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85 Views
Chap1 文化與發展的思索. Schech, Susanne & Jane Haggis , 沈台訓 譯 。 2003 。 《 文化與發展:批判與導論 》 。台北:巨流。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概論. 發展 vs 文化 發展: 人為的文化概念,而不是一系列自然、可為計畫性發展所加速進行或導引的過程。
E N D
Chap1 文化與發展的思索 Schech, Susanne & Jane Haggis,沈台訓 譯。2003。《文化與發展:批判與導論》。台北:巨流。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概論 發展vs文化 • 發展: • 人為的文化概念,而不是一系列自然、可為計畫性發展所加速進行或導引的過程。 • 視為經濟過程的一個面向,或工業化建立的條件,多數在思考是否有”付出恰當的代價”,很少談論文化上的轉化或轉型問題。 • ex:”西方“文化即指歐美的政治、經濟或社會制度,發展是一種特殊文化下所產生的。
概論 • 文化:發展過程的結果,受發展所影響或作用的。
發展所指為何 • 發展: • 不可能僅以一簡潔定義及能表達。 • 指稱迥異的手段與目標、過程與目的。
過程式發展 vs 目的式發展 • 過程式發展: • 探討”發展究竟為何”,將發展視為一個必然、內在性、循環性過程,藉由摧毀舊有事物來建立新概念。 ex:衰敗與毀滅是發展循環中的一環。
目的式發展: • 我們以發展之名展開行動,並對整個發展的過程賦予秩序,以避免、阻止或減輕其負面效應。呈現人類進步的潛力與可能性。 ex:國家為經常處於雜亂無序的發展過程,賦予秩序來表達發展的目的,透過有系統的方針、政策,來達到目標與結果的方式。 ex: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發展過程,描述為”生產方式不斷革命、所有社會關係騷動、不止息的不安,使得工業化國家提出發展方針因應。
專家提出,人類須主動迎對,並先行把握發展動向,以達實現進步的目標,脫離資本主義的失序與失業、貧窮等發展的困境。專家提出,人類須主動迎對,並先行把握發展動向,以達實現進步的目標,脫離資本主義的失序與失業、貧窮等發展的困境。 • 20世紀,發展主要指稱新興獨立第三世界國家變遷過程。也用來描述資本主義擴張的自然過程,此時發展即我們有目的的去行使所從事的活動。
啟蒙、現代性、進步 • 19世紀人們才開始相信可以改造自然、自己有資格對自然界進行持續的影響。 • 現代性:18世紀西方形成的一種廣泛的世界觀。 • 馬克思解釋現代性: • 個人從傳統的人際關係中解放出來。 • 整個社會發展出的分化過程。 • 市民社會的浮現、社會平等的概念、創新與變遷的現象。
現代性被視為是相對於傳統的社會秩序與信仰。舊政體的傳統知識形式以宗教權威,但現代知識奠基於經驗、科學實驗與理性之上。現代性被視為是相對於傳統的社會秩序與信仰。舊政體的傳統知識形式以宗教權威,但現代知識奠基於經驗、科學實驗與理性之上。 ex:可藉由機器發明讓人們擺脫辛勤的勞動。
啟蒙 • 啟蒙思想:批判觀點以及多樣化的思考,對政治權力的組織方式產生影響。 ex:啟蒙思想激勵的法國大革命的發生,終結專制體制。 • 啟蒙思想:透過理性與科學的應用,可改善人類的自然與社會條件。 ex:福祉與幸福日趨完滿的可能性。
啟蒙:一組相關連的概念、價值、原則與事實,提供關於自然與社會的世界圖像,同時也是一種對於以上兩者的思考方式。啟蒙:一組相關連的概念、價值、原則與事實,提供關於自然與社會的世界圖像,同時也是一種對於以上兩者的思考方式。 啟蒙的中心思想: • 理性:指合理的思考過程,以及組織知識的主要方式。 ex:理性可使我們有清晰的想法,不受任何人的影響,但其須受經驗與實驗所得的結果調整。
經驗論:指所有知識皆來自於經驗事實,且能夠被我們的感官所理解。經驗論:指所有知識皆來自於經驗事實,且能夠被我們的感官所理解。 • 科學:科學的知識是擴展人類的知識之鑰。 • 普遍性:理性與科學所推導出的一般性原則與公理,皆可被應用於任何情況中。 • 進步:透過理性與科學的應用,我們可以改善人類的自然與社會條件。追求進步即為對福祉與幸福的探求。
個人主義:個人不能被一較高的權威所宰制,每個個體是所有知識與行動的出發點。社會是所有個人的思想與行動的產物。個人主義:個人不能被一較高的權威所宰制,每個個體是所有知識與行動的出發點。社會是所有個人的思想與行動的產物。 • 世俗化:世俗化的知識與結構,取代傳統的宗教權威。 • 宗教自由:所有的人類皆是相同的,其他種族的信仰不必然劣於歐洲的基督教信仰。
人性的同一:人類的主要特質永遠是相同的,即只有一種人性。人性的同一:人類的主要特質永遠是相同的,即只有一種人性。 • 自由:反對所有信仰上、交易上、溝通上、社會互動上、性別上與財產權利上的封建與傳統的限制。 • 總之,啟蒙理念解決因現代性造成的難題,一為當歐洲的探險家到異地,應當如何面對與了解遭逢不同的社會與文化。二為現代時期的變遷已不同於前現代時期以一種循環週期方式解釋變遷的現象。 ex:歷經工業化的社會已經不同於工業化前的景觀。
所以啟蒙思想被視為人類將發展本身作為目的,科學取代上帝,扮演現代社會的關鍵角色,個人則取代國王,成為賦予政府權力的來源,並且人類的社會歷史以線性的進展觀點重新詮釋,而不是一循環週期。所以啟蒙思想被視為人類將發展本身作為目的,科學取代上帝,扮演現代社會的關鍵角色,個人則取代國王,成為賦予政府權力的來源,並且人類的社會歷史以線性的進展觀點重新詮釋,而不是一循環週期。
進步 • 謝寧的觀點:發展與進步的概念是相連的,進步與發展是一個國家得以存在的理由。 • 科溫、謝頓觀點:發展方針來自於進布概念侷限當中。
第三世界的發展方針 • 發展研究為研究第三世界國家的學門,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英帝國崩解。 • 引用美國總統杜魯門說詞:全世界有一半人口處於貧窮、飢餓、疾病肆虐的狀態,而西方擁有知識與技術,則可解救、改善他們的苦難。
自杜魯門總統演講迄今,形成各種廣泛的發展理論,每個理論都以目的式發展觀點為主軸,但對於發展如何達成目標、可能的成果為何、以及應該遵循何種指導原則,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自杜魯門總統演講迄今,形成各種廣泛的發展理論,每個理論都以目的式發展觀點為主軸,但對於發展如何達成目標、可能的成果為何、以及應該遵循何種指導原則,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ex:殖民地為殖民帝國擴張版圖時,不僅被剝削財富並且在此被發明發展方針,也產生殖民者以福音者,被殖民者仍為土著。
美國境內低度發展現象 • 加爾‧米達爾強調美國境內本身的不平等現象。首先,全球不平等現象也反映在美國社會中;其次,種族偏見在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 美國最大的失敗:系統性與制度化的種族不平等,並且嚴重損害啟蒙的思想。 • 除非西方國家放棄白人優先性與種族歧視的態度,否則威望與國際影響力將毀於一旦,如果美國始終以為種族偏見無不妥,那麼在海外的影響力,將只奠基於經濟與軍事的霸權,也包含“精神上的強勢”。
加爾‧米達爾相信,美國黑人應朝向同化於美國文化的目標努力,以獲得主流白人尊敬的特質。加爾‧米達爾相信,美國黑人應朝向同化於美國文化的目標努力,以獲得主流白人尊敬的特質。 • 加爾‧米達爾也相信社會工程,即運用社會科學的任務,協助達成平等與同化的使命。 • 社會工程:由國家統合協調其進展,涉及政策、種族隔離解除、提高黑人教育水準、授與美國人相同的公民權利。
現代化諸理論 • 1950-60年代支配整個發展研究的思考方向。 • 定義:一個社會不段增加經濟與政治能力的過程,經由工業化促進經濟發展能力,經官僚組織化,提升政治事務的能力,使一個社會能獲得離開貧窮、走向富裕的能力。 • 是1950-60年代第一世界國家社會科學的主要特色,認為低度發展的社會須進行大規模改變,以便能夠打破貧窮、低生產力的循環中,當中連同教育、思考、行動等方式一併改造。
“現代化”將計畫性發展視為達成轉型目標的關鍵策略,國家在此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現代化”將計畫性發展視為達成轉型目標的關鍵策略,國家在此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 勞動生產力提高與生活水平提升都是現代化重要的特色。 • 羅斯托描述社會經歷不同發展階段,從傳統階段到大眾消費階段,工業化即為現代社會最明顯的表徵。
現代化意義: • 一個革命性的過程:包含社會在發展中發生的激進、徹底的改變。 • 一個複雜的過程:包含工業化、都市化、社會動員、分化、媒體、教育水準提高等不同過程。 • 一個系統化的過程:經濟發展、文化變遷、政治變動都在一連貫的模式中。
現代化理論具爭議性的特色:必須經歷好幾個階段才得以完成,需要時間的過程。現代化理論具爭議性的特色:必須經歷好幾個階段才得以完成,需要時間的過程。 • 現代化假定:發展是一必然的過程,可經由受過啟蒙的政府與外界的技術協助而進行。
現代化的人性面:基本需求 • 失敗:現代化對於貧困、飢荒、綠色革命等工業化方案中,皆宣告失敗。或許需要放棄現代化由上而下、高科技式的研究途徑轉變成人性面的基本需求觀點上,將其重點放在提供窮困人民的最低生活水準中。 • 此種基本需求觀點將議題關注在人類本身的問題,並且將財富與資源公平分配。
依賴理論與自主發展 • 繼起的理論:依賴理論為批判現代化理論失敗的後續發展理論。 • 1940晚期,保羅認為第三世界國家擁有生產原料,但與第一世界工業化國家之間存在不平等交易,意即第一世界國家不願意釋出其專業技術;安德烈認為資本主義透過獨佔貿易,有系統的剝削邊陲國家,使得第三世界國家無法發展屬於自己的經濟體系。
定義:一個地方的落後 源於發達經濟體系對它的剝削 。 發達國家會在剝削過程中越加發達,落後的過家則會進一步流失資源,缺乏資本累積 ,變得更加落後。 富的越富,窮的越窮,全球不平等會兩極化。 依賴理論
早期的剝削可見於十六世紀的殖民主義(colonialism),殖民者會進佔殖民地,搶奪當地的資源(如土地,礦物),改變當地的生產模式及控制貿易關係以鞏固自己國家的經濟利益。 1. 殖民依賴 (colonial dependence)
十九世紀後的剝削則以較間接的經濟操控為主─先進國家會在落後國家投資,但生產過程的盈餘及所得資源則全歸投資者所有。十九世紀後的剝削則以較間接的經濟操控為主─先進國家會在落後國家投資,但生產過程的盈餘及所得資源則全歸投資者所有。 落後國家的本土經濟(indigeneous economy)會在過程中被財鴻勢大的外國財團打擊得殘缺不全,大大降低了日後的自主發展。 2. 財務及工業依賴 (financial & industrial dependence)
差別:資本主義變成資本家帝國主義 依賴理論的代表國:拉丁美洲 好處:避免經濟蕭條時最嚴重的衝擊(like Mom fostered a baby) 壞處:減低競爭能力與刺激、缺乏成長的機會 依賴理論
定義:以進化模式(evolutionary model)解釋不同發展階段。 經濟發展端看促進投資於工業和相關支持系統的文化態度(以及可能的外援)而決定之觀點。 現代化理論 Modernization Theory
現代化理論有兩個常見的假設: • 1. 單線發展論 (unilinear development)─「落後」是共同的起步點,落後國家只是較別人遲起步,只須引進適當的科技和投資,便能趕上其他發達國家。 • 2. 國家落後源於內部問題─(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價值觀是發展的基石,例如個人主義,自由民主制度。落後國家必須屏棄與之相違的制度和文化習慣,才能循序漸進的現代化。
定義:物質上的進步與水平的提高 最初始於歐洲〈工業化國家〉,擴延至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變遷的過程 反面:落後、蕭條、傳統 發展的意義
1文化:耕植土地、栽培作物、畜養牲畜 2文化:心靈、藝術、文明的教化 3文化:社會發展的過程 4文化: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 5文化:生產意義的種種社會實踐活動 文化
發展史 • 波寇特(1992):我們對自然的耕作與畜養 • →17th-18th :對人類的教化 • →18th晚期:個人出生與身分地位的屬性指標(階層、階級) • →19th:對完美的追求 • →現代:區分「精緻文化」與「大眾文化」─賦與社會精英在藝術追求的特別價值,大眾文化被認為是次等的 • →應用在不同的族群:文明與非文明(達爾文-人類演化理論)
人類學 • 19th社會科學:建立文化階層觀;人類學─文化,首要關懷=文化研究 • 人類學兩個主要的文化定義: • 1處理「文化是什麼」 • 2著重「文化做了什麼」、「怎麼做」
一、文化是一個特定群體的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一、文化是一個特定群體的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 • 1功能主義式的取徑:涂爾幹─文化之共享的與規範性的特質,以及文化起著將個人整合人群體中的功能 • 文化被視為是一幅「生活的藍圖」或是社會結構的面向,確保社會做唯一個整體,能夠維繫內部凝聚力與永續保存 • 2互動主義式的取徑:韋伯─特別著眼於作為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的文化,是如何集中在個體行動者身上
麥克斯‧韋伯的想法,人類是懸於自身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麥克斯‧韋伯的想法,人類是懸於自身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 將文化比擬作那些蛛網,因此,對它的分析,並不是經驗科學對法則的探求,而是一項尋求意義詮釋的工作。 克里福德‧基爾茲
焦點:象徵、儀式與組購日常社會現實的種種實務活動上焦點:象徵、儀式與組購日常社會現實的種種實務活動上 李維史陀(法國結構主義之父) 《生食與熟食》:這些食品的料理與實用的規範本身並不重要,而是其顯露出了文化作為整體依個整體的某些訊息 二、文化是生產意義的社會實踐
文化本質化的各種效應 • 1全世界的觀光產業為了商業消費,已主動定位出了那些真實的、富異國情調的「他者」 • 2第三世界的民族論述,將「傳統」物化以對抗「西化」或「新殖民主義」的威脅。「物化傳統」的過程通常充滿編造與發明,而且經常將一個複雜多變的歷史,化約成單一的版本。 • 3第三世界的人們將自己視為變動不居的當下的行動者,而非舊世界的殘餘(反發展的措辭)
文化研究 • 1解除區分精緻文化與大眾文化所具有的菁英主義取向 • 2挑戰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的企圖 • 文化是一個由所有「再現」,所組構而成的網路,其型塑了我們社會生活的每個面向─弗羅與莫理斯 • 打破人類學對「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作為意義之生產」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