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地理教育科研 方法指导

地理教育科研 方法指导. 一、地理教育科研概述 二、地理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三、地理教育科研的选题 四、地理教育科研方案的设计 五、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六、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结题 七、地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地理教育科研概述 专业研究人员和地理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依据,用科学态度与方法,来研究地理教育工作,以探索、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教育理论,提高地理教育实效的教育研究活动。

luz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理教育科研 方法指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理教育科研 方法指导

  2. 一、地理教育科研概述 二、地理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三、地理教育科研的选题 四、地理教育科研方案的设计 五、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六、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结题 七、地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

  3. 一、地理教育科研概述 专业研究人员和地理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依据,用科学态度与方法,来研究地理教育工作,以探索、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教育理论,提高地理教育实效的教育研究活动。 课题内容地理教育过程和实践,以实践为导向,以实践为检验; 其目标是“升华”理论,“挖掘”规律; 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创新成分; 有自身的理论指导体系和方法体系。

  4. 中小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就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的某些理论或实际问题,作出回答的系统认识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就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的某些理论或实际问题,作出回答的系统认识过程。 与教育工作的区别: 1、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假设 2、教育研究关注科学规律 3、实施的基本方法不同(取样、对照、统计) 4、信息收集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前测、后测) 5、数据处理的要求不同(教育测量学) 6、成果形式不同(报告、论文、专著等)

  5. 二、地理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1、解决地理教育 问题,深化地理教育改革 2、提高地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3、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将个别经验上升为一般经验并升华为一般规律 4、有利于建设和发展地理教育理论体系

  6.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半年试用、一年合格、 两年熟练、三年出色 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工作3——5年; 基本情况熟悉,易满足 工作8——10年; 成家立业、精力分散, 出现负性增长 工作20——30年: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分水 岭;

  7.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 1、课题研究“散”、“浅”、“少”、“小”、“缺”问题突出 2、教育科研的三个层次都有较大的发展 A、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教材、方法论、评价体系) B、教育教学的应用研究(教学设计、教案、试题编写) C、教育教学的技术研究

  8. 地理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 调查了解; 确定课题; 作出假设或假说; 拟定研究方案(名称,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主客观条件,步骤和时间安排,成果形式、鉴定成果的方式,人员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等) 论证、确定研究方案; 实施; 归纳初步结论,撰写成果报告 报请验收(发表)

  9. 三、教育科研的选题 课题确立的途径: A、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齐声回答与个别回答的效果比较; 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相对位置辨认上的心理障碍; B、通过研究教学过程 例:不正确利用教学媒体的影响; 边讲边绘方法的实验研究 C、通过研究学科知识体系 当某学科体系有变化时

  10. D、将学科教育置身于整个教育之中 例:学生学习地理与学习语文的关系; 地理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德育教育的共性分析; 父母职业、教养与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及成绩的关系 E、从已有文献、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 前人尚未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1. 1、自选课题 A、来源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B、来源于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 C、来源于对已有结论、理论或命题的怀疑 D、来源于学术争论中所提出的问题 C、来源于理论的推导 2、纵向来源课题(各级课题指南) 3、横向来源课题(委托课题)

  12. 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课题(基础性研究课题):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 例:地理教育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 地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对中学地理教育中正面引导原则的分析。

  13. 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 应用性课题: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目的,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 例:学生地理学习评价方法改革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师工作的合理评价问题; 初一地理电子教材的编写。

  14. 教育科研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原则:选择的研究问题要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面向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理论价值:对原有理论修改、补充、发展 应用价值:反映教育教学实践 时效价值:不要太超前或滞后于时代

  15. 科学性原则:选题要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有充分事实,不违背科学原理。科学性原则:选题要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有充分事实,不违背科学原理。 创新性原则: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 可行性原则:客观条件(必要的资料有否、所需经费、领导态度、研究对象分布、协作人员情况、设备、时间、理论准备等);主观条件(研究者的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特点、理论水平、经验、兴趣、本职工作性质环境等) 学科性原则(学科性课题)

  16. 教育科研选题的要求 从“小”做起,由小及大; 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 注意时效性; 要把课题陈述为问题; 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17. 例:地理学习中兴趣的培养 地理学习兴趣的年龄、性别差异; 现代教育手段与地理教学兴趣的关系;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兴趣; 影响地理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18. 四、教育科研方案的设计 1、研究人员的组成 本专业人员; 不同专业人员; 其他人员

  19. 2、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工作基础 研究基础:研究的假设是否完备,可以所研究的合理内容范畴和作为研究基础的已涉及的内容范畴吻合度如何,哪些内容是原来没有涉及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必须进行研究,已有的文献、事实、数据哪些在研究中可作为依据等。 工作基础:课题组成员已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

  20. 3、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案的确立 历史研究法:以现实的起点去认识、思考历史的教育事实 步骤:A、收集历史资料(包括与本课题相关的),确认可能性 B、鉴别资料的真伪 C按研究目标归纳整理,达成框架,进行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21. 调查研究法:研究领域是现实的教育事实,并以现实的教育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对客观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科学的工作建议调查研究法:研究领域是现实的教育事实,并以现实的教育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对客观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科学的工作建议 步骤:A、根据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调查类型(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 B、设计调查提纲,设计内容完善、操作性强的具体小项目 C、在技术、事务、人员组织的准备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试探性调查,以修改完善调查提纲 D、制定调查表格、观察或访谈提纲、问卷和测试题目 E、实施调查,取得客观的调查事实 F、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对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建议

  22. 实验研究法:研究人为控制条件对教育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研究法:研究人为控制条件对教育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形成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选择实验类型) 实施阶段(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记录实验事实) 总结阶段(形成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23. 教育比较法:研究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以揭示该类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教育比较法:研究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以揭示该类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 理论研究法:在以有的现实材料基础上,以理论思维的方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24. 4、研究方案的设计

  25. 四、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文献法 统计法

  26. 观察法 托马斯对6岁儿童倒蛋行为的观察 研究者按一定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作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进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对假设作出严密合理的科学解释

  27.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1、制定观察计划(目的、内容、重点、步骤时间次数、人员分工、用具) 要求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具体、便于操作 2、实施观察 要求:A、按计划观察 B、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C、让被观察者保持常态 3、整理观察记录 要求:及时整理、典型分析、特殊处理

  28. 观察的方法 局外观察法(对被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影响,使其处于自然状态) 局内观察法(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活动中进行观察) 实验观察法(在有观察设施的试验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另外,还有微观、宏观观察法等

  29. 实验法 注意对教育实验的控制: 1、要对实验对象进行控制 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意志、智能发展水平学业成绩等要与控制组的学生相配套。 随机取样法(抽签法和排列法,简单省力) 测验编组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水平在实验前接近均等) 2、要对实验教师进行控制(选取中等水平的教师最好,实验时教师应稳定) 3、对教材和资料进行控制 4、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进行控制

  30. 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单组实验法(前测和后测) 例:导读法比讲授法更利于中学生地理水平的提高 等组实验法(随机选样、测量选择、逐个分配) 轮组实验法(把各实验因子轮换施行于各组,根据每个实验因子所发生变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的结果)

  31. 调查法 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 1、准备工作:确定调查课题(有目的、价值、量力而行);选取调查对象;制订调查计划 2、实施调查,收集资料(全面系统典型客观真实) 书面资料(书籍、教案、学生作业、学校工作计划总结、档案、相关文章等);调查对象的口述资料;调查者观察到的事实资料

  32. 3、整理资料(文字整理、统计整理、图表整理、定性和定量研究整理)3、整理资料(文字整理、统计整理、图表整理、定性和定量研究整理) 4、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调查事实、探寻特点及原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调查报告组成: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调查 方法和实施情况; 调查结果与分析(成因、结论、建议等)

  33. 教育调查的一般方法 访谈调查法: 访问、座谈会 问卷调查法: 编制问卷应言简意赅、一题一议、由易到难、分量适度、层次分明; 要注意问卷对想的代表性和实效性; 最好以课题组的名义发出问卷; 可采用现场发卷和邮寄发卷; 注意问卷材料的回收; 要剔除无效问卷

  34. 文献法 通过对教育文献的搜集、查阅、鉴别、整理和分析,形成科学结论与凭借的方法 三个环节: 文献的搜集; 文献的鉴别; 文献的整合

  35. 文献的搜集 文献包括教育文献(以记载反映教育活动、人物、时间和理论为内容)和相关领域文献(与课题相关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文字型、图像型、音像型三大类型 重视第一手文献(由亲自经历时间的人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的搜寻和积累,正确搜寻和积累第二手文献及有背景性和旁证性的文献 寻找文献应由宽及狭、由近及远、由易及难

  36. 文献的鉴别 鉴别文献的真伪及质量高低方法: 外审——是否伪文献(全伪、部分伪、书名伪、 作者伪、版本伪、部分章节伪) 内审——文字性文献互证;用实物来证文字性文 献,把文献描述地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 背景对照,看其是否与当时的政治、文化 背 景相符

  37. 文献的分析和整合 事实材料 —— 理性认识 —— 检验 现象具体—— 抽象规定—— 思维具体 现象——本质 感性——理性

  38. 统计法 对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统计资料的收集(准确、即使、全面) 统计资料的整理(资料检查、资料的统计分类、绘制图表) 统计资料的分析和推断 描述统计——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 推理统计——由部分推断总体、由已知推断未知

  39. 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结题 填写申报书 申报机构: 县级——县教研室 市级——市教研所 省级——省教研室(课题办) 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办) 国家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 师范司、社政司 江西省级课题申报时间:每年3月10日~20日,9月20日~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40.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 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探究性复习模式在高中政史地综合复 习中的运用 学 科 分 类:文综 课题 负 责人:胡根菊 负责人所在单位:江西省浮梁县一中 填 表 日 期:2003.3 联 系 电 话:0798—2627870 0798—2861689

  41.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 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分科复习为主。探究性复习以学生主动思维为线,以综合分析为载体,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是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 “高中文综探究复习法”研究始于2001年,此前,我们曾大面积的开展“政治探究复习法”课题研究,将教育目标、教学目的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分类比较,特别是就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实验的开设及教具制作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1.具有一支较好的教学研究队伍。 多年来,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和组织下,通过各科实践活动业已形成一支很好的教学研究队伍。其中包括各县市的教研员队伍,并能外外地有经验的特级教师互相交流与装备有效合作。

  42. 2.初步形成特色 文综教学的特点是以政史地各学科知识为基础,景德镇市的政、史、地教学研究始终抓住“高效”即不影响文科生主攻数学的总体策略为重点,组织教研活动,积累了丰富资料和经验。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人员近期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科研成果及工作基础 1.2001年邹炳兴的“互助文综复习法”获江西省一等奖。 2.秋叶多次被应邀到江苏、九江、安徽等地进行“文综及地理复习新捷径”演说,即被聘江西省新思维杂志社聘为主编。 3.邱四伟2001年被景市聘为市学科带头人,并兼职高中政治教研员。 4.邹秋平,欧阳友爱获2002年江西省省级电教互助、演示一等奖。 5.占玉能、胡根菊获市2002年度景市论文比赛一等奖。 6.钱明富、胡根菊获省论文市一等、说课。 7.胡根菊被推荐到北京、海淀区参加高中文综研究会,并在全市政治研讨会上作主要发言。 8.胡根菊被市教研所聘为学科牵头人。 9.蔡卫国是景德镇市历史学科带头人,牵头人。

  43. 三 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的论证,本题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1.探究性复习模式在高中文科班综合复习中的运用 2.探究性复习模式的设计(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3探究性复习模式.的作用 探究性复习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文综合效复习法的研究,有利学生轻松地掌握政、史、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使学生顺利通过高考、又能使高校招收到品德高尚,具有正确洞察古今中外社会变化及其规律的人才,有利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44. 条件分析 课题组成员都曾承担并完成省级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并在自己的各科教学获得过惊人的成绩,又有教学实践基础。 主要方法主要方法 综合法:以地理、历史知识为载体由政治的经、哲、政知识加以分析。 讨论法:三科老师讨论教学对策,优化设计教案。 实验法:对设计出的每个教案在不同班级加以实践,测试教学效果,不断加以完善,直至最高效。

  45. 1.实验法 (1)等级实验法:对2003届浮梁一中两个文科平行班采用等组实验,文(1)班采用传统程序复习方法,文(2)班采用探究性复习法。 (2)轮组实验法,对2004届浮梁一中两个文科平行班,采用轮组实验,甲班先使用传统程度教学方法,乙班先使用探究性复习法,甲、乙班效果作出比较后,互换教学方法,再对甲、乙效果作出比较。 2.调查法:根据目的、对象、范围等指导学生进行现状调查,区别调查和发展调查。

  46. 步骤与时间安排 5.2003.8月之前,对历史、地理教材按重点线索重新要组合、整理知识。 2.2003.2—2003.9月之前:项目负责人拟出对历、地主线的经、哲、政的分析。 3.2004.2统项目各负责人,设计与主线各环节的练习进行设计。 4.3月上交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1.实验班级及比较班级存在一定的起点差异,非实验因子的控制有一定难度,操作较为复杂,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不平衡,主要是采用轮组实验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