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89 Views
校園霸凌. 要如何防止校園霸凌呢 ?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開始. 所有圖片來源 :Google 圖片. 壹、前言
E N D
校園霸凌 要如何防止校園霸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 所有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壹、前言 根據調查,霸凌學生合計共有3378名,但各校通報的霸凌總數僅24件,顯示未曝光黑數非常高。其實,世界各國校園霸凌 (school bully) 現象相當普遍,更是長期存在校園的問題,國內亦然。調查指出,國內約有六成的國中小學生曾有被霸凌的經驗,甚至有一成的學生每天都會被同學欺負,同時國內約有2萬名經常欺負同學的霸凌者(占中小學生的7%)[1],而隨著近年來霸凌事件透過網路散布,校園霸凌問題才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切;教育主管機關則提出相關措施,例如:教育部校園霸凌預防輔導作法、防制學生將校園霸凌與不雅影片上傳網站散布預防輔導作法暨相關法治教育等,以期防杜校園霸凌問題日益惡化。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貳、校園霸凌分析 一、校園霸凌類型 霸凌類型大致可分為肢體、言語、關係、性霸凌、反擊型以及網路霸凌六類,分述如下: (一)肢體霸凌:推、踢、毆打以及搶奪財物等,這類霸凌最常出現在國中生身上,手段非常殘暴。 (二)言語霸凌:嘲笑、謾罵、言語刺傷、取不雅的綽號、威脅恐嚇等。 (三)關係霸凌:排擠自己討厭的同學,此為最常見的霸凌型式。 (四)性霸凌:取笑或評論對方的身體、性別、性取向等,或是性侵害。 (五)反擊型霸凌:受凌學生不堪長期遭受同學欺負之後會出現反擊行為,可能從受霸凌者成為霸凌者,據調查國內約有1/3霸凌者為反擊型霸凌。 (六)網路霸凌:亦稱電子霸凌、簡訊霸凌、數位霸凌或線上霸凌,透過電子郵件、手機、簡訊或網站散布不雅照或辱罵言語,網路霸凌已日益嚴重,甚至國外已出現學生不堪其擾而自殺之事件。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二、校園霸凌的成因 霸凌學生的形成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三因素:家庭、個人及學校[3],在家庭方面,孩子若缺乏家長關愛、管教,或者家庭衝突與威權式管教以及家庭內有暴力情形,會讓孩子有以暴制暴的傾向。在個人方面,除了學生本身易衝動的個性、神經生理疾病外,媒體與社會環境充斥暴力,及個人受暴經驗,造成孩子行為偏差,認同以暴制暴的行為。學校方面,老師對於學生攻擊行為的處理與態度、學校的管教與風氣皆是影響霸凌行為的關鍵,若老師及學校經常以隔離、體罰等負面方式來處罰霸凌者,將形成學生以暴制暴的行為。有研究指出學生的學業成績表現、能力分班的教育政策,以及學生對學校的疏離是形成校園暴行發生的主因。 由前述霸凌形成的原因觀之,可發現不論家庭、學校或者媒體及社會環境若充斥暴力,將間接誤導學子對暴力行為的認知,流於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三、霸凌的影響 霸凌行為對霸凌者與受霸凌者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霸凌者成年後犯罪率是一般人的四倍以上;長期受霸凌者,成人後有高比率憂鬱、缺乏自信以及暴力衝突傾向。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參、建議 校園霸凌的發生,將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甚至對於日後人格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學校、家庭及社會各界必須積極作為,營造友善的校園環境。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一、政府方面 政府立法機關宜慎重考量仿效美國37州訂定反霸凌法,強制學校落實反霸凌法。以華盛頓州之反霸凌法為例,舉凡散播謠言、開不當玩笑、繪製不當圖畫、發表貶抑評語、做不當姿勢、惡作劇、肢體攻擊、威脅等皆為轄區內大多數學校所禁止的行為;少數學校甚至更嚴苛規範不被允許之行為,如社團迎新時之不當入會儀式、稱呼不雅綽號、故意排擠同學、勒索財物、不當碰觸、發佈不當電子郵件、毀壞同學私人物品等[6],強制要求校方和教師必須敏感、積極介入處理霸凌事件,或者以扣減補助款與學校評鑑下修等行政裁罰。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二、學校方面 學校宜在課程中導入生命教育以及人權議題,透過教育讓學子學習尊重生命、尊重彼此之權益;推動法治教育以及建立學生正確的防霸凌觀念;幫助學生建立使用網路、手機等電子通訊的正確觀念及禮儀,俾降低網路霸凌發生率;重視親職教育以及增進親師溝通,教導家長預防霸凌及處理霸凌的技巧;推動處理霸凌事件相關研習,建立教師處理霸凌的能力,並且徹底執行與落實校園霸凌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 三、家庭方面 家長平日宜多關心孩子,並且加強與教師的聯繫,了解孩子在校的行為,同時盡量避免以打、罵的威權式管教子女。 四、社會方面 公眾人物必須以身作則,避免暴力行為,以減少不良示範,同時媒體宜善盡專倫理,避免傳播過多的暴力、色情等不當訊息予兒童及青少年。 原文: 校園霸凌之探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五、問題 家長或老師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們在學校常常打打鬧鬧,實在很難分辨是好玩還是霸凌事件呢?以下有一些判斷的依據,協助大家作區別。◆面部表情。打鬧時臉部表情是高興或愉悅的;霸凌時表情則是猙獰的。◆參與意願。打鬧是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霸凌則是被迫或是被挑釁而參加的。◆用力程度。打鬧時通常不會使盡力氣傷害他人;霸凌時則是非常激動的、失去控制的。◆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可能轉變;但是霸凌通常是固定角色。◆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霸凌結束後則大家一哄而散。◆蓄意程度。霸凌的發生,是霸凌兒童有意傷害其他兒童。◆重複發生。霸凌現象會重複發生,而且特定的孩子可能長期受到欺壓。 資料來源:http://mental.health.gov.tw/article.asp?channelid=M53&serial=549
霸凌種類與介紹: 一、霸凌兒童。首先,限制孩子接觸暴力電視及電玩的機會,以減少不良的示範。其次,需要讓孩子了解霸凌行為的「非法性」、也不被允許,同時也積極地教導及示範正向的社會技巧,如接納、關懷、及互相尊重,當孩子一旦出現非暴力非攻擊的行為,則應馬上給予肯定與鼓勵。 二、受凌兒童。受凌兒童也許因為害怕遭到報復或感覺羞恥,而不願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遭遇,家長與老師可以從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狀態來判斷是否有遭遇霸凌的難言之隱,例如:孩子的上學意願低落、上課期間眼神渙散、出現自殘行為(如以刀片割手腕)等。當事件真的發生,周遭所有的成人應給予孩子支持與溫暖使其可以安心地說出心事和在外的遭遇。再者,教導孩子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來面對,比如說是離開現場或向大人求助,事件也會較快落幕。 三、旁觀者。受凌兒童的同學最常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不過有的孩子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而不敢通報,也有時孩子們無心的反應-像是圍觀或是發出笑聲等,更助長了霸凌的進行。然而,旁觀者的態度是解決霸凌問題的關鍵,因此我們建議家長或老師培養其同理心及正義感,當事件發生時,讓他們了解,唯有主動尋求成人協助解決問題,才可以預防事件再發生,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資料來源:http://mental.health.gov.tw/article.asp?channelid=M53&serial=549
被霸凌了該怎麼辦? 支援管道: 一、向老師、家長反映 二、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三、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 四、向教育部24小時專線投訴(0800200885) 五、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 六、其它(警察、好同學、好朋友) 處理方法: 方法一:偏差行為輔導 方法二:校園霸凌評估會議確認 方法三:校園霸凌評估會議確認 方法四:啟動霸凌輔導機制 方法五:各級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每學期辦理不記名生活問卷。 學校:每年4月及10月各辦理乙次記名或不記名校園生活問卷。 方法六:向學校反映
如何避免霸凌事件發生: 一、發現校園死角,反映師長立即改善: 校園安全環境,會隨者時間及使用情形而有所改變,也是容易讓人疏忽的環節。例如:學校禮堂或體育館,在集會或上課時間,是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但是,如果在午休或放學後,就可能成為校園霸凌的好場所。諸如上述情形,可能存在於校園的垃圾場、廁所、樓梯間、放學後的遊戲區或操場角落,甚至較少使用的專業教室……等。同學發現可能霸凌的場所,應該立即向學校師長反映,及時應變與改善,以免成為校園小惡霸的天堂。 二、不早到、不晚歸: 校園霸凌通常發生在偏僻、人少的時間及地點,不要讓自己一個人落單,是最明智的選擇。只有少數師長在校期間,是校園小惡霸最容易下手的好時機,提早到校或遲不離校,容易讓你成為霸凌的對象。 如何避免霸凌事件發生: 資料來源:http://163.30.125.8/lif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401&blogId=604
三、不到校園死角,校園內結伴而行: 在反校園霸凌工作上,學校均積極改善環境面上的安全問題,但經常限於學校經費問題,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之窘境。在尚未完全改善校園環境死角前,同學應該避免受到霸凌的可能性,儘量不到校園死角,如果有必要前往,如打掃環境、倒垃圾……等,也應該結伴而行,以免成為受害者。 四、引起大人(師長)的注意:依據資料顯示,霸凌事件多發生在大人(師長)不在場的時機,若能引起大人(師長)的注意,適時介入霸凌事件,較能立即化解危機,並較可能會有圓滿的處理結果。 資料來源:http://163.30.125.8/lif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401&blogId=604
五、善於利用資源: 霸凌事件除發生在校園內以外,上、下學途中也是經常發生霸凌的地方,當可能受暴時,善於利用社區資源,如社區巡狩隊、警察局、愛心商店、學校志工家庭……等,適時的求助,是維護個人安全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http://163.30.125.8/lif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401&blogId=604
最後來告訴各位: 被霸凌同學,,不可以隱瞞,,一定要確實告訴師長,,長期受到傷害是不好的。 不能以暴制暴,要努力勇敢說出來! 對霸凌 勇敢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