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723 Views
暑期論文研讀報告. 資環所資環組碩一在職專班 教授:胡子陵博士 學生:林婷慧 學號: E09614001 日期: 96 年 9 月 10 日. 目 次. 一、研讀論文名稱 二、緒論 三、文獻內容探討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五、總結與建議 六、研讀心得 七、參考文獻. 一、研讀論文名稱. 二、緒論. 1. 研究動機
E N D
暑期論文研讀報告 資環所資環組碩一在職專班 教授:胡子陵博士 學生:林婷慧 學號:E09614001 日期:96年9月10日
目 次 • 一、研讀論文名稱 • 二、緒論 • 三、文獻內容探討 •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 五、總結與建議 • 六、研讀心得 • 七、參考文獻
二、緒論 • 1.研究動機 • (1)自然生態保育不分國界,關係全人類生存環境之維護及生態系之平衡,因此生態保育議題,常形成公共論述,引起眾人注視。澎湖望安島綠蠵龜保護區的設置即將屆十年,在澎湖縣政府出版的資料中提出在近年來積極的保護下,政策的落實及民眾保育觀念提升,都有耀眼的績效。而在號稱績效顯著的成績之下,學校在此公共事務中,其地位如何,教師參與生態保育之方式、深度與廣度如何?
二、緒論(續) • (2)近年來,彰化縣海岸潮間帶的面積逐漸縮小,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受到工業污染及西濱公路施工的威脅,加上彰化沿海堤防的興建及水泥化、沿海漁港的興建、彰濱工業區的開發、垃圾掩埋場與資源回收場的建造與啟用,使得整體的彰化沿海生態環境遭逢巨大改變,野生動物之棲地面積與棲地品質驟降,因此該地區的生態,承受了相當大的開發壓力,同時發生相當多的污染事件與抗爭活動,顯示出該地區開發與保育的衝突性。大部分的環境問題肇因於人類行為及思想的偏差,唯有藉教育潛移默化與教導啟迪的功效,方能有效改變人類思想與行為(楊冠政,民87)。
二、緒論(續) • (3)環境教育不論是資源回收、垃圾處理或愛惜用水等實際動作,關鍵還是人們對環境的瞭解及態度,關於地球環境間的關係,除了人類,尚包括所有地球上的生物,人們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態度,將是環境教育的首要問題。黃乾全等人(民80)的研究便指出,一切環境問題主要來自於環境與自然生態的認識不足,所以環境教學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主要的重心。而如何讓學生對自然生態保育的切要性可以感同身受,使易流於口號的環境教育可以深入學生的價值觀念中,過去環境教育常常以道德認知的呈現為多,更重要的是能夠從生活中去理解覺察,並且付諸行動。而故事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想像性,對孩童的學習而言是個極佳的媒介。
二、緒論(續) • (4)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是需要意識型態的改革,並轉變為全面的行動落實,因此與國民義務教育結合正是最有效的利器之一,惟有讓每個孩子從小關心周遭物種的生存與演變,才能接受這種以重視生態保育為出發點的深度旅遊方式,同時也提高了生態旅遊成功落實的可能性。
二、緒論(續) • (5)教師對溼地的知識和態度是影響戶外教學成敗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教師需不斷吸取新知,對於與溼地相關的生態研習活動, 應該積極參與。盼望藉由學校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從小就有濕地保育的概念,並能化為實際的保育行動。
二、緒論(續) • 2.研究目的 • (1) 探討澎湖縣國小教師進行自然生態保育教 學的有效方法與所遇到的困難及問題解決方式。 • (2)了解國小學童一般環境態度與溼地保育態度間之關係。 • (3)建立以故事為教材進行「自然生態保育」教學活動之設計模式。 • (4)歸納研究結果以供政府未來推動「將生態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政策之參考依據。 • (5)探討國小教師對溼地保育教育知識、態度與研習需求之間的關係。
三、文獻內容探討 • (一)自然生態保育 • 1. 自然生態保育概念 • 關於擬定適合國小各年級、各科學童之環境教育基本概念,國內有林明瑞自民國八十年起即開始針對適合國小學生環境教育課程的概念進行研究,並且參考Allman 及晏涵文等人有關研究,完成國小各科環境教育概圖,以方便教學者進行教學應用。關於概念圖,林明瑞指出以下重要的意義(民85): • (1)一完整的概念圖,可以提供教學者一完整的課程概念架構,便於各課程單元之銜接、喚醒兒童舊的學習經驗及為學童未來之學習預作準備。 • (2)概念圖便於一新課程概念之研究、發展、分析及認知層次之分配。 • (3)輔導教材、延伸教材可藉由概念圖與正式教材中的課程單元相連接。 • (4)概念圖可提供教育主觀單位進行課程規劃、制定時的參考。 • (5)融入式的環境教育教材是進行各科課際整合換衍伸性的教學,但內容卻相當零散,教學時機不易掌握,必須藉由概念圖與正式課程中的教材內容相連接。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2.自然保的育教學模式 • (1)環境教育教學模式(王佩蓮,民84)大自然屬於環境的一部分, 所以自然保育教育也適用於環境教育教學模式之中,如下圖所示,首先教學者先確定教學目標,再協助學習者了解環境概念之基礎認知,進一步從事技能發展與價值澄清的活動,接著幫助學習者做出合理的決策,最後進行教學評量確定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 (2)資源保育行為模式(Resource Behavior Model)楊冠政(民87)指出支持資源保育的環境行為相關變項有需求辨認、社經狀況、了解問題緊急性、機動性渴望、了解個人效能和問題解決性的評估,研究者認為資源大部分來自於自然界, 資源與自然關係密切, 從事保育資源的工作可以達到自然保育的效果。教學目標環境概念認知活動技能發展、活動價值澄清、活動環境問題演練、活動評量社會經濟狀況。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二)兒童的環境態度 • 1.環境態度的意義 • 態度是個體對一特定對象所持有的一種具有較持久性的評價感覺及行動傾向。因此本研究所指的「環境態度」為:個人對環境中之特殊情況、整體環境或與環境直接有關的人、事、物之信仰組合,這些信仰組合包含贊成與否、好惡、而其態度致使個體有某種行為方式的傾向。 • 2.兒童的環境態度 • 兒童從小具備正向積極的環境態度,對日後環境問題的解決及環境品質的提昇將有正面的影響與幫助。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三)兒童哲學故事教學的特色 • 1、生活態度便是反映人的的哲學觀。 • 哲學是一種生活態度,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是一種實踐的能力,透過行為把自己心中的信念表達出來的能力;是一種追求智慧的學問,從生活經驗中累積智慧,將自己內心所相信的事情表現出來,因此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便是反映了他的哲學觀,哲學就是一門這麼簡單的學問。 • 2、與傳統說故事不同 • 認為傳統的故事教學並無互動,所以其說故事的方法、故事書的選擇、帶領討論的方式,也都與傳統說故事的方式不一樣。例如「插嘴式」的故事教學即是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允許孩子可以隨時打斷故事,針對內容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另外,「討論式」故事教學乃分「談故事」與「討論故事」兩部分,談故事讓孩童表達自己的經驗,討論故事則在促進孩童心理的反省。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四)生態旅遊之緣起 • 1.基於自然(Nature-Based):生態旅遊是觀光產業中一個特別的領域,它直接或間接的使用自然環境(劉吉川,1994),而大自然是生態旅遊的主要吸引力,包括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Wall,1994)。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PECC)也提出,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點,可以分為具豐富的自然資源、具特色的文化資源與特殊的城鎮景觀等三大類(引自歐聖榮,2002)。因此生態旅遊遊客以欣賞、體驗及參與的方式進行旅遊活動,並對資源採取非消耗性的使用(Ziffer, 1989)。它也是一種建基在自然、歷史與特殊文化上的旅遊形式(朱芝緯,2000),並以小規模、小團體的方式進行,以降低環境衝擊。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2.環境意識:美國的保育團體The National Auduban Society 認為生態旅遊必須讓遊客具有環境意識(環境倫理和環境認知),才能算是真正的生態旅遊(左顯能,1993)。生態旅遊除了是一種旅遊模式外,藉由環境資源的提供來強化環境體驗,更強調使用者的生態意識與保育態度的機會教育,以及旅遊後是否對環境造成衝擊(林晏州,2003)。 • 3.教育解說:環境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積極的環境倫理(楊冠政,1990)。而這種對環境的反省,正好藉由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功能,來激發遊客與居民正確的環境倫理,以減少旅遊活動所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交通部觀光局,1997;吳忠宏,2001)。 • 4.利益回饋:生態旅遊藉由遊客的瞭解與旅遊活動的經濟收益來進行對當地資源的保育(Fennell and Eagles, 1990)。劉吉川(1997)也指出生態旅遊的發展一定是有助於當地的保育與居民之生活,因此,陳錦煌(2001)認為生態旅遊是可以均衡地方財富,創造就業機會。
三、文獻內容探討(續) • 5.永續發展:生態旅遊是對造訪地在環境上、社會上與經濟上的整合性關注並以永續發展為依歸(Turner, 1993;引自劉吉川,1997)。完善的規畫與經營,可以將各種負面衝擊降至最低,使觀光資源得以長期保有和永續利用,因此,生態旅遊發展的最終目的,除了保護觀光資源不致遭到嚴重破壞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朝永續旅遊之方向邁進(賴威任,2002)。呂適仲(2000)曾指出生態旅遊是一種以生態永續利用為出發點,考量環境倫理,並兼顧當地居民生活方式與利益回饋的旅遊方式。 • 綜觀上述,儘管各學者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不盡相同,但皆包含基於自然、環境意識、教育解說、利益回饋、及永續發展等五個面向,也唯有這五個面向交集,才是生態旅遊完整架構的展現。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 (一)研究對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變項及構面 • (四)結論整理
五、總結與建議 • (一)1.自然生態保護區應朝向系統化發展,以統合人力資源、經費資源,建立共識、在地參與。我們的生態保育不要再過度依賴專家的指導以及濫用未經消化的環境概念,完全無視這些概念的發展過程及背後獨特的社會經濟脈絡。 • 2.加強教師的再教育工作,將自然生態保育課程排入於各校推行的「以校為本的週三進修研習」活動,並與民間自然生態保育團體建立伙伴關係,提供協助,進行教學支援及專業能力的成長發展。
五、總結與建議(續) • (二)1.國小教師應該隨時注意周遭產生的環境問題,掌握時效,對學生進行隨機教育,教導學生面對問題應如何因應。 • 2.國小教師可以以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角色扮演教學法,針對溼地興建工業區發生環境公害時的處理方式,進行教學與討論。 • 3.教師本身對於溼地有深入而明確的認識與了解,才有能力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與教學。 • 4.國小教師進行以溼地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時,可以邀請家長參與,親師本是教育合夥人,善用家長力量,可以提高教學品質。
五、總結與建議(續) • (三)1.教學活動多元的教學策略,可增加學生對學習的喜愛度,利用故事增加教學的多元,是簡單容易施行的方法。 • 2.教師可協同設計不同故事教學,或蒐集故事題材,透過眾人的互相協助,可以使故事教學容易進行,如此則便於推廣於各項教學之中。 • 3.故事透過角色的扮演再呈現,有助學生對於故事情節的體驗。扮演可透過最簡單的演出,不用事先準備,亦不講究排場,如此不會增加師生多餘負擔,一樣可以達到扮演的教學效果,所以角色扮演的教學在實行上可以非常簡易。
五、總結與建議(續) • (四)1.推廣生態旅遊,應從國民小學教材與課程融入著手,以深入淺出方式導入相關的生態旅遊或自然保育之觀念,用最簡單與最直接的方式讓兒童瞭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在長期熏陶培養下,保育觀念在孩子心中自然根生蒂固,而生態旅遊的精神也在無形中落實了。 • 2.國民中小學進行生態旅遊課程融入時,應以提供多元化體驗與融入原有教材設計為導向,建議以結合原本的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相關課程配合簡單知識介紹,再於綜合活動課程進行實際體驗,對所學知識加以印證,教師在活動進行中觀察並注重機會教育,相信生態旅遊課程必會得到最好的成效。
五、總結與建議(續) • (五)1.教師如要充實自己對溼地的了解,留意教育網站相關研習可得到不少相關資訊。除了參加學校教師研習外,民間環保團體舉辦相關溼地研習活動也有不少收穫,例如各地野鳥協會舉辦賞鳥活動。另外邀集同好進行溼地生態深度旅遊,當地有詳細解說牌與解說設施,透過彼此互動交流,對溼地地質、人文以及生態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 2.週三進修方式可連續安排數次,每次數小時,利用不同研習方式例如講解、視聽媒體進行教學,如此可增進研習效果。另外到溼地親自體驗戶外生態環境可加深教師對溼地保育的態度,刺激教師在課堂灌輸學生溼地保育的觀念。 • 3. 在師資培育過程中加入自然保育教育的課程,灌輸相關溼地保育觀念。 依照不同年齡、意願或程度來實施研習活動,受訓對象以願意日後繼續推廣保育教育者為優先,以減少教育資源浪費。
五、總結與建議(續) • 4.選取鄰近溼地的學校做為發展溼地保育教學的重點學校,推廣溼地保育工作,舉辦相關溼地的研習活動供其他鄰近學校教師參加。 鼓勵教師參加公家或民間保育團體舉辦的溼地保育活動,例如賞鳥活動、淨灘、賞鯨豚與紅樹林之旅等活動,增加教師與溼地接觸的機會。 • 5.成立相關溼地保育網站或購買相關圖書,供教師搜尋資料做為教學活動教材。溼地的保護必須有更多的人投入,奉獻心力,必要時配合學校戶外教學、課堂上各科與環境教育融合教學並結合傳播媒體、舉辦社會環保公益團體活動,利用學校及社會資源進行全民保育教育, 教導人們對這一片土地的尊重, 透過對溼地問題的重視,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六、研讀心得 • (一)教師的生態素養會影響其實施生態教育的意願與成效,相關單位應辦理有關自然保育教學活動的研習,以增加教師本身自然保育知識。但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對教師的習性相當瞭解,教師的自主性強、主觀意識高,如何讓大部分的教師可以對自然生態保育產生興趣,並且願意學習,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 (二)戶外環境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學習效果佳,但秩序的維持是一大問題。當不能維持秩序時,就無法要求教學品質。且戶外教學的危險性高,常是教師不敢積極進行的主要因素。因此自然生態保育教學能成功除了需要增加教師的相關素養,還要尋求家長的協助及社會資源。 • (三)以故事內容進行自然保育教學,教師的接受度會比進行戶外教學高。故事教學可進行的方式很多元,其中融入生活經驗的故事內容,可以即時反應生活周遭的環境公害問題,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最後作討論,以達到教學的目的。但時間的長短需要老師來控制,否則常是嘻鬧一整節,而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六、研讀心得(續) • (四)生態觀光是一種新的旅遊概念,其理念有別於一般型態之觀光活動,著重於資源保育與經濟利益平衡的永續發展模式。生態旅遊是提倡知性與深度的旅行,引領旅人在休閒歡愉的情境下體驗生態與生命。生態旅遊的成功發展往往需要多元專業領域的導入,以及建立不同領域的共識與合作平台。實現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一條長遠的路,透過生態旅遊的推動希望逐步達到提昇生態資源品質、共創真正富裕幸福生活的願景。 • (五)台灣過去以經濟發展為主要政策,對自然資源與土地利用的快速增加,引起的開發壓力,對自然環境、生物生育地,產生嚴重的干擾與破壞。自然資源過渡利用的結果,導致海岸、河口溼地、森林,以及山坡地被大量開闢使用,衍生水土流失,地層下陷,野生動植物棲地及自然景觀隨之破壞。我們必須正視此一問題,並進一步藉由自然保育工作的實踐,來維護台灣有限的自然生態資源。
七、參考文獻 • 許玉真(2005),澎湖縣國小教師參與自然生態保育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澎湖班)。 • 周憲徵 (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溼地保育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漢寶溼地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簡素秋 (2004),故事教材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 蘇珮玲 (2005)職前教師參與生態旅遊活動之行為意圖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克明 (2003),中部地區國小教師對自然保育知識、態度及研習需求之研究—以溼地保育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