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37 Views
消化系统疾病. 郜恒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 回顾过去. 肺. 胰腺.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剖 - 生理 - 生化 - 免疫 - 病理生理 - 病理解剖. 胃肠道 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分泌功能 摄取 - 转运 - 消化 - 吸收 - 排泄 胃肠道疾病主要病因 — 胃肠道黏膜: 72 小时、过度增生 — 胃肠道动力:肠神经系统( ENS ) “肠之脑” — 胃肠道激素:内分泌细胞、 ENS 、 脑肠肽 — 胰性霍乱 ( VIP ) 卓艾综合征 (胃泌素) IBS FD 胃肠道免疫功能
E N D
消化系统疾病 郜恒骏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
回顾过去 肺 胰腺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生理-病理解剖 • 胃肠道 • 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分泌功能 • 摄取-转运-消化-吸收-排泄 • 胃肠道疾病主要病因 • —胃肠道黏膜:72小时、过度增生 • —胃肠道动力:肠神经系统(ENS)“肠之脑” • —胃肠道激素:内分泌细胞、ENS、脑肠肽 • —胰性霍乱(VIP) 卓艾综合征(胃泌素)IBS FD • 胃肠道免疫功能 胃肠道相关性淋巴样组织(GALT) —肠道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M细胞) —上皮内淋巴细胞 —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 与疾病关系:炎症、自身免疫病
回顾过去 肝脏 • 结构特点 ——双重供血 75%门静脉25%肝动脉 ——肝小叶 ——肝内非实质细胞— • 代谢功能 ——肝豆状核变性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 ——药物性肝病 • 免疫功能 肺 肝窦内皮细胞 库普弗细胞(Kupffer) 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淋巴细胞(NK、T、B) 树突状细胞(DC) 胰腺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生理-病理解剖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 着眼现在 • 病史与症状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病史 着眼现在 病史很重要: 如消化性溃疡、癌变、RE-哮喘?等 • 耐心、细致、客观 • 系统分析、归纳与思考 • 诊断试验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症状 着眼现在 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返酸、失血症状、消瘦、(瘙痒)黄疸 部位 进食、制酸剂、体位、排便习惯 急、慢性 腹痛 绞痛 胀痛 烧灼 痉挛 转移 间歇、持续 性质 牵涉(放射) 局部、弥漫 腹痛:最常见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体格检查 着眼现在 全面系统: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 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黄疸、腹壁静脉曲张(慢性肝病) • 面部:表情—严重性;苍白:失血 • 腹部膨隆:肠梗阻—肠鸣音亢进(腹腔积液—肠鸣音消失、肥胖) • 移动性浊音(+:中等量) • 压痛(中上腹—溃疡病;右上腹:胆囊炎、右下腹:Crohn病等) • 肌卫、腹肌强直、反跳痛与肠鸣音、肝浊音界消失 • 腹块(上腹:胰腺癌或假性囊肿;左右下腹:结肠癌或炎症性肠病脓肿) • 肝肿大、腹腔积液(肝硬化、颈静脉扩张—缩窄性心包炎);脾肿大 • 大关节炎、口腔溃疡(炎症性肠病) • 黄色瘤(脂质代谢障碍—胆汁性肝硬化) • 扑翼样震颤、踝阵挛(肝性脑病) • 直肠指检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1) 着眼现在 血液常规:红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沉、电解质紊乱、肌酐、尿素氮等 血液生化:肝病——肝功能试验(ALT、AST、ALP、-GT、直接/总胆 红素A/G、凝血酶原时间PT、HBsAg等两对半、HCV抗体、 HBVDNA、HCVRNA、抗核抗体—AHD、抗线粒体 抗体—PHC) 癌标记物:AFP、CEA、CA19-9、CA50等 粪便常规:OB、Hp 13C或14C-呼吸试验:Hp 活组织和脱落细胞检查:肝组织活检;黏膜病变检查、脱落细胞 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诊断——细菌、耐药性YMDD、先天性基因异常肿瘤分子分型(基因型)与个性化治疗(放、化化疗敏感、耐药)、单抗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 诊断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2) 着眼现在 内镜检查:胃镜、十二指肠镜(ERCP)、(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 结肠镜、(微型、超声)腹腔镜、胆道镜、胰管镜、胶囊内镜 色素内镜、放大内镜 影像学检查:超声(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内镜) X线检查(平片、GI等) CT、螺旋CT、MRCP 放射性核素(下消化道出血等) 正电子射线断层检查(PET) 消化道动力学检查(食管腔PH、LES张力、胃电图) 检查项目选择(表4-1-1:P401;分论)
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微细结构及病理 C 型树枝状 D型斑块状E型绒毛状
着眼现在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 治疗与预防 • 一般治疗(饮食营养、精神心理、生活安排) • 药物治疗(病因、对症) • 介入治疗(治疗内镜) • 手术治疗
进展与展望 展望将来 •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消化道疾病诊治革命性的变化 •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研究 ——上消化道疾病病因学、机制与诊治的全新认识 • 慢性肝病 ——有待攻克的难题 • 消化道肿瘤的研究 ——任重道远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 我国疾病消化谱的变化 ——值得关注新的研究热点
展望将来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消化道疾病诊治革命性的变化 • 构造 • 纤维内镜——电子内镜 • 种类 • 胃肠镜—超声内镜—色素胃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VCE)—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DBE) • “无孔不入”(食管、胃、肠、肝、胆、胰) • 用途 • 直视(炎症、溃疡、肿瘤)——活检病理与分子生物学检查(诊断与研究)——动态随访 • 诊断 • Barrett食管—慢性胃炎分类—胃癌(早期胃癌发生发展—大肠癌(平坦型大肠癌)发生发展 • 治疗:“治疗内镜”(微创) • 食管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防治出血治疗(硬化剂与皮圈套扎术) ——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止血(局部药物喷洒、注射,微波、激光、热探头、血管夹钳夹)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早期肿瘤(食管胃肠)黏膜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道碎石、取石,胆管内外引流,胰胆管支架放置术——腹腔镜、经胃内镜下腹腔手术 • “外科医生失业”“消化内镜专业技术及队伍建设”
Band Ligation (EVL) Cardia/Gastric Varices: severe variceal hemorrhageResults of Sclerotherapy
Cutting around the lesion Cutting finished Injection Marking By Dissection or Snaring Dissect the submucosal layer Resected specimen Finish Dissect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1. 0cm结石气囊扩张后取石 ERCP ↓ 乳头气囊扩张 ↓ 取石 不破坏乳头!
展望将来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研究 上消化道疾病病因学、机制与诊治的全新认识 •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人类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近20多年来最著名的细菌” •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 消化性溃疡(PU)的重要致病因素 ——根除H.pylori PU由“终生疾病”成了“可治愈疾病”:复发率大降(70-80%—<10%) • 胃癌的高危因素 ——H.pylori 感染蒙古沙士鼠胃癌模型 ——H.pylori 感染的防治:胃癌预防的重要策略(宿主胃癌易感性) ——H.pylori耐药性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ymphoma)重要病因 • H.pylori治疗性及预防性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1 2 3
57.63±2.05% 42.01±4.10% 84.62±8.70% 59.77±4.24%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广东省最低: 42% 西藏最高:84%;北京: 57%;上海 59%
胃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 癌 1994年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Hp)在世界范围的人群感染率>50%
Carcinogenicity in Humans WHO/IARC (1994) Group IDefinitecarcinogen Group 2A Probable carcinogen Group 2B Possible carcinogen Group 3 Uncertain Group 4 Not a carcinogen 胃癌和H. pylori
慢性肝病 有待攻克的难题 展望将来 • 肝纤维化化 • 慢性肝病(乙、丙肝等治疗)——肝纤维化(有可能逆转、易感性诊断、防治)——肝硬化——肝癌 • 门脉高压症 •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防治出血(严重)、腹水、感染等 • 肝功能衰竭 慢性肝病——肝功能衰竭(最终结局)——肝移植(免疫抑制剂:普复可乐;活体肝移植:60%活体供肝给成年亲属成功;拉米呋啶等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防术后复发,扩大指征。——新一代人工肝支撑系统(肝细胞为生物材料)——肝干细胞移植(理论诱人)
展望将来 消化道肿瘤的研究 任重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 • 发病率高:>50%人类肿瘤(最常见) • 早期诊断策略与早期治疗(目前重点) • 胃癌:胃镜+活检(5mm)—色素胃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鉴别指导治疗);胃癌前疾病(高危人群—随访):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 增生 —胃癌前病变)、胃息肉、胃溃疡、术后。 大肠癌:1.癌前患者随访和防治性治疗(如腺瘤摘除); 2. 对无症状人群普查:不同级别普查方案(极高危、高危、一般危险)。 原发性肝癌:AFP+B超检查高危对象(>35岁+HBsAg阳性或有慢性肝炎病史)并随访可发现“亚临床型肝癌”。 胰腺癌:难题。B超+CT+ERCP;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ERCP过程中胰液收集及细胞刷行细胞学检查;标记物CA19-9、CA50、CEA;胰液或粪便K-ras基因检查; • 综合治疗(手术、介入、化疗、放疗、免疫、中药等) • 基因组、HapMap与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蛋白组:预测医学(Prediction,P)、预防医学(Prevention或干预Preemptive ,P)、分子 分型与个性化治疗医学Personalized therapy ,P)——当今热点
全世界所有癌肿的发病和死亡数(男性 & 女性) 发病数 死亡数 消化系统癌 3,000,000 2,200,000 肺癌 1,250,000 1,100,000 乳腺癌 1,000,000 400,000泌尿系癌 1,000,000 450,000 妇科癌 850,000 400,000白血病-淋巴瘤 700,000 450,000癌肿总数10,000,0006,200,000
现在与未来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应做什么?现在与未来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应做什么? 生物样本库+ 高通量的 生物芯片技术+系统生物学 P 分子水平早期诊断与干预 ED+Preemptive 分子分型与预后评估 Personalized therapy 分子分型与个性化治疗 预防 Prognosis P 量体裁药 P HGP、HapMap Prediction P 易感基因、健康指导、健康管理 出身——正常——亚健康——疾病——治疗——死亡
现在与未来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应做什么? 预测Prediction (营养基因组学Nutrigenomics) 预防Prevention干预Preemptive(早期诊断) 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 预后评估Prognosis—预测预后 P P P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P 三P医学
我国疾病消化谱的变化 值得关注新的研究热点 展望将来 疾病谱发生改变 疾病谱发生改变 疾病谱发生改变 疾病谱发生改变 • 生活、卫生水平提高; • 保鲜、新鲜蔬菜水果 • 根除H. pylori普遍开展; • H. pylori疫苗问世及应用 乙型肝炎疫苗 的普遍应用 生活、卫生水平提高 高脂饮食 肥胖 生活、饮食 习惯改变 NSAIDs 选择性COX-2 Inhibitors 高脂饮食 肥胖 饮食结构 改 变 H. pylori感染率下降 饮食结 构改变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发病率下降 HBsAg 携带率降低 (10% - <1%) 结肠癌 脂肪肝 炎症性肠病 反流性食管炎 发病率上升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 发病率下降
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 雌激素等 营养因素 肥胖 II型糖尿病 TPN 体重减轻过快 饥饿 代谢和遗传因素 高脂血症 脂肪代谢障碍 Wilson病等 其他 环境肝毒物 炎症性肠病 HIV感染 小肠憩室病 酒精 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