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3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第一 ~ 三版) 主编: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第一 ~ 三版) 主编: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 “ 九五 ” 国家级重点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四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1996 年 6 月.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五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2003 年 7 月.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制剂分析 供中药类专业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第一 ~ 三版) 主编: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民卫生出版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第一~三版) 主编: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分析

  2.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四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1996年6月

  3.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五版 刘文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社 2003年7月

  4.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制剂分析 供中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社 2003年1月

  5. 绪 论 一、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任务是静态的常规检验运用现代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深入到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综合评价的动态分析监控中。

  6. 二、国家药品标准 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法定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中国药典》,其后以括号注明是哪一年版,如最新版药典可以表示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如用英文表示,则Chinese Pharmaco--poeia(缩写Ch.P )。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七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和2000年版)。

  7. 使用药典需要注意的问题: 1)、立法作用。 2)、与化学试剂的标准不能混淆使用。 3)、符合药典质量标准的药品是合格品而不是优质品。因为:药典是药物的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 4)、新版药典生效之日起、旧版药典即自动失去其法律意义 。

  8. 主要国外药典 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缩写为USP)2000年为24版。 美国国家处方集(The National Formulary,缩写为NF)2000年为19版。 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缩写为BP),目前版本为2000年版,本书以BP(2000)表示。 日本药局方,目前为第十三版改正版,本书缩写为JP(13)。

  9. 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缩写为Ph. Eup),目前为第三版,分为三卷:第一卷(1979)为一般分析方法;第二卷(1981)和第三卷(1998)均为质量标准规格。 国际药典(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缩写为Ph.Int)

  10. 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GSP )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 ) GLP 、GMP 、GSP、 GCP四个科学管理规范的执行,加强了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有利于加速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药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质量管理》(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AQC)。

  11. 四、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学生通过《药物分析》第五版教材的学习,应努力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 2、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 3、从药物的结构分析出发,运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与方法进行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4、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方法。生化药物和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一般规律与主要的方法; 5、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 ; 6、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化分析方法与技术。

  12. 在药物分析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自学,在药物分析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自学, 善于独立思考,既重视药品质量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 习,也重视基本实验技能的严谨训练,同时加强创新能力 的基本素质培养。因此学生不仅应研究探讨药物的化学结 构、理化特征、存在状况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还 应重视不同分析样本选取最佳分析方法的能力培养,最终 要求学生在我国药物研究从仿制为主到创制为主的历史性 转变中,能够具备为提高药品质量所需的独立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五、药物分析的主要参考书目简介 (一)、书籍 1、〈 药物分析〉(第一版)、(第二版)、(第三 版)、 (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2、体内药物分析 3、生物药制分析 4、医院药制分析 5、中药制剂分析 6、药典注释 7、中成药分析 (二)、期刊 〈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成药》、《中药 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等。

  14. 第一章 药 典 概 况 一、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中 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 。 (一)凡 例 “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 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 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15. 1、名称与编排 2、检验方法和限度 3、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4、精确度“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要求; “量取”系指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16. (二) 正 文 (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 (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 (3)分子式与分子量; (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 (5)含量或效价规定; (6)处方; (7)制法; (8)形状; (9)鉴别; (10)检查; (11)含量或效价测定; (12)类别; (13)规格; (14)贮藏; (15)制剂等 。

  17. 举例:苯 巴 比 妥 Benbabtiuo Phenobarbital 【形状】 【鉴别】 【检查】 酸度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中性或碱性物质 ; 干燥失重 ; 炽灼残渣 . 【含量测定】 【类别】 【贮藏】 【制剂】 (三)附录 1、附录组成 2、附录内容举例

  18. (四)索引 (五)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展 1、药典凡例和正文部分的增修订 2、药典附录的增修订 3、配套丛书

  19. 二、主要国外药典简介 (一)美国药典 1、凡例 (General Notices and Requirements) 2、正文 USP(24)-NF(19)收载药物品种为世界第一位达到3777个。 3、附录 USP(24)附录中一般检查和检定共分为6类。 (二)英国药典 1、凡例 2、正文 3、附录 (三)日本药局方 JP(14)分为两部。 第一部包括凡例、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法和各医药品。 第二部包括通则、生药总则、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法和各医药品,还有原子量表、附录和索引。

  20. 三、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 取样——分析{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写 出检验报告。 1、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有代表性,科学性, 真实性。 2、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 3、记录必须真实、简明、完整、具体。 4、报告应符合有关规定。

  21.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一、概述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二、鉴别实验的项目 (一) 性状 药物的性状(description )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一般包括外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 1、 外观 2、 溶解度

  22. 3、物理常数物理常数是鉴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了该药品的纯杂程度。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3、物理常数物理常数是鉴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了该药品的纯杂程度。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 (二) 一般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对无机药物是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对有机药物则大都采用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23. 1、有机氟化物 2、有机酸盐 3、芳香第一胺类 4、托烷生物碱类 5、无机金属盐 6、无机酸根 (三)专属鉴别试验 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24. 三、鉴别方法 (一)化学鉴别方法 1、呈色反应鉴别法 2、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 3、荧光反应鉴别法 4、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5、测定生成物的熔点 (二) 光谱鉴别法 1、紫外光谱鉴别法 2、红外光谱鉴别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专属性很强、应用较广(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鉴别方法。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特别适用于用其他方法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如磺胺类、甾体激素类和半合成抗生素类药品。

  25. (三)色谱鉴别法 1、薄层色谱鉴别法 岛津CS-9000 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瑞士CAMAG SCANNER 3 薄层扫描仪

  26. 2、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气相色谱鉴别法

  27. 3、纸色谱鉴别法 (四)生物学法 (五)药物鉴别方法新动向 1、仪器方法用于药物的鉴别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2、制剂广泛采用IR法鉴别。 3、鉴别条目简练,选择专属的方法进行鉴别,平均每个品种收载2条左右。

  28. 四、 鉴别试验条件 鉴别试验的目的是判断药物的真伪。 (一)溶液的浓度 (二)溶液的温度 (三) 溶液的酸碱度 (四)试验的时间 (五)干扰成分的存在

  29. 五、鉴别试验的灵敏度 (一)反应灵敏度和空白试验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观测出尽可能少量的供试品,反应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即称为反应的灵敏度(sensitivity)。它以两个相互有关的量,即最低检出量(minimum detectable quantity )(又称检出限量)和最低检出浓度(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 )(又称界限浓度)来表示。 所谓空白试验,就是在供试品鉴别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除不加供试品外,其他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二)提高反应灵敏度的方法 1、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浓集 2、改进观测方法

  30. 一、折光率测定法 定义: 利用测定物质的折光率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叫折光法。 折光率是用折光计来测定的,常用阿贝折光计测定。 (一)折光的一般原理: 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个透明介质的时候,由于两种介质密度不同,光进行的速度发生变化,所以,光线就发生如图折射:

  31.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第一节 概 述 一、药物的纯度要求 药物的纯度即纯净程度,是反映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药物质量的评价 : 三效:高效、长效、速效; 三小:毒性、用量、副作用小。

  32. 药物的纯度 • 通常可以从 (1)药物的结构,(2)外观性状, (3)理化常数,(4)杂质检查,(5)含量测定等方面作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来表明和评定药物的纯度。所以在药物的质量标准中就规定药物的纯度要求。 但是杂质多了:1)药物的理化常数变化 2)外观性状变化 3)稳定性下降 4)含量下降、活性下降 5)毒副作用上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