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挑战自我,探索奥秘 —— 漫话探险. 同学们 : 你们想目睹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的奇景吗? 想 领略 大海 的无穷魅力吗? 想了解神秘而美丽的 太空 吗? 任何时候,人们都在尝试超越这些地平线。未知的大自然,不断的遇到敢于开辟可知领域的人们的较量。陆地、海洋和 空间.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 挑战自我,探索奥秘 ——漫话探险 同学们: 你们想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景吗? 想领略大海的无穷魅力吗? 想了解神秘而美丽的太空吗? 任何时候,人们都在尝试超越这些地平线。未知的大自然,不断的遇到敢于开辟可知领域的人们的较量。陆地、海洋和 空间.......

  3.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航海探险家——库克詹姆斯·库克(Cook,James)(1729-1779),是英国的一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他由于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通过这些探险考察,他给人类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库克第一次探险持续了1000多天,其间只有一人死于坏血病。从1795年起,英国海军的每一个水手开始第天定量服用酸橙汗。) 右图:第三次航海旅行的归途中,库克在夏威夷岛停留。一些夏威夷人偷了他船上的一艘小船。当库克离船上岸索要时,他俘虏后被杀死。

  4. 斯文·赫定(1865年~1952年) 是瑞典探险家,他一生中有30年时光是在中亚细亚和中国进行探险。 斯文·赫定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1894年~1897年在中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时得到的。他解开了环绕罗布泊这个咸水湖盆地的位置之谜。 1900年,斯文·赫定在沙漠中发现了楼兰城遗迹。1905年,他重访西藏后,绘制了第一张详细的西藏地图,并且发现了印度河的发源地。斯文·赫定继续旅行,直到60多岁。他撰写了许多本关于自己长途旅行的书。这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名的探险家之一。  在探险旅行中,斯文·赫定收集了8000多个岩石标本以及古代文明的遗物。这些物品如今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的斯文·赫定基金会。

  5. 中 国 探 险 家--刘雨田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1942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长葛县,原是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机关的一名部。面对外国人的挑战,1984年5月,他毅然舍弃一切,开始徒步万里长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完成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万里长城的人。之后,他又徒步丝绸之路、黄土高原、新疆罗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仑雪山,考察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绒布冰川,沿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江旅行,试登珠穆朗玛,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等中国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经完成四十三个考察旅行探险项目。足迹遍及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数百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了他探险事迹,人称他为“二十世纪世界罕见的旅行家、探险家”。 近十年来,他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泪水和汗水为 祖国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的探险空白。  他用自己的双手拍摄了一万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哲学、艺术、气功和考古等各种领域,他的几部作品已陆续发表,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有的还作为爱国教材选进初中课本。

  6. 听完了这么多探险家的故事, 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究竟什么是探险?

  7. 希夏邦马峰远景 北大山鹰折翅西藏希夏邦马峰,是2002年最为令人痛心的消息之一。 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顶峰的过程中,遭遇雪崩,两人遇难,三人失踪。 消息传来,不但北大师生、失事者的亲人和登山界感到痛心,整个社会都普遍为之痛惜。那些年轻而壮美的生命之花凋谢在雪山之巅,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叹。 西藏希夏邦马峰位于我国西藏境内,海拔8012米。

  8. 北大校长许智宏:将一如既往支持学生登山事业北大校长许智宏:将一如既往支持学生登山事业 中新网北京2002年8月26日消息:北京大学召开追思会,以悼念和追思五位在攀登希夏邦玛峰过程中遭遇雪崩而遇难的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队员。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会上高度赞扬了山鹰社同学“探索自然,超越自我;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许智宏还表示,北大山鹰社此次登山活动虽然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受到巨大的挫折,但他们这种可贵的山鹰精神却不因挫折而舍弃,北大山鹰社将从此次山难中吸取经验,接受教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他指出,学校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鹰社的活动,支持北大学生的登山事业。“此次山难时间对北京大学全体师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北大全体师生将尽一切力量,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化悲痛为力量,发扬勇攀高峰的精神,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9. 探险家的荣誉,来自他们创造的世界记录。地球上没人踏足的土地对他们意味着希望、成功。 登山界有一句名言: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儿。看似轻松的话语却是人类永攀高峰,永不放弃、直面困难的精神。 人类登山史上有无数次雪崩侵吞生命的记录,人们为此痛哭过,也伤心欲绝过,但这并没有阻止一群又一群的人继续着他们的登山运动,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人民网 WWW.PEOPLE.COM.CN 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等于只看到书中的某一页,如果走出去看世界,就等于把一本书的内容看完。——“背包族”的感受

  10. 究竟如何探险呢?和冒险有哪些区别? 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材料《夏令营中的较量》,然后请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写下你的读后感受。 材料梗概: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 挺着走到底。 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 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C  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 。 D  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 。 ——孙云晓 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

  11. 探险不是冒险,户外运动所倡导的是 科学、安全、文明、环保,其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1、户外装备“百宝箱”必携的基本装备:(1)地图,(2)指北针,(3)头灯,(4)备用粮食,(5)备用衣物,(6)太阳眼镜,(7)瑞士刀,(8)火种,(9)急救箱,(10)绳索。 2、野外急救措施 3、团队精神很重要在户外活动中随时有可能遇到险情,如果不能冷静面对,惊慌失措,便会失去最佳救助时机,所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户外探险应当注意的。 热爱自然是人的天性,保护环境是人的职责 。在整个探险活动中,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相互协作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12. 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而南极只有企鹅 ?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许多科学家,那就是,虽然北极和南极的气候和环境极为相似,但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没有企鹅,而南极却只有企鹅没有北极熊呢?一些科学家根据板块漂移理论推论,认为北极熊和企鹅原本生活在同一大陆,后来由于板块漂移,它们分属不同板块,越漂越远,直到现在一个北极,一个南极,遥遥相望。这种解释因为缺乏证据而不足以服众,而这个悬念一旦揭开,对生物演变、地球演变都将有不一般的意义。

  13. 课后写作: 记叙类作文。可分为记实类和幻想类。 记实类可以写成如《×××探险的故事》、 《我的一次探险经历》等;幻想类可以写成童话故事,如《小鸭历险记》、《小岛历险记》等。 议论类作文。可以对某一传奇人物、探险壮举进行讴歌或评价。如《小议郑和下西洋》、 《斯科特一行值不值》等。 也可写对人类探险活动是非功过的评述,如《探险的功过》、《推崇(反对)探险》。 要求:作文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