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k likes | 2.39k Views
头颈部 主讲人 : 臧贵勇. 第一章 头部 The head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Area.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 一 ) 体表标志 1. 眉弓 2. 眶上切迹 3. 眶下孔 4. 颏孔 5. 翼点 6. 颧弓 7. 乳突 8. 枕外隆突. 翼点. 硬膜外出血. ( 二 ) 体表投影 1. 脑膜中动脉 2. 中央沟 3. 中央前后回 4. 外侧沟 5. 大脑下缘. 额 顶 枕 区. 范 围: 前 界 : 眶上缘 后 界 : 枕外隆突及上项线
E N D
第一章 头部The head第一节 概 述 • 一、境界与分区 Area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一)体表标志 1. 眉弓 2. 眶上切迹 3. 眶下孔 4. 颏孔 5. 翼点 6. 颧弓 7. 乳突 8. 枕外隆突
翼点 硬膜外出血
(二)体表投影 1.脑膜中动脉 2.中央沟 3.中央前后回 4.外侧沟 5.大脑下缘
额 顶 枕 区 范 围: 前 界: 眶上缘 后 界: 枕外隆突及上项线 两侧界: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1.额顶枕区层次及结构特点 层次:五层 (1)皮肤 (2)浅筋膜 (3)帽状腱膜 (4)腱膜下间隙 (5)颅骨外膜
结构特点: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皮脂腺,易发生疖肿。 ②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易出血,但愈合快。
(2)浅筋膜 有许多垂直的纤维隔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形成许多小隔,内有脂肪、血管神经。
(3)帽状腱膜 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变薄续颞深筋膜浅层。 以上3层紧密相连称头皮。
(4)腱膜下间隙 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区域,范围宽,前达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在颅骨表面疏松贴附,在骨缝处结合紧密。
3.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及其特点 • 血管神经行于浅筋膜内,以耳廓为界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 ①滑车上血管神经(动脉为眼A终支) ②眶上血管神经(动脉为眼A分支) ③颞浅血管与耳颞 神经
后组: ①耳后A与枕小N ②枕A与枕大N (为第2颈N后支)
颅顶部血管神经的特点: ①呈放射状分布 ②吻合丰富 ③血供丰富
颞 区 1.范围 颅顶两侧,位于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
2.颞区软组织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 (3)颞筋膜(浅、深层) (4)颞肌 (5)颅骨外膜。
(1)颞区皮肤 较薄且移动性大,手术切口易于缝合,愈合后瘢痕也不明显。
(2)颞区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少,上方连颅顶浅筋膜,下方续面部浅筋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耳前组: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 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
耳后组: 耳后动、静脉 枕小神经 主要分布于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较致密,上方附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附于颧弓上缘的外面,深层附于颧弓上缘的内面。
(4)颞肌temporal muscle 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肌纤维向下集中,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5)骨膜periosteum 较薄,与颞骨连接紧密,骨膜与颞肌之间为颞深间隙,内含大量脂肪组织,向下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连续。
(三)颅顶骨: 1、颅顶各骨均为扁骨 2、成人颅顶骨厚薄不一,最厚处1CM,最薄处0.2CM 3、颅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成人骨折线以受为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儿童凹陷性骨折。
4.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大,内板较薄,质地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板障为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内,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扎,常用骨蜡止血。4.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大,内板较薄,质地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板障为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内,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扎,常用骨蜡止血。
5.板障静脉可分为四组:额板障静脉、颞前板障静脉、颞后板障静脉、枕板障静脉5.板障静脉可分为四组:额板障静脉、颞前板障静脉、颞后板障静脉、枕板障静脉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二)颅中窝:呈蝶形,可区分为较小的中央部和两个较大而凹陷的外侧部 1、鞍区: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海绵窦
1)垂体与垂体窝: 位置: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 毗邻:前方:鞍结节, 前外侧:视神经管, 后方;鞍背, 两侧:海绵窦, 顶:硬脑膜形成的鞍隔。 底:骨壁与蝶窦相邻。 垂体借漏斗穿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1.蝶鞍区 (1)垂体与垂体窝 (hypophysis) 位置 毗邻
1.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隔的前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2.向下、向前、向后还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变深,骨质变薄,甚至骨质破坏。 3.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症状。 故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
垂体的血供 动脉: 为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发出的细小分支 门脉系统: 将下丘脑产生的垂体释放和抑制激素输送到垂体前叶,以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垂体的静脉注入海绵窦。
1.蝶鞍区 (1)垂体与垂体窝 (hypophysis) 位置 毗邻
(2)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位置 穿经结构 2.颅中窝的外侧部
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位置: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
内容:1.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2.内侧壁内有: (内)颈内动脉 (外)展神经
交通: 1.前端:与眼静脉、面静脉、翼丛和鼻腔静脉相交通 2.后端:与横窦或乙状窦、颈内静脉相交通,并可经基底静脉丛至椎内静脉丛、体壁静脉至腹膜后隙。 3.两侧:可经海绵间窦相交通。
2、颅中窝外侧部 (三)颅后窝 三、颅内、外静脉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