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四、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四、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综述: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 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EHFV) 属汉坦病毒属,单链 RNA 病毒。我国流行的为 Ⅰ 型汉坦病毒和 Ⅱ 型汉城病毒, EHFV 不耐热,不耐酸, 100℃1 分钟、 PH5.0 以下可灭活,对紫外线、乙醇、碘酊等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 流行病学 ] 1. 宿主与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等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essi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四、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2. 综述: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汉坦病毒属,单链RNA病毒。我国流行的为Ⅰ型汉坦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EHFV不耐热,不耐酸,100℃1分钟、PH5.0以下可灭活,对紫外线、乙醇、碘酊等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3. [流行病学] 1.宿主与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等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 3.易感性 :普遍易感,以显性感染为主,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季节性:3-5月及10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好发人群:男性青壮年农民、矿工、野外作业者。

  4. [发病机制] EHFV进入人体在各脏器组织细胞中繁殖,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病毒血症。由于病毒感染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细胞结构和器官功能损害。主要损害机制包括①病毒直接作用②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Ⅲ型变态反应),其它类型变态反应也有可能参与③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5. 关于本病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如下:关于本病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如下: 1.休克 病程早期出现的称原发性休克。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导致血流量不足引起。少尿期后发生的休克称继发性休克。与大出血、继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2.出血 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是主要原因。 3.急性肾炎 肾供血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等。

  6. [临床表现] 1.发热期 临表归纳为: 发热面红醉酒貌,头痛腰痛象感冒, 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 2.低血压休克期: (1)发热将退或渐退 (2)胃肠症状、出血表现精神症状加重 (3)血压下降、脉压减少,或呈休克状态 (4)球结膜水肿明显,常见低血压及休克的先兆

  7. 3.少尿期: (1)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或少于50ml(无尿) (2)尿蛋白明显增多,有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絮状物 (3)血白细胞总数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4)多尿期特点:每天尿量400~2000ml 为增尿期,但易脱水、 低钾、休克。

  8.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2)全身中毒症状 (3)毛细血管中毒征 (4)肾脏损害 (5)典型病期演变 (6)血象动态变化

  9. [治疗] 原则:三早一就。 (一)发热期的治疗 1.补液治疗 2.抗病毒治疗 3.对症治疗 4.防治DIC (二)低血压期的治疗 1.快速扩容 2.扩容、纠正酸中毒

  10. (三)少尿期的治疗 要区分肾前性少尿还是器质性少尿。前者宜加快补液,器质性少尿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1.补液差 2.促进利尿 3.导泻 4.透析治疗

  11. (四)多尿期的治疗 注意水和电解质紊乱 防止继发感染。 (五)恢复期的治疗 补充营养,适当休息 注意锻炼,促进体力的恢复。

  12. 预防措施 疫情监测及疾病知识宣教 防鼠灭鼠是关键 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重点人群进行灭活疫苗预防接种

  13.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血浆外渗致血容量不足有关 体液过多 与病变损害肝脏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管壁损伤致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急性肾衰竭、肺水肿和继发感染等

  14.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隔离 疾病早期绝对卧床,严格探视制度防交叉感染,避免情绪波动。 2.饮食护理 清淡可口、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二)病情观察 早发现及防止休克、肾衰竭及出血等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5. 1.休克征象 体温骤降、烦躁不安、脉搏增快、脉压差缩小为休克早期征象,而出现脉搏细弱、口唇发绀、四肢冰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应抢救。 2.出血征象 皮肤的温湿度、色泽、瘀斑等,有无咯血、呕血、便血、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表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发生DIC. 3.氮质血症征象 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等。当尿量减少,体表静脉充盈、脉搏宏大、心率增快、脉压差增大等示高血容量综合症的可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