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第五章 软组织损伤 1 、损伤 trauma 由各种不同的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第五章 软组织损伤 1 、损伤 trauma 由各种不同的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2 、分类 ※ 按损伤组织和器官的性质分类 ( 1 )软部组织损伤 机体软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据皮肤及粘膜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可分为 开放性损伤 非放性损伤. ( 2 )硬部组织损伤 为机体硬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如:关节、骨损伤、关节脱位及骨折 等。. ※    按损伤的病因分类 ( 1 )机械性损伤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软组织损伤 1 、损伤 trauma 由各种不同的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软组织损伤 1、损伤 trauma 由各种不同的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2. 2、分类 ※按损伤组织和器官的性质分类 (1)软部组织损伤 机体软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据皮肤及粘膜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可分为 开放性损伤 非放性损伤

  3. (2)硬部组织损伤 为机体硬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如:关节、骨损伤、关节脱位及骨折 等。

  4. ※    按损伤的病因分类 (1)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刺激作用所引起的损伤。 包括 开放性损伤& 非开放性损伤 (2)物理性损伤 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损伤。 如:烧伤、冻伤、电击及放射性损伤等。

  5. (3)化学性损伤 由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 (4)生物学的损伤 由生物学因素引起的损伤。 如:各种细菌 和 毒素所引起的损伤

  6. 第一节 开放性损伤 —创伤 wound 一、创伤的概念 1、定义 创伤是由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组织或器官,使受伤部皮肤或粘膜出现伤口及深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7. 2、创伤的组成 创围 创缘 创壁 创腔 创底

  8. (1)创缘皮肤或粘膜及其下的疏松结缔组织。(1)创缘皮肤或粘膜及其下的疏松结缔组织。 (2)创口创缘之间的间隙。 (3)创壁由受伤的肌肉、筋膜及位于其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4)创底是创伤的最深部位,根据创伤的深浅和局部解剖特点,创底可由各种组织构成。 (5)创腔创壁之间的间隙,管状创腔称为创道。 (6)创围围绕创口周围的皮肤或粘膜。

  9. 二、创伤的症状 1、出血 不同的受伤部位、组织、血管的损伤程度不同,出血量多少不同。 又可分为: 原发性出血 继发性出血 内出血 外出血 动脉性出血 静脉性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10. 2、创口裂开 是因受伤组织分离和收缩引起。 创口裂开程度决定于受伤的部位、创口的方向、长度和深度,以及组织的弹性。

  11. 3、疼痛及机能障碍 (1)疼痛是因感觉神经受损伤或炎性刺激而引起的。 其程度决定于受伤部位、组织损伤的性状和个体特性。富于感觉神经分布的部位(蹄冠、外生殖器、肛门、骨膜等)发生创伤时,疼痛显著。

  12. (2)由于疼痛和破坏受伤部的解剖组织学结构,常出现肢体的机能障碍。(2)由于疼痛和破坏受伤部的解剖组织学结构,常出现肢体的机能障碍。

  13. 三、创伤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1、按致伤物的性状分: (1)刺伤 (2)切创 (3)砍创 (4)挫创 (5)裂创 (6)压创 (7)搔创 (8)缚创 (9)咬创 (10)毒创 (11)复合创 (12)火器创

  14. 2、按伤后经过的时间分 (1)新鲜创 伤后时间较短,创内尚有血液流出或存有血凝块,且创内各部组织的轮廓都能识别;有的虽被严重污染,但未出现创伤感觉。

  15. (2)陈旧创 伤后经过时间较长,创内各组织的轮廓不易识别,出现明显的创伤感觉症状,有的排出脓汁,有的出现肉芽组织。

  16. 3、按创伤有无感染分 (1)无菌创 在无菌条件下所做的手术创。

  17. (2)污染创 创伤被细菌和异物所污染,但进入创内的细菌仅与损伤组织发生机械性接触并未侵入组织深部发育繁殖,未呈现致病作用。 A 污染较轻的创伤, 经过适当的外科处理后可能取第一期愈合。 B 污染严重的创伤, 未及时而彻底进行外科处理时,常转为感染创。

  18. (3)感染创 进入创内的致病菌大量发育繁殖,对机体呈现致病作用,使伤部组织出现明显的创伤感染症状,甚至于引起机体的全身性反应。

  19. 四、创伤的愈合 1、创伤愈合的种类 第一期愈合、 第二期愈合、 痂皮下愈合

  20. (1)第一期愈合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愈合形式。 A:创伤取第一期愈合的条件: ¤创缘、创壁整齐,创口吻合,无组织间隙, ¤炎症反应轻微。 ¤ 创内无异物、坏死灶及血肿,组织保有生活能力,失活组织少,无感染。

  21. 创缘整齐,组织破坏少

  22. 经缝合后创缘对合整齐,无组织间隙

  23. 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从创缘长入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从创缘长入

  24. 愈合后有少量疤痕形成

  25. B:第一期愈合需6~7天,故无菌手术创可在术后7天左右拆线,经2~3周后 完全愈合。

  26. C:无菌手术创绝大多数可达第一期愈合; 新鲜污染创如能及时作清创术处理也可以达第一期愈合。

  27. (2)第二期愈合 临床上多数创伤病例取此期愈合。 A:伤口大,组织有缺损,创缘和创壁不整。 B:伤口内有血液凝块、细菌感染,异物 和坏死组织。

  28. C:由于炎性产物、代谢障碍,致使丧失第一期愈合能力。C:由于炎性产物、代谢障碍,致使丧失第一期愈合能力。 D:第二期愈合的特征: 伤口增生多量的肉芽组织充填创腔;然后形成疤痕组织被覆上皮组织而治愈。

  29. E:第二期愈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 炎性净化阶段: 是通过炎性反应达到创伤的自家净化。 创伤部发炎、肿胀、增温、疼痛,创伤内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汁,从伤口流出。

  30. ¤ 组织修复阶段: 肉芽组织的新生,是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构成。 约在伤后5-6天,肉芽开始生成。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开始产生胶原纤维,胶体变长、胞核变小变长。 到2周左右胶原纤维形成得最旺盛,以后逐渐慢下来。 到3周以后胶原纤维增生很少,肉芽组织逐渐成熟为纤维疤痕。灰白色,硬韧。

  31. (3)痂皮下愈合 ¤表皮损伤,伤面浅在并有少量出血,以后血液或渗出的浆液逐渐干燥而结痂,覆盖在伤的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痂皮下损伤的边缘再生表皮而治愈。 ¤若感染细菌时,于痂皮下化脓取第二期愈合。

  32. 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主要包括外界条件方面的、人为的和机体方面的; ¤在进行创伤治疗时,应尽力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创造有利于创伤愈合的良好条件。

  33. (1)创伤感染 ¤可使伤部组织遭受破坏,延长愈合时间; ¤机体吸收了细菌毒素和有害炎性产物,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创伤的愈合过程。

  34. (2)创内存有异物或坏死组织 当创伤深部存留异物或坏死组织时,炎性净化过程不能结束,化脓不会停止,创伤就不能愈合,甚至形成脓性窦道。

  35. (3)受伤部血液循环不良 以炎症为基础的创伤愈合过程,如受伤部血液循环不良,既影响炎性净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又影响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延长创伤愈合时间。

  36. (4)受伤部不安静 受伤部经常活动时,可引起继发损伤,并破坏新生肉芽组织健康生长,从而影响创伤愈合。

  37. (5)处理创伤不合理 ¤ 止血不彻底 ¤ 清创过晚或不彻底,引流不畅。 ¤ 不合理地缝合与包扎,频繁检查创伤和不必要地换绷带,及不遵守无菌规则,不合理地使用药剂等。

  38. (6)机体缺乏维生素 lVA缺乏时: 上皮细胞的再生作用迟缓,皮肤干燥,粗糙。

  39. LVK缺乏时: 由于凝血酶原的浓度降低,血液凝固缓慢,影响创伤愈合时间。

  40. lVB缺乏时: 影响神经纤维的再生。 lVC缺乏时: 由于细胞间质和胶原纤维的形成障碍,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致使肉芽组织水肿、易出血。

  41. 五、创伤的检查方法 创伤的检查是为了解创伤的性质、决定治疗措施和观察愈合情况。 1、一般检查 问诊 一般常规检查 受伤部位和救治情况,以及四肢的机能障碍。

  42. 2、创伤外部检查 按由外向内的顺序,仔细对受伤部位进行检查。

  43. (1)视诊 创伤的部位、大小、形状、方向、性质,创口裂开的程度,有无出血、创围组织状态和被毛情况,有无创伤感染现象。

  44. (2)观察 创缘及创壁是否整齐、平滑,有无肿胀及血液浸润情况,有无挫灭组织及异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