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策略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策略.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血管外科 郭曙光.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特点. 发病率高(美国 130/10000 ) 。 病因多样。 可发生任何年龄段。 血栓附壁早不易取出。. 急性期定义: 7-14 天以内。 客观讲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 。. 治疗目的. 促进血管恢复血液回流,降低 PTS 。 避免或减少 PE 。. 治疗方式演变. 观念、手段的变化促使新的观念。 抗凝的基础上 + 积极消除血栓 + 解决流出道?. 1. 抗凝治疗. 治疗手段.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策略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血管外科 郭曙光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特点 • 发病率高(美国130/10000) 。 • 病因多样。 • 可发生任何年龄段。 • 血栓附壁早不易取出。

  3. 急性期定义:7-14天以内。客观讲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急性期定义:7-14天以内。客观讲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

  4. 治疗目的 • 促进血管恢复血液回流,降低PTS 。 • 避免或减少PE 。

  5. 治疗方式演变 观念、手段的变化促使新的观念。 抗凝的基础上+积极消除血栓+解决流出道?

  6. 1.抗凝治疗 治疗手段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表明: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抗凝疗法不能有效消除血栓,导致结果PTS并未降低。但作为血栓基本治疗的地位没有改变。

  7. 2.消除血栓 积极消除血栓促使静脉通畅率增加成为治 疗急性DVT新亮点。 ACPP指南的主张。 文献报道数的增加。 单纯抗凝治疗下肢急性DVT理念已“被” 改变。

  8. 消除血栓的手段 (1)全身药物溶栓——靶向性不强、易出血、效果不佳。

  9. (2)局部药物溶栓—导管局部溶栓 特点:直接、效果满意。 胫后静脉入路也不失为有效路径

  10. (3)手术取栓—价值在于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迅速降低静脉内的压力。不失为治疗的有效手段,明显降低PTS发生率。我们的经验是发病7天内的下肢DVT患者绝大部分血栓能够取出。(3)手术取栓—价值在于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迅速降低静脉内的压力。不失为治疗的有效手段,明显降低PTS发生率。我们的经验是发病7天内的下肢DVT患者绝大部分血栓能够取出。

  11. 病例选择:急性期中央型或全肢型 • 手术室的要求:DSA室或杂交手术室 • 治疗方法:在抗凝的基础上,手术取栓再加上溶栓治疗综合手段。即:急性DVT通过手术方法将静脉内的血栓尽量去尽,再用溶栓药物溶解残余血栓,通过患肢外周静脉给药或溶栓导管给药,与此同时高强度抗凝治疗。急性期之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再形成。

  12. (4)超声消融、机械碎栓、抽吸血栓——昙花一现(4)超声消融、机械碎栓、抽吸血栓——昙花一现

  13. 3.解决流出道问题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为最常见,在左下肢DVT中可高达70%。髂静脉存在狭窄的时候,即使取净远端血栓,其复发的可能性相当大,尽可能解除近端流出道梗阻,才能提高治疗的远期效果。

  14. 总之,由于急性DVT的成因复杂,对于一个急性DVT病人治疗策略除原则之外尚需个体化治疗。如存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骨盆严重骨折后出现深静脉血栓,与抗凝、溶栓存在明显反指征。我们采取的更多低强度抗凝或中性治疗。产后及妊娠引起的急性DVT,往往此类病人较年轻,我们采取更积极的综合手段,肿瘤病人的DVT则根据患者生命预期采取相应抗凝、溶栓治疗。

  15. 当今对急性 DVT观点——抗凝的基础上,积极消除血栓是治疗的方向。

  16.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