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講題 : 華嚴經 淨行品

講題 : 華嚴經 淨行品. 講演者 : 普觀法師 地點 : 華嚴 宜蘭分會 時間 :2008.12.22—24( 週一 .. 週三 ).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 一心禮敬 賢首堂上 歷代祖師菩薩大德 一心禮敬 賢首宗主 賢首菩薩法藏大師 一心禮敬 傳賢首宗四十二世 海雲繼夢和上. 壹 .. 華嚴經 淨行品 玄談 ( 前言 ). 主要疑情 : 為什麼學佛? 學佛是為了什麼?. 主要疑情 : 1. 人生 2. 生活 3. 生命 之 : -1. 目標 -2. 方向 -3. 意義

jer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講題 : 華嚴經 淨行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講題 : 華嚴經 淨行品 • 講演者:普觀法師 • 地點:華嚴 宜蘭分會 • 時間:2008.12.22—24(週一..週三)

  2.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 一心禮敬 賢首堂上 歷代祖師菩薩大德 一心禮敬 賢首宗主 賢首菩薩法藏大師 一心禮敬 傳賢首宗四十二世 海雲繼夢和上

  3. 壹..華嚴經 淨行品 玄談(前言)

  4. 主要疑情: 為什麼學佛? 學佛是為了什麼?

  5. 主要疑情: 1.人生 2.生活 3.生命 之: -1.目標-2.方向-3.意義 -4.價值-5.實相-6.存在 是什麼?

  6. 主 要 疑 情 : • 為什麼 要學佛? • 學佛 是為了什麼? • 學佛 之 : -1.目標 -2.方向 -3.意義 -4.價值 是什麼?

  7. 五祖問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 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那堪作佛? 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8. 奇哉 ! 奇哉 ! 無一眾生 而不具有 如來智慧 但以妄想 顛倒 執著 而不證得 若離妄想 一切智 自然智 無礙智 則得現前。

  9. 學 佛 目 標 Yes vs No Yes: (無漏法 無為法 真實人生) • 斷煩惱 得解脫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 了生死 出三界 離世間 入法界 • 聖解脫道 轉凡成聖 • 圓融道 三世間成就圓滿 建立淨土 ……. No:(有漏法 有為法 虛幻人生) • 不當福報 不當之神通感應 ……..

  10. 學 佛 目 標 --利樂有情 莊嚴淨土 饒益眾生 普度眾生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自利 :令自己增長智慧、增長慈悲、 增長幸福安樂 --利他 :令他人增長智慧、增長慈悲、 增長幸福安樂

  11. 華嚴經 (恆順眾生--1): •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 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 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 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12. 華嚴經 (恆順眾生--2):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於眾生 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 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 成等正覺 是故菩提 屬於眾生 若無眾生 一切菩薩 終不能成 無上正覺

  13. 學佛綱領(華嚴經之核心架構) 佛 之 境 界 (大方廣) 成 佛 之 道 (佛華嚴)

  14. 學 佛 要 點 --方向、目標 祖師西來意? 佛陀(師父)要告訴我們什麼? --發心、願力、動機、心態 我們(弟子)要向佛陀學習什麼?

  15. 心 靈 方 程 式

  16. 光曰:諸佛法印 可得聞乎。 師曰:諸佛法印 匪從人得。 光曰:我心未寧 乞師與安。 師曰:將心來 與汝安。 光曰:覓心了不可得。 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17. 有一居士問師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 師曰:將罪來與汝懺。 居士良久云:覓罪不可得。 師曰:我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 師曰。是心是佛 是心是法 法佛無二 僧寶亦然。 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如其心然 佛法無二。

  18. 有沙彌道信 年始十四 來禮師曰: 願和尚慈悲 乞與解脫法門。 師曰:誰縛汝。曰:無人縛。 師曰:何更求解脫乎。 信於言下大悟 服勞九載 後於吉州受戒 侍奉尤謹 師屢試以玄微 知其緣熟 乃付衣法。

  19. 師一日往黃梅縣 路逢一小兒 骨相奇秀 異乎常童 師問曰:子何姓。 答曰:姓即有 不是常姓。 師曰:是何姓。 答曰:是佛性。 師曰:汝無性耶。 答曰:性空故。 師默識其法器 即遣侍者至其家 於父母所 乞令出 家 父母以宿緣故 殊無難色 遂捨為弟子 名曰弘忍

  20. 涅 槃 近 因 涅槃經云 有四法是涅槃近因 一 近善知識 二 聽聞正法 三 思惟其義 四 如說修行

  21. 一 近善知識 華嚴經云 : 善男子! 汝今發心 求菩薩道 為欲成就一切智智 應當勤求真善知識。 善男子! 求善知識勿生厭足 於善知識所有教誨 當念隨順 不應違逆 於善知識善巧方便 但應恭敬 勿見過失。

  22. 二 聽聞正法 --1 由聞知諸法 由聞遮諸惡 (戒) 由聞斷無義 (定) 由聞得涅槃 (慧)

  23. 戒 定 慧 : 三學 三增上學 三無漏學

  24. 六祖大師云 : • 心地無非 自性戒 • 心地無癡 自性慧 • 心地無亂 自性定

  25. 聞 思 修 : 三慧

  26. 二 聽聞正法 --2 無聞慧 如覆器 不能受水。 無思慧 如漏器 雖受而失。 無修慧 如穢器 雖不漏失 穢不可用。

  27. 二 聽聞正法 --3 斷器三過: 1.器倒覆 --不屬耳 (不願聽聞) 2.器向上 不潔淨--雖屬耳 然有邪執. (願聽聞 但有邪分別 執著) 3.並雖潔淨 若底穿漏--無上說彼等眾過 然所受義 不能堅持。 (不願 如實依教奉行 如實精進修行)

  28. 二 聽聞正法 --4 具六種想: 1.於自安住 如病想 2.於說法師 如醫想 3.於所教誡 起藥品想 4.於殷重修 起療病想 5.於如來所 住善士想 於說法師 發起恭敬 6.於正法理 起久住想

  29. 三 思惟其義 • 無聞慧 如覆器 不能受水。 • 無思慧 如漏器 雖受而失。 • 無修慧 如穢器 雖不漏失 穢不可用。

  30. 四 如說修行 • 無聞慧 如覆器 不能受水。 • 無思慧 如漏器 雖受而失。 • 無修慧 如穢器 雖不漏失 穢不可用。

  31. 如 何 聽 聞 --諦聽 諦聽 ! 善思 ! 念之 ! --水老鶴 故事: *若人生百歲 不見水老鶴 不如生一日 而能得見之. (錯誤 某弟子言) *若人生百歲 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正確 阿難言)

  32. 一尊者曰 : 彼者念諷偈 實非諸佛意 今遇歡喜尊 而可依了之 (*歡喜尊 ,指阿難尊者)

  33. 講 說 要 點 1.於自所,應起醫想。 2.於法,起藥想。 3.於聞法者,起病人想。 4.於如來所,起善士想。 5.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34. 如 何 講 說 • 具 足 正 知 見 • 自 不 講 錯 • 不 令 他 聽 錯 • 不 令 他 傳 達 錯

  35. 華嚴 之 願景 • 建構和諧世界 • 創造人間淨土

  36. 華嚴 之 : 使命 核心價值 • 開啟自性覺知 • 促進人際和諧 • 維護地球生態 • 架構正確的思維模式 行為模式

  37. 行 動 方 針 …尊 重 …包 容 …珍 惜 …感 恩

  38. 三 世 間 圓 滿 ..智正覺世間 (五蘊世間之轉化) ..眷屬世間 (有情世間之轉化) ..國土世間 (器世間之轉化)

  39. 普賢行者二十一行 -- 1 -壹,硬體道場:目前積極建設中 -貳,教學體系:確立三階段教學法 -參,確立新世代的僧團、僧制與僧倫 -肆,學理發展:自「法身論」以下已列 -伍,華嚴六科:禪、淨、律、密、 經教、華嚴學(生命學)。

  40. 普賢行者二十一行 -- 2 -陸,經典詮釋:已開語言模式、思惟模式、 行為模式 -柒,行法展開:聖解脫道及圓融道 -捌,新時代正法行 四大工程 :結界工程、 華藏工程、BQ廣場、華嚴大學 -玖,生命學:五大議題、五大誘因 -拾,資糧道:人格性健全、出離心、 • 追求真實生命 -拾壹,普賢乘宗旨:建構和諧世界最適人居世界

  41. 普賢行者二十一行 -- 3 -拾貳,生命改造工程:技術面與工程面 -拾參,修行開始線:技術面─禪行三要件;           工程面─淨識 -拾肆,心靈年齡成長的研究計劃─擬自人類 行為及修行功課上,觀察成長軌跡 -拾伍,擬針對「古典華嚴學」作總整理,並 擬全面推動「新古典華嚴思想」

  42. 普賢行者二十一行 -- 4 -拾陸,重建新時代宗教體系,積極與其他文 化體系及宗教體系合作 -拾柒,提出華嚴憲章 -拾捌,積極向全球各地弘法 -拾玖,重建僧團及籌建僧才教育制度 -貳拾,籌組三大語系之佛教研究系統 -貳拾壹,與學界展開全方位合作計劃

  43. 成 就 在 人 格 仰 止 唯 佛 陀 成 就 在 人 格 人 成 則 佛 成 是 則 名 真 實

  44. 華嚴經 vs. 人類古典文明 • 華嚴經 : 人類古文明的精華 • 古文明: 四大文明 或 五大文明

  45. 五 大 古 文 明 印度 巴比倫 中國 希臘 埃及

  46. 五大古文明 • 埃及 • 巴比倫 • 印度 • 中國 • 希臘

  47. 樓 蘭 古 國 遺 址

  48. 復原後的樓蘭美女

  49. 華嚴思想 vs 五大古文明 • 華嚴思想: 五大古文明的精華總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