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337 Views
第 8 讲 : 三、四等水准测量. 内容提要 : §2.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m). 红、黑面 读 数 差 (m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等 级. 三 等 ≤ 75 ≤2.0 ≤ 5.0 ≤2.0 ≤3.0. 四 等 ≤ 100 ≤3.0 ≤10.0 ≤3.0 ≤5.0. §2.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后视尺. 前视尺.
E N D
第8讲:三、四等水准测量 内容提要: §2.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m) 红、黑面 读 数 差 (m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等 级 三 等≤75 ≤2.0 ≤ 5.0 ≤2.0 ≤3.0 四 等≤100 ≤3.0 ≤10.0 ≤3.0 ≤5.0 §2.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后视尺 前视尺 二、施测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 (1)顺序:“后后前前(黑红黑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下、上、中丝读数(倒像尺子),红面仅读中丝。 后视(黑面)下丝读数,上丝读数,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下丝读数,上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中丝读数 上 中 黑面 下 上 黑面中 下 红面 中 红面 中
2. 计算与记录 (1)视距=100×(上丝-下丝) (2)前后视距差d=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3)视距差累积值∑d=前站的视距差累积值∑d+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中丝+K-红面中丝。(K= 4787mm或4687mm)
(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面高差之差=h黑-(h红±0.100m) (8)高差中数= [h黑+(h红±0.100m)]/2
3.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表式 下丝 下丝 后尺 前尺 水准尺读数 ( m) 测站编号 方向及尺号 平均高差 (m) 上丝 上丝 备注 点号 K+黑-红 后视距 前视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m) Σd(m) 后 (1) (5) (3) (4) (13) 前 (7) (8) (2) (6) (14) K为尺常数: K1=4.687K2=4.687 后-前 (9) (10) (15) (16) (17) (18) (11) (12) 1.974 后5 +3 2.142 6.520 1.836 BM.1-TP.1 6.796 2.007 1.875 1.702 -2 前6 1 26.7 27.2 +5 -0.174 -0.276 -0.171 后-前 +0.5 +0.5
三、每页计算和检核 1.高差部分 测站数为偶数时: ∑[(3)+(4)]- ∑[(7)+(8)]= ∑[(15)+(16)]=2 ∑(18) 测站数为奇数时 ∑[(3)+(4)]- ∑[(7)+(8)]= ∑[(15)+(16)]=2 ∑(18)±0.1
2.视距部分 后视距总和与前视距总和之差应等于末站视距累积差。即: ∑(9)- ∑(10)=末站(12) 校核无误后,算出总视距: 水准测量的总视距为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