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747 Views
第三章 唐代文学.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魏 徵. 一、作者简介. 魏徵( 580—643 ),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 魏徵病故时,唐太宗亲自为他制作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二、写作背景.
E N D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魏 徵
一、作者简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 魏徵病故时,唐太宗亲自为他制作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二、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在跟随父亲李渊创业开国之时,奋发进取,严于律己;但在立国之后,自矜功业成就,逐渐改变原先的勤俭作风,大量兴建宫殿,不断追求珍宝。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的这篇奏章,即旨在提醒,警戒李世民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使天下长治久安。
三、中心论点 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必须努力积聚德义。
四、层次结构 第一段:以木、流为喻,指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而“积聚德义”的根本途径则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二段:从总结历代君王善终者鲜见的历史教训入手,提醒李世民不能纵情傲物以结怨,因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是否取得民心。 第三段:在列举“十思”的具体内容后,强调积聚德义、广施恩泽有着能使天下“垂拱而治”的重大作用,与开头的总论点相互呼应。
五、写作特点 1.观点明确,内在联系紧密。 2.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进行对比论 证。 3.较多地采用了比喻、排比、对偶 等修辞手法。
春 江 花 月 夜 张若虚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他的生平事迹不详,诗作亦多散佚,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二首。《春江花月夜》历来受到称颂,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二、文体知识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这是一首长篇抒情诗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 此 曲调,或说创自南朝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三、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第二部分(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第一层(前十二句):写思妇怀人。 2.第二层(后八句):写游人想家。
四、内容述评 本诗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然而写来柔婉似水,笔致缠绵,悠悠相思中饱和着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五、艺术特色 (一)画面清丽,色泽柔和 (二)柔情似水,淡愁如烟 (三)诗情、画意、哲理融于一炉 (四)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荡 (五)线索清晰,写景、抒情浑然一 体
吊 古 战 场 文 李 华
一、作者简介 李华(715—766),字遐叔,唐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又举博学词科。他曾按劾杨国忠亲属,为权幸所嫉。安禄山叛军陷 两京,逃避不及,被迫受伪职。安史乱平,贬杭州司户参军。自恨不能完节,遂屏居江南。李华以文名世,有《李遐叔文集》。
二、本文的写作背景 《吊古战场文》是李华的力作。据《新唐书·李华传》,可以推知这篇文章当是天宝十一载或稍后(752—755),李华以监察御史奉使朔方(在今宁夏灵武西南),途径古战场有感而作。 吊,凭吊,即面对遗迹而悼念古人、感慨往事。“吊古”,常常为“伤今”。唐玄宗初期在军事上是加强防御,到了后期,日渐改用一种国力所不能负担的干预性的对外政策。边将中又有使用阴谋挑起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邀功求赏,以致战争频繁。本文对战争的凄惨气氛、战斗的酷烈场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了生动的描写,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三、结构层次 本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首段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作者所亲眼见到的古战场景色,渲染其悲凉气氛。 二、三、四三段为第二部分,展开对边战的历史回顾和古战场凄惨景象的形象描绘,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危害,指出“多事四夷”的原因在于“文教失宣”,“滥用武力”违背王道仁义。 第五段为第三部分,凭吊古战场的亡灵精魂,将心比心,哀其不幸。 末段为第四部分,提出应以“守在四夷”来控制局面。
四、行文纲领 本文以“常覆三军”引起;第二部分即紧承四字语绪,描述“常覆三军”的场景及追究“常覆三军”的原因;第三部分凭吊覆军将士亡灵;第四部分提出不再让“常覆三军”的历史重演的政治措施。全文纲目清晰,次第井然。
五、主题思想 文章从描绘古战场的悲凉景色入手,以“常覆三军”作为行文纲领,展开对边战的历史回顾和场景描绘,突出描述不义之战的残酷性、危害性和古战场阴森惨淡的景象、气氛,以揭示不义之战的根由是某些帝王、边将的“多事四夷”,而“多事四夷”的根由在“文教失宣”,从而归结出应施仁政、行王道的主旨。
六、艺术特点 1.想象丰富,描述生动 2.以情为经,血脉流贯 3.句式整饬,文气流畅
又 呈 吴 郎 杜 甫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之家, 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的众多 优秀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 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 史”、“诗圣”。他的诗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有《杜少陵集》。
二、本诗背景 安史之乱中,杜甫在成都草堂前后居住了五年 左右,到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东行,在大历 元年(766)春天到达夔州,暂住西阁;大历二年 (767),他先迁到赤甲,又移居襄西的草堂,在 这里主管公田。到这年秋末,他把草堂让给年轻 的吴姓亲戚(即吴郎)居住,自己搬迁至十几里外的东屯,但与吴郎时有往来,在他诗集中留下 了三首他 与吴郎交往的诗篇。《又呈吴郎》是其 中最有价值的一首。
三、内容述评 杜甫家族素有““奉儒守官”的传统,坚持忠君、仁民、爱物的道德观念。经过“安史之乱” 血与火的洗礼,杜甫与民族、人民更是共苦难, 同呼吸,忧国忧民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本诗体现了诗人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下层人民 的深切关怀与热爱。诗人从西郊老妇一人的苦况, 想到普通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表达对老妇的 同情扩展而为对时局艰难的忧虑。杜甫诗中的抒 情主体,虽然不过是“小我”,但往往与国家、 人民融为一体,将“小我”融人了“大我”。
四、艺术特色 (一)以诗代信,委婉劝诫 本篇既是诗歌,也是书信,是以诗歌的形式, 起到书信的作用,所以全篇便以议论为主。前四 句说自己,第五句转到了吴郎身上,但语气极其 委婉。 (二)写实真切,以小见大 杜诗写实逼真,从小处、实处落笔,逐渐推 广到有关国家人民命运的全局性问题。作者能从 小人物的现实遭遇引向全局性的关怀,这就是 “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韩愈自幼勤奋好学,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
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役,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曾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之乱,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洲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因又称韩文公。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役,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曾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之乱,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洲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因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已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韩愈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宗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已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韩愈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宗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层次结构(一) 说明所以要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层次结构(二) 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
层次结构(三) 对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责备进行反驳。
层次结构(四) 以“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为比衬,充分肯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层次结构(五) 叙述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贺兰坐视不救,终于城陷被俘,与张巡同时壮烈牺牲的事迹。
层次结构(六) 补叙张籍于于嵩处所听到的关于张巡、许远的轶事。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驳斥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污蔑英雄的小人。
艺术特色(一) 议论与叙事并重的写作特色。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着记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联系,前者议论是后者补叙的“纲”,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相辅相成。前后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联系,前者议论是后者补叙的“纲”,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相辅相成。
艺术特色(二) 以事实为论据来驳斥谬论。本文前半部分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时,用了许远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责备张巡、许远死守的错误。
议论时,联系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外援不至,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以捍卫天下的事实,论证守城是正确的。议论时,联系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外援不至,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以捍卫天下的事实,论证守城是正确的。
艺术特色(三) 类比手法的运用。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谬论,运用了类比法,作者用了两个比喻: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艺术特色(四) 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写得鲜明生动。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写人的手法: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长 恨 歌 白居易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诗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作品,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他的诗歌平易晓畅,流传很广。著有《白氏长庆集》。
二、写作背景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己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得杨玉环后,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而且满门亲属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三、层次结构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相当浓郁的叙事长诗,共120句,840字,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二)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三)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四)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
四、内容述评 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意见: (一)讽喻说。 (二)爱情说。 (三)双重主题说。 我们同意第三种意见。对李、杨之耽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讥讽转向怜悯同情。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
五、艺术特色 (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二)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三)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