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1

第八章 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及典型状态空间实现 前面所讨论的基于状态空间描述,揭示系统状态能控 性、能观测性等内部结构特性,建立状态反馈、输出反馈

第八章 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及典型状态空间实现 前面所讨论的基于状态空间描述,揭示系统状态能控 性、能观测性等内部结构特性,建立状态反馈、输出反馈 控制器设计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线性多变量系统的分析与 综合问题。但是,状态空间法要求受控系统有精确的数学. 模型,设计出来的控制器结构比较复杂,方法的物理概念不及经典频域法直观清晰。故在70年代初期,正当状态空间 法蓬勃发展的时候,英国学派罗森布洛克(Rosenbrock)、 梅恩(Mayne)、麦克法兰(MacFarlange)、欧文斯 (Owens)等人研究表明,单变量系统的传递函数概念可以

kree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及典型状态空间实现 前面所讨论的基于状态空间描述,揭示系统状态能控 性、能观测性等内部结构特性,建立状态反馈、输出反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及典型状态空间实现 • 前面所讨论的基于状态空间描述,揭示系统状态能控 • 性、能观测性等内部结构特性,建立状态反馈、输出反馈 • 控制器设计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线性多变量系统的分析与 • 综合问题。但是,状态空间法要求受控系统有精确的数学

  2. 模型,设计出来的控制器结构比较复杂,方法的物理概念不及经典频域法直观清晰。故在70年代初期,正当状态空间模型,设计出来的控制器结构比较复杂,方法的物理概念不及经典频域法直观清晰。故在70年代初期,正当状态空间 • 法蓬勃发展的时候,英国学派罗森布洛克(Rosenbrock)、 • 梅恩(Mayne)、麦克法兰(MacFarlange)、欧文斯 • (Owens)等人研究表明,单变量系统的传递函数概念可以 • 自然地推广到多变量系统,提出了对系统矩阵分式、多项 • 式矩阵,进而归结到系统矩阵的新的描述方法,并力图将

  3. 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来分析系统的内部结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来分析系统的内部结 • 构特性,为线性多变量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 • 段为现代频域法的综合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成果是70年 • 代以来线性控制理论的新近展,在工业过程的应用中曾获 • 得卓著的成效。本章介绍多项式矩阵及有理分式矩阵等必 • 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研究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的性 • 质和方法,用矩阵及有理分式矩阵等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4.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的性质和方法,用矩阵分研究多变量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的性质和方法,用矩阵分 • 式描述来构造各种典型实现、最小实现的方法,以深刻揭 • 示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

  5. §8.1 多项式矩阵 • §8.2 有理分式矩阵 • §8.3 系统的矩阵分式描述 • §8.4矩阵分式描述的状态空间实现

  6. 8.1 多项式矩阵 定义8.1 矩阵的元素(;) 是变量的多项式,称为多项式矩阵。记为 (8.1) 的最高次数 称为 的次数,记为

  7. (8.2) • 可写成降幂形式的矩阵多项式 • (8.3) • 式中是常数矩阵。 • 多项式矩阵的秩及多项式向量的线性相关性 当 • 中只要有一个 阶子矩阵的行列式不恒为零,而所有 阶 • 子矩阵的行列式均恒为零时,称 为 的秩,记为

  8. (8.4) • 有 ;为 时,称 满秩。 • 当 阶方阵 的秩为 ,或 不恒等于零时, • 称 为非奇异的。注意到多项式矩阵 的行列式通常仍 • 是 的多项式,对于某些特殊的 值,会有 , • 但这时仍称 是非奇异的。例如有 、 为 • ,

  9. 不恒等于零,尽管 ,仍 • 称 为非奇异的。 ,故 是奇异的。 • 以多项式为元素的向量 ,当选择不 全为 • 零的多项式 ,能使 • (8.5) • 则称 是线性相关的;当且仅当 ,式

  10. (8.5)才成立,则称 是线性无关的。 • 下式几种提法是等价的 :, 阶矩阵的行列 • 式 恒等于零; 中有 行(列)线性无关。 • 当 不恒等于零时, 存在逆阵,记为 。 • (8.6) • 由于 是一多项式矩阵,故 的元素通常是 的有理 • 分式函数, 为有理分式矩阵。为计算 ,通常引入

  11. 辅助变量 ,即 • (8.7) • 式中,

  12. 为 的多项式; 为 阶多项式矩阵。 • 若能求得 、 ,则 • (8.8) • 适于计算机迭代计算的求逆公式为(推导略) • (8.9)

  13. 单模矩阵 多项式矩阵 ,当 ,其 • 仍为多项式矩阵时, 称 为单模矩阵。形如下列的初等变换矩阵 均为单模矩阵,它们均由单位矩阵导出。

  14. (8.10)

  15. 式中 为常数, 为多项式。 , , • 故均为单模矩阵;下列 、 也为单模矩阵: • , • 单模矩阵必非奇异,但反命题不成立。单模矩阵的乘 • 积仍是单模矩阵;单模矩阵的逆阵仍是单模矩阵;所有单模矩阵均为有限个初等变换矩阵的乘积。

  16. 当多项式矩阵 左乘以上初等变换阵时,表示对 • 施行行变换,例如 • ,则 的第 行乘以 ; • ,则 的第 行 • 乘以 ; • ,则 的第 行 。 • 与此类似,当多项式矩阵右乘以上初等变换阵时,表示

  17. 对 施行列变换。 • 设 多项式矩阵 ,若存在 单模矩阵 • 对 施行有限次行变换及存在 单模矩阵 对 • 施行有限次列变换,结果得到 ,则满足 • (8.11) • 并称 、 等价。由于单模变换时非奇异线性变换,故 • 多项式矩阵的行列式和秩不变。

  18. Smith标准型 任意秩为 的多项式矩阵 经过行、 • 列运算均等价于下列司密斯(Smith)标准型 • (8.12)

  19. 式中 ; 为不恒为零的首一 • 多项式,且 可整除 ,即存在 。 • 称为 的不变因子, 称为 的 • 不 变多项式。令 的所有 阶子式的最大公因子为 阶行 • 列式因子,记为 , 。由于单模变换不改变 行列 • 式,故有 • (8.13)

  20. 于是 • 且规定 。由于 的唯一性,确定了 的唯一 • 性, 故 是唯一的,但变换顺序可不同,即单模矩阵对 • 不唯一。求 的Smith标准型的基本步骤如 • 下: • (1)将 中不恒为零的元素中次数最低者,通过行、

  21. 列交换化为元素; • (2)除元素以外,将第一行及第一列诸元通过初等变 • 换化为零;(用综合除法计算 ,于是 • 由 )加至第 列,将使 • 交换使用1、2操作可是第一行化为零。对第一列进行上述类同操作。);

  22. (3)对右下角的 子矩阵重复1、2操作; • (4)将诸对角元化为首一多项式。当不满足整除性 • 时,可进行行(列)交换以满足之。 • 例8.1 求下列多项式矩阵的Smith标准型。 • 解 以 表示第 列,以 表示第 行。

  23. 多项式矩阵的最大公因子 设多项式矩阵 为 • 矩阵,若存在 ,则称 阶方阵 为 • 的左因子,或 阶方阵 为 的右因子。 • 设两个行数相同的多项式矩阵 与 有相同的左 • 因子 ,即 , ,或 • 为 的左因子,即

  24. ,则称 是它们的左公 • 因子。与此类似,设两个列数相同的多项式矩阵 与 • 有相同的右因子 ,即 , • ,或 为 的右因子, • 即 ,则称 是它们的 右公因子。

  25. 设 是 的一个右公因子,且 其它任 • 何一个 右公因子 均为 的右因子,即 • 则称 是 的一个最大右公因子,记为 • (8.14) • 最大右公因子构造定理 设 、 分别为 、 • 矩阵, 对 作行初等变换 (即左乘

  26. 单模矩阵 ),使其变换后矩阵的最后 行恒 • 为零,即 • 则式中 即为 、 的一个最大右公因子。 • 证明 设

  27. • 展开有 , (8.16)

  28. 由式(8.16)显见 是 、 的一个右公因子。且 • 由式(8.15)有 ,若 、 • 有任一另外的右公因子 ,即 • , • 则 (8.17) • 由式(8.17)显见 是 的任一右因子,故 必定 • 是一个最大右公因子。 强调指出的是,求 、 的最

  29. 大右公因子时只作行初等运算。设依次行变换矩阵为 大右公因子时只作行初等运算。设依次行变换矩阵为 • 则总的行变换阵为 。 • 与上述类似,对 只作列初等变换,即右 • 乘一个单模矩阵,使其变换后的矩阵形如 ,式中 • 为 阶方阵,即为 、 的一个最大左公因子。 • 最大公因子具有非唯一性。当 为以最大右公因子 • 时,则 也是一最大右公因子,这里的 为单模矩

  30. 阵。这是由于当 • 则以单模矩阵 • 左乘方程两端,可得

  31. 式中 仍为单模矩阵,由构造定理可断定 也是 • 、 的一个最大右公因子,还有 • (8.18) • 式(8.18)表明最大公因子与联合矩阵具有相同的秩。

  32. 多项式矩阵的互质性 对于 ,其最 • 大左公因子 为单模矩阵时,则称 、 左互质。 • 对于 ,其最大右公因子 为单模 矩阵 • 时,则称 、 右互质。互质的两多项式矩阵不可约 • 分。 • 关于多项式矩阵的互质性右下列结论。 • 简单贝佐特恒等式 、 右互质或不可约的充

  33. 要条件是:存在多项式矩阵 、 使 • (8.19) • 式(8.19)称为简单贝佐特恒等式。 • 证明 先证必要性,即 、 右互质时,式( • 8.19)成立。由式(8.15) 、 的任一最大右公因 • 子 可表为 • (8.20)

  34. 由于 、 右互质,由定义知 必为单模矩阵,其 • 逆阵 为多项式矩阵,将式(8.20)两端左乘 , • 则 • 令式中 , ,则 、 • 均为多项式矩阵,于是仅当 、 右互质时,式 • (8.19)才得以成立。必要性得证。

  35. 再证充分性,即式(8.19)成立时,欲证 、 右互 • 质。若式(8.19)成立,设 是 、 的任一最大 • 右公因子,即 • 则 • (8.21) • 由于已设 、 为多项式矩阵且 、 也是多项

  36. 式矩阵,故 必是多项式矩阵,可见 是单模矩 • 阵,也即 、 为右互质。充分性得证。以上性质 • 主要用于理论推导,常用的判断多项式矩阵右互质的方法是: • (1)对 只作行变换求其最大右公因 • 子 ,若 ,则右互质; • (2)对 作行、列变换求其Smith标 • 准型,若为 ,则右互质。这是由于

  37. 右互质时 为单模矩阵, 也为单模矩阵,故 • (8.22)

  38. (3)观察 的列,若对所有 有下列满秩,则右互 • 质。 • 关于右互质的判断可作出对偶的论述(略)。 • 例8.2 已知多项式矩阵 、 、 ,试确定 、 左互 • 质吗? 、 右互质吗? • , ,

  39. 解 对 只作初等列变换有

  40. 由于 , 不是单模矩阵,故 、 不是左互质 • 的。 • 对 只作行初等变换有

  41. 故 、 右互质。 • 多项式矩阵的列(行)次表示式 元素为多项式的列 • (行)向量,诸元中 的最高幂次称为列(行)次。对于 • 多项式矩阵 ,其第 行列次记为 • (8.23a) • 其第 行次记为 • (8.23b)

  42. 由第 列(行) 最高幂次项的系数构 • 成的常数矩阵,称为列(行)次项系数矩阵,记为 • 。 • 例8.3多项式矩阵 为 • 列次分别为 , , ;行次分别为 ,

  43. 列(行)次项系数矩阵分别为 • , • 利用列(行)次项系数矩阵可将任一多项式分解为下 • 列两矩阵之和 • (8.24a) • (8.24b)

  44. 式中 • (8.25a) • (8.25b) • 或 均为仅由诸列或行中最高幂次项构成 • 的多项式矩阵, 、 则为其剩余项构成的多项式矩 • 阵,显然, ( )的列(行)次严格低于 的对

  45. 例8.4 按列(行)次项系数矩阵的分解为

  46. 当 为方阵时,有 • (8.26a) • (8.26b) • 列(行)既约 设 阶非奇异多项式矩阵 ,当 • 时,称 是列既约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