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91 Views
教师反思的误区及分析. 威海市南山小学 2006.12. 一、反思的目的、意义:. 教师反思 : 主要是指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言行、方式方法等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和自我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习主体 —— 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经验+反思=成长. 二、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 : 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等的反思。 教育反思 : 教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 反思教育教学的成功之处 反思错误和败笔 反思瞬间的灵感.
E N D
教师反思的误区及分析 威海市南山小学2006.12
一、反思的目的、意义: 教师反思: 主要是指对自己从事教育教学的思想、言行、方式方法等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和自我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习主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反思的内容: •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等的反思。 • 教育反思:教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
反思教育教学的成功之处 • 反思错误和败笔 • 反思瞬间的灵感
三、反思的方法(途径) :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可用反思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叙事、成长自传等方法; 2、换位式反思:即通过学习,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等方法; 4、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反思。
四、反思存在的误区: 1、浅尝辄止型教师的反思 欲而不能、能而不长、长而不精、精而不通, 即《学记》中所讲的“知不足与知困”状态。 表现:教师A经常讲,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的课呢?我希望大家帮助我。但当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教师A最懒于思考问题,总爱找客观原因,谈问题时经常跑题,泛泛地谈论一些社会上的教育现象。
2、脱离实践型的教师反思 表现:教师B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准备早饭,送儿子上学,然后上班,晚上7点左右到家,做晚饭、辅导儿子作业。直到9点半左右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这时还需要写教学反思,应付评比,因为学校要求每个月要交4份反思论文。她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查资料、去抄些她认为没有任何必要的文字,反思让她心烦、焦躁。 主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3、自我求证型的教师反思 表现:教师C认为,课堂上还得以教师讲课为主,无论课程怎么改,最终都无法抹杀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主导地位。杜威的理论多么诱人呀,最后怎么样?事实上,我们多少年来遵从的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4、自我辩护型教师的反思 表现:教师D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约10年,但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于是他在某场合说:我真羡慕某教师,你看他选对了职业,教学效果很好,科研能力很强,成果那么多。在另一场合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也一样,只不过我可能选错了行业,我不太适合做教师。
5、自我封闭型教师反思 表现:教师E整天忙着看书、思索、写作,很少上网,有问题也很少请教别人,不肯与别人分享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他虽然经常反思,但收获并不是很大(如果肯与别人交流的话,很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学校下一步工作思路: 1、提升管理标准 2、创设反思环境
六、学校对反思型教师的要求: 1、要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型教师 2、要有对“生命敏感”和对“问题敏感”的意识 3、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做了一辈子教师, 但一辈子学做教师。 • ——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