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神经精神与运动 1( 模块 2) 介绍

神经精神与运动 1( 模块 2) 介绍. 罗本燕. 中央领导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评价. 这支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 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队伍 , 是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队伍 , 是一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队伍 。. 八年制办学背景. 2005 级 开始招收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每年 60 人,浙江大学 最好的生源 “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设想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过于陈旧 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不适用. 八年制办学目的.

erro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神经精神与运动 1( 模块 2) 介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神经精神与运动1(模块2)介绍 罗本燕

  2. 中央领导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评价 这支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队伍,是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队伍。

  3. 八年制办学背景 • 2005级开始招收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 每年60人,浙江大学最好的生源 • “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设想 •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过于陈旧 • 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不适用

  4. 八年制办学目的 • 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于2005年 开始实施。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宗旨,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医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5.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Dent & Harden: A Practical Guide for Medical Teachers. 2005)

  6. 解决方案 参考北美医学教育模式 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

  7. 八年制办学模式 • “以模块为基础”的八年制医学新课程:2009年开始实行八年制医学课程, 采取以人体系统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驱动,整合医学、公共卫生、人文、社会、伦理等多学科的模块化课程形式,强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8. 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

  9. 8年制模块教学的特征

  10. 8年制模块教学的特征

  11. 模块课程组织架构 八年制医学课程委员会 八年制课程组 教学办公室 课程秘书 模块主任 PBL秘书 模块协调员 数字化学习平台支撑 任课教师

  12. 八个教学模块的安排

  13. 模块2课程设置 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

  14. 模块2教学参与人员 • 模块主任 罗本燕 许毅 吴立东 李晓明 王菁 • 协调员 顾传龙 • PBL秘书 赵孟辉 • 课程秘书 朱朝阳 • 行医学负责人 王一红 • 模块2全体基础和临床的60多位老师

  15. 教学内容

  16. 模块课程

  17. 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

  18. 世卫组织指出神经性疾病成健康主要威胁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段秀杰)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报告指出,全球超过10亿人承受着神经性疾病的痛苦,神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

  19. 神经病学(neurology) • 现代神经病学发展开始于十六世纪。Vesalius(1514-1564)详细描述了大脑以及其他部位的解剖。Thomas Willis (1621—1675)分别于1664年和1676年发表了《脑的解剖Cerebri anatome》和《大脑病理》。他对脑底动脉环的描述使该环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他对反射和定位的一些模糊的观点是对脑的功能的最早的认识,此外,他还描述了癫痫、中风和偏瘫等神经病学征象。在他的文献中,神经病学(neurology)这个名词被首次使用。

  20. ALS/MND人物传:神经学之父-马丁.夏科 让-马丁·夏科(Jean-Martin Charcot),著名神经学家,现代神经病学奠基人,被誉为“神经学之父

  21. Thomas Willis (1621-1675) Neurology Cerebri anatome

  22. 学科名人 Ernst von Bergmann (1836 - 1907) Horner's syndrome Johann Friedrich Horner (1831-1886)

  23. hereditary chorea,insanity and suicide 学科名人 George Huntington (1851-1916)

  24. 每周课程的形式和学时安排

  25. 周课程安排

  26. 冬学期第一周主题——神经肌肉与疾病

  27. 冬学期第二周主题—运动损伤及脊髓相关疾病

  28. 冬学期第三周主题—外周神经功能与疾病

  29. 冬学期第四周主题—视觉及脑感染性疾病

  30. 冬学期第五周主题—基底神经节与运动障碍性疾病冬学期第五周主题—基底神经节与运动障碍性疾病

  31. 冬学期第六周主题—脑干与脑血管相关疾病

  32. 冬学期第七周主题—骨骼、软组织损伤及疼痛

  33. 冬学期第八周主题—骨关节炎症与运动系统损伤冬学期第八周主题—骨关节炎症与运动系统损伤

  34. 实验课

  35.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临床见习 • 周二、四下午 • 分3组 邵逸夫医院 浙一医院 浙二医院

  36. 模块主任 • 罗本燕教授 浙一医院 神经内科 • 许毅教授 浙一医院 精神卫生科 • 吴立东教授 浙二医院 骨科 • 李晓明教授 浙江大学 基础医学系 • 王菁教授 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系

  37. 主要教师简介

  38. 段树民院士

  39. 罗建红教授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luojianhong@zju.edu.cn 浙江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突触功能的分子细胞机制

  40. 罗本燕教授 所属学科:神经病学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职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浙江大学神经病学教学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神经病学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任《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国内多家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及《Plos one》等多本SCI杂志专业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获得性汉语字词加工障碍的行为学特点和脑结构基础,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干预与治疗靶标

  41. 许毅教授 所属学科:精神病学 职称:主任医师、博士 、硕士导师 职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全国委员浙江省性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人类性取向的生物学机制;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42. 吴立东教授 所属学科:骨科学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留校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工作至今。曾赴德国留学并获德国基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M.D),及获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Ph.D)

  43. 李晓明教授 所属学科:神经生物学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任教医学院本科生神经科学,研究生脑与行为及研究生神经分子病理学等课程 研究方向: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44. 王菁副教授 所属学科:劳动卫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劳动卫生职业病教学和科研工作。硕士生导师。从1985年后就一直担任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系卫生学教学任务,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临床卫生学》教材。

  45. 模块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

  46. 模块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 • 总评成绩将由模块考试、行医学、实验三部分组成,权重分别为71%,18%,11% • 模块期末考试的必要条件:PBL、周测验、到课率、反馈均合格 • 周测验:周主题相关 每周一次 需按时完成

  47. 温馨提示 • 理论课:准时,不要求一定要全部参加 • 行医学、实验课:要求全部参加,准时,任何缺席,都必须完成令人满意的补课。模块结束时还未完成补课,不能参加模块期末考试

  48. 温馨提示

  49. 联系方式 • 罗本燕 email: luobenyan@zju.edu.cn • 许毅email: xuyi1961@yahoo.com.cn • 吴立东email: ldwu@yahoo.com • 李晓明email: lixm@zju.edu.cn • 王菁 email: wangjing@zju.edu.cn 明 医学院神经生物研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