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56 Views
加强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 “加强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课题组 2014 年 7 月 17 日. 背景和意义. 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国家战略. 美 、德、日、法、韩 等装备 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完善的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保证了这些国家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在完善和优越的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形成了互动机制。.
E N D
加强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 “加强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课题组 2014年7月17日
背景和意义 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国家战略 美、德、日、法、韩等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完善的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保证了这些国家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在完善和优越的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形成了互动机制。 日本以质量管理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得以快速成长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从最早的统计质量管理到美国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 从学习和模仿美国设立日本经营质量奖, 到后来积极引进 ISO 质量认证、学习欧洲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日本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 调整自己的质量评审规则和基准, 始终站在世界质量管理发展的前沿, 保持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德国、日本、法、韩
背景和意义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质量强国”可以通过“质量”这一主线,支撑“工业强基”和“制造强国”课题,实现战略层面的融合。同样,在“工业强基”的“3+1”基础研究中,质量作为实现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基础材料 先进基础工艺 面向工业强基的 国家质量基础(NQI)
背景和意义 工业强基的“3+1”模式 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工业强基的“3+1”模式 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产业技术基础 关键 基础 材料 核心 基础 零部 件/元 器件 先进 基础 工艺 面向工业强基的国家质量基础(NQI) 标准 计量 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 上下:工业强基的“3+1”模式,就是通过产业技术基础支撑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发展(“三基”),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下上:需要围绕质量基础设施,针对“三基”,加强产业和基础层面的协同。
汇报提纲 一、国家质量基础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三、优先行动计划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
汇报提纲 一、国家质量基础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三、优先行动计划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
国家质量基础(NQI)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是建立和执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所需质量治理结构的统称,通过标准的规范性、计量的基准性、认证认可的公允性、检验检测的符合性等核心特性的体现,强化知识、产品、技术、服务、管理和品牌等基础能力建设,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工业强基”的基础性作用、“制造强国”的支撑性作用和“质量强国”的引领性作用提供支撑。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的组成与要素 包括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在内的国家质量基础,法律制度、仪器设备、机构人员等硬件和软件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柱,是质量强国的根基,具备技术属性、生产属性和贸易属性三重特征。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的组成与要素 计量是质量监管的基础,为保障标准化、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开展提供量化基础,主要解决量的准确性,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从经验走向科学,是促使贸易达成的前提和基础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的组成与要素 标准是质量监管的依据,为保障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开展提供统一依据,主要解决量的一致性,深化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与专业程度,是建立最佳贸易秩序的基本准则。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的组成与要素 包含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在内的合格评定是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标准实施、提高标准化和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解决量的符合性,提升了社会化大生产产品与服务质量水平,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工具。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的组成与要素
整体性 质量治理 集约性 协调性 可靠性 效率性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与质量治理 质量治理的内涵特征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与质量治理 基础设施 创新环境 技术 标准 计量 市场 政策 检验 检测 认证 认可 产业 质量治理的外部环境
一、国家质量基础 国家质量基础与质量治理 经营治理 系统论 数理统计 专业技术 方法体系 国家质量基础 (NQI) 计量 为什么 质量治理 依据什么 标准 结果如何 检验检测 怎么改进 认证认可 影响质量的各因素 质量治理从系统理论结合自身专业技术、经营治理、数理统计等理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依据NQI框架,对治理原因、依据、结果和改进提供支撑与反馈,进而综合治理各质量要素,使质量关口前移。 事前(质量控制) 事后(结果反馈) 关口前移 质量治理的外部环境
一、国家质量基础 发达国家NQI情况及启示 世界主要国家为迎接新科技革命,把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出台一系列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 •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强布局 • 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一、国家质量基础 发达国家NQI情况及启示
一、国家质量基础 发达国家NQI情况及启示 产业质量基础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通过支持质量升级来增强竞争力 1 市场机制不完善要求政府制定和推广标准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 2 政府要为国家科技和法定计量基础设施提供支持 3
一、国家质量基础 发达国家NQI情况及启示 政府要出台法律政策确立国家认可机构定位和职能,也可向国家认可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 政府需要对产业质量基础进行投资以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5 产业质量基础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贸易的开放程度 6
汇报提纲 一、国家质量基础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三、优先行动计划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各国的战略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本土化,竞争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国际竞争已从单个产品、单体企业、单个市场间的竞争转向了以政府为后盾的产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国家间产业与产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及国际分工格局的竞争。 各国都在积极培育本国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系统,以此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各国的战略选择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各国的战略选择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各国的战略选择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 我国产业升级策略:采取“提升全球价值链战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开放条件下推进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当前的低附加价值环节为主,向上下游高附加价值环节提升。 提升产品质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质量创新体系。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微笑曲线 研发活动 生产性服务业 高技术零部件 市场与营销 简单零部件 组装 价值链 技术与资本密集 劳动密集 信息与管理密集 附加价值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 微笑曲线:全球产业价值链
全球产业价值链 国内产业价值链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差异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2012年《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必须继续加强对技术能力和无形资产的投资。在新全球价值链中转型升级的本质和程度,均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提供给的中国消费者所需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因此,强化我国产业质量技术基础,需要从整体上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投入,在全球经济“统一市场”与“统一市场游戏规则”的活动中,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作用,从要素整合、流程优化、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价值实现等视角,围绕产品价值链,实现创新价值链的增值实现。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 • 案例:标准促进内燃机产业的转型升级 GB/T 30462-2013《再制造非道路用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再制造非道路用内燃机的再制造过程技术要求、产品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船舶、工程机械、拖拉机、农林机具和发电机组内燃机的再制造,其他尚无合适标准可以使用的再制造内燃机也可参照使用。 内燃机再制造仅需要生产新发动机所消耗能源的20%,能够回收原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消耗能源的80%,发动机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节省材料约70%。在不改变形状和本体材质的情况下恢复尺寸和性能,可回收新件制造中附加值的70%。 “十二五”期间,我国内燃机产量预计将超过4亿台。我国内燃机保有量巨大,为我国内燃机再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实施内燃机再制造利国利民,既可实现大量失效产品资源化利用,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形成35万台内燃机整机再制造生产能力。再制造产业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节约金属40万吨,节能35万吨标准煤,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降低终端消费者使用成本100亿元。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1. 标准的作用 一是支撑工业“三基”的重要技术基础:通过标准化,可以控制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品种、规格的盲目膨胀,消除低功能的和不必要的类型;简化先进基础工艺中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使产品系统或工艺的结构更加精炼、合理,从而达到改进管理、节约原材料、简化工艺装备、提高设计和制造效率等目的。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1. 标准的作用 二是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在通过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标准为技术性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撑。在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通过技术、质量、环境、安全、能耗等方面的标准化,可以强化符合标准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不执行标准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落后的产能和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1. 标准的作用 三是网络外部性促进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标准化对新兴产业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研究开发阶段。新兴产业的早期具有技术多样性的特征,多元技术并存并相互竞争。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产品的互用性和兼容性,从而降低产品的多样性,削减成本,达到规模经济。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2. 计量的作用 在基于技术增长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测量几乎渗透到全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基础科学理论的实验验证需要最小不确定度的测量。计量支撑产品全寿命周期,直接服务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零部件的研究设计和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和选用、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等,都涉及到大量的测量,它们都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这是让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计量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提供技术支撑,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性能。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3. 检验检测的作用 一是检验检测技术是提高“三基”研发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检测实验室是科技研发的基本研究单元,“三基”的研发活动离不开检测实验室的支撑,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为“三基”的设计、研发、中试等活动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提供可靠的模拟实验结论。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3. 检验检测的作用 二是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础材料的强化实验、可靠性和寿命测试试验、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基础材料检验等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三是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是减少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础材料质量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重要手段。质量检测特别是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是减少质量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4. 认证认可的作用 一是提升政府规范产业的治理能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维护公共利益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引导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要求出发,需要政府制定关于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并保障企业切实贯彻,需要认证认可支撑。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4. 认证认可的作用 二是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建设与监管体系建设,用以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家信息安全。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4. 认证认可的作用 三是提升企业管理和产业质量水平。认证机构以第三方身份,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的质量及产品附加值持续符合标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证明,能够促使企业及产品质量和管理。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4. 认证认可的作用 四是加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优势。认证认可能促进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要素对工业强基的支撑作用 • 4. 认证认可的作用 五是消除国际贸易壁垒。认证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直接的手段。《贸易技术壁垒协定》中规定:WTO成员方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制定、采纳与实施中必须遵守互认原则。即在合格评定程序方面,为避免因同一产品的多重测试、检验与认证而构成的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如果其他成员方的合格评定程序能充分实现相同的合法目标,成员方应接受其合格程序的结果。
汇报提纲 一、国家质量基础 二、产业质量技术基础 三、优先行动计划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
三、优先行动计划 1 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工程 • 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强制性标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逐步将现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提升为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其发布层级,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批准发布,建成国家强制性标准、政府推荐性标准、市场自愿性标准协调配套、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推荐性标准的管理、加快社会组织标准的发展、强化实施监督;加强标准制定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支撑,加大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三、优先行动计划 1 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工程 • 加强对“三基”的支撑 完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标准体系,重点开展机械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仪表元器件、数控机床专用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高铁装备专用的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机械专用的零部件等标准研制与应用实施。
三、优先行动计划 1 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工程 • 加强对“三基”的支撑 完善基础材料标准体系,重点开展高端和重大装备用钢材、高端和重大装备用非金属材料、高性能机械基础零部件用特种优质钢材、超高强、高韧、耐腐蚀特种铝镁合金材料、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大尺寸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和高纯专用稀有金属材料、电子信息产品用材料、高端石化化工材料和基础石化化工材料、储能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纺织用材料、复合纤维材料、轻工产品专用材料、新型药材等相关标准研制与应用实施。
三、优先行动计划 1 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工程 • 加强对“三基”的支撑 完善基础工艺标准体系,重点开展机械制造工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工艺、钢铁、有色及化工流程工业制造工艺、纺织、轻工生产工艺、食品及医药制造工艺、建筑材料制造工艺等先进基础工艺的标准研制与实施。
三、优先行动计划 1 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工程 • 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统筹规划,启动建设统一的标准信息网和制修订工作平台,汇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信息,公开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公益类推荐性标准全文信息和制修订过程信息,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组织开发行业标准备案、标准专利数据库和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信息化系统。
三、优先行动计划 2 实施计量创新力提升计划 • 构建国家计量共性技术联合创新体系 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重要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计量核心技术和能力,打造国家计量——共性技术联合创新体系,成为准确、可靠、一致的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