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概述 (一)人口分布定义 狭义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居住状态。 广义人口分布: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性别、年龄等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以及人口行业、人口职业、人口教育水平、人口民族、人口种族等分布状态。. 1 、人口的静态分布指某一时点的分布 人口的动态分布指特定时间内人口空间组合状况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动情况。 二者的关系:人口静态分布是人口动态分布的结果。而人口动态分布是一定时期内人口静态分布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比较该时期的起点和终点的人口静态分布。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2.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概述 • (一)人口分布定义 • 狭义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居住状态。 • 广义人口分布: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性别、年龄等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以及人口行业、人口职业、人口教育水平、人口民族、人口种族等分布状态。

  3. 1、人口的静态分布指某一时点的分布 • 人口的动态分布指特定时间内人口空间组合状况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动情况。 • 二者的关系:人口静态分布是人口动态分布的结果。而人口动态分布是一定时期内人口静态分布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比较该时期的起点和终点的人口静态分布。 • 2、从空间上看,人口分布又可分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 布。 • 人口垂直分布是指某—时点同一地区不同地形的海拔高度人口的组合状况。 • 人口的水平分布是指某一时点同一地区不同纬度平面上人口的地域组合状况。

  4. 二、人口分布的特征 • (一)人口水平分布呈极大的不均匀性 • 1、中国人口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 • (1)人口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 胡焕庸,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爱辉—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这一划分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胡焕庸,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爱辉—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这一划分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 早在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中国人口之分布》与《中国的农业区域》。前者是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后者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域研究。

  6. 《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 •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 • 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很明显,爱辉—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看,基本仍以这一界线作为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分水岭。

  7. 胡焕庸线:此线以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面积占全国的57%,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胡焕庸线:此线以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面积占全国的57%,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

  8. (2)在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变化很小。(2)在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变化很小。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是452.3人/平方公里、262.2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   • 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 • 中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9个省(区)。 • 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 • (不含港、澳、台)

  9. 2、从全球来看,在水平方向上,突出表现为两点:2、从全球来看,在水平方向上,突出表现为两点: • 一是人口的纬向分布。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尤其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人口更稠密。人口的这一分布状况,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尤其是气候分布的地带性。看下表: • 二是人口随距海岸的远近而不同,有偏集向沿海地区的趋势。离海岸越远,人口越稀疏,离海岸越近,人口越稠密。 • 波兰地理学家斯塔纽斯基研究发现,世界各大洲人口聚集在距海岸200km以内的所占比重最高。

  10. 赤道—北纬20度:人口占全球的9% (热带) 北纬20度—60度:人口占全球的80% (亚热带、温带) 北纬60度到北极圈:人口占全球的1% • 北 • 半90%人口___ • 球 • 南半球10% 人口主要分布在热带高原和南温带地区 地球 具体地说,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8度—南纬54度之间的地带上。 再具体地说,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大约只占陆地面积的7%,但却集中了全球人口的70%。

  11. (二)人口垂直分布明显倾向于低海拔地区 • 在垂直方向上,一般来讲,人口的分布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的。 • 1、从全球看,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 • 各大洲人口的比重在海拔200m以下最大,而在海拔2000m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都很小。看下表:

  12. 2、中国人口的垂直分布情况 • 我国的地势是东低西高,自东向西,地势呈阶梯式升高,一般情况下,人口密度而呈阶梯式的降低,与地势呈相反方向分布。 • 但也有利外,例如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5米,但最高温度达47.6度,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恶劣,所以人烟稀少。

  13. (三)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 1、从目前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看,地球大陆上还有35—40%的土地基本无人居住,而已有人类居住的并且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其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总面积的10%。 2、结合土地面积考察,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极不平衡 • 欧洲陆地面积仅为世界的6.8%,而人口却占世界的15.4%; • 亚洲陆地面积不足世界的30%,居住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60%左右。 • 北美、拉丁美洲和大洋洲陆地面积占世界的1/3,人口却不到世界人口的1/7。

  14. 3、在各大洲内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 • 比如亚洲,有80%的人口聚集在东部和南部,而广大的中部、西部和北部人口却十分稀少。 • 4、按世界人口聚居的密集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 第一,大范围集中区。它包括三个大区,最大的一个区是指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其次是欧洲和原苏联的一部分;再一个大区为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分。 • 第二,小范围集中区。它包括爪哇、澳大利亚东南部、尼罗河三角洲和泛滥平原、非洲的几内亚沿岸、南美洲东南部、中美洲集结区,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沿太平洋地区等。 • 第三,地广人稀区。主要是高寒地带、湿热渗漏地区及矿山岩层区。如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等。

  15. (四)特殊人口群体分布 1、贫困人口分布 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是我国贫困人口密集地区。中部地区由于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脱贫效果不明显,部分省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返贫现象。 • 东部地区有效的减少了贫困人口。东部地区大多数省份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贫困发生率低,贫困人口分布分散,贫困原因复杂。 2、老年人口分布 • 我国老年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老龄化程度高。 • 3、人口民族分布 • 我国人口的民族分布状况基本上是:汉族分布在中原沿海、平原等环境较好的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

  16. 三、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 • (一)人口密度、状态指标 • 1、定义:它是反映人口分布的稠密程度的一个指标。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量,以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表示。 2、人口密度的意义:某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是该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人口再生产之间是否协调的指(标)示器。

  17. 3、人口经济密度主要指标 • (1)农业人口密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人口与总土地面积之比; • (2)耕地人口密度是以该国或地区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二者可以反映出人口与农业相适应的程度。 • (3)综合反映一国或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与人口的比较。 具体计算如下: • 人口经济密度(人/万元)

  18. (二)人口分布合理性指标 • 用于人口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 • 1、人口环境容量指标:一定环境下,人数/平方公里。 • 2、村庄规模指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一个村庄的最低规模人口指标。 • 3、城市规模指标:一个城市人口数量达到多少,其经济社会效益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19. 四、制约人口分布的因素 • (一)自然因素 • 1、气候。气候既对人口机体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对土壤和植被的作用间接决定了适宜人类定居的区域。 • 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条件,世界人口集中在北半球,与这里的温度条件宜人有关。无论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繁殖。 • 温度过高,土壤肥力难以保存,昆虫、细菌滋生迅,疾病易于流行,不适宜人类定居。 • 温度过低、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缓慢或不易生长,难以保证定居人口的食物等的需求。

  20. 2、淡水 • 中世纪以来兴起的城镇大多靠近江河,并非偶然。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降水量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人口分布的差异。 • a、降水太少,不仅不能保证人口生存的日常用水,而且土壤湿度不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业生产也受到限制,人口密度必然过低。 • b、降水过多,土壤流失快,不利于土地肥力的保持,也不利于人类聚居。 • c、降水量适中的地区,一般是人口稠密区。在浩瀚的沙漠中,某些因有地下水而形成的绿洲,就吸引着不少人口定居,足以说明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

  21. 3、土壤和矿产资源 • (1)土壤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基础。土壤的天然能力与适耕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开发利用,从而制约人口分布。 • 在气候与地形条件相同情况下,人口密度与土质的优劣十分吻合。 • 灰化土和红土不适合精耕细作、盐碱土和沼泽土不适宜农业生产,这类地区人口密度就较低。 相反,冲积土、黑钙土和棕色森林土,最适宜作物生长,在温带平原和丘陵地区最常见此类土质,故人口密度特别高。 (2)地下矿藏的世界分布很不平衡。有用矿藏的发现及开采,能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特别是一些储量丰富、经济效益高的矿藏,更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吸引人口居住。 • 4、海拔高度

  22. (二)人口自身的因素 • 1、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等 2、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和西北、西南等民族地区一直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人口增长构成中,机械迁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如1954年——1980年的统计资料,新疆占36%,青海占30%,内蒙古占28%。

  23. (三)经济社会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人们不得不在较广阔的范围内,靠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人口分布的密度取决于所能获得的实物量的多少。 • 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出现了古代城堡,人口集中程度随之提高。 • 资本主义及其大生产出现后,城市数量增多,功能增强,人口的集中速度及程度更快更高。生产力的布局同样会改变人口的分布状况。一个新兴的工业开发区必然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及其相关的人口,从而改变原有的人口分布状况。

  24. (四)政治形势的演变和政府的人口政策 • 1、政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政治中心的转移等。 • 盛唐建都长安,带来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繁荣,开辟了丝绸之路,也是贸易之路,文化之路,交往之路,人口增加很多。 • 后来,朝代政治中心东移,宋朝迁都开封,临安(杭州)元朝以后定都北京,占据华北平原,人口也随之转移, • 2、战争国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历来就十分明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东欧迁往联邦德国的人口就高达600余万。 • 3、人口政策 • 一个国家内部,城乡发展战略会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是积极推进城市化政策,城市人口必然增加

  25. 五、人口再分布与微调整 • (一)人口再分布 • 1、定义:人口再分布是指改变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比例关系,它是相对于已基本稳定的现有的人口分布格局而言的。 • 2、人口再分布的原因: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重大地下矿藏的开发,会引起局部地区人口突然大量增加、聚集。如中国石油开发形成的大庆市,东营市,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形成的攀枝花市,就是人口再分布形成的。

  26. (二)人口分布微调整 • 1、定义:人口分布的微调整是指在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在一个县内、一个镇内,对人口分布进行有计划迁移,个别情况下,也可能是在一个省内或全国范围内的迁移调整。

  27. 2、人口分布微调整类型 • (1)搬迁扶贫型的微调整。 • (2)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或严重恶化的地区移民。 • (3)建设需要移民。各种水利、电站基本建设迁移人口。 • (4)其它建设移民。矿山开采建设及塌方移民、交通建设移民等。 • (5)防洪移民。在防洪区域居住的移民。如在黄河沿岸居住的人口的迁出。 • (6)规模效益移民。某些小山村,人口过少,经济社会效益低,发展慢。如社会公益事业难以发展,农民行政管理负担重。这就需要就近合并成大村庄,能加快发展。

  28. 一、人口城市化的概述 (一)含义:一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是一个动态定义,即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二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速度,这是一个动态定义,即人口城市化过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

  29. (二)实现人口城市化具备的4个条件 • 第一,造就一系列具有多种规模,互为联系、密切配合、市政设施现代化的城市网络。城市工业必须发达,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服务,使城市工作与生活走向现代化。 • 第二,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吸纳大批劳动力。城市自身的人口增殖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客观上促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转变为城市人口。 第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副产品不但能满足城乡人口的生活需要,而且能够为城市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农 产原料。 • 第四,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条件,进一步使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

  30. (三)国际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判断标准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下:低标准。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40%:一般发展水平。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0%—50%:中等水平。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实现了城市化。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高度城市化。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5%:城市化达到饱和状态,并容易出现逆城市化。

  31. (四)新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 1、1949到1957年是城市化迅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时期 • 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较为协调,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为9949万人,年均增长率达7.1%,大大超过了这一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0.6%上升到15.4%,从而显著缩短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先进国家之间在城镇化水平上的差距。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城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口的迁入,尽管当时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高达3%,超过农村人口,但在城镇人口增长中只占44%,仍有56%的增长是由迁移取得的。

  32. 2、1958至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 • 由于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使中国工业和城镇化在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到19.7%。 • 3、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调整,城镇人口被大批精减,前后共动员了约3000万人返回农村。到1965年底城镇人口已接近于1957年的水平,但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城镇人口比重反而降低了。这种逆城市化是对前一时期超速发展所作的纠正。

  33. 4、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 • 一方面,这一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市化运动,前后累计约有3000万城市知识青年、职工及其家属、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被强制性地迁往农村。 • 另一方面,城镇企事业单位又大量从农村招收职工,而且由于管理上的混乱,使得很多农村人口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变成了城市人口,其总数累计亦达2000余万人。进出相抵后,城镇人口净迁出约500余万人。 在工业建设方面,出于备战目的的“三线”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宏观布局,但基建投资没有形成城镇对非农产业的吸收能力。这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城市化水平甚至下降。

  34. 5、自1978年至今是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与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5、自1978年至今是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与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 • 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在小城镇的繁荣的基础上诞生了众多的新城市,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 •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及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形成了城市化的强大拉力。

  35. 二、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四种类型 • (一)正常城市化(同步城市化、适度城市化) • 如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相当水平,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相得益彰 • 第一,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协调。 • 第二,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比较一致。 • 第三,农业人口城市化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提供的城市就业量大体平衡。 • 第四,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

  36. (二)过度城市化 • 如印度、巴基斯坦、中东地区等,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病"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1、发达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 在发达国家,导致城市人口的经济社会问题多,如环境污染、管理混乱、犯罪多等。 • 2、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 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跟不上人口城市化程度的增长。与之相联系的是城市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且大多是劳动适龄人口,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7. (三)低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 •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如中国、朝鲜等,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滞后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城市人口短缺、劳动力短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办法限制城市化的发展。

  38. (四)反(逆)城市化 • 这主要特征是某些大城市人口绝对减少,小城镇和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增加。 • 美国是世界上郊区化最明显的国家,大批城市居民和经济组织离开了城市的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市中心人口递减而郊区人口递增的“郊区化”运动。并由此促成了市区为母城的“卫星城”的建造,导致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空心化”。

  39.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年卷指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6.59%。

  40. 三、制约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 (一)农业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物质前提 第一,从城市化的历史来看,城市化始终是由农业发展推动的:从城市的最初形成来看,只有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前提下,使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 才开始了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史。 • 第二,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它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

  41. 第三,从现在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走向集约型的现代大农业的状况看 ,把本来分散的的承包耕种土地被富裕的农民集中租种,变成雇佣农业工人的农场主,而不耕种土地的农民则离开农村到城市去谋生,做工或经商,这样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这是实现城市化的推动力之所在。

  42. (二)工业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第一,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43. 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 • 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向城市转移。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 •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普遍化的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当工业的分工和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 • 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范围很宽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44.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后续动力(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人口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在城市而不是农村。 • 第三产业的发展会促进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市化进程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45. (四)城乡收入及福利的差别是人口城市化的利益机制。(四)城乡收入及福利的差别是人口城市化的利益机制。 • 城乡收入及福利差别是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利益机制。我国城乡差别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城乡差别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 1、中国农民收入低; • 2、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 3、农民接受教育水平低; • 4、城乡获得投资和信贷的机会存在巨大差距; • 5、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水平低,如教育经费少; • 6、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

  46. 住房

  47. 道路

  48. 城乡学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