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48 Views
栏目导航. 荀子(约前 313 — 前 238 ),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 “ 荀卿 ” ,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 “ 孙卿 ”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 荀子 》 一书共 32 篇,其中 26 篇为荀子所著,末 6 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栏目导航.
E N D
栏目导航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栏目导航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名作。这篇文章极少抽象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和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使人们通过浅近明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作者还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
栏目导航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再。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③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
栏目导航 【重点实词】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木直中绳 中:符合。 輮使之然也 然:这样。 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焉:兼词,于此。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备:具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重点虚词】 青,取之于蓝(代词,它) 之 冰,水为之(代词,它)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栏目导航
【重点虚词】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可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而且)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 关系,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用心一也 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栏目导航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强盛) 强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声望)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十五日) 望
栏目导航 ①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 今义:泛指绳索。 ②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栏目导航 ③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蟹腿。 今义:跪下。 ④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走狗。
栏目导航 【判断句】 示例:青,取之于蓝。 点拨:无标志判断句,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 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栏目导航 【判断句】 示例:冰,水为之。 点拨:无标志判断句,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 比水更冷。
栏目导航 【判断句】 示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点拨:“……者,也……”表判断,即使又晒干了, 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 这样。
栏目导航 【判断句】 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点拨:“……也”表判断,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 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栏目导航 【固定格式】 示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点拨:“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不积 累每一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
栏目导航 【定语后置】 示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点拨:定语“利”置于中心语“爪牙”之后,蚯蚓没有锋利 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栏目导航 【探究一】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点拨】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 ②正反设喻。 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栏目导航 【探究二】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点拨】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栏目导航 【探究三】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点拨】 荀子把“学而时习之”改为“学不可以已”,且通过君子之口说出来,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就强调的程度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荀子则(转下页)
栏目导航 (接上页)认为礼仪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栏目导航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品析】 以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一生活现象作为论据,说明人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后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取得不断进步,必然会超过前人。
栏目导航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品析】 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相比。指出客观条件变化,可以引起事物自身特性的改变。
栏目导航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品析】 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 事情做成功。
栏目导航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品析】 这句话说明学习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也说明事情的 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栏目导航 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 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本文第一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栏目导航 论证方法灵活 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栏目导航 劝 学 《荀子》 提高自己(2个比喻) 改变自己(3个比喻) 学习的意义 学 不 可 以 已 道理明白 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6个比喻) 积累(4个比喻) 恒心(4个比喻) (对比论证) 专心(4个比喻) 学习的方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