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糖尿病肾病诊治的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诊治的新进展. 秦爱平.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内 容. 1. 流行病和发病机理研究 2. 诊断 3. 危险因子 4. 预防策略和治疗. 第一部分. 流行病和发病机理. 定 义.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涉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病变,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 持续白蛋白尿 高血压 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心血管并发症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流 行 病 学 (1). 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1999) 统计:

prem
Download Presentation

糖尿病肾病诊治的新进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糖尿病肾病诊治的新进展 秦爱平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2. 内 容 • 1. 流行病和发病机理研究 • 2. 诊断 • 3.危险因子 • 4. 预防策略和治疗

  3. 第一部分 • 流行病和发病机理

  4. 定 义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即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涉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病变,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 • 持续白蛋白尿 • 高血压 • 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 心血管并发症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高

  5. 流 行 病 学(1) • 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1999) 统计: 我国的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 病(DN)患者 仅次于肾小球肾炎 ,高据第二位 (13.5%)

  6. 流 行 病 学(2) • 在美国的同类型研究中 我们注意到 对于需要透析治疗病人的原始诊断中:

  7. 糖尿病肾病约占糖尿病的 1/3 在 2001年, 41,312 位糖尿病患者因合并终末期肾病开始接受治疗 2001年用于治疗肾衰的花费是$228 亿

  8.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1) • 多个系统的不同基因多态性 • 持续性高糖 •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炎症反应物质 • 氧化应激: Oxidative Stress

  9.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 水份(细胞间液) 高血糖 细胞外液 血浆和系膜蛋白糖基化 肾血流量 基底膜增厚 肾脏超负荷 膜选择性 超滤过 微量白蛋白尿 增生

  10. 糖尿病 高血糖 肾脏局部活性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血栓素 内皮素 PDGF 肾小球高滤过 AGE↑ PKC↑ ECM降解↓ TGF-β↑ ECM合成↑ 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肥大

  11. 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率基线时蛋白尿 >500 mg/24 小时和平均 S Cr 为1.0 mg/dl I 型 (n=16) II 型 (n=16) Biesenbach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9),1994.

  12. 2型糖尿病诊断为蛋白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状况2型糖尿病诊断为蛋白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状况 30 25 20 15 10 5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终末期 肾脏病 累计率 (%) 诊断为蛋白尿后的年数 Humphrey et al. Ann Int Med 1989;111:788-796.

  13. 第二部分 • 诊断

  14. 诊 断 临床诊断需综合分析,全面评价,主要包括: • 临床 • 病理 • 免疫病理分析 • 并发症

  15. 临床诊断 • 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作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的筛选方法 • 微量白蛋白尿可以是高血压的表现 • 30%的Ⅱ型糖尿病肾病病人可没有视网膜病变 • 20%糖尿病肾病病人可同时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糖尿病病人有白蛋白尿而无视网膜病变者应作肾活检 • Ⅱ、Ⅲ期糖尿病肾病伴有红细胞管型、白细胞或白细胞管型者需除外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HIV相关性肾病,亦需肾活检。

  16.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 DM病史数年(常在6~10年以上) • 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UAE20~200µg/min或30~300mg/24h) • 24小时白蛋白总量是金指标,随机尿样应作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 ACR意义相当于AER,敏感性90%,特异性84%,阈值:男性 2.5mg/mmol;女性 3.5mg/mmol

  17. T1DM:青春期后出现尿蛋白,合并视网膜病变。80%确诊T1DM:青春期后出现尿蛋白,合并视网膜病变。80%确诊 • T2DM:出现尿蛋白,合并典型神经病变,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有利诊断 • T2DM:伴肾功能减退有下列情况亦有利诊断 • 肾影缩小相对出现晚 • 高血压难控制且对盐特别敏感 • 贫血出现较早

  18. DN鉴别诊断 • 肾淀粉样变性:偏振光显微镜下刚果红染色呈红绿色 • 膜增生性肾炎:有结节,常见不等量的系膜细胞插入呈双轨样改变 • 肥胖相关性肾病:无结节性病变 • 轻链沉积病:有结节,血清中存在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19. DN鉴别诊断 • DN合并肾脏病变,可能是DN或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NDRD) NDRD 肾活检证实 比例为10~85%,平均20~30%( T1DM 5% ; T2DM 30% ) 病理种类十分广泛:几乎包括所有原发的病理类型,在欧洲以MN常见,在亚洲以系膜增殖性肾炎和IgA肾病常见;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LN)、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淀粉样肾病(RA)等也可见

  20. DN鉴别诊断 • NDRD临床表现 明显血尿及管型,病史<10年 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但肾功能良好且DM病情稳定者 突然出现肾功能急骤恶化,特别是无持续性蛋白尿者 病史<10年,出现肾脏病变而无视网膜病变 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增高不明显

  21. 2型糖尿病肾活检指征 病史小于5年 无视网膜或周围神经病变

  22.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 53例肾活检结果(KI,1999,52(S63):S40) • 正常或接近正常 41%(其中59%无视网膜病变) • 间质病变 33% • 典型糖尿病肾病 26%

  23. 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无视网膜病变 93例肾活检结果(KI,2000,58:1919) • 糖尿病肾病 69% • 非糖尿病肾病(肾炎) 13% • 肾小球正常 18% 从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资料无法区分

  24. 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无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无视网膜病变 76例肾活检结果(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1,16(S6):S86) • 典型糖尿病肾病 22% • 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28% • 非糖尿病肾病 49%

  25. 2型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 18例肾活检结果(资料来源同上) • 糖尿病肾病(Scr 148-526umol/L) 28% • 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50% (IgA肾病、紫癜肾) • 非糖尿病肾病 22% (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各2例)

  26. 电镜:早期诊断DN的主要手段 • 基底膜增厚 • 系膜基质增多 • 足突融合 • 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27. 免疫荧光 • 常见IgG、纤维蛋白、白蛋白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呈线样沉积,有时还可见其他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 • 有无白蛋白同时沉积是鉴别要点

  28. 第三部分 危险因子分析

  29.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蛋白尿 肥胖 HbAIc 高脂血症 吸烟 基因多态性

  30. 高血压 • 1型糖尿病主要是舒张压升高。1型糖尿病10年时高血压发生率5%,20年30%,40年70%。无糖尿病肾病者几乎不发生高血压。伴蛋白尿者血压明显高于无蛋白尿者,且随蛋白尿增多而增高。 • 2型糖尿病主要是收缩压升高。诊断时40%已有高血压,且半数无白蛋白尿。 • 血压高与GFR下降速度密切相关(MDRD研究),血压越低下降速度越慢。肾自身调节血流和压力的能力受损,全身血压直接传递至肾小球内。 • 自主神经病变,24h内血压变动较大 • 降血压没有最低值(阈值)。血压与效果之间非“J”曲线。血压低时生活质量好。

  31. 血压控制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肾病GFR的影响 平均动脉压 MAP(mm Hg) 95 98 101 104 107 110 113 116 119 0 -2 -4 -6 -8 -10 -12 -14 =0.69; P<0.05 r GFR (mL/min/year) 未治疗的 高血压 Untreated HTN 130/85 140/90

  32. 糖尿病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 • 95.6M patients • II型糖尿病病人 • 17.7 M patients 高血压的II型糖尿病病人15.1 M patients • CardioMonitor Data 1999 in 7 countries • US, UK, 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 Japan

  33. 蛋白尿 • 蛋白尿促进肾病进展(MDRD、REIN研究) • 伴蛋白尿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增加40倍(BMJ,1987,294:1651) • 控制蛋白尿的阈值为0.6g/24h(KI,2001,59:702) • 降蛋白尿越快越好,REIN研究(Lancet,1999,354:352)

  34. 粘附因子 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MCP-1 激活 NFKB RANTES 缺血 激活ET 肾脏损害 功能减退 进展加速 蛋白尿 血流动力学障碍 其他: 转铁蛋白——氧化应激 LDL oxLDL—动脉硬化 NH3—C5-9b—肾脏间质病变

  35. 肥 胖 肥胖病人伴有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其中50%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服ACEI后6-12月有降蛋白尿作用的逃逸现象,且与体重增加有关。 Praga对肥胖者患各种肾病伴蛋白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半数为2型糖尿病。用低热量正常蛋白质饮食使体重降低基础值的4.1±3%,尿蛋白减少30%,肾小球滤过率(GFR)稳定。保持原有饮食习惯者蛋白尿增加,GFR降低。

  36. HbAlc • 1型糖尿病HbAlc中位数为9.2% HbAlc在下限者,GFR下降率为1.5ml/min/yr     在上限者,GFR下降率为6.1ml/min/yr • 2型糖尿病未证实控制血糖与GFR下降有关,但有一篇报告例外(NDT,1997,12:2015) • 2型糖尿病UKPDS研究显示,将HbAlc控制在7.0%比7.9%可明显降低微血管病的危险性

  37. 高脂血症 • 增加周围血管阻力 • 降低心排血量 • 损害内皮细胞功能 • LDL>130mg/dl开始治疗,目标值<100mg/dl • 1型和2型糖尿病单因素分析证实血胆固醇水平与糖尿病进展有关。多因素分析未能证实。

  38. 吸 烟 有报告吸烟促进尿蛋白增多和GFR下降

  39. ACE基因多态性 • DD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D等位基因比其他类型严重。10年内有95%进入ESRD,透析后死亡率高。1型糖尿病DD型用ACEI治疗无效。 • ID型与1、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敏感性无关,但可预示肾病的严重性及进展 • 糖尿病肾病DD、ID型易患冠心病

  40. 第四部分 • 预防策略和治疗 • 三级预防 • 饮食治疗

  41. 预 防 一级预防:治疗无白蛋白尿但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人 二级预防:治疗具有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险因素—如微量白蛋白尿病人 三级预防:已有糖尿病肾病防止或延缓发展至ESRD

  42. 一级预防:控制血压和血糖

  43. 糖尿病与高血压 • 高血压并糖尿病 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2倍以上 • 高血压死亡者 10%患有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 44%的死因与高血压有关 • 糖尿病并发症 35-75%与高血压有关

  44. 100 93 90 80 71 高血压患病率(%) 50 0 n=323 n=151 n=75 n=549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 蛋白尿正常 (UAE  30 mg/天) 微量白蛋白尿(UAE 30-300 mg/天) 大量白蛋白尿 (UAE  300 mg/天) 所有患者 高血压定义为: 血压 ³140/90 mm Hg;UAE :尿白蛋白排泄率 Tarnow L et al. Diabetes Care 1994;17:1247-1251.

  45. 控制血压 UKPDS 38研究(BMJ 1998,317:703) 目的:严格控制血压是否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和死亡率 资料与方法:1148例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病人 严格控制血压组,BP 144/82±14/7mmHg Captopril 25-100mg/d(n=400)或Atenolol 50-100mg/d(n=358) 非严格控制血压组 BP 154/87 ±16/7mmHg(P<0.0001) 不用ACEI或β-B(n=390) 结果:严格组6年后UAE≥50mg/L为20.3% 非严格组为28.5%(P=0.0085) 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性降低29%(P=0.009) 发生蛋白尿的危险性降低39%(P=0.061) ACEI与β-B无差别

  46. 控制血压目标 • 血压正常偏高者135/85mmHg比120/80mmHg发生终末期肾衰危险性高两倍 • 血压超过130/85mmHg开始使用降压药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JNC 提出) • 根据24h尿蛋白结果 >1g者 125/75mmHg MABP 92mmHg ≤1g者 130/80mmHg MABP 97mmHg (MDRD提出)

  47. 平均动脉压 (mm Hg)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0 r = 0.66; p < 0.05 -2 -4 GFR 下降 (ml/min/year) -6 -8 -10 目标血压越低,肾功能衰退越慢 对2型糖尿病肾病超过3年的研究结果 Bakris GL. Diabetes Res 1998;39(suppl):S35-42.

  48. 控制血糖 DCCT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初级预防中可使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降低34%,但仍有16%的病人发生微量白蛋白尿,这些病人血糖控制仍不理想(150±30mg/dl),未达到126mg/dl,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UKPDS: 严格控制高血糖能使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降低33%,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DN的发生

  49.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The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确定强化血糖控制是否会降低2型糖尿病 病人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评价各种治疗方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对效果 病人分别接受单纯饮食控制或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胰岛素或二甲双胍(仅肥胖病人)的治疗 5102名新诊断的无症状2型糖尿病人入选, 4209名被随机进行治疗,平均随访11年 目的 设计 病人

  50.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 • 微白蛋白尿发生率下降33% • 临床蛋白尿发生率下降56% • 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