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本篇阴阳: 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 : 对应、适应。 象: 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 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 之象。 应象: 相应的征象。. [ 题  解 ]. 阴阳应象大论: 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对 应的理论。 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阴阳的概念、 内容及其在人体中的运用 , 并就以五行演 绎自然万物和人体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和 阐述,故名。. 内 容 提 要 本篇主要讨论 : 1. 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 的运用 ;

tako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本篇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本篇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对应、适应。 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 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 之象。 应象:相应的征象。 [题  解]

  3. 阴阳应象大论: 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对 应的理论。 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阴阳的概念、 内容及其在人体中的运用,并就以五行演 绎自然万物和人体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和 阐述,故名。

  4. 内 容 提 要 本篇主要讨论: 1.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 的运用; 2.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运 用; 3.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5. 目 的 要 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物的法则。

  6. 一、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 • 事物中的运用

  7.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天地之道也”: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 “万物之纲纪”:说明阴阳无处不在,无 自 时不有,万事万物皆可由阴阳二字加 以总括。 然 “变化之父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 “生杀之本始”:是事物发生、消亡的 界 根源。 “神明之府也”: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 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人   “ 治病必求于本” 阴 阳

  8.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发展、消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的法则和规律。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发展、消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的法则和规律。

  9. 阴阳的性质: 轻清、重浊--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动静--阴静阳躁 天地、静躁、生长杀藏、化气成形、寒热、清浊等,说明阴阳是对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事物的性质归纳。

  10.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2) 阴和阳相互依存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明张介宾曰:“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  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3) 阴和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热 = 阴阳;注意:转化需要条件—极

  11. 3.阴阳学说在分析事物中的运用 • (1) 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清浊升降是相应的。 • 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 人体:清气应升而反降者, 则生飧泄。 •      浊气应降而反升者, 则生 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李东垣:“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 辄尔下降,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   由于阴寒凝滞之气闭阻胸阳,阳气不能宣通则气滞而为胀。药如瓜蒌、薤白、檀香、枳壳等可选。

  12. 王某,女,1972年10月19日,大便溏薄而少,解便时 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及感冒时反而大 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脉弱色淡。此中气不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9g 当归9g 黄芪12g 白术9g 陈皮9g 升麻3g 柴胡6g 生姜2片 枳壳9g 木香6g 大枣3枚 甘草6g 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余症亦得缓解。 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 病案举例—中气不足泄泻

  13. (2) 阴阳对立互根、相互转化。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云出天气云天之水气 (上) (下) 地之水气 雨雨出地气 天(阳)与地(阴)、云与雨相对立; 云(清阳)与雨(浊阴)互根 云虽地气之升,实本 天气所降之雨 雨虽天降,实本 地气所生之云

  14. (3)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  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   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   治疗手足厥逆—温阳法   治疗肠胃积滞—攻下法   治疗水肿—利水逐水法

  15.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的基本治则) • 如何“求本”:“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 •       以平为期”。 • 诊法、辨证:寻求阴阳失调征象和机理 • 治疗: 协调阴阳。

  16. 4.阴阳法则及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1)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 气:阳,味:阴。 (2) 药食气味与形、气、精、化的相互关系 伤伤 生生 味   形   气   精   化 食 食 伤于化为 (3) 临床意义: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 要影响,对临床治疗虚证更有指导意义。(P30) 充养 饮食物之五气充养人体精气 饮食五气化生转变 精气 依赖人身元气充养

  17. (4)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 泄 (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味薄为阴中之阳 通 (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 发热 (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气薄为阳中之阴  发泄 (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18.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 (桂枝汤,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 •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 (瓜蒂散,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 阳 阴

  19. 气火关系 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 病理上亢盛的邪火 壮火之气衰—壮火食(蚀)气,壮火散气 药食气味温和的作用 生理上阳和、温煦之火  少火之气壮—气食(仰饲)少火,少火生气 壮火 少火

  20. 药物饮食之气太过,耗伤人体的阴精, 药物饮食之 味太过,损伤人体的形体。 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消蚀人体的元气。 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损伤; 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 (5)若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可引起人体阴阳偏 盛偏衰的危害。

  21. 辛甘发散太过引起的热病,酸苦涌泄太过产生寒病。辛甘发散太过引起的热病,酸苦涌泄太过产生寒病。   久服辛甘发散的药物饮食所引起的热病,热到了极 点就转化为寒证;久服酸苦涌泄的药物饮食所引起的 寒病,寒到在极点就转化为热证

  22. (1)联系药食气味阴阳性能,指过用酸苦 涌泄等阴性药食,可能损害人体正气;反 之,过用辛甘发散等阳气药食,则可能损 伤人体阴精。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2)从病机角度来说,则指阴阳偏胜偏衰的病机。阴阳之间一方偏胜则致另一方受损,从而失去平衡协调而致病。

  23. 阴阳偏胜病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立、斗争) 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转化病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重、极为转化条件)

  24. 5 .五气偏胜病机 “风胜则动”: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肝风内动; “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火热薰灼肌肤致痈肿 “燥胜则干”: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津亏内燥 “寒胜则浮”: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阳虚内寒 “湿胜则濡泻”: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内湿停积

  25. 临床意义:提出病因辨证的观点,对临床分析病机及确立治法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意义:提出病因辨证的观点,对临床分析病机及确立治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五气”乃病变类型,与六淫有关,但不等于“六淫”。

  26. 6 .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所伤的病理、病证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 喜怒伤气(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   寒暑伤形(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 暴怒伤阴(肝气横逆而血乱)   暴喜伤阳(心气弛缓而神逸) 厥气上行,满脉去行(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病证)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说明邪气伤人各从其(阴阳之)类.

  27. 7 .重阴、重阳与伏邪 •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8. 二、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29.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阳: 天 上 气 男 左 火 外 阴: 地 下 血 女 右 水 内 阴在内,阳之守: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 阳在外,阴之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 相互为用 相互转化 阴阳者,万物之能(胎)始也: 阴阳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本原。

  30. 三、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举隅

  31. 一、调治疾病如何遵循阴阳法则 1.早期治疗的治则(治未病): “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邪气→皮毛→筋脉→六腑→五脏 它告诉医者: 一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二要防重于治; 三要有病早治。

  32. 2.外邪性质不同,侵袭人体的部位也不同。 天上的无形之邪伤害五脏; 饮食寒热的有形邪气伤害六腑; 地面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 3.“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针法而言,但同样适于药物治疗。

  33. 3.归纳诊候(阴阳学说诊法上的运用)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审清浊”(望诊):清—阳,浊—阴 “视喘息,听音声”(闻诊): 清亢明亮—阳,重浊低沉—阴 “观权衡规矩”(切诊): 权衡—阴,规矩—阳 “按尺寸”(按、切诊): 按尺肤:滑—阳,涩—阴; 切寸口脉:浮—阳,沉—阴

  34. 小 结 本篇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所论 内容较零散,简单归纳如下: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1.在生理上: (1)说明属性:“阴静阳躁”…… (2)说明互根互用,协调统一:“阳生阴长”,“阴在内阳之 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说明气机升降运动:“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 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4)说明功能:“阳化气、阴成形”。

  35. 2.在病理上: • (1)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 (2)阴阳升降失常病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 • 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 • 之逆从也”。 • (3)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 • 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36. (4)气火关系病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5)说明致病因素:“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 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 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6)说明证型分类:“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 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3.说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与效用: “阳为气,阴为味。”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37. 4.说明诊法原则: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说明治则治法。 (1)治病必求于本 (2)早期治疗:“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 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 者,半死半生。” (3)因时因地制宜: “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6.指导养生 (1)协调阴阳以养生:“七损八益”。 (2)法则天地阴阳以养生: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38. 复习思考题 • 1. 词解:“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飧泄、 胀、清阳、浊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厥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权衡规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 2. 背诵: •   “阴阳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 •   “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 •   “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 •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 • “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 •   “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

  39. 3. 理解: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0. 谢谢!

  41. 李某,男,49岁,1965年12月30日初诊,突发腹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浊运脾行水法。李某,男,49岁,1965年12月30日初诊,突发腹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浊运脾行水法。  苍术9g 扁豆9g 藿香9g  厚朴6g 陈皮6g 青皮6g 木香4.5g 茯苓9g 大腹皮9g 甘草3g 1966年1月3日二诊,服前方后,大便逐渐成形,自觉消化较差,脉来稍软,用补脾运脾,敛肝固肾法以善其后。 党参12g 茯苓9g 白术9g 山药12g 厚朴9g 木香6g  陈皮9g 白芍9g 补骨脂9g 甘草3g 三剂 摘自《李斯炽医案》 病案举例—湿困脾运泄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