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77 Views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 时间: 2005.4.25 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初中德育课程“校本研修”案例. “ 新德育”课程实施背景及主要理念. 道德能用“知识”涵盖吗?德育课的针对性如何形成? ―― 从老教材“毛主席看望徐特立老爷爷”谈起。 一个课程标准;双重课程属性;三种课程功能。 没有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 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超前发展的课程。. “ 校本研修 ” 案例简述. 研修主题: “反思:教学专题的选择”。 研修目标:
E N D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电教站 演播室时间:2005.4.25人员:静教院附校、爱国学校 德育课 程授课教师及其他“新德育” 课程研究人员 初中德育课程“校本研修”案例
“新德育”课程实施背景及主要理念 • 道德能用“知识”涵盖吗?德育课的针对性如何形成?――从老教材“毛主席看望徐特立老爷爷”谈起。 • 一个课程标准;双重课程属性;三种课程功能。 • 没有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 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超前发展的课程。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主题:“反思:教学专题的选择”。 • 研修目标: 直接:梳理教学专题确立的要素。 近期:静教院附校与爱国学校合作互动, 探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有效性。 长远:以实施新课程为载体,提高教师 专业化水平。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前的准备: 1.静教院附校“新德育”执教教师 A.执教三年来确定与修改专题的原因。 B.分析专题成功或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原因 C.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阐述教学专题确立的 要素,并用具体案例(可以配投影或录像片 断)说明理由。 2.爱国学校“新德育”执教教师 A.提出确定新专题的困惑与难点。 B.试比较新专题和原课本专题的不同效果。 3. 被邀教研员明确本次研修主题。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主持人的主要提问: • 在选择(确定)教学专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困惑)? • 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以前诸多教学专题是否都受学生欢迎? • 为什么有些专题受学生欢迎,有些不受学生欢迎? • 在选择专题时,怎样去贴近学生?
“校本研修”案例简述 • 研修活动总结,归纳五点教学专题确定的要素 • 德育课课程标准; •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基础; • 与当前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相结合; • 专题名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 一般说:隐性的优于显性的、设问型的优于结论型的、“切口小”的优于“切口大”的。
1.教育开放日 • 每周一天,周次每月一换。(校网站公布) 2004学年第二学期(05年3-6月)附校开放日安排
1.教育开放日 • 全时段、全方位。 • 推荐课,研修活动的一项常规任务。(校网站公布)
1.教育开放日 • 听课对象: 本校教师,兄弟学校教师、教研员、及本校学生家长。
“化”表示项目推进一种过程,也表示项目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化”表示项目推进一种过程,也表示项目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 研修制度化需要内驱力,也需要外驱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点燃教师研修激情。
两个维度确定研修主题 •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 * 主题综合,可能涉及教育理念、教 学方法、手段、策略、IT整合…… * 价值取向多元。
两个维度确定研修主题 •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基础和本校环境的现实状况为依据,确定的校本研修主题。 • 主题深入。 • 价值取向明确。 • 主题可以是各个独立,主题也可以构建成系统。 • 问题 专题 课题,建立紧密联系课堂教学 的校本研修科研课题。 • 二类研修主题并存,第二类研修主题推进的 重要性。
三、前期准备,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 的重要步骤
主持者的准备:“研修起因”,“研修对象 分析”,“研修目标”,“研修形式”,“研修前准备”,“研修内容”,“研修步骤”。 • 参与者的准备:思考研修主题, 准备与研修有关的材料。 • 教师专业发展也有“最近发展区”。以案例为例。主题设问。
校本,以校为本,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在学生、家长、教师、环境及已有的文化基础都有很大差异。校本的意义在于:问题来源于本校实际,产生适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校本,以校为本,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在学生、家长、教师、环境及已有的文化基础都有很大差异。校本的意义在于:问题来源于本校实际,产生适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校本研修是一种开放型的研修活动。 • 引进外界有关资料。 • “合作伙伴” 。校际,组际。 • 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聘请。 • 异地研修。
主持者可以是教研组长,也可以不是教研组长。主持者可以是教研组长,也可以不是教研组长。 • 差异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教育资源。它有别于自然资源,不能永久保存,也没有固定量值,开发得越及时,越充分,其量值就越大。
与以往教研活动相比 • 从技术熟练取向到文化生态取向; • 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 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 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 。
教研组与年级组是学校长期并存的两个组织。年级组有否校本研修?教研组与年级组是学校长期并存的两个组织。年级组有否校本研修? • 学习型单位(学校)(研究)、学习型团队(研究)、盲区存在? • “国防教育”、“性教育”、“防止艾滋病教育”、“环保教育”......“民族教育”、“生命教育”如何落实? • 统整同一学科,统整同一年龄。教研组与年级组研修重点的差别。 • 年级组与教研组相比校本化程度更高。 • 一块未开发的校本研修“处女地”。
静安区教育学院 地址:胶州路727号 电话:62300221 网址: http://www.ja.edu.sh.cn 谢 谢!