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5

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的探索

250ml 单口圆底烧瓶中加入 2g3 , 4 , 5- 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无水碳酸钾 12g ,硫酸二甲酯 8ml 和丙酮 50ml ,充分搅拌回流反应 4 个半小时。滤除碳酸钾,蒸馏除去丙酮,加入 50ml 水和 50ml 乙醚,分取有机层,再依次用氨水( 5ml*2 ),水( 10ml ), 5% 盐酸( 10ml*2 ),水( 5ml )洗,加入 3g 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除去乙醚,自然结晶,干燥。. 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的探索. 学习目标: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工艺条件。 了解小试应完成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理解中试放大的目的、任务、注意事项。

teen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的探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化学制药工艺技术

  2. 化学制药工艺技术

  3. 250ml单口圆底烧瓶中加入2g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无水碳酸钾12g,硫酸二甲酯8ml和丙酮50ml,充分搅拌回流反应4个半小时。滤除碳酸钾,蒸馏除去丙酮,加入50ml水和50ml乙醚,分取有机层,再依次用氨水(5ml*2),水(10ml),5%盐酸(10ml*2),水(5ml)洗,加入3g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除去乙醚,自然结晶,干燥。250ml单口圆底烧瓶中加入2g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无水碳酸钾12g,硫酸二甲酯8ml和丙酮50ml,充分搅拌回流反应4个半小时。滤除碳酸钾,蒸馏除去丙酮,加入50ml水和50ml乙醚,分取有机层,再依次用氨水(5ml*2),水(10ml),5%盐酸(10ml*2),水(5ml)洗,加入3g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除去乙醚,自然结晶,干燥。

  4. 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的探索

  5. 学习目标: •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工艺条件。 • 了解小试应完成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 理解中试放大的目的、任务、注意事项。 • 掌握合成药物产品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概念;理解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编写。

  6.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 的工艺条件 第二节 通过实验室小试探索工艺条件 第三节 中试放大研究工艺条件 第四节 药品生产中工艺条件的确定 第五节 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

  7. 第一节 影响化学反应及产品质量 的工艺条件

  8. 在设计和选择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后,就需要进行生产工艺条件研究。在设计和选择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后,就需要进行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合成路线通常可由若干个合成工序组成,每个合成工序包含若干个化学单元反应。这些化学单元反应往往需要进行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以便优化、选择最佳的生产条件,也为中试放大作制备。 药物的生产工艺也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与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会综合应用。

  9. one-pot reaction(一勺烩)-即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合并成一个合成工序的生产工艺。也称一锅法。 后处理—包括产物的分离、精制。它是药物工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过后处理才能最终得到符合质量规格的药物。

  10. 探讨药物工艺研究中的实践及其有关理论,需要研究反应物分子到生成物分子的变革及其过程。探讨药物工艺研究中的实践及其有关理论,需要研究反应物分子到生成物分子的变革及其过程。 反应过程的内因(物质的性能) 反应过程的外因(反应条件)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需要探索化学反应条件对反应物所起作用的规律性。只有对化学反应当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将两者统一起来考虑,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工艺。

  11. 化学反应的内因 主要指参与反应当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态、键的性质、立体结构、功能基活性,各种原子和功能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理化性质等。 化学反应的外因 反应条件,也就是各种化学反应单元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共同点:配料比、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加料次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压力、溶剂、催化剂、pH值、设备条件、反应终点控制、产物分离与精制、产物质量监控等。

  12.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 1)配料比 参与反应当各物料相互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通常物料以摩尔为单位,则称为投料的摩尔比。 2)溶剂 化学反应的介质、溶剂化作用 3)催化 酸碱催化、金属催化、相转移催化、酶催化等,加速化学反应、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13. 4)能量供给 化学反应需要热、光、搅拌等能量的传输和转换等。 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 适时地控制反应终点。可使获得的生成物纯度高、收率高。 6)后处理 蒸馏、过滤、萃取、干燥等分离技术。 7)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化学原料药的最好工序(精制、干燥、包装)必须在符合GMP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14. 现代有机合成反应特点: • 1)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能在中性、常温和常压下进行; • 2)高选择性(立体、对映体); • 3)需要少量催化剂(1%); • 4)无“三废”或少“三废”。

  15. 一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对于任何基元反应,反应速度总是与它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如伯卤代烃的水解:

  16. 过渡态 快 二级反应(SN2) 亲核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面向它连接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子形成弱的键;与此同时,离去基团与碳原子的键有所减弱,两者与碳原子呈直线状,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转变为平面,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即活化能,所以这一过程进行较慢,是控制反应速度的一步。当反应进行和达到最高能量状态(即过渡态)时,亲核试剂与碳原子之间的键开始形成,离去基团与碳原子之间键发生断裂。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由平面向另一边偏转,这时释放能量,生成产物,这一过程进行的很快。

  17. 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按其过程,可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大类。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复杂反应。如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等。 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不变时,反应当瞬间反应速度与直接参与反应当物质瞬间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并且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式中各反应物的系数。

  18. 例如:aA+bB+ ┄ →gG+hH+ ┄

  19. 反应机理 1.单分子反应 在一基元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称为单分子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热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分子重排、酮型和烯醇型的互变异构。 2.双分子反应 当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反应成为双分子反应,也即二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乘积(相当于二次方)成正比。

  20.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某些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应 3.零级反应 若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仅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反应为零级反应,其反应速度为常数。

  21. 4.可逆反应 正反应速度随着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度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度相等。 利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使得化学反应向有利于生产需要的方向移动。

  22. 可逆特点:正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可逆特点:正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逆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23. 5.平行反应 平行反应— 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称为副反应。

  24. 平行反应(竞争性反应):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平行反应(竞争性反应):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 特点:单纯增加反应物浓度不但加快主反应速度同时也加快副反应速度。 • 主反应: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生产上所需要的反应。

  25. 如何选用配料比 • 增加反应的浓度 • 可逆反应: 增加反应物; • 不可逆反应: 可根据经济效益进行增减; • 主副反应: 增加主反应的用量,抑制副反应; • 可减少反应物用量,控制反应的进行(副反应)。BACK

  26. 二、反应配料比 配料比主要根据反应过程的类型来考虑: 1)可逆反应 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点浓度(即增加其配料比),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除去生成物之一的办法,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 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配料比。最适合的配料比应是收率较高,同时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内。

  27.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的收率取决于反应液中氯磺酸与硫酸两者的比例关系。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的收率取决于反应液中氯磺酸与硫酸两者的比例关系。

  28. 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参与主反应。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参与主反应。 4)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当用量,以增加主反应当竞争力。 酸性重排 平行反应,增加氯化铵用量

  29. 5)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当配料比宜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停下来。如乙苯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乙烯通入苯中制得。所得乙苯由于引入乙基的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继续引入第二个乙基。5)为防止连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有些反应当配料比宜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停下来。如乙苯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将乙烯通入苯中制得。所得乙苯由于引入乙基的供电性能,使苯环更为活泼,极易继续引入第二个乙基。 控制乙烯与苯的摩尔比,过量苯可以循环套用

  30. 溶剂对药物合成的影响

  31. 溶剂的作用 • 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 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必须是不活泼。

  32. 分类 • 1)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氢原子 • 与含阴离子的反应物发生氢键结合; • 与阳离子的孤电子对配价; • 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 • 由于偶极矩作用产生溶剂化作用 • 2)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有易取代氢原子 主要依靠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产生溶剂化作用。

  33. 极性:介电常数15以上; • 非极性:介电常数15以下

  34. 三、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效应 一、反应时的溶剂和溶剂化效应 1.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有机反应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大类:游离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在游离基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并无显著影响;在离子型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影响是很大。 例如极性溶剂可以促进离子反应,显然这类溶剂对SN1反应最为适合。 又如氯化氢或对甲苯磺酸这类强酸,它们在甲醇中的质子化作用首先被溶剂分子所破坏而遭削弱;而在氯仿或苯中,酸的“强度”将集中作用在反应物上,因而得到加强,导致更快的甚至不同的反应。

  35. 例如 Beckmann重排 其反应速度取决于第一步的解离反应,故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 溶剂中反应速度:C2H4Cl2>CHCl3>C6H6 介电常数 10.7 5.0 2.28 正是由于离子或极性分子处于极性溶剂中时,在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能发生溶剂化作用。在溶剂化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而降低位能。

  36. ΔH E1 位能 E2 反应物 反应进程 如果反应过渡状态(活化络合物)比反应物更容易发生溶剂化。随着反应物或活化络合物位能下降(ΔH),反应活化能也降低ΔH ,故反应加速,溶剂的极性越大,对反应越有利。 反之,如果反应物更容易发生溶剂化,则反应物的位能降低ΔH ,相当于活化能增高ΔH ,于是反应速度降低。 活化络合物溶剂化,反应活化能降低

  37. E1 E2 反应物溶剂化,反应活化位能增高 位能 ΔH 反应物 反应进程

  38. 溶剂化(水化),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地包围着。由于溶质离子对溶剂分子施加特别强的力,溶剂层的形成是溶质离子和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溶剂化(水化),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地包围着。由于溶质离子对溶剂分子施加特别强的力,溶剂层的形成是溶质离子和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 溶剂和溶质分子或离子通过静电力结合的作用称为溶剂化效应。 溶剂化自由能Gsolv, 是溶剂化能力的量度。它是由不同性质的重要能量组分叠加的结果。 1)空穴能 2)定向能 (偶极) 3)无定向相互作用能 (静电、极化、色散) 4)有向性相互作用能 (氢键)

  39. (A+B-)s 溶解热 晶格能 溶剂化能 (A+)g +(B-)g (A+)solv +(B-)solv 物质的溶解不仅需要克服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晶格能),而且需要克服溶剂分子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这些所需能量可通过溶剂化自由能而得到补偿。 一个化合物的溶解热,就是溶剂化能和晶格能之间的差值。 溶剂化能>晶格能, 放热 溶剂化能<晶格能, 吸热

  40. 溶剂的改变能够相应地改变均相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级数。溶剂的改变能够相应地改变均相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级数。 碘乙烷与三乙胺生成季铵盐的反应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化学反应的加速或减缓。

  41. 2.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例1 甲苯与溴进行溴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还是在甲基侧链上,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来控制。

  42. 例2 苯酚与乙酰氯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在硝基苯溶剂中,产物主要是对位取代物。若在二硫化碳中反应,产物主要是邻位取代产物。

  43. 3.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 由于溶剂极性不同,有的反应产物中顺反异构体的比例不同。Wittig试剂与醛类和不对称酮类反应时,得到的烯烃是一对顺反异构体。 以前认为产品的立体构型是无法控制的,因而,只能得到顺反异构体混合物。 控制反应的溶剂和温度可以使某种构型的产物成为主要的。 研究表明,当反应在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时,有利于反式异构体的生成;在极性溶剂中进行时则有利于順式异构体的生成。

  44. 順式增加 DMF > EtOH > THF > Et2O > PhH 反式增加

  45. 阿斯巴甜(Aspartame),通常从氨基保护的天门冬酸酐与苯丙氨酸甲酯氨解制备,多为-异构体。用该法生产时,还生成-异构体;但是-异构体味苦,且不易除去。Albini等研究了溶剂和浓度对其反应的影响,发现α,β-异构体产生比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酸碱催化和影响分子内氢键的溶剂效应。阿斯巴甜(Aspartame),通常从氨基保护的天门冬酸酐与苯丙氨酸甲酯氨解制备,多为-异构体。用该法生产时,还生成-异构体;但是-异构体味苦,且不易除去。Albini等研究了溶剂和浓度对其反应的影响,发现α,β-异构体产生比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酸碱催化和影响分子内氢键的溶剂效应。 α β 采用非极性溶剂(1,2-二氯乙烷)或微弱极性溶剂(甲苯)在低浓度下(0.02mol/L)反应,分子内氢键明显, α-异构体收率可提高到85%;但是如加入三乙胺,则α-异构体的收率明显降低。

  46. 4.溶剂极性对互变异构体平衡的影响 溶剂极性的不同影响了化合物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体系中两种型式的含量,因而也影响产物收率等。 在溶液中,开链1,3-二羰基化合物实际上完全烯醇式为順式-烯醇式B,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分子内氢键而稳定化。

  47. 理想溶剂的选择 • 1)对杂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 2)对结晶的药物具有所期望的溶解性; 室温下微溶、接近溶剂沸点时易溶; • 3)结晶的状态和大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