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811 Views
品管圈報告 - 以飛利浦公司為例. 組別:第八組 組員:吳冠緯 曾國揚 黃英洲 簡榮村. 大綱. 品管圈的意義 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品管圈如何進行 實例說明─以 “ 飛利浦公司 ” 案例説明 結論. 品管圈的意義. 品管圈活動隨著企業本身需要或各國國情不同,而有 不同的名稱 , 定義也相當多 ,但其 內容大致上相同 。. 不同的名稱. 內容大致相同. 定義相當多. 品管圈的意義. 國內推行機構對品管圈所做定義: 1. 經濟部工業局中心衛星工廠制度推動小組 (1985) : 配合我國國情 、民族性及文化背景,特將品管圈 改名 『 團結圈 』 。
E N D
品管圈報告-以飛利浦公司為例 組別:第八組 組員:吳冠緯 曾國揚 黃英洲 簡榮村
大綱 • 品管圈的意義 • 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 品管圈如何進行 • 實例說明─以“飛利浦公司”案例説明 • 結論
品管圈的意義 • 品管圈活動隨著企業本身需要或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定義也相當多,但其內容大致上相同 。 不同的名稱 內容大致相同 定義相當多
品管圈的意義 國內推行機構對品管圈所做定義: 1.經濟部工業局中心衛星工廠制度推動小組(1985): • 配合我國國情、民族性及文化背景,特將品管圈改名『團結圈』。 • 團結圈是由工作性質相同或有相關聯的工作人員組成一個圈,本著自動自發的精神,運用各種改善手法,啟發個人潛能、透過團隊力量,結合群體智慧、群策群力,持續的從事各種問題的改善活動,而能使每一位成員有參與感、滿足感、成就感,並體認到工作的意義與目的。其活動範圍包括勞資關係、生產效率、人員素質、工作方法、技術水準、費用成本、安全衛生及品質改善等。
品管圈的意義 國內推行機構對品管圈所做定義: 2.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 (1981): • 中華民國品質管理學會將品管圈稱為『品管小組』。 • 品管小組是由在同一場所內工作的同仁,5 人至10 人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小團體,對工作崗位上的問題,透過成員集思廣益,應用在工業工程、品質管制的手法,轉動PDCA (Plan-Do-Check-Action)管理循環,提高工作品質、推行自主管理,是全員經營的活動。
品管圈的意義 由上所述品管圈定義可知,品管圈是: • 由工作性質相同或相類似的人員所組成的小團體 • 圈員人數平均約十人左右 • 自願性的利用上班內或上班外的時間定期集會討論 • 學習品質控制與生產力改善的技巧和手法-PDCA • 已由工業議題,擴展到生產、作業流程、安全衛生、費用成本等,與工作現場可能遭遇到的問題
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鍾朝嵩(2000)認為: 品管圈活動是同一工作現場的人員,自動自發的進 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謂之品管圈,這些小 組作為全面品質管理活動的一環。在自我啟發、相 互啟發的原則下,活用各種統計方法,以全員參加 的方式,不斷的進行「維持」及「改善」自己工作 現場的活動,謂之品管圈活動。
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品管圈活動的意義,可包含下有以下幾點: • 教育性的活動 • 自主性的活動 • 具挑戰性的活動 • 科學性的活動 • 全員參與的活動 • 團隊的活動 • 永續性的活動
三、團結圈的進行 團結圈目的: 簡單說就是QIT(專案) 透過QCC(部門內) 使用各種手法,尋求更佳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以達TQM之精神。 • 達成部門目標,落實公司方針 • 提昇解決問題能力 • 建立共識,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 將個人任務與部門績效相結合
團 結 圈 活 動 日常管理/方針管理 • QIT • 解決問題/改善現況 • QC Story邏輯步驟 • 手法工具的運用 • 輔導施行 • 專案管理 • 開發新製程/新系統/新流程 • 強調目標/時程之控管與達成 達成跨部門的績效目標 三、團結圈的進行
三、團結圈的進行 • 團結圈主要學習運作的流程 • 1.熟知團結圈之運作及活動方法 • 2.學習問題解決能力與PDCA之運作; • 3.瞭解手法的應用; • 4.提昇改善活動的積極性與參與感。
P (Plan) D (DO) C(Check) A(Action) 1.小組成立 2.活動計畫 3.主題選定 4.現況把握 5.目標設定 6.要因解析 7.真因驗證 8.對策凝定 9.對策實施 10.效果確認 11.標準化 12.檢討與建議 三、團結圈的進行 • 針對活動重點所施行之活動項目依序為
三、團結圈的進行 • 由活動進度管理表對整個流程的確實掌控
三、團結圈的進行 • 品管圈活動之類型與步驟 • (1)問題解決型 「現況水準與期待之間有望差(gap)時,其望差用既有的做法為前提去解決的活動」。 • (2)課題達成型 「為達成期待的目的、需創造出新的做法的活動」 • (3)對策實施型 對策實施型之主要不同點,在於「現狀把握」之後,直接由所獲得之以知事實(現象),探討「對策瞄準點」,亦即對策之方向與重點,不進行「要因解析」與「要因驗證」,以節省時間。
QIT活動步驟 課題達成型QC Story 主題選定 效果確認 最適策追究 明確化課題 方策擬定 最適策實施 標準化 檢討與計畫 問題解決型QC Story 主題選定 現況分析 要因解析 真因驗證 對策凝定 對策實施 效果確認 標準化 檢討計畫 對策實施型 已知之 對策瞄準 對策展開 對策實施 三、團結圈的進行
四、飛利浦案例介紹 QE圈
圈 長 曾美鑾 顧 問 輔導員 周宗基 邵之真 副圈長 潘淑君 技術組 資料組 ID組 康樂組 總務組 簡 陳李利張 李劉 莊李 陳 伶 淑姿毓麗 鈺穗 月麗 碧 如 賢慧貞崑 真靚 香華 霞 圈的組成
主 題 選 取 主 題 簡化Code number&Document number 作業流程 評價方式 : 由圈員共12人參加.. 根據評價,以總分最 高分為本次活動主題
本期主題 簡 化 Code number & Document number 作 業 流 程 選定理由 : .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務品質 .減少非必要性的紙張浪費
主題說明 為何要編輯 Code number? .成本分析 .零件控制 .機器故障時間 .生產管制系統控制 為何要編輯 Document number? .各項標準作業文件的建立 .確認文件發行 .修改版本 .文件分類便於查閱
為 何 何 事 活 動 期 間 推行者 (Why) (What) (When) (Who) 6 月 7 月 8 月 10 月 11 月 9 月 活動 活動 任務 重點 項目 分配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1. 小組成立 老闆指定 2. 活動計劃 全員 3. 主題選取 資料組 4. 現況把握 資料組 P 5. 目標設定 全員 6. 要因分析 資料組 7. 真因驗證 資料組 8. 對策擬定 全員 D 9. 對策實施 全員 C 10. 效果確認 資料組 11. 標準化 全員 A 12. 全員 檢討與建議 邵之真 邵之真 邵之真 邵之真 邵之真 輔導員確認 實施線 計劃線 活 動 進 度 管 理 表
文件 傳送 使用者填寫申請表單以公文方式寄送MISD 使用者先以電話告知MISD申請code number MISD編輯code number MISD 負責人員根據該申請表將code number鍵入系統 MISD將申請表歸檔備查 現況瞭解 (一) • 現行Code number編輯方式作業流程
使用者先以電話或Email告知MISD申請document number MISD編輯document number MISD 負責人員將該document number鍵入系統 現況瞭解 (二) • 現行Document number編輯方式作業流程
現況問題分析 • 經由code number 及 document number 作業流程探討所存在的問題點有: 電話作業方式太傳統 公文傳送延緩時效 不必要的文件作業 資料無法立即鍵檔
現況問題層別 • 經由code number 及 document number 作業流程探討: 問題點分析 問題點 問題點 電話作業方式太傳統 檢討作業方式,改善效率 耗費時間最多,影響作業效率 公文傳送延緩時效 不必要的文件作業 填寫申請表及歸檔,增加文書工作 文件過多,逐筆翻閱,容易遺漏 延緩文件建立時效 本圈改善方向
現況分析 (一) 由數據中發現user每月 申請號碼的頻率很高 資料來源 :每月USER所申請文號的件數
Pm 15:40 & Am 9:40 一天只有收發信件兩個時段,讓人苦苦等待文件的到來。 層別後 – 數據收集 各廠公文收發時間 公文傳送延緩時效
現行code number編輯方式作業流程 文件 傳送 使用者先以電話告知MISD申請code number MISD編輯code number 使用者填寫申請 表單以公文方式 寄送MISD MISD 負責人員根據該申請表將code number鍵入系統 MISD將申請 表歸檔備查 層別後現況再分析 過多人工作業 費時又費力 作業方式太傳統 大家是不是該e 起來了呢 ?
目 標 設 定 由於人工作業容易疏忽..所以我們應該擅於運用先進的科技,改變現行人工作業方式. GO 所以我們的目標為 : e 讓我們 起來吧! GO GO
手工作業記錄 可改善 的真因 記錄查閱不便 浪費人力、紙張 腦 力 激 盪 如何解決以上的問題呢? 請大家共同想出解決的方法吧 !
可行 結論: ID提案1~對策評價 Code numberrequisition Current general and mechanization 12nc requisition use paper form by manual operation .流程速度加快..不浪費時間 .做事更有效率
可行 結論: ID提案2~對策評價 Document number requisition Current document number requisition use paper form by manual operation .作業電腦化 . 加快了作業速度 .不影響其它工作
對策 – 對策立案 在不影響號碼申請正常運作之原則,請ISA人員增加系統功能,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不再假手人工處理, 不會因為等待而忘記遺漏 公司因而蒸蒸日上,萬年不敗。 . . .
對 策 實 施 檢討建議 對策要點 真因: 公文傳送延緩時效 對初使用者功能再介紹 對策:將人工作業方式全面電子化, 減少公文傳遞作業。 效果確認 實施經過 Better 經由ID建議,老闆同意,請ISA人員在notes內設定系統 經上線使用效果良好 e e e
Code Number Flow Help Doclink 不瞭解細節的人可透過 此便可清楚..
Help Document Nr Requistion Flow 針對不瞭解的可透過系統查詢 什麼疑難雜症都沒啦!!
對策 – 對策執行 每筆資料都有記錄, 一目了然.查詢容易
改善後Code number & Document number • 編輯方式作業流程 將人工作業 變更為電腦作業 使用者先以電話或Email告知MISD申請document number MISD 負責人員將該document number鍵入系統 MISD編輯document number
標準化 成效良好,列入標準化 1. Code number system作業手冊:( EBV-3-10-62/635 ) Subject Code number system 作業手冊 Content http://www.khh.sc.philips.com/misddata/ebv97/31062635.doc 2. Machine Code :( EBV-9-1-1/052 ) Subject Machine code 查詢- EBV-9-1-1/052 Content http://www.khh.sc.philips.com/misddata/ebv97/911052.doc
殘留問題 1.相同的物品,申請的頻率高 2.User申請文號後,有時會要求更改內容,MISD則要求重新 create new form 提出修改 3.User對表格欄位資料不是很了解
下期主題 主 題 主 題 減少Check Report 時間 評價方式 : 由圈員共10人參加.. 根據評價,以總分最 高分為本次活動主題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敬請批評指教
五、結論 • 品管圈活動範圍含括降低成本、提高品質、環境整理整頓以及工安環保等所有關於生產範疇之改善,對員工自我的成長,留下不可抹滅的貢獻。
五、結論 品管圈活動的成效可總結為: • 開發腦力資源,充分發揮人的能力,使個人獲得成長。 • 尊重人性,創造明朗、有活力的工作場所。 • 改善企業體質,促進企業繁榮發展。
六、參考資料: • 羅良斌(2004),「品管圈活動診斷與改善方向之研究─以製造業推行品管圈活動為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孟曉惠(2004),「品管圈活動成效與困難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鍾朝嵩(1999),「如何推行品管圈活動」,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 全國團結圈活動案例資料庫 http://qcc.csd.org.tw/。 •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功能技術部(團結圈、品管圈) http://www.csd.org.tw/activity/f0/introduce/qcc/qc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