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 时间: 2005.4.25 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 时间: 2005.4.25 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初中德育课程“校本研修”案例. “ 新德育”课程实施背景及主要理念. 道德能用“知识”涵盖吗?德育课的针对性如何形成? ―― 从老教材“毛主席看望徐特立老爷爷”谈起。 一个课程标准;双重课程属性;三种课程功能。 没有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 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超前发展的课程。. “ 校本研修 ” 案例简述. 研修主题: “反思:教学专题的选择”。 研修目标:

ki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 时间: 2005.4.25 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时间:2005.4.25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初中德育课程“校本研修”案例

  2. “新德育”课程实施背景及主要理念 • 道德能用“知识”涵盖吗?德育课的针对性如何形成?――从老教材“毛主席看望徐特立老爷爷”谈起。 • 一个课程标准;双重课程属性;三种课程功能。 • 没有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 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超前发展的课程。

  3.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主题:“反思:教学专题的选择”。 • 研修目标: 直接:梳理教学专题确立的要素。 近期:静教院附校与爱国学校合作互动, 探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有效性。 长远:以实施新课程为载体,提高教师 专业化水平。

  4.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前的准备: 1.静教院附校“新德育”执教教师 A.执教三年来确定与修改专题的原因。 B.分析专题成功或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原因 C.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阐述教学专题确立的 要素,并用具体案例(可以配投影或录像片 断)说明理由。 2.爱国学校“新德育”执教教师 A.提出确定新专题的困惑与难点。 B.试比较新专题和原课本专题的不同效果。 3. 被邀教研员明确本次研修主题。

  5.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主持人的主要提问: • 在选择(确定)教学专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困惑)? • 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以前诸多教学专题是否都受学生欢迎? • 为什么有些专题受学生欢迎,有些不受学生欢迎? • 在选择专题时,怎样去贴近学生?

  6.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活动总结,归纳五点教学专题确定的要素 • 德育课课程标准; •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基础; • 与当前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相结合; • 专题名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 一般说:隐性的优于显性的、设问型的优于结论型的、“切口小”的优于“切口大”的。

  7. 一、“任务驱动”,研修制度化的有效途径

  8. 1.教育开放日 • 每周一天,周次每月一换。(校网站公布) 2004学年第二学期(05年3-6月)附校开放日安排

  9. 1.教育开放日 • 全时段、全方位。 • 推荐课,研修活动的一项常规任务。(校网站公布)

  10.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2005年3月7日

  11.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 2005年3月14日

  12.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 2005年3月21日

  13.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 2005年3月28日

  14.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 2005年3月28日

  15. 推荐课 静教院附校(东部) 2005年3月28日

  16. 1.教育开放日 • 听课对象: 本校教师,兄弟学校教师、教研员、及本校学生家长。

  17. “化”表示项目推进一种过程,也表示项目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化”表示项目推进一种过程,也表示项目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 研修制度化需要内驱力,也需要外驱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点燃教师研修激情。

  18. 二、主题确定,校本研修的前提

  19. 两个维度确定研修主题 •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 * 主题综合,可能涉及教育理念、教 学方法、手段、策略、IT整合…… * 价值取向多元。

  20. 两个维度确定研修主题 •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基础和本校环境的现实状况为依据,确定的校本研修主题。 • 主题深入。 • 价值取向明确。 • 主题可以是各个独立,主题也可以构建成系统。 • 问题 专题 课题,建立紧密联系课堂教学 的校本研修科研课题。 • 二类研修主题并存,第二类研修主题推进的 重要性。

  21. 三、前期准备,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 的重要步骤

  22. 主持者的准备:“研修起因”,“研修对象 分析”,“研修目标”,“研修形式”,“研修前准备”,“研修内容”,“研修步骤”。 • 参与者的准备:思考研修主题, 准备与研修有关的材料。 • 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最近发展区”。以案例为例。主题设问。

  23. 四、人员确定,校本研修的价值取向

  24. 校本,以校为本,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在学生、家长、教师、环境及已有的文化基础都有很大差异。校本的意义在于:问题来源于本校实际,产生适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校本,以校为本,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在学生、家长、教师、环境及已有的文化基础都有很大差异。校本的意义在于:问题来源于本校实际,产生适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25. 校本研修是一种开放型的研修活动。 • 引进外界有关资料。 • “合作伙伴” 。校际,组际。 • 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聘请。 • 异地研修。

  26. 主持者可以是教研组长,也可以不是教研组长。主持者可以是教研组长,也可以不是教研组长。 • 差异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教育资源。它有别于自然资源,不能永久保存,也没有固定量值,开发得越及时,越充分,其量值就越大。

  27. 五、发现盲区,校本研修的新发展

  28. 与以往教研活动相比 • 从技术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取向; • 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 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 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 。

  29. 教研组与年级组是学校长期并存的两个组织。年级组有否校本研修?教研组与年级组是学校长期并存的两个组织。年级组有否校本研修? • 学习型单位(学校)(研究)、学习型团队(研究)、盲区存在? • “国防教育”、“性教育”、“防止艾滋病教育”、“环保教育”......“民族教育”、“生命教育”如何落实? • 统整同一学科,统整同一年龄。教研组与年级组研修重点的差别。 • 年级组与教研组相比校本化程度更高。 • 一块未开发的校本研修“处女地”。

  30. 静安区教育学院 地址:胶州路727号 电话:62300221 网址: http://www.ja.edu.sh.cn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