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第七章 总量分析法

第七章 总量分析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的分类 第二节 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 总量指标的分析. 第一节:总量指标的分类. 总量指标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基本综合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 总量指标是通过统计记录或直接相加所获得的基础统计指标, 其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变化而增减。 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 1 、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2 、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检查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数据。. 一、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1 、单位总量: 是指总体中所含总体单位的个数。它是反映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总量分析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总量分析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的分类 第二节 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 总量指标的分析

  2. 第一节:总量指标的分类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基本综合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 总量指标是通过统计记录或直接相加所获得的基础统计指标,其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变化而增减。 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 1、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检查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数据。

  3. 一、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1、单位总量:是指总体中所含总体单位的个数。它是反映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2、标志总量: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它是反映总体水平高低的总量指标。 单位总量:12 标志总量=236+523+458 +248+356+478+547 +369+489+625+568 +356=5253 458 523 2 3 248 4 236 356 478 1 5 6 547 369 489 7 9 8 625 356 10 568 11 12

  4. 二、实物量、价值量和劳动量 1、实物量:是指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或绝对量。 实物单位就是反映事物的自然形态和物理属性的计量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双重单位、复合单位、折合单位和其他单位。 (1)自然单位:是按照被研究现象的自然属性来表现其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 (2)度量衡单位:是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度量客观事物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 (3)双重单位:有的事物用一种计量单位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真实的规模和水平,需要同时用两个单位分别加以反映,这种计量单位称双重单位。

  5. (4)复合单位:是用相乘的方法将两种计量单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表示事物的数量。(4)复合单位:是用相乘的方法将两种计量单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表示事物的数量。 (5)折合单位:是按照统一折算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 (6)其他单位:如:千瓦、焦耳、体积流率等。 优点:能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或具体内容。 缺点:缺乏综合能力,即不能把不同单位的量加在一起而形成总量。

  6. 2、价值量:是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或绝对数量。它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或商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以综合说明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总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2、价值量:是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或绝对数量。它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或商品数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以综合说明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总量或商品总量等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优点:综合能力强 缺点:过于抽象,从它表现的数字中无法看出它包含的具体内容。 3、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或绝对数量。

  7. 三、时点数与时期数 (一)时期数: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1、统计上常用 的时期如: 某日、某月、 某季、某年、 五年、十年等。 2、时期数的特点: (1)可连续登记 (2)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3)具有动态可加性

  8. (二)时点数: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量。(二)时点数: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量。 1、统计上常用 的时点: (1)以某一时刻或 瞬间为时点 (2)以某一天为 时点 2、时点数的特点: (1)不能连续登记 (2)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3)没有动态可加性

  9. 第二节 总量指标的计算 一、总量指标计算中的常用概念及计算 1、小计:就是各个阶段或各个小组的合计数。 2、总计:也称为合计,它是全阶段或总体的合计数。 3、累计:实际上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等于从最初阶段到本阶段为止的合计数。

  10. 二、总量指标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指标的含义和范围 2、计算实物指标总量时,要注意现象的同质性 3、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4、注意不同层次的数字不能相加 5、不是同一时点的数不能相加 6、时间不连续的时期数不能相加 7、相对数、平均数不能直接相加

  11. 第三节 总量指标的分析 一、总量指标的分析结论 从人们对总量指标的一般心里期望来说,总量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期增指标、期减指标和期适指标,对这三类指标的期望不同,因而在分析后所下的结论也就不同。 1、期增指标越大越好。 期增指标就是按照人们的一般心理期望增加的指标。 2、期减指标越小越好。 期减指标就是按照人们的一般心理期望减少的指标。

  12. 3、期适指标适当为好 期适指标就是按照人们的一般心理既不期望太大也不期望太小的指标。 对于期适指标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应该存在着一个“标准”数值,但这个“标准”也不易找到,但总是可以确定一个比较适用的“标准范围”,再把这类指标与这个“标准范围”进行比较,不超出这个范围为好。 “标准范围”不是普遍适用的,各企业、和地甚至各国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标准范围”;且这个范围也是应该有变化的,当各种相关的条件变化了,“标准范围”也应该随之变化。

  13. 二、总量指标的“常理界限” 尽管总量指标在实际中很难确定其上限、下限和适中的标准,但它们实际上是有界限的,因为它与企业的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知道了规模等的限定条件,这一界限就好确定了,这就是这里所说的“数字常理界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