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B.C.1046. B.C.770. B.C.256.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B.C.221.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特征.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B.C.475. 1、大变革: 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称霸, 民族不断融合 ; 3、大发展: 分裂---统一 ; 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发展。.

jere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2. B.C.1046 B.C.770 B.C.256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B.C.221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特征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B.C.475 1、大变革: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称霸,民族不断融合; 3、大发展:分裂---统一; 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发展。

  3. ①分析春秋诸侯争霸的背景: ②分析春秋诸侯争霸性质: ③说明诸侯争霸的过程: ④春秋诸侯争霸作用: 燕 二、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齐 晋 秦 宋 吴 楚 越

  4.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 召开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 “霸主”。 1、背景 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 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空隙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5. ⑴原因: ①前期: 齐桓首霸 ⑵标志:葵丘会盟 ②中期: 晋楚争霸 ③后期: 吴越争霸 2、性质 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兼并战争 3、过程 城濮之战; “楚王问鼎” “卧薪尝胆”

  6. 思考: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思考: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

  7. ①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战争也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①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战争也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 ②列宁的话适合于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一,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 第三,促进了民族融合。

  8. 4、作用 ①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②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国家开始实现局部统一,为后来秦的统一提供了前提。 ③各国为战胜对方,推行改革,富国强兵,有利于封建因素增长和奴隶制的瓦解,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9. 魏 ⑴三家分晋 BC403年 ②标志 韩 ⑵田氏代齐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战国七雄: 楚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①原因: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后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于是出现了卿大夫争夺诸侯权力的事件。 新兴地主阶级夺权斗争

  10. 2、战国兼并战争的性质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秦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 楚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赵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燕带甲数十万,车七千乘,骑六千匹。 ——《战国策》 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争的性质 当然与春秋争霸战争性质不同。

  11.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 · 离娄上》 3、战国兼并战争的影响: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 二、是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灾难,人民更加渴望统一; 三、是各国国君为争霸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所以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

  12.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早期: 封建兼并战争 齐魏: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后期:封建统一战争 秦赵 : 纸上谈兵 4、兼并战争的史实

  13. 归纳比较: 战国兼并战争与春秋争霸战争异同。 相同: ①目的—都有扩大地盘,掠夺土地和人口的目的 ②影响—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促进封建制的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但也加速了民族融合。 不同:前者属奴隶制大国争霸战争;后者属封建兼并统一战争;前者促进民族融合,有利封建因素增长;后者由封建兼并战争转为封建统一战争,导致了一个封建大帝国的产生。

  14.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不同: ①、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出现 ②、春秋五霸处于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七雄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③、战争性质不同 ④、春秋时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战争频繁、剧烈 ⑤、春秋时各诸侯仍表面承认周天子的地位,战国时各国诸侯都成王,周天子已无足轻重。 ⑥、春秋战争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而战国的战争则是为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而准备。

  15. 四、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一)概况: 1、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

  16. 东胡 匈奴 肃慎 3、形成四个民族融合中心 2、民族分布情况 羌 乌孙 蜀 巴 越族

  17. (二)融合的途径: 1、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中原农业生产方式传入匈奴; 2、战争将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 (三)意义: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18. 课后小结: 春秋(BC770年~BC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东周 城濮之战 BC7后 战国(BC475年~BC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七雄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长平之战 BC260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BC4中

  19. 思考:战国七雄争霸的经过及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我国当今历史的发展有何启示? 思考:战国七雄争霸的经过及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我国当今历史的发展有何启示?

  20. 战国七雄争霸的经过及结果说明: ①生产力的进步是历史现象产生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 ②综合国力强弱是决定国家或割据政权胜败存亡的关键因素。 ③重用人才、除旧布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措施;反之,就会延缓历史发展。 ④在人类历史发生质变的重要时期,政治格局也会出现剧烈的动荡。 启示:①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加快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③重用人才,继续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

  21. 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大国崛起   D诸侯野心大 3、下列哪一种情况符合战国历史 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 C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    D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 随堂练习: C B D

  22. 3、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3、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斗争 4、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A华夏文化的扩大  B华夏族开始形成C华夏族战胜夷蛮  D封建生产方式扩展 C A

  23. 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城濮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号,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B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D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B A

  24. 材料1: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2:春以萖振旅(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3: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5: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1)材料1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2,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吾其被发左衽”实质何在?

  25. (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 (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

  26. 经济是基础 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一、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渔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善于用人 二、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 改革是根本原因 三、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几年之间,齐国国富兵强。 正确的策略 四、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 管鲍之交 一技之长 老马识途 葵丘会盟(BC651年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

  27. 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徵”,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前681年北杏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存邢救卫”,伐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为王平戎难,甚至徵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卫、许、曹等国召来葵丘(今河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28. 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 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

  29. 晋文公

  30. 城濮之战 晋军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是我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 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优势,但是晋军采取了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的方针 ,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雄踞中原。 退避三舍

  31.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饮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

  32. 吴王阖闾用伍子胥、孙武为将,一举破楚 江苏苏州 浙江绍兴

  33. 卧 薪 尝 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十年生聚, 而十年教训, 二十年之外, 吴其为沼乎! --伍子胥 春秋后期问鼎中原

  34. 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35. “将相和”

  36.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其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病重,赵王派廉颇率兵抗秦。当时秦军一再打败赵军,赵军便加强防御,不再出兵应战,即使秦军一再挑战,廉颇依然不理睬。秦国就派间谍对赵王说:“秦兵最忌讳、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国的统帅。”赵王信以为真,让赵括代替了廉颇。蔺相如说:“陛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赵括这人,只会念他父亲留下的兵书罢了,并不能体悟战略上因时因势而变化的道理啊!”赵王不听,还是任赵括为将。  赵括其人,自小熟读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有一次他与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赵奢也不因此就承认他懂得兵法,赵括的母亲问是何道理,赵奢说:“战争,是关系生死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不是别人,必是括儿了。”等到赵括率领的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赵括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宜做将军。”但赵王仍不听。  赵括一经取代廉颇的职权,立即全盘修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将运用奇兵,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大败,赵括也被乱箭射死,数十万大军束手投降。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尤夸纸上兵”。  “纸上谈兵”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其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病重,赵王派廉颇率兵抗秦。当时秦军一再打败赵军,赵军便加强防御,不再出兵应战,即使秦军一再挑战,廉颇依然不理睬。秦国就派间谍对赵王说:“秦兵最忌讳、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国的统帅。”赵王信以为真,让赵括代替了廉颇。蔺相如说:“陛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赵括这人,只会念他父亲留下的兵书罢了,并不能体悟战略上因时因势而变化的道理啊!”赵王不听,还是任赵括为将。  赵括其人,自小熟读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自己。有一次他与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赵奢也不因此就承认他懂得兵法,赵括的母亲问是何道理,赵奢说:“战争,是关系生死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不是别人,必是括儿了。”等到赵括率领的大军将要出发的时候,赵括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宜做将军。”但赵王仍不听。  赵括一经取代廉颇的职权,立即全盘修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将运用奇兵,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大败,赵括也被乱箭射死,数十万大军束手投降。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尤夸纸上兵”。  “纸上谈兵”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7.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子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有这样一回事:田忌常喜欢与齐国宗室的公子们跑马比赛,押重金,赌输赢。可他赢的次数并不多。田忌去向孙膑请教,问怎样才能多赢。孙膑没回答,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孙膑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但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大胆量下重金与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叫您获胜。"不久,又逢跑马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千金。等到临场比赛时,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第一场,您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您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到末场时,您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待三场赛完下来,田忌只输一场而赢了两场,结果以总分之多取胜,赢得了齐王的千金奖偿。这时候,田忌想着赛马的故事又问孙膑为什么不同意赶赴邯郸去与魏军厮杀,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或用拳头猛捶;还有,要排解开两个人相互的斗殴,万不可卷入去打,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寻找机会用拳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者双手捧着肚子跪下,原来对打的形势,便会有所改观,而斗殴的局面,也会顿然停止。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倾巢开赴邯郸,只剩一些老弱残兵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那样,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尝尝我们的厉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齐国的大军刚到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停了下来,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往回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好一举把魏军歼灭。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地军队埋伏了下来。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宠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救大梁。魏军久围邯郸,已经非常疲惫。庞涓救大梁心切,又来了急行军,这使魏军更为疲惫不堪。魏军进入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2万多人,齐军大胜归。孙膑、田忌这一仗打得好漂亮!既为邯郸解了围,又教训了魏国。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孙膑,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学家孙子的后代子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田忌很佩服他。有这样一回事:田忌常喜欢与齐国宗室的公子们跑马比赛,押重金,赌输赢。可他赢的次数并不多。田忌去向孙膑请教,问怎样才能多赢。孙膑没回答,却去看了看田忌和公子们比赛时用的马。孙膑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大,但可分为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大胆量下重金与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叫您获胜。"不久,又逢跑马比赛,田忌就去报名参赛,并押下千金。等到临场比赛时,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第一场,您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您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到末场时,您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待三场赛完下来,田忌只输一场而赢了两场,结果以总分之多取胜,赢得了齐王的千金奖偿。这时候,田忌想着赛马的故事又问孙膑为什么不同意赶赴邯郸去与魏军厮杀,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或用拳头猛捶;还有,要排解开两个人相互的斗殴,万不可卷入去打,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寻找机会用拳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者双手捧着肚子跪下,原来对打的形势,便会有所改观,而斗殴的局面,也会顿然停止。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倾巢开赴邯郸,只剩一些老弱残兵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那样,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尝尝我们的厉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齐国的大军刚到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停了下来,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往回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好一举把魏军歼灭。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地军队埋伏了下来。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宠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救大梁。魏军久围邯郸,已经非常疲惫。庞涓救大梁心切,又来了急行军,这使魏军更为疲惫不堪。魏军进入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2万多人,齐军大胜归。孙膑、田忌这一仗打得好漂亮!既为邯郸解了围,又教训了魏国。

  38.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 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 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 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 ,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 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 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 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 “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 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 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 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9. 献公21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6万 惠文王7年,与魏战,斩首8万 惠文王后元11年,败韩岸门,斩首万 武王4年,拔韩宜阳,斩首6万 昭襄王14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 昭襄王33年,破魏,斩首15万 昭襄王43年,白起攻韩,斩首5万 昭襄王47年,白起破赵于长平,坑降卒40余万 昭襄王50年,攻三晋,斩首6千,晋军走死河中2万 王政2年,攻卷,斩首3万 王政13年,攻赵,斩首10万 名副其实的战国时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