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设计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设计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田 教 修. 课程性质.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内容结构. 课程实施. 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课 程 设 计.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课程. 基础教育英语能力级别共分九级. 高中设有六——九级四个级别. 七级为所有高中学生的毕业要求. 八级和九级供有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选修. 任意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的目的:.

sev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设计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设计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田 教 修

  2. 课程性质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内容结构 课程实施

  3. 课程设计思路 •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4. 课 程 设 计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课程 基础教育英语能力级别共分九级 高中设有六——九级四个级别 七级为所有高中学生的毕业要求 八级和九级供有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选修 任意选修课程

  5. 必修课程的目的: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6. 选修课程的目的: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7.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1 – 5 级

  8.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义务教育阶段1-5级) 必修课程共10个学分,按模块1-5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4课时)。 学生修满10个学分,达到7级目标要求即达 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

  9. 在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 不能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 ● 要避免为了考试而随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 如有可能,应尽量和学生一起商量补充或取舍 哪些内容。

  10. 2、替换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 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

  11. 3、调整教学顺序 有利于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它的选修课程。

  13. 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模块9-11。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模块9-11。

  14.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选修课程--系列I(顺序选修课) 在必修课程模块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英语6-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学生完成模块英语6-英语8的学习,可以达到8级目标要求。 完成模块英语9-英语11的学习,可以达到9级目标要求。

  15. 高 中 英 语 课 程 结 构 选修课程--系列II(任意选修课) 这个系列的课程分为3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与次序。

  16. 现阶段各学校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现阶段各学校可在每类课程中选择开设1-2个模块,并创造条件尽快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17. 学校要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学校要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 • 设置选修课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应该相辅相成。

  18. 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 • 要让学生理解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学习的需求,又是在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主选课。

  19. 关于选修课的设计: • 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 • 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 • 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20. 关于选修课的设计: 不能把选修课开设成应试的复习课 或必修课的补习课, 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程,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可能。

  21. 关于选修课的设计: 既要有多样性,也要有目的性; 既要有拓展性,也要考虑可行性; 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体现跨文化的特性。

  22. 关于选修课的设计: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的条件 逐步开设和完善,最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3. 供学校开设选修模块时参考的课程: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 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

  24. 供学校开设选修模块时参考的课程: 语言应用类: 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

  25. 供学校开设选修模块时参考的课程: 欣赏类: 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26. 高中英语课程按水平分为六、 七、八、九四个等级,水平等级与年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逐级申请参加七至九级之间各级别的考试。

  27. 讨 论 与 分 析 在基础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从高中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了重视基础的共同必修课程和促进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体现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首次在课程上为学生实现个性化的选择创造了条件。

  28. The end Thank you 谢谢 !

  29. 课 程 目 标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内容目标由五个要素组成: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30. 课 程 目 标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特别强调对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思维的能力。

  31. 课 程 目 标 讨 论 与 分 析 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和人文思想,特别是在课 程目标中,把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语言综合 能力的前提,真正体现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目的。比以往历次大纲都更加注重培养高中 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能力。

  32. 内容结构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 ◆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 ◆课程目标 • ◆内容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33. 内 容 结 构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实施建议 ─ 教学建议(教学原则、语言技能教学建议、教学活动类型、 教学案例) ─ 评价建议(平价原则、评价方法及案例、形成性评价与终 结性评价)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34. 内 容 结 构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附录表: (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表、话 题项目表、词汇表)

  35. 内 容 结 构 分 析 与 讨 论 新课程标准本身的结构体现出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内容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的阐述,有对总目标和内容标准详细的描述;在实施建议中有对教学、对评价、对教材就和资源的开发的多种建议并附有具体的案例示范。其内容之丰富、阐述之全面,胜过以往任何一个大纲,可操作性大大加强,有助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实施。

  36. 课 程 实 施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实施部分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37. 课 程 实 施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 不仅明确了教学原则,还提出了对技能教学的建议,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建议以及教学案例。所提出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学建议部分 • 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也提出了 要求

  38. 课 程 实 施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建议部分 • 在评价方面重点阐明了评价的新理念,强调采用形成性 • 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 • 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 针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不同,分别提供了评价的方法建议、评价案例和评价参考标准。

  39. 在教材方面,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 程 实 施 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建议部分 • 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了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开发和整合。

  40. 课 程 实 施 讨 论 与 分 析 课程实施是课程目标得以落实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部分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为教师转变观念、实施好新的课程提供了尽可能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在教学建议中 : • 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实施原则; 在评价方面 : • 重点阐明了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供了相当具体的、可操作性较 • 强的评价方案和评价参考标准。

  41. 课 程 实 施 讨 论 与 分 析 •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教材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都 • 提出了实施建议。 • 详细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实施建议,对实施新的课程 • 标准提供了帮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