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二章 小麦病害

第二章 小麦病害. * 麦类作物的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正式记载的小麦病害约 200 种,大麦病害 70 多种。我国发生较重的麦作病害有 20 余种,其中 三种锈病、 白粉病、纹枯病 和 赤霉病 危害严重。. 一、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 条锈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引起寄主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掠夺植株的营养和水分,病菌产生的孢子堆突破表皮,致植株蒸腾量大增,造成受害植株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流行年份可减产 20 %~ 30 %,最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 1. 症 状

mol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小麦病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小麦病害 * 麦类作物的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正式记载的小麦病害约200种,大麦病害70多种。我国发生较重的麦作病害有20余种,其中三种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危害严重。

  2. 一、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条锈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引起寄主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掠夺植株的营养和水分,病菌产生的孢子堆突破表皮,致植株蒸腾量大增,造成受害植株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最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

  3. 1.症 状 * 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危害叶鞘、茎和穗。病叶初形成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椭圆形,鲜黄色,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表皮轻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小麦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背面显著)上出现短线条状、较扁平、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常数个愈合,表皮不破裂。小麦幼苗叶片上,以病菌侵入点为中心,菌丝体向四周扩展,形成同心圆状排列的夏孢子堆。 * 条锈病与叶锈病、秆锈病的三种锈病的症状,可概括为“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

  4. 小麦条锈病不同部位症状

  5. 小麦三种锈病症状比较

  6. 叶锈秆锈条锈叶锈秆锈条锈 三种锈病苗期叶部症状比较三种锈病成株叶部症状比较

  7. 2.病原物 * 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黄色,表面有微刺,发芽孔排列不规则。冬孢子梭形或棒形,双细胞,横隔处有缢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

  8. 条锈夏孢子(3000X)条锈冬孢子堆及冬孢子2390X条锈夏孢子(3000X)条锈冬孢子堆及冬孢子2390X

  9. 1. 夏孢子堆 2. 冬孢子堆

  10. (1)生理 *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发育与侵入所要求的温度均较低。菌丝的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0~15℃,萌发最适温度为10~12℃,最低0℃,最高32℃:病菌对高温的抵抗能力很弱,夏孢子在36℃下经2d即失去活力,且在高温下,空气湿度越大,死亡也越快。此外,高温下形成的夏孢子发芽率低,在25℃以上时形成的夏孢子,在蒸馏水中需经6~8h后才开始萌发,且萌发率不超过30%,而在20℃以下时形成的夏孢子,4h后即可萌发,且萌发率可高达82%。

  11. (2)生理分化 * 全世界已鉴定并命名了近100个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我国经过多年研究,选定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鉴别品种,包括 Trigo、Ewreka、Fulhenb、保春128、南大2419、阿勃、早洋、阿夫、丹麦1号、尤皮Ⅱ号、丰13号、洛夫林13、抗引655、水源11、中四、洛夫林10、牛朱特等17个品种,并已鉴定出30多个生理小种,其中,条中30号和条中31号为新近发现的生理小种。

  12. (3)寄主范围 *条锈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麦上,有些小种还可侵染大麦和黑麦的某些品种。此外,已发现有节节麦等14个属(山羊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碱草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等)多达74种的杂草寄主。另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条锈病菌的转主寄主。

  13. 3.病害循环 * 条锈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但夏孢子又不能脱离寄主而长期休眠,因此,病菌在病害循环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其寄主。 周年循环 条锈病的周年循环包括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和春季流行等四个环节。 (1)越夏: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条锈菌喜凉不耐热,其越夏的温度界限为20~22℃。在有感病麦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热月(7~8月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条锈病菌就能顺利越夏;20~22℃的地区,越夏困难,超过23℃的地区,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病菌不能越夏。

  14. 小麦条锈菌越冬、越夏示意图

  15. (2)秋苗感染: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导致秋苗感染。(2)秋苗感染: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导致秋苗感染。 (3)越冬:旬平均气温低至2℃时,侵入后的菌丝体仍可缓慢扩展,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麦叶组织内休止越冬。在大部分冬麦区,虽然冬季严寒使入侵的条锈病菌停止扩展,但只要受侵组织不被冻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病菌越冬的病叶均为冬前最后生出的叶片,由于这些叶片生理年龄小,越冬后通常仅叶尖被冻死而其基部组织仍能恢复生长,一直可存活至春季返青以后。

  16. (4)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平均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遇春雨或结露时,侵染该叶片组织;新叶发病后又逐代扩大侵染,引起春季流行。(4)春季流行: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平均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遇春雨或结露时,侵染该叶片组织;新叶发病后又逐代扩大侵染,引起春季流行。 病菌的侵染过程夏孢子萌发,从气孔侵入,在寄主组织中不断扩展蔓延,当原侵入点(即菌落中心)产生另一批数个孢子堆后,菌落外缘的菌丝仍能继续向四周伸长蔓延,并陆续形成新的孢子堆。因此,在幼苗叶片上,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而在成株期叶片中,由于受到维管束组织的阻碍,菌落只能在叶脉间向两端扩展,故孢子堆排列成虚线条状。

  17. 1.侵入栓开始侵入寄主细胞壁(300800)侵入栓已穿过寄主细胞壁(32980)1.侵入栓开始侵入寄主细胞壁(300800)侵入栓已穿过寄主细胞壁(32980)

  18. 4.发病因素 * 条锈病能否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及气候条件。 品种抗病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 菌源 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便有较多的带菌病叶顺利越冬。 气候条件 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并持续发展,造成病害早流行、大流行。

  19. 5.流行预测 * 根据预报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冬前长期预测、早春中期预测和穗期短期预测。 冬前长期预测 根据秋季小麦苗期发病轻重和气象预报,对翌年该病的发生情况作粗略估计 。 早春中期预测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根据上年秋苗发病情况、冬季温度、早春温度和湿度以及病菌越冬情况和未来的天气预报对今后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穗期短期预测 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根据当前病情及近期的天气预报,对短期内条锈病的流行情况作出预测。

  20. 6.防治 *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2)药剂防治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 (3)加强栽培管理① 适期播种;② 冬、春麦自生麦苗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寄主;③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要注意灌溉。

  21. 二、小麦白粉病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受害后,可致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致减产5%~10%,重病田减产达20%以上,局部严重地区减产30%~50%,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甚至绝产。

  22. 1.症状 典型病状 为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组织受侵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成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或不规则型的霉层,表面渐呈粉状(分生孢子)。严重时粉状霉层覆盖叶片大部或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mm左右。后期霉层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霉层下面及周围的寄主组织褪绿。病叶早期黄化、卷曲并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

  23. 小麦白粉病

  24. 2.病 原 * 病原物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 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危害小麦的为该菌的小麦专化型(B.graminis f. sp.tritici);危害大麦的为该菌的大麦专化型 ( B.graminis f. sp.hordei )。小麦专化型不侵害大麦,大麦专化型不侵害小麦。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 ( Oidium monilioides Nees ),半知菌亚门粉孢属。

  25. (1)形态 * 菌丝体表生,有暗色的镰形刚毛,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指状深裂的吸胞吸取养分。表生菌丝垂直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梗基部球形。分生孢子淡灰黄色或无色,单胞,卵形或椭圆形,成串产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闭囊壳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至黑色,聚生或散生,常埋生在菌丝层内。附属丝发育不良;通常很短,一般不分枝,罕见叉状分枝1次,壁薄,平滑,无(罕见1个)隔膜,褐色或淡褐色。壳内含7~28个子囊,多为12~20个。子囊卵形至椭圆形,有明显的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卵形至椭圆形,无色至淡黄色。

  26. 1. 闭囊壳 2. 子囊 3. 分生孢子梗 4. 吸器 5. 镰形刚毛

  27. (2)生理 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相对温度0%~100%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并以饱和湿度或接近饱和湿度而不形成水滴时萌发最好,在水滴中不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0.5~30℃,适宜温度10~20℃。 *闭囊壳在-3~25℃和相对湿度0%~98%的条件下可存活1~3个月。在1~27℃范围内均可形成子囊孢子,以10~20℃为最适。在适温10~20℃和饱和湿度下,病菌才能形成并释放子囊孢子,10℃时释放最多,25℃以上时,子囊孢子释放明显减少。子囊孢子萌发对温、湿度的要求与分生孢子相似。子囊孢子侵入寄主的最适温度为10~20℃,在适温下,只需1d即可侵入寄主,在5℃下,则需2d以上才可完成对寄主的侵入。

  28. (3)寄主范围 * 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在燕麦和黑麦上寄生。大麦白粉病菌只危害大麦。最近报道,栽培一粒小麦;瓦维洛小麦、莫加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和印度圆粒小麦以及披碱草属(Elymus spp.)植物也可感染白粉病。

  29. (4)寄生专化性 * 病菌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根据其对小麦或大麦品种致病力的差异,小麦白粉病菌或大麦白粉病菌可分为若干个生理小种。各国所鉴定的小种数目不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至今,已记录的生理小种达60多个,但因各地采用的鉴别品种及小种命名方法不同,结果难以相互比较。

  30. 3.病害循环 病菌的越夏与初侵染源 病菌的越夏有两种方式: • 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 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育菌丝状态越夏。 • 在低温干燥地区或在低温干燥条件下 以闭囊壳混杂于种子间或在病残体上越夏,并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 病菌传播和秋苗感染 分生孢子可借助高空气流作远距离传播。首先感染越夏区的秋苗,引起发病并产生分生孢子,后向附近及低海拔地区和越夏区传播,侵害这些地区的秋苗。

  31. 侵染过程 • 侵入 • 潜育期 病菌的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部叶鞘或叶片组织中或上面越冬。 再侵染与春季流行 早春气温回升,小麦返青后,潜伏越冬的病菌恢复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扩大危害。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对寄主频繁进行再侵染。

  32. 4.发病因素 * 春季是白粉病主要流行时期,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寄主抗病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寄主抗病性 小麦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存显著差异。 (1) 抗病性类型 (2) 抗病性遗传 (3) 抗病机制 气候条件 (1) 温度 (2) 湿度 (3) 日照

  33. 5.预测预报 * 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方法有发病程度预测和防治适期预测两种。 发病程度预测 是将病情普查和系统调查结合起来,然后根据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预报。 防治适期预测 是通过指示田调查和大田普查,确定药剂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

  34. 6.防治 * 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病良种的选育和利用,辅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措施。 (1)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2)药剂防治 防治指标:病情指数1以上或病叶率10%以上。通常于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药,防治效果最佳。 拌种:按每100kg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g拌种,兼治条锈病、纹枯病等,或用2%烯唑醇按种子量1%~2%拌种,对麦苗安全,可促进植株生长。 生长期:三唑酮(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g,大流行年份或在感病品种上,用150~180g)、烯唑醇(每公顷用有效成分60~90g) ,需施药2次,间隔期为7~10d。

  35. 三、小麦纹枯病Sharp eye spot of wheat *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 ~ 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就可能有部分茎蘖死亡,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以上。

  36. 1.症状 *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叶鞘症状 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中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

  37. 茎部症状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至草黄色。病斑可沿叶鞘恂植株上部扩展,直至剑叶,可形成青褐色至黄褐色花秆,叶鞘及叶片早枯。病株间湿度高时,病斑也可向内发展深入茎秆,导致烂茎,造成倒伏、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淡黄色至黄褐色,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直径1~2mm的小颗粒状物(菌核)。菌核由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

  38. 根部症状 呈褐色干腐.重病苗逐渐死亡,轻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而挺直,暗灰蓝色,久不落黄。这种病苗在田间成片发生,造成缺苗和小老苗,远看呈秃斑状,故有“鬼刈头”之称。

  39. 2.病原 * 病原物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 (Bourd.) Rogers],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茄丝核菌( R. solani Kühn )也可引起小麦纹枯病。

  40. 形态病菌在病组织内外形成薄膜状、易剥离的菌丝层。菌丝多分枝,分枝处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分枝附近有一隔膜。禾谷丝核菌的菌丝较细,白色、灰白色,多分隔,每细胞内含2个核;茄丝核菌的菌丝较粗,灰白至淡褐色。病菌的菌丝体常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于病部缠绕成密聚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浅黄至褐色,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上生4个担子梗,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41. 1. 担孢子 2. 担子 3. 菌丝 4. 原担子

  42. 生理 禾谷丝核菌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温为20~25℃。菌丝生长速度较慢;茄丝核菌的生长温度范围15~35℃,适温为25~30℃。菌丝生长速率较快。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禾谷丝核菌在’20~25℃条件下形成菌核需11d,菌核淡褐色,小而圆,数量少,均匀分布或集中于培养皿中心,茄丝核菌在25~30℃下,4d即可形成菌核,菌核黑褐色,球形且较大,散生。

  43. 3.病害循环 *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也有一定的传病作用。未经腐熟的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

  44. 4.发病因素 1.温度 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超过15℃,病情开始上升;20~25℃时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达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秋、冬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2.栽培措施 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用氮肥过多,冬前麦苗生长过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连作,发病均较严重的带病秸秆直接还田或施用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 3.品种抗病性 小麦品种间对纹枯病的抗性有一定差异。

  45. 五、防治 *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栽培防病措施为基础、药剂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早春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1) 适期播种 (2) 控制密度 (3) 合理施肥 (4) 防除草害 (5) 麦田管理 (6) 选用抗病品种

  46. 2.药剂防治 • 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1%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可以压低冬前发病基数,减轻危害,达到控病目的, • 早春喷药防治:播种时未进行种子处理、春季有纹枯病发生的麦田,于返青期用井冈霉素向麦株下方病部喷施1~2次,每次每公顷用药量为5%井冈霉素水剂2 250ml兑水900kg。

  47. 四、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scab * 小麦发生赤霉病后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人、畜误食后可致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怀孕母畜中毒后可引起流产。

  48. 1.症状 * 主要发生在穗期,造成穗腐;也可于苗期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 穗腐 小麦扬花后出现。最初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后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 苗枯 是由种子或土壤带菌引起的。病苗芽鞘变褐色腐烂,根冠随之腐烂。病苗黄瘦以至枯死。气候或土壤潮湿时,枯死苗基部可见粉红色霉层。 * 成熟期,有时发生基腐和秆腐症状。植株基部或茎秆部组织受侵后变褐色腐烂,病部可见粉红色霉层,严重时可致全株枯死。

  49. 小麦赤霉病病穗

  50. 2.病原 * 病原物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 [ Gibberella zeae (Schw.) Perch],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孢 (Fusarium grarninearum Schw.),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孢[F.avenaceum (Fr.) Sacc.]、黄色镰孢[F.culmorum (W.G. Sm.) Sacc.]、串珠镰孢 [F.moniliforme (Sheld.) Snyder & Hansen]、弯角镰孢(F.camptoceras Wr.& Rg.) 等均可引起赤霉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