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大陸宏觀調控對兩岸經濟之影響

大陸宏觀調控對兩岸經濟之影響. ■ 報告人: 陳有忠 分析師 ■ 報告日期 ︰2004 年 8 月. 起因:特定產業投資過剩、放款浮濫、物價蠢動 經濟降溫措施 信用管制:限制水泥、鋼鐵、房地產、電解鋁之投資與放款 貨幣政策:兩次調高存款準備率共 1.5% ,至 7.5% 7 項金融緊縮政策與 1993 年宏觀調控類似 加強不良貸款之監控與考核 提足呆帳準備與提高資本適足率 嚴控集團企業授信. 報告大綱: 此次宏觀調控主要仍抑制投資,消費則期望保持穩定,以達到軟著陸之效果. 原物料勁揚的禍首 … 中國. 中國 - 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陸宏觀調控對兩岸經濟之影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陸宏觀調控對兩岸經濟之影響 ■報告人: 陳有忠 分析師 ■ 報告日期︰2004年8月

  2. 起因:特定產業投資過剩、放款浮濫、物價蠢動起因:特定產業投資過剩、放款浮濫、物價蠢動 經濟降溫措施 信用管制:限制水泥、鋼鐵、房地產、電解鋁之投資與放款 貨幣政策:兩次調高存款準備率共1.5%,至7.5% 7項金融緊縮政策與1993年宏觀調控類似 加強不良貸款之監控與考核 提足呆帳準備與提高資本適足率 嚴控集團企業授信 報告大綱:此次宏觀調控主要仍抑制投資,消費則期望保持穩定,以達到軟著陸之效果

  3. 原物料勁揚的禍首…中國 中國-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2003年中國用掉了全球近一半40%的水泥、31%的煤、30%的 鐵砂、27%的鋼、25%的鋁,以及7%的原油,這需求趨勢將 延續至2008年 資料來源:ING

  4. 項 目 1993年 2004年 領導人 朱鎔基 (1994年) 溫家寶 (2004年) GDP 3.138兆人民幣(約合7600億美元) 2003年11.6694兆人民幣(約合1.4萬億美元) 世界經濟排名 N.A 6 貿易總額 1958億美元 8512億美元 世界貿易排名 11 4 占世界貿易比重 2.69% 5.58% 實際利用外來投資金額 367.7億美元 535億美元 外來投資金額佔世界排名 2(僅次於美國) 2(僅次於美國) 外匯存底 212億美元 4033億美元 存款牌告利率 11% 1.616% 經濟成長率 92年為19.3%,93年為15.8% 1Q為9.7%,2Q預估為11% 通貨膨脹率 近20% 2月2.8%,(全年預估5%) 投資成長率 61.8% 26.6% 中國前後兩次實施「宏觀調控」之當時總體客觀環境比較表

  5. 中國前後兩次實施「宏觀調控」之比較

  6. 起因:投資過度、銀行體系違法超貸、物價膨脹起因:投資過度、銀行體系違法超貸、物價膨脹 宏觀調控 信用管制:1993年6月,中共下達六號文件,7月開始實施 貨幣政策:朱鎔基總理兼任人行行長,調高存、放利率各1.72%與1.38%,至10.98% 金融緊縮政策之重要宣示 清理違法貸款,資金限期收回,違貸者銀行行長撤職查辦 不得競相提高存款利率吸金,不得收取回扣 立即停止銀行向自己興辦的各種經濟實體注入信貸資金 1994年經濟開始降溫,但直至1995年效果才較明顯 1993年7月朱鎔基實施宏觀調控政策1年半後效果才日益顯現

  7. 1993年7月朱鎔基開始實施宏觀調控調高存放利率至10.98%1993年7月朱鎔基開始實施宏觀調控調高存放利率至10.98%

  8. 宏觀調控前,投資過度;宏觀調控後,消費取代投資,成為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宏觀調控前,投資過度;宏觀調控後,消費取代投資,成為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

  9. 政策迫使經濟降溫,雖抑制投資,但消費可望穩定政策迫使經濟降溫,雖抑制投資,但消費可望穩定

  10. 營建市場成長快速,宏觀調控後明顯降溫;但整體工業生產直至1995年,成長才見緩步下降營建市場成長快速,宏觀調控後明顯降溫;但整體工業生產直至1995年,成長才見緩步下降

  11. 放款浮濫,貨幣供給大增;宏觀調控後,放款緊縮,貨幣供給成長趨緩,但至少仍高達15%左右放款浮濫,貨幣供給大增;宏觀調控後,放款緊縮,貨幣供給成長趨緩,但至少仍高達15%左右 中國貨幣供給年增率

  12. 通貨膨脹持續至1994年,1995年即陷入物價緊縮

  13. 外資投資成長驟降

  14. 1993年7月實施宏觀調控,1994年經濟成長率依舊創新高,緊縮效果自1995年才開始明顯發酵1993年7月實施宏觀調控,1994年經濟成長率依舊創新高,緊縮效果自1995年才開始明顯發酵 2004

  15. 宏觀調控後,深圳A股下跌至1994年7月觸底,但盤整至1996年3月後才重啟漲勢宏觀調控後,深圳A股下跌至1994年7月觸底,但盤整至1996年3月後才重啟漲勢

  16. 大陸宏觀調控主要是針對不當的投資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

  17.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成長為罪魁禍首

  18. Morgan Stanley:4月份經濟指標表現趨於穩定,但顯示經濟仍過熱,政府需要採行更多控管政策 資料來源 : Morgan Stanley, 台証投顧整理

  19. 房地產價格飆漲

  20. 水泥生產快速

  21. 鋼鐵生產成長率創新高

  22. 電力需求殷切,發電量成長率創新高

  23. PBOC兩次調升存款準備率,共1.5%

  24. 宏觀調控實施後,中國放款成長率逐步回降

  25. 貨幣供給成長率M2已回降至官方目標值17%之下 16.2/JUN

  26. 政策迫使中國整體工業生產降溫已見成效 16.2/JUN

  27. 中國2004年第2季國內生產年增率也見降溫

  28. 中國民間消費依然強勁,未受宏觀調控影響

  29. 中國-外國直接投資實際累計年增率仍持續上揚中國-外國直接投資實際累計年增率仍持續上揚

  30. 中國通膨壓力持續加重,若CPI年增率高於基本放款利率,中國可能開始調高升息中國通膨壓力持續加重,若CPI年增率高於基本放款利率,中國可能開始調高升息 中國通貨膨脹率與一年期基本放款利率

  31. 兩次宏觀調控比較—不致造成明年經濟成長腰斬兩次宏觀調控比較—不致造成明年經濟成長腰斬

  32. 1993年第一次宏觀調控乃事後補救 2004年第二次宏觀調控乃事前預防

  33. 中國降溫對台灣經濟熱度有一定程度的冷卻

  34. 中國降溫對台灣GDP衝擊估計 9.6% -1.0%

  35. 此次宏觀調控已見成效一 不致再有重大緊縮措施 47.8% 42.8% 34.8%

  36. 此次宏觀調控已見成效二

  37. 受緊縮政策影響,大陸與台灣股市跌勢尚未止穩受緊縮政策影響,大陸與台灣股市跌勢尚未止穩 深圳綜合指數月線圖 台灣加權指數月線圖 資料來源 : Bloomberg,至2004/7/27

  38. 大陸宏觀調控對我經濟衝擊有限

  39. 大陸需求持續高成長

  40. 大陸高級鋼材仍供應不足 資料來源:中國鋼協

  41. 大陸貨運景氣仍佳 需求仍大於運能增加

  42. 大陸塑化產能增加有限 產業進入旺季

  43. 大陸汽車市場成長快 組裝與維修需求大

  44. 大陸宏觀為確保經濟於長期軌道中穩步前進

  45. 此次緊縮經濟之降溫動作與1993年宏觀調控差異不大此次緊縮經濟之降溫動作與1993年宏觀調控差異不大 針對特定產業、放款、物價降溫,而非全面性 投資雖降溫,但消費可持續穩定,成為經濟成長之動力 1993年宏觀調控效果直至1995年才明顯發酵 金融面緊縮效果顯現,但整體經濟降溫效果仍需時間調整,未來數年,大陸股市持續進入修正期 信用管制、調高存款準備率後,通貨膨脹壓力尚未能有效控制,市場預期升息是下一步具體措施 中國經濟降溫之結論─目的是保持經濟長期穩定成長,非全面緊縮使經濟崩潰

  46. 附件:5/14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公佈10項限制產業 1.鋼鐵業2.輕工業3.有色金屬業4.石油及化工產業5.建材業 6.紡織業7.印刷業8.機械業9.醫療產業10.其他

  47. 鋼鐵業

  48. 輕工業

  49. 有色金屬產業

  50. 石油及化工產業-禁止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