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61 Views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 高中生物 》 必修 3. 第六章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教学目标. 1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5、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6、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7、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8、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第一节 《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问题探讨.
E N D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必修3
教学目标 •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 5、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6、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7、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 8、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问题探讨 1、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 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2005年12月19日 65亿 一、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 中国(13亿) • 印度(11亿) • 美国(2.97亿) • 印尼(2.23亿) • 巴西(1.81亿) •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2002年9月9日21:45 新华网 1950年至2050年的100年间世界范围内平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变化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见课本P 118) 资料分析 2、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讨论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1)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人口基数过大。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我国人口的现状 2005年人口已经突破13亿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 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05年 2010年 21世纪中叶 以后, 控制在13.3亿以内 控制在14亿以内 接近16亿 缓慢下降, 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粮食 人的多种 需求 精神需求 水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能源需求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 (人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 (人均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 2、环境破坏及污染加剧
北京出现沙尘暴,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沙尘暴
水污染 赤潮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控制人口增长。 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
吴江:农业生态园不施一丝化肥种出30万公斤水果吴江:农业生态园不施一丝化肥种出30万公斤水果
讨论 在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方面,你能做些什么?
练习 1.人口过快增加会导致 A.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 B.森林资源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 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C.能源需求不断增大,出现能源危机 D. 以上都是
2、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欧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 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 境、资源相协调
2、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 •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 D A
书后习题: “现在的人,有五个孩子不算多,每个孩子又各有五个孩子。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二十五个孙辈了。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人口多而物资少,虽然辛勤劳作,生活用品却依然匮乏。”这句话反映出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 2、
拓展题 6.5是世界环境日 1、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
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 2、
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 的家园 》 •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Bioct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种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 遗传多样性也称为基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直接价值(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消耗性利用价值: 生产性利用价值。 潜在价值 • 间接价值(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也叫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 ①野生生物遗传资源对现代农业的贡献 • 野生生物的抗性(抗病性、抗旱性等)比栽培种强得多,把遗传缘种抗性基因引入驯化或栽培种,能大幅提农业生产力水平。 • ②野生传粉动物对作物的贡献 • 我国700多万群家养蜜蜂和近万种野生蜜蜂是虫媒植物繁衍后代的“红娘”,尤其对多种农作物,果树、牧草、蔬菜和很多其它经济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 • ③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 •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一般不易发生灾难性病虫现象。原因是: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各营养级上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物种都不可能无限增长,故处于平衡状态。人类活动,使食物网受破坏,病虫害不时大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昆明生态研究所与地方合作,模拟热带环境,推广橡胶与茶叶间作,一方面减轻了橡胶树的冻害,另一方面减少了虫害。据统计,胶茶群落中,有害虫天敌――蜘蛛123种,蜘蛛吃掉了害虫,避免了在茶树上喷药。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 ④生物多样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靠传统药物治疗疾病,发达国家有40%以上的药物源于自然资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 《中国药典》收取植物类药材400多种, 动物类药材49种;《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 • 目前已知具抗癌潜力化学物质的海洋生物有500多种,葫芦科植物――栝楼根(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疗绒毛膜皮癌,而且是治疗AIDS的良药。部分蜗牛和美洲野牛是罕见的几种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它们抗癌的物质基础和机理,对于发现新的药源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在价值。 • ⑤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 工业的原材料: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 • 能源:原油、煤、天然气。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接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非消耗性利用价值 ①为生物多样性的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提供支持系统。 ②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 ③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种间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的贡献。 ④生物多样性在调节气候和物质循环方面的贡献, ⑤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的价值也是相当大的,世界上,自然观光性质的旅游业每年创造120亿美元的税收。 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指那些潜在的未被人们认识的价值。 人们在将来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用途,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特别是由于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现在的经济作物也许将来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意味着人们要另谋出路。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必须十分珍惜,因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随着对生物资源需求量增多,而供应量不断减少,(如果现有趋势继续下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其伦理学和哲学的价值
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 自从40亿年前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绝灭已成为生命过程的必然事实,从那时至今,曾经生存过几十亿个物种,现存的约500万物种,绝大部分都灭绝了。生物分类学家已分类定名了170多万物种。其中动物1,342,125种,占77.04%;植物400,000种,占22.96%。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植物 • 植物多样性位居世界第三位,名列北半球之首,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 • 全国共有维管植物约3万种,占世界总数的12%,特有属种较多,有200多个特有属,约10000多个特有种。 • 另外,我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因此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种,例如:大豆、水稻、大麦、茶叶等,具有非常丰富的种质资源。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动物 • 脊椎动物6300余种(占全球14%),其中鸟类1224种,占全球总数的13.7%,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数的20.0%。 • 动物多样性也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 野生脊椎动物5144种,占世界总数的12%。
我国特有物种情况 • 中国还有着大量的世界上独特的物种(特有种)。已知脊椎动物有667个特有种;种子植物有5个特有科,247个特有属,17300种以上特有种。 • 中国拥有众多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动植物,如人们所熟悉的大熊猫、白鳍豚、银杉、水杉、银杏、鹅掌楸、大叶木兰、杨子鳄等。 • 同时中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程度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