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 第六章 世界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安格尔 《泉》 The Source. 《 泉 》 是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多米尼克 · 安格尔 (1780-1867) 的作品。( 164X80 厘米).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美术欣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术欣赏 第六章 世界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2. 安格尔《泉》The Source 《泉》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的作品。(164X80厘米)

  3. 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这在他那些描写土耳其宫女的裸女画上尤为明显。晚年,安格尔画了这一幅《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泉》是安格尔裸女形象中最负盛名的一幅,是他自于1820开始的,经近30年才完稿。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安格尔笔下的这位少女纯洁、典雅、恬静、健康,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朝气。 《泉》实现了安格尔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 Ingress successfully combined physical beauty and classical beauty this painting。

  4. 《泉》画中那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画面左下角那朵含苞未放的雏菊下是她的象征。 《泉》画中那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画面左下角那朵含苞未放的雏菊下是她的象征。 The naked young girl lifted the pot and pure water. Her body twisted like “S”, her eyes pure and clean just like the spring. The naked girl was pure, quite beautiful and full of energy. The daisy on the left corner just stands for her. 米开朗基罗、乔尔乔内等大师的裸女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时代理想,而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

  5. 安格尔《大宫女》于1814年完成,布面油画 91*162cm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大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安格尔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

  6. 德拉克罗瓦《自由领导着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7.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领导着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领导着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8. 阿道夫·门采尔Adolf von Menzel (1815-1905) 是19世纪德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有着深厚的素描功底,在油画、版画、水彩画等方面都有造诣。 Adolf von Menzel, 1815-1905,the most outstanding realism painter of Germany in the 19th century.He has the deep sketch foundation of basic skills; he has the attainments in oil painting, block print, watercolor painting and so on.

  9. 门采尔《轧铁工厂》Iron Rolling Mill

  10.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森林之神与仙女们》 Nymphs and Satyr 此画于1876年创作,法国260cm×180cm 布油彩 。

  11.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1825-1905) 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布格罗是著名的法国学院派古典主义画家。 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famous French academic painter. 这是一幅充满形式美感的作品。画家描绘了美丽的仙女们与森林之神在跳舞、嬉戏,塑造了充满诗意的神话人物形象及相互关系被刻划得维妙维肖。在森林幽暗的背景前,女裸体被画家以唯美的形式给予完美展示,特别是近景处的那位裸体女郎,背部丰腴柔美,线条流畅,匀称和谐,堪称无可挑剔,炉火纯青。这是一幅弥漫着音乐与诗情的作品,是“回到自然”的浪漫主义杰作。 This is one painting filling with the air of music and the poetic affection, is the romanticism masterpiece of “returning to nature".

  12. 《维纳斯的诞生》Birth of Venus于1879年布格罗创作(299.7×217.8cm)布面油彩画,现藏于巴黎 奥赛博物馆。

  13. 布格罗的这一幅《维纳斯的诞生》,在同类题材的绘画中有其独特之处。他以极富想象力的构图,创造出个人顿生幻想的空间,同时又以写实的造型手段,把神女维纳斯现实化、理想化,给人以亲近感。最重要的是,他运用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组织了现实与非现实、人与神、天上与地面等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给人以瑰丽和奇异的艺术感觉,让人领略到浪漫主义艺术之美。布格罗的这一幅《维纳斯的诞生》,在同类题材的绘画中有其独特之处。他以极富想象力的构图,创造出个人顿生幻想的空间,同时又以写实的造型手段,把神女维纳斯现实化、理想化,给人以亲近感。最重要的是,他运用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组织了现实与非现实、人与神、天上与地面等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给人以瑰丽和奇异的艺术感觉,让人领略到浪漫主义艺术之美。 He created the space of individual- producing fantasy by the extremely rich imagination composition and the practical modeling method, made the goddess Venus realized and idealized to be felt intimated. Most importantly, he utilized the romanticism processing mode to organize the space and figures relationship of reality and unreality, beings and Gods, sky and ground and so on, present magnificent art feelings for the human and let us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the romanticism arts.

  14. 现代雕塑艺术之父——罗丹(1840-1917) Auguste Rodin, Father of the modern sculpture art 罗丹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The status of Rodin in European sculpture history is just like poet Dante's in Europe. Rodin, together with his two students Mayore and Boodell, is carved by the reputation for Europe “three big props”.

  15.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 他第一件入选沙龙的作品《塌鼻者》未引起注意,而造成轰动的《青铜时代》却因人体的逼真精到,被诬蔑为从真人身上套下的模具。 罗丹所遭到的谩骂攻击在他创作《巴尔扎克》时达到极点,这件神品却被讥为“麻袋片中的癩蛤蟆”而糟拒绝。人们当时认识不到它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事实上,甚至连罗丹自己也未能再超越它。 The fling abuses Rodin encountered when he created "Balzac" reached the tip.this marvelous work was ridiculed as actually “a toad in the gunnysack piece” and was rejected badly.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did not know itstarted a brand-new time; in fact, even Rodin himself was not able to surmount it again.

  16. 人物的全身包含双手在内,都被裹在宽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那毛发散乱硕大智慧的头颅。手法的奔放可与中国画酣畅的泼墨媲美。人物的全身包含双手在内,都被裹在宽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那毛发散乱硕大智慧的头颅。手法的奔放可与中国画酣畅的泼墨媲美。 The character's whole body including both hands are all bound in the spacious sleeping robe, to highlight the gigantic wisdom head with hair scattered in disorder. The bold technique may setoff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arty splash ink painting. 罗丹《巴尔扎克》

  17. 罗丹《思想者》

  18. 《思想者》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她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罗丹在构思《思想者》这一塑像时,反复地推敲如何更好地表现“人学会了思索,但那是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后才学会的”主题。他让塑像思想者的右臂支在左腿上面,这是一个很不自然的姿势,但他又觉得这个姿势的紧张状态恰好表达了从兽类逐渐进化成思想者所必须付出的那种努力,塑像的躯体变得魁伟粗大,两肩很有力量,脚和手也变得硕大有力。由于罗丹着重表现了那种苦思冥想而坚定不屈的力度,终于使《思想者》成为现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之一。《思想者》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她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罗丹在构思《思想者》这一塑像时,反复地推敲如何更好地表现“人学会了思索,但那是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后才学会的”主题。他让塑像思想者的右臂支在左腿上面,这是一个很不自然的姿势,但他又觉得这个姿势的紧张状态恰好表达了从兽类逐渐进化成思想者所必须付出的那种努力,塑像的躯体变得魁伟粗大,两肩很有力量,脚和手也变得硕大有力。由于罗丹着重表现了那种苦思冥想而坚定不屈的力度,终于使《思想者》成为现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之一。

  19. 俄罗斯绘画Russian Drawing 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和充满人文情愫的俄罗斯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引人注目的光辉篇章。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三百年间,俄罗斯绘画界的学院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画派、先锋画派等各种艺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俄罗斯绘画艺术辉煌的重要历史时期。。。。。。。。。。。 Russian drawing art with intensive realism spirit and humanities feelings is the noticeable glory chapter in the world art history. During 300 years from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20th century, the famous experts in Russia drawing pour forth, such as the academism, the tour display picture faction, the artistic world picture faction, the cutting-edge picture which marks off sends and so on. The period is the magnificent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of Russian drawing art………

  20. 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Portrait of a Unknown Woman

  21. 《无名女郎》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篷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无名女郎》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篷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Kramskoy painted the Portrait of an Unknown Woman in 1883. This is the most intriguing and well-known painting by Kramskoy. It shows a haughty, exquisitely dressed woman riding in her open carriage on the Anichkov Bridge in St. Petersburg. Stasov (art critic from that time) said of the painting, "She is a coquette in a carriage." Kramskoy himself said, "Some people have said it is not known who this woman is. Is she decent, or does she sell herself? But within her is an entire epoch". Over time, however, the Unknown Woman has become a symbol of sophistication, beauty and spirituality; the Russian Madonna.

  22. 《深渊》 At the shadow(又名:夏天的傍晚) 150cm×209cm是俄罗斯画家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 (1861-1900)于 1892创作的, 现收藏于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23.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 十九世纪后印象派的艺术巨匠。 Gogh, Vincent (Willem) van,wa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Dutch painter and draughtsman after Rembrandt. 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Van Gogh wa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Dutch painter and draughtsman after Rembrandt.。 凡·高虽然只活了37岁,真正的艺术生涯只有10年,但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凡·高一生创作了二千多幅珍贵的作品,可在世时卖出的只有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荷兰这位艺术大师并不是荷兰人发现的,是一位爱好艺术的德国贵夫人发现了凡·高画的价值,而成为凡·高的伯乐。

  24. 《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凡高《向日葵》 "Sunflower" is one of Van Gogh's representative works. It was finished in the sunlight beautiful bright south France.The colors are vibrant and express emotion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fe of sunflowers: bright yellows of the full bloom to arid browns of wilting and death; all of the stages woven through these polar opposites are presented。

  25. 凡高《加歇医生像》

  26. 凡高自画像

  27. 雅姆·蒂索(1836 —1902) 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t维多利亚新古典主义画派重要画家。他的早期画主要是历史,最有成就的是伦敦社会生活的绘画,这其中诞生了著名的画作“Too Early”。后来将绘画投身于宗教场景绘画。 蒂索的“宝贝:Kathleen Newton”

  28. 弗雷德里克·莱顿(1830——1896) • 是19世纪末英国最有声望的学院派画家。 • Frederic Leighton, (3 December 1830–25 January 1896) was an English painter and sculptor. • 他辉煌的艺术光芒甚至冲淡了雷诺兹的影响,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1896年受封为男爵。他是英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画家。

  29. 莱顿《炽热的六月》 Flaming June 《炽热的六月》这幅画模特Dorothy Dene自80年代(十九世纪)中期之后成为列顿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独特的视角,加上模特身体优美的弯曲使这幅画与众不同。艳丽的色彩也使这幅作品格外抢眼。 The model of this picture Dorothy Dene became the inspiration origin of his many work since 80's (19th century) intermediate stage. The unique angle of view, as well as the model exquisite curving causes this picture to be out of the ordinary in addition. The gorgeous colors also cause it to be especially outstanding.

  30. 亨利·马蒂斯(1869—1954) 法国画家,野兽派主要代表人物。 Henry•Matisse (1869-1954). French painters, fauvism main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印象派的色彩和直接观察自然、表现瞬间美的创作方法对他有重要启示。他努力探讨各种组合下不同色彩的和谐与变化、对比与均衡,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种种情绪结果。他有一句名言:“色彩像炸弹一样具有威力,可是也像炸药一样,要有很好的方法控制它。”马蒂斯对东方艺术,尤其是对日本浮世绘版画和非洲艺术有极大的兴趣。东方艺术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的特点,非洲艺术的稚拙、质朴和豪放,适应了20世纪初一些前卫艺术的追求,马蒂斯也没有例外,他的画风的形成与此有很大关系。是一位祟尚东方艺术的西方绘画大师,毕生追求色彩效果的画家。 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现红色,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构图简单、色彩强烈,这都是野兽派的绘画风格。 Matisse used bright colors to contrast, reveal the red color. Simple composition, intensive colors are the characters of fauvism drawing style.

  31. 马蒂斯《舞蹈》

  32. 毕加索Picasso(1881~1973)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PabloPicasso (1881 - 1973) was a Spanish artist who revolutionized painting, drawing, sculpture, and ceramics (pottery). During his life, Picasso painted in many styles, including realism, cubism (1906-1918), and other abstract styles. Picasso's "blue period," (1901 to 1904), was followed by his "rose period," (1904-1906), during which Picasso used warmer colors in his paintings. Later, he helped develop cubism (with his friend Georges Braque), a newly-invented style in which objects were represented by cubes, cones, and cylinders. He also experimented with surrealism (a dream-like style with unexpected juxtapositions), abstraction, collage (attaching bits of paper and other scraps to a canvas), mural painting, sculpture, and ceramics.

  33. 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43.9 x 233.7cm 于1909年6月在巴黎创作。

  34. 《阿维尼翁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毕加索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阿维尼翁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毕加索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had denied the view of regar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oroughly as the main purpose since the Renaissance time. Picasso absolutely got rid of real description to the human body, used the entire geometrization two-dimensional layout to become human body .This point at that time was the humanity blasphemes behavior to the God .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这种新创造的造型原理,成为立体派及以后的现代绘画所追求的对象。

  35. 《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is not only the the turning point of Picasso’s life, also is the huge breakthrough in the art history .If there was no the picture, the Cubism couldn’t have been born. Therefore people called it as the modern art development milestone.

  36. 毕加索《梦》 Dream

  37. 毕加索《格尔尼卡》Guernica 3.5m×7.8m在马德里创作的,现藏于普拉多美术馆。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西班牙馆所绘制 。

  38. 在《格尔尼卡》中,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的意义。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毕加索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的作用。对于《格尔尼卡》里面的形象毕加索自己曾解释道: “……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对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39. 萨尔瓦多·达利 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 Salvador Dali, famous Surrealist painter artist in the 21st century. 达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把具体的客观世界的描绘同任意的夸张、变形、荒诞、怪异、省略和象征等手法相结合,创造一种介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达利是深得超现实主义的要领与精髓的,他将超现实主义运动推向了极致。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各个艺术领域,其最主要的特征即自由思维、自由创作,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并破坏和打碎一切既定格局。 Surrealist: 20th-century literary and artistic movement that attempts to express the workings of the subconscious by fantastic imagery and incongruous juxtaposition of subject matter.

  40. 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

  41. 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

  42. 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

  43. 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

  44. 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Louvre正门入口 卢浮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

  45. 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Louvre is one of the biggest museums in the world. It has the first class collection in the world. 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还有:《狄安娜出浴图》、《丑角演员》、《拿破仑一世加冕礼》、《自由之神引导人民》、《编花带的姑娘》等。

  46. 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 在20世纪雕塑家中,还没有一个能超越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国际声誉的,Moore is a twentieth-century English sculptor. He is known for using great masses of 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to depict humanlike forms. 19世纪末期以前的雕塑,往往都是神或人的替代物出现的 ,雕塑的内容常常以塑造神圣的英雄、贤者、政治领袖或运动员为主。20世纪以前,塑造一个无明确内容的形象雕塑,是前所未闻的。摩尔正是创立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这种与环境对话的雕塑语言,充满了时代的人性话题与时代环境相和谐的现代感。 真正影响他艺术观念的却是古埃及、埃特鲁斯坎、墨西哥和非洲的雕刻以及当时英国艺术理想家罗杰·弗莱、克莱夫·贝尔等人的美学思想。摩尔把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的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的率真质朴,与现代艺术反对模仿、摒弃再现以及追求形式本身的独立价值的观念结合起来,走上了一条既保持西方传统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的艺术之路。摩尔成为借鉴原始艺术的最巧妙的雕塑家之一。

  47. 摩尔《母与子》 1924年,摩尔模仿前哥伦布时期的印第安雕塑风格创作了第一件《母与子》雕像,此后,母与子形象便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成为他毕生的保留母题。

  48. 亨利·摩尔是把孔洞技术运用得最成功最完美的雕塑家。亨利·摩尔是把孔洞技术运用得最成功最完美的雕塑家。 Henry Moore is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most perfect sculptor in utilizing the hole technology. 1932年,摩尔首次在自己的人像雕刻中采用了打洞形式。给人像打洞虽然并不是摩尔的首创,但摩尔是把这项带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技术运用得最为成功最为完美的雕塑家。孔洞的运用打破了“雕塑是被空间所包围着的实体”这样一个西方传统雕塑的固有概念,让空间穿透雕塑,使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让雕塑与空间融为一体。

  49. 对环境雕塑的成功实践也确立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从1935年开始,摩尔有意识地将自然风景与雕塑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致力于环境雕塑的探索。让雕塑从架上走到架下,从人造空间走向自然环境是摩尔最伟大的创造,正是由于对环境雕塑的成功实践才确立了摩尔在现代雕塑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Started from 1935, Henry Moore consciously formed the natural scenery and the sculpture as a whole, and devoted to the environment sculpture exploration. Henry Moore's great creation was to let the sculpture arrive down from the frame, move from the man-made space toward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was precisely successful practice in the environment sculpture that established Henry Moore’s supreme status in the modern sculpture .

  50. 摩尔不仅考虑到雕塑的造型与环境包括山坡、田野、森林和建筑物的协调,而且将水色天光、蓝天白云也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他的那些安置在大自然中的斜倚的人体不仅与山峦沟壑有着外形上的相似,而且有着大山般沉雄巍峨的气势和力量。不仅如此,摩尔还将色彩引入到他的雕塑中,也就是说,摩尔的雕塑是有色彩的。他考虑到了阳光的存在及其方向因素。那些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尤其是在层林尽染的秋天的森林和原野上,迸发出强烈的动人心魂的美。摩尔不仅考虑到雕塑的造型与环境包括山坡、田野、森林和建筑物的协调,而且将水色天光、蓝天白云也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他的那些安置在大自然中的斜倚的人体不仅与山峦沟壑有着外形上的相似,而且有着大山般沉雄巍峨的气势和力量。不仅如此,摩尔还将色彩引入到他的雕塑中,也就是说,摩尔的雕塑是有色彩的。他考虑到了阳光的存在及其方向因素。那些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尤其是在层林尽染的秋天的森林和原野上,迸发出强烈的动人心魂的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