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63 Views
數位相機介紹 & 攝影導覽. Ming-Yu Hung( 洪明郁 ) http://pllab.cs.nthu.edu.tw/~myhung/myphotos. 數位相機. 光學 + 電子 底片 電子感光元件 由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將感光元件收到的資料作處理 儲存到儲存媒介上. 挑一台. 就像挑男女朋友一樣 !!:D 先挑外表 自己看順眼的就好 再看內在 從規格表看. 常見的規格表. 數位相機的應用. 串接全景 the panorama factory
E N D
數位相機介紹&攝影導覽 Ming-Yu Hung(洪明郁) http://pllab.cs.nthu.edu.tw/~myhung/myphotos
數位相機 • 光學+電子 • 底片電子感光元件 • 由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將感光元件收到的資料作處理 • 儲存到儲存媒介上
挑一台 • 就像挑男女朋友一樣!!:D • 先挑外表 • 自己看順眼的就好 • 再看內在 • 從規格表看
數位相機的應用 • 串接全景 the panorama factory • http://www.panoramafactory.com/ • 不用買外掛鏡頭就可以達到超廣角的效果 • Demo
好用必備的小軟體 • Photocap • http://www.johnson-wang.idv.tw/ • 免費軟體 • 可以一次處理大量的照片,更名、縮小、加字 • 處理完的照片方便上網分享 • Demo
把照片放上網分享 • ACDsee 5.0 • http://www.acdsystems.com/ • 瀏覽照片功能強大 • 有提供自動將照片編成網頁的功能 • 利用學校提供給每位學生的網路空間,容易分享照片(將檔案FTP到oz工作站的WWW目錄即可) • Demo
數位檔無所不能 • AutoEnhance • www.mediachance.com • 可以把人物照片修的更美 • 可以把風景照片變的更夢幻 • 不會跟photoshop一樣那樣專業複雜 • Demo
超省錢!! • 證件照自己拍 • 找一面白牆 • 稍微拍一下 • 用剛剛說的軟體修一下(大家都想要美一點吧) • 裁減出一般照片的大小 • 用影像處理軟體貼到一張2:3比例的空白圖檔 • 上述的動作已經被寫成一個批次動作 • Demo
參考網站 • www.dcview.com.tw • 中文討論版,方便詢問問題 • www.dpreview.com • 針對相機的full review寫得很詳細 • 數位相機資料豐富
2048點 6吋 我是照片 1536點 4吋 畫素(1/2) • 影響到解析度的大小 • 三百萬約為2048x1536的圖檔 • 若為一般用途三百萬已經足夠 • 洗4x6的照片,Why? 我是相館 我的機器是300點/吋 (300dpi) 我是數位檔 2048/300=6.8 吋 1536/300=5.12 吋
我是六百萬裁出來的三百萬 畫素(2/2) • 畫素更高沒有好處了嗎? • 同樣的畫面可以收到更多點,可以更容易裁切,進而處理成一樣大小的成品 • 方便輸出更大的照片 • 五百萬為2592 x 1944 可輸出到2592點/300X1944點/300=8.6吋X6.48吋 • 相機的畫質比畫素更重要 我是六百萬 我是三百萬
CCD尺寸(2/2) • 通常畫素越高需要的size越大 • 會影響拍照的立體感 • 感光元件size越大景越容易散(即景深比較淺)要拍藝術照請指明單眼相機!!ccc… Nikon 995 (1/1.8”) Sony 717 (2/3”) Nikon F80單眼 (35mm)
影像大小 • 即該相機的畫素能展現的最大解析度 • 2百萬(1600 x 1200)=5.3”x4”(300dpi) • 3百萬(2048 x 1536)=6.8”x5.1”(300dpi) • 4百萬(2272 x 1704)=7.6”x5.7”(300dpi) • 5百萬(2560 x 1920)=8.5”x6.4”(300dpi) • 以上都是4:3的模式,不方便直接輸出成相館最常見的規格4x6(2:3)
其他大小(1/2) • 可以將高畫素的相機調整到低畫素的規格去拍照片 • 例如:4百萬相機調成3百萬畫素去拍 • 可以節省記憶卡的容量,若非要大尺寸輸出 • 4百萬約1,400 KB 3百萬約1,100 KB • 相機有些會提供2:3模式 • 方便到相館輸出4x6(2:3) • 數位相機都是4:3的模式
我是相紙 6” 4” 2048 三百萬 非2:3電子檔 為3:4模式 處理好的 2048 1366 1536 其他大小(2/2) • 若沒有2:3模式的相機怎麼辦? • 交給相館幫你處理 • 洗照片時相館會問你要留白邊還是裁切 • 自己先用影像處理軟體處理過 • 自己把照片切成2:3的模式相當於相館的裁切,但可以自己決定裁的位置 我被裁掉了 影像處理軟體 我被裁掉了
ISO(感光度) • 可以讓sensor變的比較敏感 • 在比較不夠亮的環境下還可以拍出不晃動的照片 • 越高越好?? • 比較圖 • 通常只會用到100~200,若非必要請務必固定為iso 100,才可以得到純淨的畫面
光學變焦 • 38-152mm • 38mm為廣角端的單位,152mm為望遠端的單位,一般數位相機都從~35mm起跳,很難感受到廣角的魅力 • 一般人眼看到的狀況大概為35mm • 何謂x倍光學變焦 • 最廣端到最望遠端差x倍 • 擁有越多倍,可以拍攝的主題越多樣
焦段差異 透視感 copy from Nikon & dpreview web-site
數位變焦 • 此項功能是沒有用的,可在電腦中完成 • 可以自己到電腦後再做數位變焦,如同在之前畫素中談的一樣,用畫素去得到放大的照片,若畫素不高,畫質會被破壞掉。
自動對焦 • 半按快門就可以幫你對焦稱之 • 對焦的位置由相機決定,所以有時候會誤判;有些會有對焦點的選擇 • 手動對焦可以補齊不足 • 可惜數位相機的手動對焦要自己看小小的螢幕來判斷,我的經驗是會更慘:~( 要柵欄還是貓?
手動對焦 • 實機操作 • 不容易看清楚吧!
對焦範圍 • 只在乎最短對焦距離 • 會影響到你這一台相機是不是可以拍花花草草,昆蟲小動物 • 順便注意一下最短對焦距離在什麼焦段 • 若都是標榜2cm為最短對焦距離,但是有的是在望遠焦段,有的是在廣角焦段,這樣的放大倍率會差很多
快門速度 • 快門是相機睜開她的眼睛看東西的時間 • B快門是由拍攝者控制要相機看多久 • 數位相機會有上限 • 很快的快門跟很慢的快門都會有特色 • 注意:故意用慢快門,要使用腳架,不然就會拍成晃動的爛照片了
光圈範圍 • 光圈數字越小相機的眼睛睜得越大,反之相反 • F2.6(W) / F5.1(T) • 表示在光學變焦的相機中,當相機是在最廣角端時最多可以把眼睛開到2.6,但是在望遠端時最多只能開到5.1而已 • 相機眼睛睜不開的壞處 • 在光線不足的地方,又不能睜大眼睛,為了讓相機看東西正常,相機就要看久一點(慢快門),一般人手的晃動就會害相機看到模糊的照片。
光圈快門總論 • 在沒有特別創作的情況下,能拍到穩定不模糊的照片為第一要件 • 睜大眼睛(大的光圈 )讓相機喵一下就可以了(較快的快門),這樣我們手的晃動不會影響到相機。 • 要隨時注意自己拍攝的環境,相機計算出的快門為多少 • 通常1/60s的快門是一個安全的快門
測光模式(1/2) • 用傻瓜相機應該有拍過背對著太陽的人物照,結果臉都黑掉了吧? • 因為太陽公公騙了相機… • 相機以為外面的世界很亮,所以偷喵一下而已,結果人物的臉就變成黑色的了 • 測光模式可以修這樣的問題 • 操控相機,只要注意哪一個部分的光線就好了,所以上述的情況可以叫相機不要看太陽,注意人物臉部的光線就好了
測光模式(2/2) • 矩陣 • 全畫面都看 • 中央重點 • 只看畫面中央 • 點測 • 只看一個小點 • Demo
曝光補償 • 當成修正測光模式用的 • 因為相機看到白色跟黑色的東西都會誤判 • 看到白色會覺得很亮,而瞇了眼睛,拍出黑黑的照片;黑色反之。 • 很不幸的你今天是在雪地裡面都是白色的,不管你怎麼樣規定相機看的地方,都不能脫離白色,此時曝光補償就會有用處,+曝光即可 • 隨各人喜好使用 • 不喜歡改變測光模式,當拍逆光美眉的時候他讓相機看到太陽沒關係,只要知道要+曝光即可
拍攝模式(1/2) • P(自動) A(光圈) S(快門) M(全手動) • 回想一下光圈,快門,測光模式 • 相機由測光模式將畫面的光線抓回來計算,計算完之後會用P A S M四種其中一種模式展現給你看 • P什麼都不管自動幫我決定光圈跟快門 • A我要管光圈快門你幫我決定吧 • S我要管快門光圈你幫我決定吧 • M光圈快門我都要管,但是相機還是會跟你說你這樣調,由它的測光模式角度來看正不正確
拍攝模式(2/2) • 若沒有特殊要求P可以拍定大部分的照片 • 你想要拍運動,那就要用S模式,把快門定到1/250以上,這樣運動員才可以被畫面定住 • A模式用在你希望用大光圈拍散景的時候 • 在感光元件size已經說過數位相機比較難達到景深的變化,所以沒什麼用:D,但是在傳統單眼上很好用 • M模式通常用來拍夜景,因為M可以達到最長的快門,但是光圈快門要自 己調整 From dpreview
閃光燈(1/2) • 幾乎每一台數位相機都有閃光燈了 •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他支援哪幾種閃光燈模式 • 一般閃光 • 會將快門固定在1/60以上,為了不讓你拍出晃動的照片,但是這樣的快門,會讓閃光燈閃不到的地方變的暗暗的 • 慢速同步(推!!) • 不會干擾相機的測光,閃光燈負責幫忙補一下前面景不夠亮的部分,或消除臉部陰影,所以本來會黑面的變成正常。
閃光燈(2/2) • Slow VS 1/60快門直接閃 • 消紅眼閃光燈
外接閃光燈 更有力的閃光 更特殊的角度 更自然的照片 花更多的錢:S
白平衡(1/2) • Auto模式可以應付大部分的情況 • 但是在比較特殊的燈光下… From dpreview
白平衡特殊用途(2/2) • 可以當成數位濾鏡 • 同一個風景用不一樣的白平衡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感覺 auto cloudy fluorescent
鏡頭口徑 • 方便外掛鏡頭 • 數位相機必須要靠外掛鏡頭才可以得到廣角的畫面 • 相機本身是否有內建螺牙,會影響到外掛鏡頭的方便性 • 甚至在數位相機出來的時候,廠商就會出好一系列的配件 from dpreview
儲存媒體 • 差不多有這幾種 • CF CFII MS SM SD • 若沒有延續使用的問題大可不必太注意這個規格
TIFF • 由於 JPEG 檔是破壞性的壓縮檔案格式,當我們對品質非常要求時( 例如,要將圖檔用在精緻的印刷時 ),我們便會考慮非破壞性的儲存格式,如 TIFF, RAW。 • TIFF 檔是一種非破壞的檔案格式,一般而言,它會比 JPEG / RAW 檔都要來得大。 • 在 TIFF 檔的檔頭,可以記載影像的解析度,由於 TIFF 的包容性甚佳,甚至可在檔案內放置多個影像( 例如包含一個較小的預視圖 ),因此,TIFF 檔也普偏地應用在排版軟體之中。 • 在 TIFF 檔之中,除了原本的 RGB 三個色頻外,還可以記載 α色頻,這個 α色頻基本上是一個遮罩,可以提供TIFF 檔在排版軟體( 例如 PageMaker ) 的去背功能,或者是做為在影像軟體之中的選取區。
JPEG • JPEG 檔是消費機的用戶一般最熟悉的檔案格式,由 DC 產生的 JPEG 檔會在檔頭嵌入 EXIF 資訊,在應用上,也有諸多考量。 • JPG / JPEG 所使用的『主要』是破壞性( 失真 )的壓縮方式,它可以針對彩色或灰階的影像進行大幅度的壓縮。 • JPEG 的壓縮率比起非破壞性壓縮的 PNG / TIFF...等格式來說,檔案大小常只有 1/10 或更小。 • 基本上,它是透過空間領域轉換為頻率領域的概念, 因為人類的眼睛對高頻的部份較不敏感,因此,這個部份就可以用大幅壓縮、較粗略的方式來處理,以達到讓檔案更小的目的。 • 由數位相機產生的 JPEG 檔,會在檔頭嵌入一個 Meta 資訊( 附加在標準檔頭區段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 EXIF 資訊。目前最新的標準是 EXIF 2.2 ( 也就是 EXIF Print )。 • 新的 EXIF Print 包含了較更完整的拍攝參數資訊以及色彩吻合的參數,除了可以提供資訊讓攝影師進行參考外,在列印上( 尤其是在儲存媒體 --> 印相機 / 印表機 的直接列印 ),也可以達到讓色彩更加一致化的目標。 • 含有 EXIF 資訊的 JPEG 檔,會使得檔案增大個數 KB ( 視相機而定,約 2KB - 6KB 左右 ) 若 100% 表示最佳的 JPEG 壓縮品質,那麼,我們建議用在網路上的 JPEG 檔,可以介於 85% - 95% 之間即可。
RAW(其他檔案格式) • RAW 檔是直接抓取影像感測元件上的原始資料,尚沒有經過曝光補償、色彩平衡、GAMMA ... 等調整,因此,我們可以在後續用專用的軟體,很容易地進行曝光補償、色彩平衡、GAMMA ... 調整。 • 相對於 JPEG 檔而言,RAW 檔是非破壞、非壓縮檔案格式,若對影像品質相當地要求,RAW 檔 / TIFF 檔會比 JPEG 檔來得理想。 • RAW 檔的原始單位資料因此亦只需 8 Bits - 12 Bits 儲存,這會使得 RAW 檔的最後大小比 TIFF 小了許多。 • Demo
畫質選擇 • 建議選擇為JPEG檔案格式中,最好的話質 • 畫質的選擇主要可以控制檔案大小 • 若要節省檔案大小建議由解析度控制 • 如之前說的將解析度調降到3百萬畫素
使用電池 • 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 使用AA三號電池 • 可以通用 • 比較重 • 使用廠商特製的電池 • 需另夠專用電池只給數位相機使用 • 比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