絲竹合奏曲 34: Test 評量活動 36: Download 元件列表與下載
△ 單元首頁上有下列按鈕「Info 課程資訊」、「國樂團簡介」、「現代國樂團的編制」、「現代國樂團合奏曲-秦 ∙兵馬俑賞析」、「絲竹合奏的組合形式及特色」、「絲竹樂的特性 – 加花與減字」、「絲竹合奏曲 – 春江花月夜」賞析、「Test 評量活動」、及「Download元件列表與下載」選項。
△ 點選「Info 課程資訊」按鈕時,跳出此視窗頁面,上有「單元簡介」、「單元目標」、「學習資源」、「資料來源」、及「單元使用說明」五個選項。 △ 此視窗右上角有一個 「關閉視窗」按鈕, 供使用者點選以關閉視窗。
單元編號:1-2-2-2-1單元簡介 • 引起動機-介紹國樂團的編制及特色 • 介紹現代國樂團的代表合奏曲及特色 • 介紹絲竹合奏的組合形式及特色 • 介紹絲竹樂的特性-加花與減字 • 介紹絲竹合奏的代表合奏曲及特色 • 對應課綱 • 音樂I,主題二:歌唱與演奏,內容2:樂器演奏,說明2-2 樂團編制之認識(Ⅰ) • 教學時間 • 50分鐘 △ 點選「單元簡介」按鈕時,會秀出內容。
單元目標 • 能說出現代國樂團的編制及特色 • 能聆賞現代國樂團的代表合奏曲及特色(須富現代感而非傳統音樂型態) • 能說出絲竹合奏的組合形式及特色 • 能說出絲竹樂的特性-加花與減字 • 能聆賞絲竹合奏的代表合奏曲及特色 △ 點選「單元目標」按鈕時,會秀出內容。
1.中國民族音樂大系-民族器樂卷 東方音樂學會編(1989)。上海:上海人民音樂出版社。 2.樂器法手冊 梁廣程、潘永璋編著(1994)。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3.中國樂器巡禮 韓國璜著(1991)。台北:文建會。 4.中國樂器 趙 主編(1992)。香港:香港珠海出版社。 5.中國音樂與樂器 葉振鋼著(1991)。台北:漢輝圖書有限公司。 6.中國音樂欣賞 修海林、李吉提著,張大勝審訂(2002)。台北:五南出版 7.中樂因您更動聽-民族管弦樂導賞 陳明志著(2004)。香港:三聯出版 8.民族器樂 袁靜芳編著(1987)。北京:人民音樂出版。 9.DVD<南藝之星協奏音樂會>(視聽媒體已取得使用權,版權費用需洽商錄製單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10.DVD<大宅門臥虎藏龍>(視聽媒體已取得使用權,版權費用需洽商錄製單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 點選「學習資源」按鈕時,會秀出內容。
△N1: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來自琵琶古曲《夕陽簫鼓》(又稱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N1: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來自琵琶古曲《夕陽簫鼓》(又稱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 1924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在參加古樂舞大會後,有感於古樂雖好,但曲高和寡。於是,1925年柳堯章就使用當時盛行於上海的絲竹演奏形式,將琵琶古曲重新改編成絲竹四重奏,並更改每段的小標題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雲深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共十段,凸顯出春天、江水、花影、月夜的美感與意境。絲竹四重奏的版本在當時首演後獲得極佳的好評,於是之後除了柳堯章借鑒西洋管弦樂合奏形式,再次將此曲改編為民族管絃樂曲外,包括彭修文、劉金、黃曉飛、高為杰等人均曾對此曲進行改編。 絲竹四重奏的版本使用的樂器包含:琵琶、箏、簫和二胡。以琵琶為主奏樂器,其旋律貫穿於全曲,每個樂段的開頭皆以琵琶領奏開始,因此每當琵琶輪指的長音出現時,聽眾就知道新的樂段即將開始。 琵琶、箏、簫和二胡四件樂器除有分有合的穿插外,旋律的變化多依樂器的特性或演出者習慣,將骨幹譜加花變奏,形成骨幹音為同度或八度音,加花音為異音的支聲複調現象,另外,在樂器的處理上則加強了起伏、緩急的變化。 △ 點選「學習資源」按鈕時,會秀出內容。
△ 點選「單元使用說明」按鈕時,會秀出內容。
國樂團 • △ T1:「國樂團」是一種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再學習西方管弦樂團編制而成的樂隊類型。也有人將此類樂團稱為「現代中華管弦樂團」,以顯示和中國傳統合奏的區別。 • 中樂團:香港 • 華樂團:新加坡 • 民樂團(或民族樂團):中國 • 國樂團:臺灣 民樂團 華樂團 中樂團 下一頁 △ 此頁面上以國樂團演奏情景之圖片再加上文字來呈現。 △ 此頁面上有四個按鈕「中樂團」、 「華樂團」、 「民樂團」、 「國樂團」供使用者點選,點選之後到其相關網頁。中樂團:香港中樂團http://www.hkco.org/Default.aspx?lang=C華樂團:新加坡華樂團http://www.sco.com.sg/民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http://www.cbpg.cn/gbmzyt/index.php、中央民族樂團http://www.chinacno.org/國樂團:臺灣國家國樂團(NCO)http://nco.ncfta.gov.tw/、臺北市立國樂團(TCO)http://www.tco.taipei.gov.tw/MP_119041.html △ 此頁面上有「下一頁」按鈕,點選之後到下一頁內容 (slide11)。
△ T1:「竽瑟之樂」─長沙馬王堆漢墓所出土的鼓瑟吹竽樂俑 △ N1:回顧淵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依著朝代、各地風土民情與功能的不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樂隊組合類型。例如: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吹奏樂器─竽與彈撥樂器─瑟所合奏「竽瑟之樂」。 圖中樂俑一共有5個,其中三個是鼓瑟俑,兩個吹竽俑,儼然是一個小型的室內樂隊。 下一頁 △ 此元件以簡報+互動/圖片為主。 △ 此頁面上有「下一頁」按鈕,點選之後到下一頁內容 (slide12)。
△ N1:在現今的國樂團正式成型之前,中國地區傳統的樂隊組合類型,大致如下: • 鑼鼓樂隊:由打擊樂器組成,常用於慶典遊行、舞龍、舞獅中。 • 吹管樂隊:由吹奏樂器組成。 • 弦索樂隊:由擦弦和彈撥等弦樂器組成。 • 吹打樂隊:由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組成,常用於婚喪喜慶、遊行中。 • 絲竹樂隊:由弦樂器及吹奏樂器組成。 △ 此元件以簡報+互動/圖片為主。旁白說到哪裡,就出現那個樂隊的內容。
打擊樂器 吹奏樂器 • △ N1: • 吹奏樂器組:樂器包括笛、簫、嗩吶、笙等。本組的高音樂器主要樂隊中擔任主旋律或獨奏樂器的角色。 • 彈撥樂器組:樂器包括古箏、揚琴、柳琴、琵琶、阮咸等。可奏旋律,可奏和聲,也常用來演奏節奏型的伴奏和弦。 • 拉弦樂器組:樂器包括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等。在樂隊中佔有重要地位,所演奏的聲音較為接近人聲,充滿歌唱性,所以主旋律常由拉弦樂器演奏。 • 打擊樂器組:樂器包括鑼、鼓、木魚、拍板等。為全樂隊的節奏骨幹,也常用來製造強烈而熱鬧的氣氛。 彈撥樂器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 國樂團編制歷史 △當滑鼠移到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奏樂器、打擊樂器等區塊時,即顯示該樂器的功能特色,內容見(右側影部介紹) 。 △ 此頁分為四大區塊,每一區塊放置一音樂播放按鈕,點選後可播放其相關樂曲 (如果能取得音樂授權)。 △ 此頁右下角有一「國樂團編制歷史」,點選後出現其內容 (見slide 14)。
打擊樂器 吹奏樂器 △ N1:現代的國樂團源自絲竹樂隊,是1930年代左右成型,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借鏡西方管弦樂團編制而成的一種新綜合型樂團,其基本可分為「吹、拉、彈、打」四組,而「吹」是指吹奏樂器組,「拉」是指拉弦樂器組,「彈」是指彈撥樂器組,「打」是指打擊樂器組,除了打擊樂器外,各組又各具高、中、低聲部。 由於不同地域、樂曲、指揮等因素,其所使用的位置編排方式及樂團編制就會有所不同,但原則上拉弦樂器在舞台的前方,打擊樂器會在舞台的後方,其他樂器則在整個樂團較中間的位置。 彈撥樂器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 △ 此段乃由互動動畫來呈現,頁面上首先展示一張國樂團編制圖, 隨著內容描述, 不同區塊也跟著閃動。
△ 字幕內容: 此曲為彭修文於1984年的創作,其主要編製如下: 拉弦樂器: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低音革胡 彈撥樂器:洋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箏 吹管樂器:梆笛、曲笛、新笛、大笛、高音健笙、中音排笙、高音嗩吶、中音嗩吶、次中音嗩吶、中音管、低音管 打擊樂器:定音鼓、小鈸、小鑼、低鑼、大鈸、小堂鼓、大堂鼓、梆子、風鑼、小軍鼓、大軍鼓。 簡介 樂曲欣賞 △ 本版面繪圖將依據《秦‧兵馬俑》樂曲內容來設計。 △ 此頁面上有一個「樂曲欣賞」按鈕,點選後可播放《秦‧兵馬俑》演奏影片片段(將與相關演奏團體洽談拍攝事宜)。(見slide16) △ 此頁面上有一個「簡介」按鈕,點選後可閱覽《秦‧兵馬俑》簡介 (見右側影部描述)。
△字幕:其創作靈感來自作曲家欣賞秦兵馬俑後有感而發之創作。全曲可分為三段:「軍整肅,封禪遨遊幾時休」描寫出護衛皇帝外出巡行的軍旅生活;「春閨夢,征人思婦相思苦」藉由對夜與夢的描述,刻劃出相思情,餅表現出徵人的痛苦與哀傷;「大纛懸,關山萬里共雪寒」在此段中,號角再次響起,軍隊再次上路踏上征途。△字幕:其創作靈感來自作曲家欣賞秦兵馬俑後有感而發之創作。全曲可分為三段:「軍整肅,封禪遨遊幾時休」描寫出護衛皇帝外出巡行的軍旅生活;「春閨夢,征人思婦相思苦」藉由對夜與夢的描述,刻劃出相思情,餅表現出徵人的痛苦與哀傷;「大纛懸,關山萬里共雪寒」在此段中,號角再次響起,軍隊再次上路踏上征途。 綜觀全曲,作曲家採用五聲音階進行創作,同時融入民間鑼鼓及地方音樂等傳統素材,且凸顯了樂隊聲部間的對應關係及樂器本身的特色,使樂曲有充滿多變的色彩,讓聽眾進入古時征戰的場景。 簡介 △ 進入此頁面後,會播放此段樂曲的影片或聲音檔,並有一播放操作功能BAR,供使用者可操作「播放」及「暫停」功能, 以便詳細介紹此樂曲。 △ 此頁面上有一個半隱藏式「簡介」按鈕,點選後閱覽介紹字幕 (見右邊影部之描述)。
絲類樂器 竹類樂器 二胡 琵琶 笛 笙 簫 揚琴 △T1:絲竹樂,盛行於中國南方一帶,是有絲有竹的音樂。 △N1:絲竹樂,盛行於中國南方一帶,是有絲有竹的音樂,所以其樂器包含了:絲類的二胡、高胡、三弦、琵琶、揚琴、古箏等,竹類的笛、簫、笙等,但有時為了樂曲需求,也會加入鼓、木魚、鈴等小型打擊樂器。 簡介 △ 此頁面上出現上列圖片,右下角有一簡介按鈕,點選後可聆聽旁白。 絲竹樂
絲竹樂的特點:「小、輕、細、雅」 △ N1:絲竹樂的特點:「小、輕、細、雅」 小:指樂隊編制的規模,其規模屬於小型樂隊,樂器編制可少至一竹(笛)一絲(二胡)。 輕:指音樂風格輕巧悠揚。 細:指演奏風格細膩且精緻。 雅:指曲調和演奏風格的優雅柔和與清雅含蓄。 絲竹合奏 國樂交響化 絲竹樂代表樂種包含江南絲竹、廣東小曲、潮州弦詩、福建南音等,而這些樂種在實際演出中,常有一或二種的領奏樂器:「江南絲竹」以笛及二胡為主,「廣東小曲」以高胡及揚琴為主,「潮州弦詩」以二弦為主,福建南音以簫及琵琶為主。 盡管絲竹樂的音樂風格都較為細緻典雅,但各樂種之風格仍有所區別:「江南絲竹」連綿平和,「廣東小曲」優美柔媚,「潮州弦詩」剛直中帶有靈活諧趣,「福建南音」音樂古樸優雅,節奏較為徐緩。 △ 此頁面上方字幕處 「絲竹樂的特點」為一可點選之按鈕,點選之後可播放旁白(右側聲部介紹內容) △ 此頁面有一「絲竹合奏」按鈕,點選後會播放「絲竹合奏」影片。 △ 此頁面有一「國樂交響化」按鈕,點選後會播放「城市交響樂」影片(市立國樂團演奏曲)。
△ 字幕內容: 絲竹樂另一特性為加花與減字,各樂器在曲調骨幹音基礎上常用「加花」與「減字」的手法將曲調做變化。而「加花」為在基礎音上加入其他裝飾音符,把簡單的曲調拉長,例如:江南絲竹名曲《三六》。「減字」則是和加花的相反,將旋律簡化,使原本的曲調產生變化。例如:絲竹樂《歡樂歌》。 絲竹名曲《三六》 絲竹樂《歡樂歌》 詳細解說 △ 此頁面上將放置 絲竹名曲《三六》及絲竹樂《歡樂歌》兩個圖片按鈕,點選後可聆賞其樂曲,以了解「加花」與「減字」手法。 (見slide20, 21) △ 此頁面上將放置一「詳細解說」按鈕 ,點選後可閱覽字幕內容(見右側影部描述)。
加花:以江南絲竹名曲《三六》為例 骨幹音 加花 樂曲聆賞 △ 此頁面上,將以上述圖片與字幕介紹「加花」手法。 △ 此頁面上,右下角有一樂曲聆賞按鈕,點選後可聆賞樂曲。
減字:以絲竹樂《歡樂歌》為例 減字 樂曲聆賞 △ 此頁面上,將以上述圖片與字幕介紹「減字」手法。 △ 此頁面上,右下角有一樂曲聆賞按鈕,點選後可聆賞樂曲。
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來自琵琶古曲《夕陽簫鼓》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來自琵琶古曲《夕陽簫鼓》 (又稱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 琵琶古曲 絲竹合奏 樂團版本 △ 此頁面將放置演奏絲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的照片(或包含琵琶、箏、簫和二胡四種樂器編製的演出照片)。 △ 此頁面上,右下角有一「琵琶古曲」按鈕,點選後可聆賞樂曲 (見 slide23)。 △ 此頁面上,右下角有一「絲竹合奏」按鈕,點選後可聆賞樂曲(見 slide24) 。 △ 此頁面上,右下角有一「樂團版本」按鈕,點選後可聆賞樂曲(見 slide25) 。
琵琶古曲 以琵琶的輪、彈、挑等獨特的演奏技巧,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 △ 此頁面將放置琵琶古曲演奏照片(或影片),並在畫面下方打上字幕(如上述)。
絲竹合奏 全曲先由琵琶模仿鼓聲,簫及箏相繼奏出水波聲。接著,樂隊一齊奏出悠揚委婉的主旋律,此主題會在之後的樂段中反覆變奏出現,串連全曲。 △ 此頁面將放置絲竹合奏演奏照片(或影片),並在畫面下方打上字幕(如上述)。
樂團版本 琵琶和楊琴模擬鼓聲,接著大鼓加入,鐘鼓交奏。簫、琵琶和箏帶出水的聲音,然後由拉絃樂器奏出抒情優美的主旋律。 △ 此頁面將放置樂團版本演奏照片(或影片),並在畫面下方打上字幕(如上述)。
吹管樂隊 吹管樂隊 弦索樂隊 弦索樂隊 鑼鼓樂隊 鑼鼓樂隊 吹打樂隊 吹打樂隊 絲竹樂隊 絲竹樂隊 打擊樂器組成 打擊樂器組成 吹奏樂器組成 吹奏樂器組成 弦樂器組成 弦樂器組成 打擊+吹奏樂器組成 打擊+吹奏樂器組成 弦+吹奏樂器組成 弦+吹奏樂器組成 連連看:請將樂隊組合類型和所包含的樂器組做正確的配對。 題目: 答案:
國樂團位置編排方式大考驗:下圖是國樂團的位置圖,每一色塊代表一種樂器組,請將下方的樂器文字方塊,放置於所屬的色塊上吧! 題目: 打擊樂器 吹奏樂器 彈撥樂器 答案: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 彈撥樂器 吹奏樂器 打擊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