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99 Views
7. 根據資源的可用性 完成時程與成本. 學習目標. 了解為何應該平衡資源 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平衡資源 決定替代資源的適當用法 定義工作細目及其用途 描述工作細目的格式,並且解釋其內容 知道何時需要工作細目描述. 999B0001 簡順禧 999B0017 邱郁婷. 指導老師 潘盈仁老師. 整合專案計畫的最後一個步驟 : 指派資源 根據資源可用性來完成時程 考量專案定義、預算、時間及資源配置. 7.1 考慮資源的可用性. 給定時間範圍,委託給組織超量的任務 改變計畫優先順序,且不考慮衝擊
E N D
7 根據資源的可用性 完成時程與成本 學習目標 了解為何應該平衡資源 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平衡資源 決定替代資源的適當用法 定義工作細目及其用途 描述工作細目的格式,並且解釋其內容 知道何時需要工作細目描述 999B0001 簡順禧 999B0017 邱郁婷 指導老師 潘盈仁老師
整合專案計畫的最後一個步驟: 指派資源 • 根據資源可用性來完成時程 • 考量專案定義、預算、時間及資源配置 7.1 考慮資源的可用性
給定時間範圍,委託給組織超量的任務 • 改變計畫優先順序,且不考慮衝擊 • 缺乏資源管理、度量與監督資源 • 人員更換未反映於資源安排 資源平衡 在組織常見問題 7.2 資源平衡
漏斗直徑: 資源總數 • 負荷過多反造成脫序 • 太多工作強加在滿載時程,造成落後或輸出不如預期 • 管線中心是核心工作,依據執行良好的時程進行,是最為平順之處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合約團隊工作 合約團隊工作 核心團隊工作 資源 資源 7.2 資源平衡 資源排程問題
資源平衡(Resource Leveling)是專案經理為了在活動之開始與截止時間內,完成工作所遵循之流程,以便替所有資源安排配置。 • 確定沒有過度配置之資源。資源可用時間不超過100%。 • 專案中的資源(通常指人力)數量合乎邏輯,不隨意更動。 7.2 資源平衡
資源時程幾乎不可能完全合乎理論上的所有特性資源時程幾乎不可能完全合乎理論上的所有特性 • 資源的最大可用性約在50%~60% • 加班是最後的壓箱手段,不可視為常態 7.3 可接受的平衡排程
利用可用的時差 • 改變專案的截止日期 • 平順化 三種方式 7.4 資源平衡策略
時差是以時間為單位所表示的延遲量(ES-LF是4天活動期間是3天,那時差就是1天)時差是以時間為單位所表示的延遲量(ES-LF是4天活動期間是3天,那時差就是1天) • 時差可減輕資源的過度配置 • 可推延開始日期,但無法推延最遲截止日期,所以仍落在原本的ES-LF • 尋找有自由時差的活動,重新安排較晚開始以解決資源過度配置 利用可用的時差 7.4 資源平衡策略
某些專案而言,資源可用性才是最重要制約因素某些專案而言,資源可用性才是最重要制約因素 • 延長關鍵路線才能達成可接受的資源平衡時程 • 某些情況專案在組織的優先順序極低,是墊檔工作,截止日期便比較不重要 • 對大多專案來說將截止日期延後是最差備選方案 改變專案截止日期 7.4 資源平衡策略
為了讓活動在預定期間完成,適度加班是必要的為了讓活動在預定期間完成,適度加班是必要的 • 加班可讓更多工作在同樣的時間內被完成 • 加班助於減輕資源過度配置 • 這樣的方式稱平順化(Smoothing),可消除在資源負載圖中像長針的資源過度配置 平順化 7.4 資源平衡策略
考慮進一步將活動分解成多個活動(ES-LF為5天,若需投入3天,可分解成2天的活動和1天的活動)考慮進一步將活動分解成多個活動(ES-LF為5天,若需投入3天,可分解成2天的活動和1天的活動) • 延展活動,讓資源每天以比原來規劃還要低的百分比來運作(ES-LF為5天,需投入4天,可延展成0.8*5) • 指派替代資源(使用技術較不純熟的資源,可能會增加無法預計的總時數,應避免使用於關鍵路線活動 安排活動的備選方案 7.4 資源平衡策略
資源平衡幾乎會延展時程,適當使用時差可避免資源平衡幾乎會延展時程,適當使用時差可避免 • 安排資源可消除排成衝突、消除資源過度配置 • 為了資源平衡及時移動專案截止日期可得以下結果:資源以勞動力計費不增加成本、資源依耗用時間計費增加成本(如設備與空間、人事)、獎勵提早專案或懲罰延後完成專案也會衝擊成本 7.5 資源平衡的成本衝擊
分解指派給個人的任務,須將任務分解為子任務分解指派給個人的任務,須將任務分解為子任務 • 微觀層的專案規劃從WBS定義的最低層活動開始 • 子團隊(Subteam)持續在任務層分解活動,產生活動網路圖(任務很簡單,可能是1~3天的任務) C13 C22 A13 b12 B22 C31 7.6 執行微觀層的專案規劃 A22
C13 C22 B2 B2 A13 b12 B22 C31 7.6 執行微觀層的專案規劃 C2 C2 C3 A22 C3
活動是由任務組成,進行中的工作稱為工作細目活動是由任務組成,進行中的工作稱為工作細目 • 工作細目說明規劃如何完成活動,是一份詳述工作的文件,對於接替的人可在最短時間內接手 • 工作細目指派給一位活動經理或工作細目經理 7.7 工作細目
工作細目包含工作描述、活動開始與截止日期 • 讓使用工作細目的人都知道如何完成工作(保留專案的時程可避免太多異議) • 工作細目適用於進度報告,作為完成度的量化標準 工作細目的效用 7.7 工作細目
工作細目指派表: 專案經理可立即參考,包含了一些每個工作細目及其活動經理的基本資訊 • 應只讓專案經理使用 • 對於大型專案來說,非常有價值 • 大型專案伴隨著人員異動,便可時時更新電話簿以保持專案經理和團隊成員的聯繫 7.7 工作細目
工作細目描述報告: 由活動經理準備的文件,描述自己如何完成這活動 • 不是所有活動都需要工作細目描述報告,可用在關鍵路線活動、高風險活動、使用及珍貴或極熟練成員的活動。由專案經理決定是否需要 • 完成描述,使得任何人可取得、閱讀,並了解必須進行什麼 • 可當成檢核清單,完成所有的任務並核對完成,便算是完成活動 7.7 工作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