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3. 3. 1. 3. 原料气的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2. 二氧化碳的脱除. 原料气精制. 4.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氨合成反应需要高纯度的 H 2 和 N 2 。无论以固体(煤或焦炭)还是用烃类(天然气、石脑油等)为原料获得的原料气中,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等不利于合成反应的成分,需要在进入合成塔之前除去。. 第一节 原料气脱硫. 存在形式. 按分子结构. 硫化氢. 硫铁矿硫. 无机硫 90 %. 无机硫. 硫酸盐硫.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2. 3 3 1 3 原料气的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2 二氧化碳的脱除 原料气精制 4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 氨合成反应需要高纯度的H2和N2。无论以固体(煤或焦炭)还是用烃类(天然气、石脑油等)为原料获得的原料气中,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等不利于合成反应的成分,需要在进入合成塔之前除去。

  3. 第一节 原料气脱硫

  4. 存在形式 按分子结构 硫化氢 硫铁矿硫 无机硫90% 无机硫 硫酸盐硫 CS2、 COS 硫醇、 硫醚、噻吩 硫 脂肪硫 有机硫10% 有机硫 芳香硫 一、硫的来源及脱硫目的 硫化物含量因原料及加工方法不同而不同

  5. 硫化物的危害 影响催化剂活性导致其中毒 转化催化剂 变换催化剂 氨合成催化剂 甲醇合成催化剂 腐蚀设备和管道 目的: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腐蚀。还可副产硫磺 需要脱除

  6. 二、H2S的脱除方法 • 硫化氢溶解在脱硫溶剂中再反应-化学法 湿法脱硫 • 硫化氢溶解在特定溶剂中-物理法 • 既有物理溶解又有化学反应-物理、化学法 • 与固体物质进行反应-化学法 干法脱硫 • 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上再脱附-物理法 原料、流程及对原料气要求不同 选用不同脱硫方法

  7. 干法脱硫 适用于含S量较少、净化度高的情况 氧化锌法、钴钼加氢法、氢氧化铁法、活性碳法等 湿法脱硫 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化学物理综合吸收法等 适用于含S量较大、净化度要求低的场合

  8. 脱硫方法的选择原则 湿法 干法 优点:吸收速率快、硫容高、溶液易再生、硫磺可回收 缺点:净化度低 优点: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设备少、流程短、维修方便 缺点:硫容低、再生困难,阻力大

  9. 氧化铁 常用方法 钴钼加氢-氧化锌 活性炭 分子筛 1、干法脱硫

  10. (1)钴(Co)钼(Mo)加氢-氧化锌脱硫 • ①钴(Co)钼(Mo)加氢 • 原理:在300-400 ℃温度下,采用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使有机硫与氢反应生产容易脱除的硫化氢和烃。再用氧化锌吸收硫化氢,即可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 • 反应:RSH+H2=RH+H2S RSR’+2H2=RH+R’H+ H2S COS+H2=CO+H2S CS2+4H2=CH4+2H2S 钴钼加氢法还可将烯烃加氢转变成饱和烷烃,从而减少蒸汽转化工序析碳的可能。

  11. 催化剂:以氧化铝(Al2O3)为载体,由氧化钴(CoO)和氧化钼(MoO3)组成。Mo含量为5~13%,Co含量为1~6%。经硫化后的活性组分主要为MoS2,Co9S8防止MoS2微晶聚集长大。催化剂:以氧化铝(Al2O3)为载体,由氧化钴(CoO)和氧化钼(MoO3)组成。Mo含量为5~13%,Co含量为1~6%。经硫化后的活性组分主要为MoS2,Co9S8防止MoS2微晶聚集长大。 工艺条件:操作条件,温度一般在300~400℃,压力0.7~7.0MPa,入口气空间速度为500~2000h-1,液态烃空速0.5-6h-1,加氢量一般按照保持反应后气体中有5~10%氢为准。

  12. ②氧化锌脱硫 基本原理: H2S+ZnO=ZnS+H2O C2H5SH+ZnO=ZnS+C2H4+H2O H2+ C2H5SH+ZnO= ZnS+C2H6+H2O 脱硫剂的组成 ZnO(80-90%) Al2O3 脱除 有机硫 常用的型号有T 302、T 304、T 305等。

  13. 影响硫容的因素: 硫容:单位体积 脱硫剂所能吸收 的硫,kg/m3 010000 20000 温度 影响因素 空速 汽气比

  14. 氧 化 锌 脱 硫 示 意 图

  15. 原料气 温度:200-400 ℃ 常温使用,脱硫剂加入氧化铜助剂 脱硫效果:0.5-0.05ppm 氧化锌脱硫工艺流程图 工艺指标

  16. 大孔,半径>20000nm 毛细孔 过渡孔,半径150 ~ 20 000nm 微孔,半径<150nm,比表面积500-1000m2/g (2)活性炭法 活性炭:由许多毛细孔集聚而成。 常用于活性炭脱硫 活 性 炭

  17. 活性炭使用条件 活性炭主要用于脱除有机硫及少量的硫化氢。因反应机理不同可分为吸附、氧化和催化三种方法。 吸附法: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难吸附挥发性大的物质,对噻吩最有效。 氧化法:硫化氢和氧硫化碳被气体中存在的氧气氧化。 H2S(g)+O2=S(s)+H2O 2COS+O2==CO2+2S 催化法:在活性炭上浸渍铁、铜等盐类,使有机硫催化为硫化氢,然后再被吸附脱除。 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吸附,温度高,吸附能力下降。一般常温、常压下使用。 原料气中碳氢化合物及二氧化碳含量高不适宜用活性炭吸附

  18. 活性炭的再生 再生:300-400℃的过热蒸汽或惰性气体 蒸汽再生脱硫流程图

  19. 硫化氢溶解在溶剂中再反应-化学法 氨水液相催化法 硫化氢溶解在特定溶剂中-物理法 低温甲醇法 脱硫剂对硫化物的吸收既有物理溶解又有化学反应——物理化学法 环丁砜烷基醇胺法 2、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的脱硫剂为溶液,用脱硫溶液吸收原料气 中的H2S,溶液在加热减压条件下得到再生,放出的H2S 可以生产硫磺(克劳斯法),溶液再生后被循环利用。 中和法 化学吸收法 湿式氧化法

  20. 脱硫液中的吸收剂 将原料气中硫化氢吸收 湿式氧化法脱硫 吸收到溶液中的硫化氢的 氧化及吸收剂的再生 优 点 1、液体脱硫剂,易于输送。 2、脱硫和再生在两个不同的设备 3、副产硫磺 4、循环流程,连续操作 5、对进口硫要求不太严格 1、净化度低 2、设备腐蚀 3、运转设备多, 电耗高 缺 点 (1)湿式氧化法脱硫

  21. 吸收的基本原理与吸收剂的选择 硫化氢是酸性气体,其水溶液呈酸性,可被碱性溶液吸收: 相平衡 解离 • 碱性吸收剂只能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到溶液中,不能使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需借助其他物质来实现。 • 在溶液中添加催化剂作为载氧体,氧化态的催化剂将硫化氢氧化成为单质硫,其自身呈还原态。还原态催化剂在再生时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后恢复氧化能力,循环使用。

  22. 氧化与再生过程 载氧体(氧化态)+HS-=S+载氧体(还原态) 载氧体(还原态)+O2=H2O+载氧体(氧化态) 总反应:HS-+O2= S+H2O 氧化与再生的基本原理 因此,选择适宜的载氧催化剂是湿式氧化法的键。载氧 催化剂必须既能氧化硫化氢又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必要条件来衡量,此催化剂的标准 电极电位的数值范围必须大于硫化氢的电极电位、小于氧 的电极电位。 即:0.14lv<E0<1.23v。(0.2-0.75v)

  23. 蒽醌二磺酸钠(ADA)结构式: (2)典型方法--改良ADA法 改良的蒽醌二磺酸钠(Anthraguione Disulphonis Acid, ADA)法为化学吸收法,在湿法脱硫中应用最为普遍。该法是在ADA法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偏钒酸钠作载氧剂,使氧化析硫速率大大加快,故称改良ADA法。

  24. 吸收脱硫塔中: 氧化再生塔中: 吸收脱硫的总反应式: ADA法脱硫基本原理 改良ADA法脱硫包括吸收脱硫和氧化再生两个过程:

  25. 40 30 20 10 0 2.0 1.5 1.0 0.5 0 H2S吸收程度/% 硫代硫酸钠的量/% 6 7 8 9 10 11 12 8.3 8.5 8.7 PH值 PH值 ADA法脱硫工艺条件 ① 溶液PH值PH值升高,Na2CO3浓度升高,对吸收硫化氢有利;但Na2CO3浓度增加,对转化成单质硫不利。当PH达到8.8时,H2S吸收基本完成;当PH值再高时,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硫的回收。通常选择8.5~9.5。

  26. ② 钒酸盐含量 应使ADA与偏钒酸盐的当量比为2左右。 ③ ADA用量ADA作用是将V4+氧化为V5+,为了加快V4+的氧化速率,一般使用5~10g/L。 ④ 酒石酸钠钾用量 与钒浓度成正比,为偏钒酸钠浓度的0.5倍。 ⑤ 温度 通常控制吸收温度为30~40℃。 ⑥压力 加压或常压,取决于流程其它工序的压力要求。 ⑦再生空气用量和再生时间满足ADA需要且使硫呈泡沫状悬浮以便回收,再生时间一般为25~30min。

  27. 改良ADA法脱硫工艺流程

  28. 栲胶法:利用碱性栲胶-矾酸盐水溶液脱除硫化氢。栲胶法:利用碱性栲胶-矾酸盐水溶液脱除硫化氢。 栲胶法脱硫无需添加酒石酸钾钠等配位剂。 MSQ法:以硫酸锰-水杨酸-对苯二酚和偏钒酸钠为混合催化 剂,纯碱和氨水做吸收剂的脱硫方法。 螯合铁法:螯合铁法采用Fe3+/Fe2+为催化剂完成HS-析硫 过程。 PDS法:PDS是一种高效脱硫剂,主要成分为双核酞菁钴磺 酸盐。 (3)其他湿式氧化法脱硫

  29. 3 3 1 3 原料气的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2 二氧化碳的脱除 原料气精制 4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30. 一氧化碳变换

  31. 氨合成 H2+N2NH3 合成反应需要H2和N2 脱硫后原料气的成分

  32. 为什么进行变换?若不脱除CO,在合成氨系统,当温度达300℃时,铁催化剂存在下,能和H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造成惰性气体增加,对合成反应不利,其水会使合成催化剂中毒。 变换之后:将原料气中的CO变成CO2和H2。H2是合成氨需要的原料成份,CO2在后面的脱碳和甲烷化两个工序中 除去,作为生产尿素或食品级CO2的原料。

  33. 一、CO水蒸气变换反应原理(CO变换反应) 任务 (1)气体的净化(脱除CO)。 (2)有效气体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 1、可逆 2、放热 3、等体积 4、催化剂参与 反应 特点

  34. 变换率 • 衡量一氧化碳变换程度的参数称为一氧化碳变换率,用x表示。即:已变换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的一氧化碳量之比。 • 平衡变换率:反应达平衡时的变换率,用x*表示。 • 注:工业生产中实际变换率一般小于平衡变换率。 • 影响平衡变换率的因素 • 温度:温度降低,平衡变换率提高。 • 压力: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压力对平衡变换率无影响。 •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氧化碳平衡变换率随提高而增加,其趋势是先快后慢。 • 二氧化碳量:降低CO2量,有利于提高一氧化碳的变换率。

  35. 反应速率 (1)机理与动力学方程 该反应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共分为七大宏观步骤。其中内扩散及本征动力学步骤为主要控制步骤。 (2)影响本征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可逆放热反应,存在最佳温度,在原始组成和催化剂一定时,变换率增大、最佳温度下降。实际操作中应尽量使操作温度接近于最佳温度。 压力:当气体组成和温度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当H2O/CO比值低于4时,提高其比值,反应速率增长较快;大于4后,反应速率增长不明显。

  36. (1)机理与动力学方程 该反应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共分为七大宏观步骤。其中内扩散及本征动力学步骤为主要控制步骤。 反 应 速 率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在原始组成和催化剂一定时,变换率增大、最佳温度下降。实际操作中应尽量使操作温度接近于最佳温度。 压力:当气体组成和温度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水蒸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当H2O/CO比值低于4时,提高其比值,反应速率增长较快;大于4后,反应速率增长不明显。 内扩散的影响:在相同压力下,温度升高,内表面利用率降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小颗粒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高;同一尺寸催化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内表面利用率随压力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影响反 应 速 率的因素

  37. 按反应温度分类 按组成分类 铁铬系 (3%) 铜锌系 (0.3%) 钴钼系 (1.5%) 中温变换 低温变换 耐硫低变 二、变换催化剂 变换催化剂分类

  38. 1、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 铁铬系催化剂 MgO Al2O3 铁的氧化物 (80-90%) 氧化钾 (0.2-0.4%) 三氧化二铬 (7-11%) 助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提高耐热和耐硫性能 主活性组分,还原成Fe3O4后具有活性 稳定剂,分散在Fe3O4晶粒之间,提高Fe3O4的比表面积

  39. 催化剂原始状态为氧化态Fe2O3, 必须首先还原为活性态Fe3O4 催化剂还原 还原与钝化 还原 钝化 反应: Fe2O3+H2=2Fe3O4+H2O(g) Fe2O3+CO=2Fe3O4+CO2 注意: 耗1%H2温升1.5℃, 耗1% CO温升7℃。 反应设备中具有活性的催 化剂需要卸出时,通入含微 量氧的惰性气体或其他气体( 如水蒸气),使其生成氧化膜 ,卸出时能安全和空气接触 而不致剧烈燃烧。

  40. 催化剂中毒 常见的毒物是硫的化合物 Fe3O4十3H2S十H2=3FeS十4H2O 硫化物含量越多,催化剂 活性降低越大。

  41. 铁-铬系催化剂的主要特性 活性温度高 抗毒能力较强 使用寿命长 强 度比较大 选择性高

  42. 2、铜锌系低变催化剂 催化剂组成:CuO:15.3~31.2%,ZnO :32~62.2%, Al2O3 :30~40.5%,少量Cr2O3。 结构:φ5×5的圆柱体;焙烧后堆积密度约为1.4~ 1.6kg/L,比表面积为60~85m2/g。 主要组分:氧化铜 活性组分:铜(铜结晶-铜微晶)----使用前需还原。 催化作用:铜对一氧化碳有吸附作用,对一氧化碳活化 能力比四氧化三铁强。 稳定剂:氧化锌、氧化铝或氧化铬 催化剂还原后,氧化锌晶粒均匀的分布在铜晶 格上。稳定剂的作用:隔离、提高热稳定性。

  43. 低变催化剂的还原与中毒 低变催化剂的还原: • 还原剂:一氧化碳、氢气 • 还原反应:CuO+H2=Cu+H2O CuO+CO=Cu+CO2 • 载体:氮气、过热蒸汽、天然气 低变催化剂的毒物:硫化物、氯化物、冷凝水 • 硫化物:使催化剂永久性中毒。低变气硫化氢含量应﹤10-6。 • 氯化物:使催化剂永久性中毒。需改善工厂用水的水质。 • 水蒸气:损害催化剂的结构和强度,与铜微晶形成铜氨配合物。 低变操作温度应高于该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44. 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 • 组分:氧化钴、氧化钼 • 活性组分:硫化钴、硫化钼 • 载体:三氧化二铝 • 助剂:碱金属(降低催化剂活 性温度) • 优点:突出的耐硫与抗毒性, 低温活性好,活性温区宽。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研制的 EB一4型低变催化剂

  45.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主要特性 耐硫抗毒能力强 使用寿命长 比较宽的活性温度 低温活性好

  46. 三、工艺条件对变换反应的影响 温度 影响因素 压力 空速 气体组成

  47. 汽气比 汽气比与一氧化碳 平衡变换率关系 H2O/CO 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平衡变换率降低。生产上确定变换反应温度的原则: ①催化床温度应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内操作。 ②催化床温度应尽可能接近最佳温度。 温 度 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几乎没有影响,但反应速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提高压力对变换反应有利。 常压和加压变换 :小型厂 :0.8-1.0MPa,中型厂 :1.2-1.8MPa ,大型厂 P=4.0MPa 。 压力 增加水蒸气用量,既有利于提高CO变换率,又有利于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生产上均采用过量水蒸气。

  48. 四、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1、根据原料气co含量,满足变换率的要求 分段和段间降温方式 2、防止催化剂超温 达到催化剂反应温度降低能耗 3、反应余热的充分利用, 4、蒸气的回收和利用 降低外供蒸汽消耗 5、延长催化剂寿命 介质的净化

  49. 1、大型氨厂一氧化碳中低变串联流程 220℃, CO 3-4% 370℃, 中变炉 低变炉 废热锅炉 235℃, CO 0. 3-0.5% 440℃, CO 3-4% 废热锅炉 软水 转化气 饱和器 甲烷化预热器 CO 13-15%,800℃, 3.04MPa 贫液再沸器 变换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